第九二一節 朝堂勢力

御宴罷,大家離開宮殿,韋晞與洛陽令崔千尋走在洛水河邊,那裡大肆開發,高樓林立,異常的熱鬧,不過行人們看到韋晞前後左右如虎似狼的部屬,乃紛紛讓路。

“幹得不錯啊!”韋晞讚揚道。

“那都是殿下的教導!”崔千尋不敢據功地道。

他對韋晞道:“……目前的朝堂上主要勢力對殿下您的敵意並沒有減弱,還有所加強。”

“哦,講來聽聽!”韋晞饒有興趣地道。

崔千尋作爲韋晞勢力在朝堂上的代表,韋晞回來的頭一個晚上就是調動秘密情報系統查證他的可靠性,並無投敵跡象,可以信任。

“一是武家兄弟們,他們想登大位,視您爲最重要的反對者,與您勢均力敵,別看武三思表面與您交好,那是因爲武承嗣是他哥,首當其衝,他沒必要惹您,一旦武承嗣不妥,則他爭取上位,與您的衝突不可避免。”

“我從來沒想到過與武家兄弟們有和平的時候,我們的鬥爭是有我無他的!”

“殿下此言甚是!”

“武承嗣有無可能登大位?”韋晞閒閒地問。

崔千尋失笑道:“怎麼可能!”

“陛下對武承嗣很信任,她覺得武承嗣等人的‘自古天子未有以異姓爲嗣者’很有道理,但李昭德,狄仁傑、吉頊等人說的‘自古沒有侄子爲天子,而爲姑母立廟的,更何況爲姑父立廟祭祀’同樣有道理,她舉棋不定,所以在立子、立侄爲太子問題上,長期猶豫不決。”

“不過,我認爲,戰鬥是一鼓作氣,倘若不能勝利,再而衰,三而竭,武承嗣久拖不決,應該沒有機會成功了!”崔千尋下判語道:“更何況,他想登位,還得問問我們同意不同意!”

韋晞臉上露出一絲笑容道:“陛下以前問我對武承嗣的看法,我說我肯定說他壞話的,陛下就沒有問下去。”

武承嗣本來很有機會,但他的機會看起來隨着韋晞的越來越成功而沒有了機會,畢竟武則天不可能讓國家裡有這麼大的軍頭反對而她無動於衷的,要不順了軍頭之意,要不削除軍頭。

可是軍頭已得勢,韋晞的話裡有“……兒臣的西軍”,萬一他沒有掌控西軍,則他不保證西軍將會做什麼事情出來!

可想而知,西軍的任何一個最高指揮官都會打着爲韋晞報仇的旗號,這也是掌控西軍的最快方法。

“這麼直白!”崔千尋不禁莞爾,然後他說起了第二個敵對勢力:“狄仁傑!”

狄仁傑!

韋晞的眼裡掠過一絲殺機!

千古名臣狄仁傑確有才幹,放到哪裡就哪裡閃亮,因其才幹深得武則天的信任,成爲鸞臺侍朗,今年很可能拜相。

狄仁傑維護正統,堅決支持李旦的繼承權,其他人等,如女帝的侄子、女兒等想登位,都被他堅決反對!

雙方矛盾不可調和,是狄仁傑又如何!

如今東方帝國大位有三方勢力角逐,武承嗣、李旦還有韋晞太平公主夫妻倆:武承嗣與武則天同姓,先天上佔有優勢,李旦是封建社會的正統,韋晞最有實力。

不過韋晞一直沒有公開表明他方態度,只說支持李旦,遂行聯合李旦鬥風頭正健的武承嗣,且他光做不說,在關外稱孤道寡,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除此之外,朝政上還有一方重要力量崛起:張家兄弟!

他們跟隨武則天沒有多久,已深得信任,武則天通過他們來把持朝政,兩人的權勢已經非常可觀。。。一定程度上,郭待舉求致仕是受不了這兩個後生小子的氣!

政事不外乎“人財物”,郭待舉是戶部尚書,受到張家兄弟的兇猛進攻是必然的。

他們挑事、鬧事、到處找碴,諸多搞作,年輕有精力,郭待舉煩心,不堪其攏。

作爲政壇大老,與權貴鬥,往往大家比較有風度,鬥起來有意思,甚至叫做“智慧”!

與酷吏鬥,怎麼都會有個好名聲。

但是與後輩鬥,勝之不武,敗則可笑。

所以郭待舉受夠了,不如求去。

……

郭待舉的處境,崔千尋知道得一清二楚,他在洛陽令任上同樣受到了張家兄弟們的困擾,好在他精力不錯,與他們虛與委蛇,大打太極,又有城管部隊。

他動不了張家兄弟,還動不了張家兄弟的馬仔?!

城管部隊多的是刀頭舔血的漢子,且深受軍隊教育。。。愛民如子,軍民魚水情!

一旦張家兄弟的馬仔襲擾民間,城管部隊即時對他們大打出手,也不打死,打殘了事。

打過之後,高高興興地拿着崔千尋的薦書和火車票,出關找老部隊“返聘”去了!

崔千尋有關係,那邊纔不管他們犯了什麼事,來幫忙就是好事,統統接受,如此有了後路,崔千尋的話有人聽,不懼張家兄弟。

張家兄弟惱火啊,可人家又不是動他們,且崔千尋在洛陽大拆大建,改變市容,洛陽變得異常漂亮,深得好面子的武則天的喜歡,即使他們去告狀,武則天來和稀泥!

還有一點,崔千尋會做官啊,他搞工程絕不獨食,武家兄弟有股價、李家太子也有股價,如此長袖善舞,個個都誇他,哪怕是受寵的張家兄弟,也奈何他不得。

一來二往之後,張家兄弟知道他不惹,且其他地方也有大把的機會,沒必要硬扛他,關鍵是崔千尋還放出風聲:大不了勞資與你們一拍二散,拍拍屁股到西域照樣做大官!

崔千尋說起與張家兄弟的鬥智鬥勇,不屑地道:“都是依靠陛下威嚴,根本沒有真本事,他們提拔上來的官員,比武家兄弟的人還要差!”

除去這四方勢力,還有一方本來象洪水猛獸一樣令人聞風喪膽的勢力:酷吏。

不過,隨着該打倒的人都被打倒了,風生水起的酷吏也走到了盡頭,威風不再,

著名酷吏中的周興死了,索元禮死了,丘神績也死了,來子珣和侯思止統統都死了,死在曾經對他們恩寵有加,委以重用的武則天的手裡,武則天借用他們,實現了誅殺李唐宗室,消滅忠心李唐的大臣和高官以及大量的軍政官吏,排除異已的目的。

在朝綱鞏固之後,羣臣幾乎都是她提拔起用的,她收手了,於是不學無術的酷吏統治走到了盡頭。

但有一人,只要他一天不死,誰都不敢高枕無憂。

來俊臣!

第三一四節 收麥第二四三節 陣戰(一)第四二八節 開始行程第二三二節 捕奴(一)第五百八節 徵倭歸來第四五十節 將亡(一)第四百八節 辦大事(三)第三四一節 龍夷之戰(四)第二六五節 暴力橄欖球第八四十節 母放行女兒執行第一八五節 攻城戰第六七二節 勸進(二)第四一六節 吃飯、馬車和方法第九六九節 不能退第九二八節 捉拿來俊臣第三十二節 準備做肥皂第三二二節 嘿嘿,表哥!第一二二節 不要辜負第三九六節 追尋馮大寶(二)第三條路第四四十節 史萬超一勝三第七十八節 唐甜底細第二四四節 陣戰(二)第八九三節 追求真理第七二五節 針鋒相對的鬥爭第九六四節 裝備使人服第四二六節 紀念碑前的血誓第四六四節 公主投案第三二九節 舉猛士(一)第一千一節 痛快還是窩囊?第七六五節 哈桑之殤第七一三節 陌刀兵建功第五十六節 路遇打劫(二)第五五三節 高宗治病第八百節 俺繫好銀第五三二節 議廢豐州第七四五節 大食軍攻城(二)第十八節 逛南市第四七七節 太平公主的好第八百八節 帝國的未來第九二八節 捉拿來俊臣第三百七節 時勢不同了第六十一節 山神與地龍(一)第四一九節 不甘,但無奈第八十節 八味地黃丸第四四六節 天路第二三一節 缺人的問題第千七節 窘迫的哈扎爾汗國人第七六四節 哈里發被俘?第千五二節 (二二)第千三十節 明月出祁連第四四八節 類烏齊三頭第四八四節 佔對馬第一九二節 我還沒熱身呢第九三八節 女戰神第九三八節 女戰神第四八四節 佔對馬第千四九節 (十九)第千二三節 戰後必作總結第八五四節 登上阿巴丹城第五九十節 馬瘟第六四三節 大點兵第二四二節 軍工與抵達第九一八節 與武承嗣狗咬狗第四一七節 發行國債第一七四節 對質(一)第一百十四節 暗箭第九百七節 女人說了算第二二四節 財富如雲煙第五二三節 韋老叔破突厥(二)第一八八節 阿壹破城第四二二節 明崇儼之死第八百二節 論弓仁掌軍第千四一節 (十一)第八六十節 兩軍對戰(二)第千二六節 不是普通人第二九一節 到農村去(三)第四百八節 辦大事(三)第七十一節 唐執令的預感第一八一節 戰小城第八六七節 大炮開兮轟他娘第四六七節 人是關鍵第一百十八節 大叔入伍第四五五節 唐蕃大決戰(一)第四八七節 一頓飯換個唐粉第七五四節 大決戰(六)第二十一節 掉餡餅了第四七四節 狄仁傑暗訪登州(一)第八三四節 誰都睡不着覺第三六九節 論家三律第九百三節 帝國餘輝(一)第三十七節 用槍(跪求收藏與推薦)第八百六節 帝國崩潰之始第三四二節 龍夷之戰(五)第三七六節 速度與激情第八七九節 唐軍大戰略第二六零節 戰鬥!第三百十節 伊萊雲丹的追殺(二)第三五九節 唐吐大戰(九)第三六七節 戰後議事
第三一四節 收麥第二四三節 陣戰(一)第四二八節 開始行程第二三二節 捕奴(一)第五百八節 徵倭歸來第四五十節 將亡(一)第四百八節 辦大事(三)第三四一節 龍夷之戰(四)第二六五節 暴力橄欖球第八四十節 母放行女兒執行第一八五節 攻城戰第六七二節 勸進(二)第四一六節 吃飯、馬車和方法第九六九節 不能退第九二八節 捉拿來俊臣第三十二節 準備做肥皂第三二二節 嘿嘿,表哥!第一二二節 不要辜負第三九六節 追尋馮大寶(二)第三條路第四四十節 史萬超一勝三第七十八節 唐甜底細第二四四節 陣戰(二)第八九三節 追求真理第七二五節 針鋒相對的鬥爭第九六四節 裝備使人服第四二六節 紀念碑前的血誓第四六四節 公主投案第三二九節 舉猛士(一)第一千一節 痛快還是窩囊?第七六五節 哈桑之殤第七一三節 陌刀兵建功第五十六節 路遇打劫(二)第五五三節 高宗治病第八百節 俺繫好銀第五三二節 議廢豐州第七四五節 大食軍攻城(二)第十八節 逛南市第四七七節 太平公主的好第八百八節 帝國的未來第九二八節 捉拿來俊臣第三百七節 時勢不同了第六十一節 山神與地龍(一)第四一九節 不甘,但無奈第八十節 八味地黃丸第四四六節 天路第二三一節 缺人的問題第千七節 窘迫的哈扎爾汗國人第七六四節 哈里發被俘?第千五二節 (二二)第千三十節 明月出祁連第四四八節 類烏齊三頭第四八四節 佔對馬第一九二節 我還沒熱身呢第九三八節 女戰神第九三八節 女戰神第四八四節 佔對馬第千四九節 (十九)第千二三節 戰後必作總結第八五四節 登上阿巴丹城第五九十節 馬瘟第六四三節 大點兵第二四二節 軍工與抵達第九一八節 與武承嗣狗咬狗第四一七節 發行國債第一七四節 對質(一)第一百十四節 暗箭第九百七節 女人說了算第二二四節 財富如雲煙第五二三節 韋老叔破突厥(二)第一八八節 阿壹破城第四二二節 明崇儼之死第八百二節 論弓仁掌軍第千四一節 (十一)第八六十節 兩軍對戰(二)第千二六節 不是普通人第二九一節 到農村去(三)第四百八節 辦大事(三)第七十一節 唐執令的預感第一八一節 戰小城第八六七節 大炮開兮轟他娘第四六七節 人是關鍵第一百十八節 大叔入伍第四五五節 唐蕃大決戰(一)第四八七節 一頓飯換個唐粉第七五四節 大決戰(六)第二十一節 掉餡餅了第四七四節 狄仁傑暗訪登州(一)第八三四節 誰都睡不着覺第三六九節 論家三律第九百三節 帝國餘輝(一)第三十七節 用槍(跪求收藏與推薦)第八百六節 帝國崩潰之始第三四二節 龍夷之戰(五)第三七六節 速度與激情第八七九節 唐軍大戰略第二六零節 戰鬥!第三百十節 伊萊雲丹的追殺(二)第三五九節 唐吐大戰(九)第三六七節 戰後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