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4 證據

木衛零剝離地層形成的碎片數量衆多,體積差異巨大,前期剝離的碎塊速度快,後期脫離的碎片速度相對較慢。

木衛零並不是以撞車的姿態衝向木星,而是不明原因致使公轉軌道高度降低,衛星表面剝離的碎片,依舊伴隨木衛零,沿着原有的軌道前進,只是與木衛零慢慢拉遠距離,漸漸靠近巨大的木星。

數以萬計的碎片靠近木星環,有的直接被木星引力撕碎,變成木星環的一部分,也有的毫髮無損,直接切入木星環,隨着木星環一道公轉的同時,漸漸向木星靠近。

其中的大型碎塊不下數百,這些碎塊長寬最小都有幾十公里,碎片穿越木星環的過程中,以自身微弱的引力將沿途的星環塵埃吸附在碎片之上,硬是在木星環裡犁出上百道寬度不等的窄縫,把好好的木星環變成了旋渦形。

然而天文學家的目光卻集體忽略撞擊事件,集中到重返原有公轉軌道的木衛零身上!

無論怎麼看,木衛零都沒有脫離木星引力的可能,可它偏偏就這麼幹了,而且經過計算,以木衛零目前的方向和速度,用不了多久就能迴歸原有軌道,即不遠離分毫,也不靠近點滴,就像之前發生的一切都不是真的。

可數量衆多的碎片仍在飛向木星,木衛零斑駁的表面歷歷在目,這些總不會是假的吧?

地球上的天文學家目瞪口呆,繼而一片譁然,這顆衛星怎麼能不按常理出牌?它突然靠近木星,又重新迴歸公轉軌道的原因又是什麼?

很快就有人提出了“密度疏鬆論”,認爲木衛零的表面物質質地疏鬆,地表剝離時,木衛零實際上已經進入洛希極限,因此衛星表面在木星引力的作用下剝離。

由於損失了巨大的質量,壯士斷腕的木衛零得以重新拉遠距離,避免了墜入木星的下場。

這個理論聽起來似乎有些道理,可是稍微懂點宇宙常識人就知道,木衛零的軌道不可能毫無緣由地升高,只會在洛希極限的邊緣繞木星公轉。

而且大型碎片在木星環中吸引星環塵埃,也可以從一個側面說明碎片的質量,經過縝密計算得出結論,木耳零不僅不疏鬆,反而十分緊密。

那麼,木衛零迴歸原有軌道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偵探小說裡常說一句話:排除所有不可能之後,剩下的答案即使再不可思議,那也是事實真相。

木衛零發生的情況,在自然狀態下根本不可能發生,排除所有外來因素的影響之後,唯一的答案就是變軌動力來自於本衛零本身!

木衛零的出現原本就十分突兀,衆多天文學家不約而同地意識到,木衛零本身很可能擁有足以推動木衛零在宇宙中移動的超強動力!

木衛零很可能是一顆行星級星艦,進入太陽系、靠近木星都是有意爲之!

這類情節在科幻小說裡十分常見,可是再現在現實裡卻半點沒有戲劇性,反而像座大山一般壓在衆人的心頭,壓得人心頭沉甸甸的喘不過氣來。

對人類而言,任何一個能夠建造行星級星艦的文明都是不可匹敵的巨人,而人類最多是巨人腳下的螞蟻。

想到這一點的天文學家數量衆多,但是敢把猜測公之於衆的寥寥無幾,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將自己的猜測告訴無關的人,絕大多數天文學家,選擇將消息通報本國政府。

各國政府有的重視有的無視,還有的半信半疑,

然而米國的木星探測器早已失效,短時間內沒有任何一臺探測器能夠靠近木星,人類得到的所有畫面,都是通過地面和宇宙中的望遠鏡取得,即便是高高在上的空間望遠鏡,也無法拍到木衛零表面的高清照片。

無圖無真相,看不清木衛零的情況,就沒辦法獲得木衛零的第一手資料,也無從判斷木衛零是否具備動力系統。

天文學界的探測手段遠遠不止光學這一種,不過首次撞擊不過剛剛過去十幾分鍾,而其他手段需要更多的時間分析數據,需要一點時間才能出結果。

撞擊發生後十四分鐘,北都國家天文臺的一位工作人員,發現光譜分析儀上記錄的數據有點不大對勁,通過細緻認真的光譜分析發現,撞擊木星的碎片中含有比例極高的有機物和蛋白質,比例之高甚至超過地球表面!

謹慎起見,天文臺又進行了詳細比對,這時撞擊已經連續發生三次,而三次撞擊的光譜中,均有類似的發現。

爲了避免誤判,國家天文臺通過各種渠道,拿到了國內國外十餘座天文臺的光譜記錄,分析表明,已知的所有光譜,都能找到有機物和蛋白質的譜線。

雖然這些譜線具體代表什麼物質還在分析之中,但通過光譜分析已經可以確定,木衛零絕對不是看上去那樣簡單,與地外文明有關的可能性極高!

消息第一時間通報中楠海,接到消息的一哥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一哥對天文方面的瞭解十分有限,但這並不影響他做出正確的判斷,僅僅考慮了幾秒鐘,一哥就拿起電話,撥通了米國總統的熱線。

電話接通,一哥開門見山,請米國總統馬上通知nasa,分析木星撞擊時記錄下來的光譜,有結果後再進行進一步的磋商。

米國總統好一陣莫名其妙,但他很清楚,一哥身爲大國元首,絕不會在外交問題上胡亂開玩笑,於是他立刻聯繫nasa,詢問光譜分析結果。

米國總統安排的人還沒聯繫上nasa,一份來nasa的報告就送到了米國總統面前,報告從幾個方面詳細分析了木星撞擊事件的研究結果,最終得出木衛零很可能是外星人基地的結論。

米國總統的眼珠子差點沒掉出來,馬上聯繫一哥通報情況,當他得知中方也做出了類似的判斷之後,兩位元首同時沉默下來。

雖然證據不多,但科學的嚴肅性不容置疑,兩個人心裡都像壓着萬噸巨石。

1621 階段性勝利76 嚴防死守526 邀請1671 死就死吧272 死亡雷場1951 曙光1651 沒那麼容易1147 別讓他們跑了202 西進計劃761 崩塌172 心念通達128 深入偵察1758 料敵先機1219 遲來的信心314 柳暗花明1274 新型敵艦1912 全軍出擊653 基地見聞908 爭分奪秒890 故交1039 危險之地1341 架在火上烤711 冤家路窄289 去而復返762 人性的光輝1614 反攻784 圍堵戰術關於重複的聲明688 援軍在行動644 單騎衝陣591 普通人44 毛遂自薦730 針鋒相對232 轉機654 緊急狀態1401 有突破1666 深海崩塌1448 一個戰鬥羣524 見家長(二)1198 只給設備不給技術903 暗渡陳倉1313 最合理的維修方案43 人心468 毒殺1719 情況很不好660 地下追擊579 機會931 世紀工程500 截擊進行時157 秦教授的猜測1223 以敵艦爲中心584 北月洲艦隊1597 凋零443 以身犯險(二)304 適應訓練333 把水攪渾1250 人不能這麼用945 巨化1890 角度不對1589 下一個321 接火1908 搶先一步552 問題不斷797 一路向北1177 二十四小時1032 鉅艦末日1099 掩護撤離1825 我死之前,你死不了1414 我們達成一致了1275 飛越碎片雲807 主動出擊570 大事件(二)696 我需要256 身陷絕境1472 衝出重圍983 過火66 內部消息(二)1426 我有幾個問題1352 通訊記錄1702 向福寧靠攏524 見家長(二)750 剝絲抽繭1795 危險的實驗1591 全力調查1865 團聚271 風水輪流轉1705 天台激戰1307 真心不容易77 不堪回首1263 連中三元461 迫降218 這是戰爭393 天文災難54 安置點331 撤回1934 西瓜和芝麻122 兵蟻(二)474 一個人的前進961 風雨欲來1021 穩紮穩打
1621 階段性勝利76 嚴防死守526 邀請1671 死就死吧272 死亡雷場1951 曙光1651 沒那麼容易1147 別讓他們跑了202 西進計劃761 崩塌172 心念通達128 深入偵察1758 料敵先機1219 遲來的信心314 柳暗花明1274 新型敵艦1912 全軍出擊653 基地見聞908 爭分奪秒890 故交1039 危險之地1341 架在火上烤711 冤家路窄289 去而復返762 人性的光輝1614 反攻784 圍堵戰術關於重複的聲明688 援軍在行動644 單騎衝陣591 普通人44 毛遂自薦730 針鋒相對232 轉機654 緊急狀態1401 有突破1666 深海崩塌1448 一個戰鬥羣524 見家長(二)1198 只給設備不給技術903 暗渡陳倉1313 最合理的維修方案43 人心468 毒殺1719 情況很不好660 地下追擊579 機會931 世紀工程500 截擊進行時157 秦教授的猜測1223 以敵艦爲中心584 北月洲艦隊1597 凋零443 以身犯險(二)304 適應訓練333 把水攪渾1250 人不能這麼用945 巨化1890 角度不對1589 下一個321 接火1908 搶先一步552 問題不斷797 一路向北1177 二十四小時1032 鉅艦末日1099 掩護撤離1825 我死之前,你死不了1414 我們達成一致了1275 飛越碎片雲807 主動出擊570 大事件(二)696 我需要256 身陷絕境1472 衝出重圍983 過火66 內部消息(二)1426 我有幾個問題1352 通訊記錄1702 向福寧靠攏524 見家長(二)750 剝絲抽繭1795 危險的實驗1591 全力調查1865 團聚271 風水輪流轉1705 天台激戰1307 真心不容易77 不堪回首1263 連中三元461 迫降218 這是戰爭393 天文災難54 安置點331 撤回1934 西瓜和芝麻122 兵蟻(二)474 一個人的前進961 風雨欲來1021 穩紮穩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