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八節 類烏齊三頭

“已經是半個月了,爲什麼邏些城還不派更多的援兵,不在這裡死撐,難道他們不知道萬一給唐軍打到邏些城下,那將是勢不可挽了嗎?麴薩若(吐蕃國舅,執政大臣)是幹什麼的!”阿史那赤鑫經歷了一天的戰事,疲憊地嘆了一口氣。

對於他的話,囊謙守將歸泥當無言以對。

他們的報急文書如雪片般飛向邏些城,如石沉大海,沒有反應。

唐蕃聯軍人多勢衆,現在唐軍騎兵有三萬,步兵也有三萬,加上歸順的吐蕃人也有三萬,還有一萬工程兵,十萬大軍悄然成形,對當前之敵形成了沉重的壓力。

阿史那赤鑫精通兵法,盡了一切能力去阻截唐軍進軍的步伐。

可惜唐軍士氣如虹,悍不畏死,人人紅着眼睛,都沉浸在征服吐蕃,成就偉業的瘋狂中,而且他們的指揮官都是老到之輩,部下發了瘋,他們神智清醒得很。

將帥們不輕視敵人,不輕易中伏,指揮得當,吐蕃人進攻難以奏效。

會用兵,會用不怕死的軍隊,阿史那赤鑫能夠力擋他們好些時日,他覺得自己都是兵法大家了。

讓他恨得牙癢癢的是該死的帶路黨,囊謙守軍進行堅壁清野,結果長巴約憑着他之前在唐蕃古道做生意的人脈,用三寸不爛之舌說動當地的一個大土豪投唐,他立即向唐軍支援了二萬頭羊!

現在唐軍前軍的補給甚至不用後軍運輸,靠着沿途吃羊,吃吐蕃人供應或者搶來的牲畜,也能夠活了下來。

長巴約有不可思議的能力,他總能夠在唐蕃古道上找到合適的人員,關鍵時刻給唐軍支援。

憑藉着帶路黨,他們熟悉當地地形,吐蕃人容易設仗的地方被他們指出來,吐蕃人不是給水源下毒嗎?但吐蕃人上萬大軍也要飲水的,需要水源同樣不少。

結果他們趕去補水時,唐軍就在秘密的泉眼邊等待着吐蕃人的到來,居然反客爲主,立即與吐蕃人打了個落花流水,要不是吐蕃人跑得快,只怕給唐軍統統幹掉。

更讓阿史那赤鑫恨得牙癢癢的是長巴約到處煽動吐蕃人造反,說“王廷無道,擅長大臣,論欽陵父子世代爲國盡忠,竟然落得此等下場,令人痛惜,我們還要給這樣的王廷賣命?”

因爲資訊不發達的原因和時間關係,吐蕃許多人不知道麴薩若是什麼貨色,卻大都知道論欽陵是一代強人,在他經營下,吐蕃國勢鼎盛,對吐蕃有大功,他給王廷逼死,證實了王廷無道。

長巴約乘機再宣傳唐蕃一家親,說先君松贊干布是大唐的女婿,唐蕃是親戚,今有大唐天子興義兵,爲論欽陵報仇,早日加入我唐蕃聯軍,以免將來玉石俱焚!

除了言語開道,還有金錢助陣,長巴約是善財童子,給各路豪強帶來了精美的金綻、銀綻,金器、銀器,絲綢衣物、茶葉、烈酒、各式用具器皿等等,甚至唐軍打造精緻的兵器也很受歡迎。

這韋晞捨得給,也能夠給得出-----你去路上找着一個素不相識路人說送他一百萬,他往往會用看騙子的眼光看着你,而有熟人從中牽線,就有可能相信你,長巴約起到這種潤滑劑角色的功能。

此起彼伏,阿史那赤鑫覺察到自家軍隊力量漸弱,沿途退兵,於險要處設伏,節節阻擋,而他與歸泥當急退至類烏齊地界,與當地守將摩維支商量對付入侵唐軍之事。

帳內地毯上,三位吐蕃人盤坐,商議軍情,旁邊小几上青煙嫋嫋,散發出清幽香氣。

這是沏的唐茶,此時唐人已經懂得了韋晞所教導的“炒茶法”,製造出來的茶葉泡水味道一流(至少對於吐蕃人是如此)。

茶葉來援於繳獲,阿史那赤鑫殺死了小隊唐軍得來,就借花獻佛,送給摩維支。

一葉知秋,唐軍的東西這麼好,也給得起,加上有帶路黨做中人,或威脅、或收買,而吐蕃人的國家觀念淡薄,不識大勢,容易收買,阿史那赤鑫心情沉重。

摩維支頭上禿禿,因此在帳內都帶着帽子,他紅光滿面,聲音洪亮,近距離震得大家耳膜生痛。

他大搖其頭道:“難難難!我接到你們的消息,立即組織兵馬,現在只得八千騎兵!”

八千人!

阿史那赤鑫與歸泥當對望一眼,均覺不妙。

他們兩個打到現在,還有四千人而已,合兵爲一萬二千騎兵。

其實唐蕃古道上的大大小小的部族還是有些人力,問題在於,他們不能夠對唐人形成數量優勢,則弱兵劣馬對於戰鬥無所助益,反成拖累。

論欽陵時期的二場大非川論戰,吐蕃人佔據數量優勢,位於攻勢地位,什麼兵馬都可以使用,因爲是吐蕃人攻唐人,唐人處於被動挨打的位置,只能接招。

而現在出現吐蕃人本土作戰,唐人比吐蕃人更多的本末倒置的荒唐局面,則唐人進攻,吐蕃部隊稍一不純,動作不力,即時給唐人集中兵力打掉弱部,則其他人心驚膽戰的,士氣大跌,仗都不用打了。

歸泥當憤憤不平地道:“邏些城還不派援兵,我們這裡都快支持不住了!”

“是啊!”摩維支臉上肥肉抖動地附和道,他倒不見得多愛國,只是比起那些愚民來想多一點:“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等唐人佔領吐蕃,他們的統治下,還會讓吐蕃人過得那麼舒服?尤其是首領。

阿史那赤鑫沉吟道:“應該是那曲那邊的桑朵在搞鬼,他牽制了麴薩若的兵力無法外派。”

引得摩維支和歸泥當一致咒罵桑朵不識好歹,唐人都打到家裡來了,還在與麴薩若鬧矛盾。

罵完桑朵,問題依舊,邏些城明擺着派不出援兵,只能夠靠自己。

“不能夠再象之前那樣襲攏戰爲主了,我們,都不知道誰在襲擾誰!”阿史那赤鑫苦笑道。

要是沒有帶路黨,唐軍不熟識地形,很有可能給吐蕃人所趁。

有了帶路黨,唐軍如虎添翼,協同作戰,吐蕃人反倒給他們先出動,追着打!

“我*****!”事實上,阿史那赤鑫火大了,他一個突厥人爲吐蕃人盡心盡力,而(歸順)吐蕃人卻成了唐軍的馬前卒,攻打吐蕃不遺餘力的。

他還有另一方面的考慮,他與歸泥當配合默契,但摩維支不那麼好易與,不受他的擺佈,長時間作戰,就是夜長夢多,保不準打到最後,摩維支會投唐,拿他阿史那赤鑫的腦袋作見面禮。

“該當怎麼樣對付唐軍呢?”爲阿史那赤鑫算計着的摩維支問道。

“伏擊他們,打一場大的!”阿史那赤鑫眼中閃過智慧的光芒道。

第六十四節 紅樓故技第一百零八節 打大部族(一)第七七八節 與哈里發話別第八二九節 佛爺帶你參歡喜禪第七三五節 夫妻店第四九十節 石見銀山第六二六節 道士之事第一百一十節 打大部族(三)第七二一節 昭德KO承嗣第三四二節 龍夷之戰(五)第六七十節 公主府夜話第九五十節 取特基爾達城第二十五節 小寶學騎馬第七六九節 武懿宗的牙反被撥第七十九節 學習刀法第四四三節 終露餡第四一四節 暗潮洶涌(一)第六二二節 崔千尋面聖第三七二節 不做年羹堯第五八三節 裴炎殞落第一八十節 誰是誘餌第九六一節 破普利思卡第一六五節 三軍訓練第千三七節 (七)第六二六節 道士之事第一四七節 兄弟們第八五三節 水戰(四)第五四二節 幸福的韋晞第六七十節 公主府夜話第六三四節 科舉改革第九三九節 漢語之星第四百九節 辦大事(四)第八九一節 優素福的決斷第五三七節 議立軍情司、兩司馬第八百五節 很鬱悶的大食人第三七二節 不做年羹堯第七四三節 過河第八二一節 保護我們的鐵路!第三五六節 唐吐大戰(六)第一三九節 帝與後第四三七節 一路突進(二)第六八七節 輕易平亂第七零一節 欲襲伊斯法罕第二四七節 破寨(二)第五二九節 流年不利第七五九節 大決戰(十一)第四九三節 倭廷餘則成第千五二節 (二二)第七零七節 窮與富第四六十節 帥帳內第五九七節 西行漫記第六七三節 女皇登基第四百節 家事(二)第九百五節 帝國餘輝(二)第八百七節 論弓仁入傳奇第九五八節 千秋也留下我清音第千五一節 (二一)第四三五節 合流第千四十節 (十)第五九六節 鋪路第八百五節 很鬱悶的大食人第千二三節 戰後必作總結第千四九節 (十九)第五百五節 一戰殺千人第一七三節 殿試第七四五節 大食軍攻城(二)第三二四節 表哥的應對第八一一節 胡大的故事(二)第八十五節 眼神相對第三百一九節 劉公三事第四七五節 狄仁傑暗訪登州(二)第三一八節 劉公到訪第六五一節 得手第三五十節 名將之路第三四一節 龍夷之戰(四)第四六一節 大朝會大驚喜(一)第九一四節 觀火夜話第四九七節 血洗倭京第七九七節 滅大食主略第一三二節 河西不可丟第千四三節 (十三)第八六八節 嫌我老土?!第四五九節 潰陣第四七十節 麴薩若歸順第七四九節 大決戰(一)第八九四節 優秀的帶路黨第四二八節 開始行程第二六一節 河西馬得失第五三三節 豐州不可廢第四九二節 助人爲樂第三七十節 封大非川第七六五節 哈桑之殤第六五七節 太平公主罵人第一八六節 醫院風波(一)第四百九節 辦大事(四)第千八節 攻進都城(一)第四四十節 史萬超一勝三第四二九節 最大的帶路黨(一)第七七一節 東城韋氏,離天尺三!第八八八節 破援
第六十四節 紅樓故技第一百零八節 打大部族(一)第七七八節 與哈里發話別第八二九節 佛爺帶你參歡喜禪第七三五節 夫妻店第四九十節 石見銀山第六二六節 道士之事第一百一十節 打大部族(三)第七二一節 昭德KO承嗣第三四二節 龍夷之戰(五)第六七十節 公主府夜話第九五十節 取特基爾達城第二十五節 小寶學騎馬第七六九節 武懿宗的牙反被撥第七十九節 學習刀法第四四三節 終露餡第四一四節 暗潮洶涌(一)第六二二節 崔千尋面聖第三七二節 不做年羹堯第五八三節 裴炎殞落第一八十節 誰是誘餌第九六一節 破普利思卡第一六五節 三軍訓練第千三七節 (七)第六二六節 道士之事第一四七節 兄弟們第八五三節 水戰(四)第五四二節 幸福的韋晞第六七十節 公主府夜話第六三四節 科舉改革第九三九節 漢語之星第四百九節 辦大事(四)第八九一節 優素福的決斷第五三七節 議立軍情司、兩司馬第八百五節 很鬱悶的大食人第三七二節 不做年羹堯第七四三節 過河第八二一節 保護我們的鐵路!第三五六節 唐吐大戰(六)第一三九節 帝與後第四三七節 一路突進(二)第六八七節 輕易平亂第七零一節 欲襲伊斯法罕第二四七節 破寨(二)第五二九節 流年不利第七五九節 大決戰(十一)第四九三節 倭廷餘則成第千五二節 (二二)第七零七節 窮與富第四六十節 帥帳內第五九七節 西行漫記第六七三節 女皇登基第四百節 家事(二)第九百五節 帝國餘輝(二)第八百七節 論弓仁入傳奇第九五八節 千秋也留下我清音第千五一節 (二一)第四三五節 合流第千四十節 (十)第五九六節 鋪路第八百五節 很鬱悶的大食人第千二三節 戰後必作總結第千四九節 (十九)第五百五節 一戰殺千人第一七三節 殿試第七四五節 大食軍攻城(二)第三二四節 表哥的應對第八一一節 胡大的故事(二)第八十五節 眼神相對第三百一九節 劉公三事第四七五節 狄仁傑暗訪登州(二)第三一八節 劉公到訪第六五一節 得手第三五十節 名將之路第三四一節 龍夷之戰(四)第四六一節 大朝會大驚喜(一)第九一四節 觀火夜話第四九七節 血洗倭京第七九七節 滅大食主略第一三二節 河西不可丟第千四三節 (十三)第八六八節 嫌我老土?!第四五九節 潰陣第四七十節 麴薩若歸順第七四九節 大決戰(一)第八九四節 優秀的帶路黨第四二八節 開始行程第二六一節 河西馬得失第五三三節 豐州不可廢第四九二節 助人爲樂第三七十節 封大非川第七六五節 哈桑之殤第六五七節 太平公主罵人第一八六節 醫院風波(一)第四百九節 辦大事(四)第千八節 攻進都城(一)第四四十節 史萬超一勝三第四二九節 最大的帶路黨(一)第七七一節 東城韋氏,離天尺三!第八八八節 破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