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筠到吉安縣時,鄔縣令正好接待完京城來的專案組。
此專案組是由都察院、大理寺和北鎮撫司三方聯合組成的。
來的速度非常快,和之前兩次的拖拉完全不一樣。
讓鄔縣令驚喜的是,其中都察院的那位官員還是之前來過的,他當時都知道此案有更深的內情,一直想要幫助鄔縣令深挖。
奈何有心無力。
這次的專案組是大理寺牽頭,且有北鎮撫司坐鎮,辦案權限無限拉大,等同皇帝親臨。
鄔縣令感動得幾乎落淚。
果然,薛韶和潘筠建議他直接把摺子遞送大理寺是正確的。
鄔縣令剛安頓了天使,回到縣衙就看到坐在堂上喝茶的潘筠等一二三四五個人,鬼和狐狸不算,她們不愛喝茶。
潘筠歪頭問道:“來的天使怎麼說?”
顯然,他們已經知道有欽差大臣組成的專案組來了。
鄔縣令嘴角忍不住上翹:“他們正在複覈證據,確認無誤就會把人證物證一併送到京城。”
接下來的戰場就不歸屬於他了,鄔縣令能做的,也就是在羣臣彈劾魯王時添磚加瓦,也寫一封彈劾魯王的摺子。
不過,三井別院屍坑案的主要案犯是魯王長史孫昕、已經被砍頭的楊稷、吉安前知府錢知孝等人。
魯王府勾結倭寇是小紅被殺的原因,與此案是分開的兩個案子。
但不管是小紅,還是潘筠,顯然都不願意就此放過魯王。
潘筠道:“我已經和泉州知府談過,只要朝中彈劾魯王,他便會緊隨其上,要求朝廷詳查海上截殺使團案。”
這算是接力。
小紅道:“要是截殺使團案還是不能把魯王繩之於法,我就自己去魯王府逛一逛,給我自己尋找報仇的機會。”
這個可不妥。
鄔志鴻連忙看向潘筠。
潘筠只是衝他笑着點點頭,並沒有阻攔小紅的意思。
鄔志鴻整個人都愁苦起來。
這些事不是一時半會兒能搞定的,潘筠他們能做的也有限,也就從旁協助,看看能不能找到別的證據吧。
比如,在專案組專注審人的時候,潘筠他們蹲在大街上不小心抓到了小賊三五個,丟到衙門裡一問,嗬,就是這麼巧,竟然是從兗州過來的魯王府侍衛;
再比如,在專案組將人犯和證據押送回京的途中,光山匪就遇到了五次,每次潘筠他們都從天而降將山匪打退,還順手抓了不少。
於是,押送案犯的隊伍每走一段就增加一截,等他們到達京郊時,隊伍已經增加三倍,囚車增加了八輛,這還是在三個人擠在一輛囚車裡的情況下。
天色漸暗,他們今晚進不了城,只能在城外的驛站住下,等明天天亮。
不過,欽差趙大人已經提前讓一個錦衣衛進京稟報。
趙大人走到雲晏身側,問道:“雲大人,你覺得我們明日能安全進城嗎?” 雲晏面無表情道:“趙大人不如直接問,一直跟着我們的潘筠等人現在何處,能不能保護我們平安度過今夜。”
趙大人不好意思的笑:“雲大人,我不是那個意思,北鎮撫司的錦衣衛們這一路也很辛苦,奈何敵人太多,對手太過強大……”
“趙大人!”雲晏高聲打斷他的話,指着前方的林子道:“你看。”
趙大人擡頭看去,就見前方林子裡嫋嫋升起一股煙,這股煙,他眼熟得很,頓時大鬆一口氣:“原來他們在那裡面啊,我就說嘛,這一路北上京城,潘筠和薛韶都隨行護送,沒道理臨門一腳時鬆懈。”
趙大人說着說着停住,以爲雲晏不高興了,連忙轉移話題道:“雲大人,你和潘道長應該是熟人吧?”
雲晏:“認識,但不熟。”
趙大人半信半疑,要知道,潘筠第一次從天而降時嘴裡喊的就是“雲晏,我來助你!”
那次之後,大家一起吃了一頓飯,之後潘筠再“偶然”出現,嘴裡喊的就是“趙大人”,“方大人”……
這就是他半信的原因。
半疑,自然是因爲,身爲大理寺官員之一,他後來知道,爲薛潘平冤時,皇帝曾私下見過潘筠,當時曹吉祥和雲晏跟在皇帝身邊。
也是因此,曹吉祥去了泉州之後與潘筠過從甚密,交情看上去很不錯。
既然曹吉祥一個閹人都能和潘筠關係這麼好,雲晏應該更好纔對。
因爲在趙大人眼中,他和潘筠是同一類人。
都是崇尚武力,不服揮劍就幹。
雲晏看着林子裡升騰而起的濃煙不說話。
不多會兒,林子裡就傳出肉香味。
趙大人是一個很講究的人,和驛丞溝通了一下,騰出了幾間上房,又叫人準備酒菜,當即邀請雲晏一同去林子裡請人。
雲晏挑眉:“此前多日,趙大人都沒請過他們同住。”
趙大人笑道:“此前旅途危險,他們不明說,我也不好明着拒絕,他們隱於暗處,我也沒想到他們會跟着我們一路到京城來。
既然都到最後一程了,他們也一副送佛送到西的架式,我們就不好再假裝什麼都不知道了。”
雲晏:“難道不是因爲薛韶是薛瑄的侄子,你之前不敢邀請他們,是怕薛韶遇險,薛瑄怪罪於你。而此時邀請他們入驛站,是爲了光明正大的把保護使團的功勞給他們,討好薛瑄?”
趙大人臉上的笑容微淡,眼中精光閃爍,將雲晏上下打量一番後道:“都說我們文官心思複雜,依我看,雲大人才是不遑多讓,本官只是不想牽扯進無辜之人,沒雲大人想的那麼複雜。”
雲晏:“潘筠和薛韶等人牽扯進來也不是從我們開始的,鄔志鴻話說得不明不白,我不信趙大人沒查過,他那麼多證據怎麼來的,潘筠和薛韶斷得了干係嗎?”
這也是爲什麼,他不喜潘筠他們的護送。
此案牽涉魯王勾結倭寇案,而魯王勾結倭寇一事有可能牽扯出另外的貴人。
雲晏能成爲皇帝在北鎮撫司中的心腹,自然不是一點心機也沒有。
孫家的事,他隱約知道一些,因爲很多首尾是他帶人去處理的。
勾結海寇截殺使團一事,會昌伯本人還真不知道。(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