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衣錦還鄉

葛秋姐的心思,貞娘琢磨着,也不過是好奇,一時倒也想不透,便不再管了。

轉眼就進入了臘月。東西採買好,一應物品也都整理好了。

臘月初五,卯時的船,貞娘丑時就起牀,廚房裡道婆子已經煮好了鹹粥,用的是乾菜,綠豆,赤豆,紅棗,還有豆乾,瘦肉等煮成了臘八粥,說是粥八這天,大家還在船上,吃不到臘八粥,今天就先補上。

這粥是道婆子一個晚上沒睡,花盡了心思熬出來了的,整整熬了兩個多時辰,十分的粘稠,每人一大碗,吃進肚子裡一陣暖和。

一切準備妥當後,貞娘等人再跟留下來的人一一道別,醜婆和二狗留了下來,便是馬師傅和馬嬸一家也陪着李正平留了下來。如此,南京這邊也就沒什麼擔心的了。

衆人互道了珍重,又提前問候了新年好,如此,到得天現魚肚白的時候,李家一行人便套了馬車出門了。

外間人影稀稀拉拉的。

路過義厚生錢莊時,就看到羅文謙站在門口,朝着李家一行人拱手道聲路上小心。

貞娘掀了簾子問:“羅大哥不回去嗎?”

“回的,我這邊的事還有不少,還要耽擱一段時間,我十五的船,到徽州怕是要趕上年夜了。”羅文謙拱着手道。

“哦。”貞娘點點頭,也道了聲珍重,卻也有些明白,徽州於羅文謙來說是傷心地,他回去主要是忌拜祖宗。如今連個家也沒有了。因此。自沒必要那麼早。

放下簾子,貞娘縮回頭,卻迎上自家二嬸似笑非笑的臉,頗有些暖昧的。

“二嬸兒,咋拉?”貞娘問道。

黃氏搖搖頭,沒啥,不過心裡去在想着,前些日子。程老爺子倒是跟她提及過羅文謙的事情,只說羅文謙跟貞妨般配的很。

之前,貞娘跟羅文謙一問一答間,竟是有一種十分和諧的默契,再想那羅文謙父母失蹤,如今想多,這世道,多半已是凶多吉少的了,這羅文謙一個打拼至今日局面,倒也是一個有擔當的男兒。只是終需要一個能知冷知熱的女人。

更重要的是這羅文謙大家都是知根知底的,而且也都是制墨一行出行。別的不說,至少能更理解貞娘一點,如此想來,這羅家公子倒真真是能配貞孃的好人家。只是這種事情,倒底沒有跟貞娘和娘新和爺爺奶奶說過,因此,這會兒倒也不說破,等回到徽州,大家商量一下,若是成的話,再讓程老爺子出現既可。

如此,卯時,一行人上了船,船按時。

一路上,倒也是一翻風順,船行十五日,便到了徽州,正是申未時,在漁梁碼頭下船,又叫了馬車,衆人催的急,馬伕也揚鞭趕的快,不一會兒就到了城門口。

“二奶奶,堂姐,老祖母在城門口迎拉我們了。”花兒因着從沒來過徽州,貪看着一路的景緻,不顧着寒冷坐在馬車頭,這時遠遠的就看到城門口一堆人,最前面的就是七祖母。便歡快的叫了起來。

一聽七祖母居然到城門口迎接大家,黃氏和貞娘都啊呀的一聲,頗是受寵若驚。

“停車。”貞娘連忙衝着車伕到,可不能等馬車近前了才下車,那就太失禮了。

車伕立刻一個急停,衆人下得馬車,步行上前,到了七祖母跟前,再看着七祖母邊上的爺爺,奶奶,孃親等一干人,貞娘突然前就紅了眼眶,撲通的一聲跪下:“七祖母,爺爺奶奶,孃親,景東叔,邵伯,這如何使得,這是要折殺貞娘了。”

“使得,使得,你爲李家立下大功了。”七祖母含笑着,上前拉了貞娘起來,握着她的手,一個勁的拍着,頗有些激動。

貞娘爭得公主府的制墨供奉,於對她來說,一是爲了生辰墨,二則是爲了自家的孃親出口氣,爲的是堵別人的嘴,讓別人對她掌南京墨坊沒有話說。

但貞娘並不明白,一個公主府的制墨供奉對於李家來說的重要性,這無異於增加了一道護身符。

這時代,商人有錢,但商人沒有地位,如果背後沒有靠山,那不過是別人案板上的肉罷了。

爲什麼這些年來,各家都挖空的心思要爭貢墨權,其實幫朝廷制貢墨,所賺的錢有限的很,有時說不得還要承擔莫大的風險,可爲什麼大家還是爭,挖空心思的爭,只因着風險歸風險,但一個貢墨權就代表着背後將有朝廷做靠山。

而今,貞娘是公主府的制墨供奉,雖然在大明,公主駙馬在朝中並無實職,但公主的地位擺在那裡,便是再低調,也不是一般的人敢動的。

而今貞娘取得公主府的制墨供奉,就好比李氏子弟金榜題名一般,老祖母出來迎接,爲的是表示看重,尤其之前,李景明一房回徽州,儘管是七祖母親自接回來的,但族裡的風言風語着實不少,而這種風言風語,說實話是防不住的。

所以,七祖母纔有今日之舉,爲李貞娘正名。

而今,李貞娘算得是衣錦還鄉。

“好了,回家吧。”倒是李老爺子收拾了心情,招呼着大家一起回到李氏祖宅。貞娘等人一路風塵僕僕,回到家裡,天已經黑了,粗粗的盡了一遍禮節後,吃了一頓團圓飯,便各自休息了。

不過,雖是累,但時辰還早,再加上剛回家,還興奮着呢,貞娘又哪裡睡得着,因此,便坐在爺爺奶奶的屋裡,陪着大家說說話。

貞娘自是把到南京的一切細細的跟自家爺爺說說,從開業時,大家意外的捧場,到墨汁的事件,最後到公主府的競墨。尤其是齊老爺子的事情。一一細說了。最後又把齊老爺子留給她的那錠李氏四合墨交給了自家爺爺。

李老爺子拿着那錠四合墨,亦是十分激動,李氏四合墨的墨法已經絕了,如今有這塊墨,能不能恢復四合墨的墨法,就看它了。

“這墨留給爺爺,趁着爺爺這把子老骨頭還能有點用,我好好琢磨琢磨。”

“嗯。”貞娘點點頭。這本就是她的想法,貞娘於後世,學的墨法太雜了,交給爺爺比自己留着更有用些。

一邊吳氏不理會墨什麼的,只知道貞娘在南京那是幹出了一翻事來的,這是自家的孫女,那自是一翻的得意,因此一直在笑。

之後,貞娘又把跟田家已經達成和解,以後徽墨三家。共同發展的事說了說。

“嗯,如此甚好。都是徽商,這在家裡鬥鬥還無所謂,到了外面,再斗的話,反而沒一個能落得好。”李老爺子點頭。

這時趙氏卻是一哼的道:“田家不和解也不成了,如今田家一團亂呢。”

“怎麼了?”貞娘好奇的問。

“你不曉得,前些時間,田家老二回來的時候,帶了一個叫香枝的清倌兒回來送給了田老爺子,把個田老爺子迷的五迷三道的,田夫人氣的大鬧了幾次,好幾次要將那香枝發賣出去,可偏偏田老爺子死命護着,甚至說出了休妻的話來,田夫人氣的當場吐血,前些日子,我碰着你田三嬸兒,說是田夫人不大好了,病的很重,也不知能不能拖到過年。”

趙氏說着,一臉的氣憤,雖說,對於田夫人,趙氏一直是恨的,尤其貞娘如今婚事的不順,歸根結底,就是當初田夫人退親造成的。

可就算是這樣,在這種嫡妻小妾的爭鬥上,趙氏也是要站在田夫人這一邊的,畢竟,這種事情沒有哪一個婦人會站到小妾一邊說話。

聽着自家孃親的話,貞娘這才明白,當日爲什麼田大公子一聽田二贖了香枝帶回來,便是那般的氣急敗壞。

“田槐安是老糊塗了,這是什麼?這是敗家的徵兆。”一邊的吳氏也哼着聲道。

“行了,別人家的事情少說。”一邊田老爺子發了話。

而這時,杜氏抱了才睡醒的輝官兒進來,貞娘瞧着這個小侄子,才兩個月大,一張小臉粉嘟嘟,許是吃飽的,躺在杜氏的懷裡,一臉的滿足,那黑亮的眼睛四處望着,尤其是看着貞娘,顯然是有些陌生,便好奇的打量着。

“叫姑姑。”貞娘上前,手裡搖着拔郎鼓逗着他道。

“傻丫頭,這時候哪會叫人啊。”一邊趙氏沒好氣的道。

貞娘這才嘿嘿笑的,隨後又轉過臉問坐在一邊悶不啃聲的大哥:““大哥,硯礦那邊怎麼樣?”

說到硯礦,李大郎臉色有些沉,卻是一臉慚愧的道:“妹子,對不住了,硯礦我們沒能守住。”

“怎麼回事啊?”貞娘心裡頭一驚的問道。

李大郎才一一說來,說到底婺源終歸不是李家的地盤,雖然有趙氏的孃家人看着,但貞娘指給自家大哥採的那兩個礦太惹眼了,這財帛招人眼哪。第一批,第二批硯礦出來後,便引得婺源縣太爺和當地的幾家富戶的注意。

而那幾個礦畢竟是由前朝的朝廷組織開挖的,於是縣太爺便找了個由頭,說是朝廷要收回。不過,終是顧忌着趙氏山民的一些勢力,以及徽州李家的人脈,最終沒有硬來,而是由縣衙買回一半的份子,大家共同經營,到得這事,終究胳膊擰不過大腿。

而李家八房這邊計較着,李大郎要顧着油坊,硯礦那邊本就是九房的正身和貞孃的小舅管的多,於是李老爺子便讓李大郎乾脆全部退了出來,終也能讓李正身和貞孃的小舅多保住一點份子,可就算這樣,李正身和貞孃的小舅最後也只是各佔了二成股份,另外的六成被縣衙和幾家富戶瓜分了。

“上回去,怕你擔心,爺爺說就暫時不告訴你。”說完,李大郎道。

“沒事,這樣也挺好的,大哥也能專心油坊的事情。”貞娘想了想道,失落是有些的,但這個時代,沒有權你守不住錢哪。

突然,她明白了七祖母今天爲什麼要去城門口迎她,公主府供奉的位置不但對貞娘十分重要,對整個李墨來說也是十分重要的。

想着,來年回到南京,公主府那邊,便是福仙閣李福全那裡也是要多走動一下,有些事情終歸是不能免俗的,只要本着真心,便也無所謂了。

隨後衆人又聊了幾句,夜也深了,便各自回屋睡去,外間小巷子裡,時不時的能炸響起聲鞭炮聲……

第三十章 言公公第七十五章 終於發動了第一百七十章 磨礪第一百一十三章 閒聊發展計第八章 遭刁難,貞娘據理爭第七十七章 清算第一章 一家子極品第一百二十九章 八寶治紅丹第十八章 端硯的問題第二百四十一章 圍困第三十三章 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見鬼了第九十二章 河堤相遇第一百七十八章 不怕查第一百七十九章 戒墨第二百一十四章 李貴妃第九十章 海青天要來了第一百三十章 無心插柳柳成陰第一百五十五章 獻墨和誠心第十二章 老爹的消息第一百九十一章 田家試墨會第二十七章 二十年後的婚約第二百四十九章 馮保倒了第十五章 潞州龍賓第一百二十二章 墨汁臭了第二百零七章 膠不粘煤第一百九十九章 再見王得財第一百零三章 色膽包天第一百七十七章 發黴第九十二章 河堤相遇第四十一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求訂求粉)第二百一十八章 胡家的心思第六十章 孫家的消息第一百三十九章 年關第一百七十五章 高麗墨和潘氏墨法第一百七十五章 高麗墨和潘氏墨法第一百一十三章 閒聊發展計第一百六十七章 武職和胡氏第二百二十二章 田家突變第一百三十五章 潞州鬆心第八十九章 蟄伏第一百九十八章 前日因得今日果第四十二章 各人心思(二更求訂求粉)第一百四十六章 籌謀和發展第四十四章 貢墨競選(二更求粉)第一百二十八章 桐油品質第二百三十八章 葛秋姐第五十八章 服不服第五十一章 接下了第一百零八章 善緣第一百零六章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第一百八十七章 杜家兄弟第二百二十八章 懲罰第二百零八章 正果第一百五十四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一百四十一章 見鬼了第九十三章 豪賭第二十二章 墨成和撐腰第三十三章 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五十五章 李進財的心思第一百九十四章 海瑞到徽州第二百五十章 登聞鼓第一百六十一章 信譽第一百五十九章 有緣再會和神道第一百四十五章 羅九和福爺第二百零三章 破綻第一百零三章 色膽包天第四十七章 徵用鬆材第一百三十四章 感謝你的燈第一百三十七章 閒聊和合作第一百九十三章 雨中試墨第五十二章 李天佑第二百一十九章 掌事第二百二十三章 佈局和反轉第八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五十九章 有緣再會和神道第一百五十九章 有緣再會和神道第一百九十四章 海瑞到徽州第一百八十六章 城門洞閒言第二百三十四章 真相和遺囑第二百一十七章 一地雞毛第三十七章 鬆瘟第四十二章 各人心思(二更求訂求粉)第一百一十一章 合作和分歧第二百一十四章 李貴妃第一百四十一章 見鬼了第二百一十一章 揣囊而知墨第一百六十九章 程家要告狀第一百八十一章 姨婆VS醜婆第一百六十四章 定下了第五十六章 誰笑到最後?第一百六十三章 李景福的心思第二十一章 入夥和閒言第七十六章 好一場大戲(二合一章 求粉)第三十九章 道別第二十六章 抓鬼第七十六章 好一場大戲(二合一章 求粉)第一百五十六章 黃府門前的大戲第一百六十一章 信譽第二百零二章 制墨人的榮耀
第三十章 言公公第七十五章 終於發動了第一百七十章 磨礪第一百一十三章 閒聊發展計第八章 遭刁難,貞娘據理爭第七十七章 清算第一章 一家子極品第一百二十九章 八寶治紅丹第十八章 端硯的問題第二百四十一章 圍困第三十三章 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見鬼了第九十二章 河堤相遇第一百七十八章 不怕查第一百七十九章 戒墨第二百一十四章 李貴妃第九十章 海青天要來了第一百三十章 無心插柳柳成陰第一百五十五章 獻墨和誠心第十二章 老爹的消息第一百九十一章 田家試墨會第二十七章 二十年後的婚約第二百四十九章 馮保倒了第十五章 潞州龍賓第一百二十二章 墨汁臭了第二百零七章 膠不粘煤第一百九十九章 再見王得財第一百零三章 色膽包天第一百七十七章 發黴第九十二章 河堤相遇第四十一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求訂求粉)第二百一十八章 胡家的心思第六十章 孫家的消息第一百三十九章 年關第一百七十五章 高麗墨和潘氏墨法第一百七十五章 高麗墨和潘氏墨法第一百一十三章 閒聊發展計第一百六十七章 武職和胡氏第二百二十二章 田家突變第一百三十五章 潞州鬆心第八十九章 蟄伏第一百九十八章 前日因得今日果第四十二章 各人心思(二更求訂求粉)第一百四十六章 籌謀和發展第四十四章 貢墨競選(二更求粉)第一百二十八章 桐油品質第二百三十八章 葛秋姐第五十八章 服不服第五十一章 接下了第一百零八章 善緣第一百零六章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第一百八十七章 杜家兄弟第二百二十八章 懲罰第二百零八章 正果第一百五十四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一百四十一章 見鬼了第九十三章 豪賭第二十二章 墨成和撐腰第三十三章 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五十五章 李進財的心思第一百九十四章 海瑞到徽州第二百五十章 登聞鼓第一百六十一章 信譽第一百五十九章 有緣再會和神道第一百四十五章 羅九和福爺第二百零三章 破綻第一百零三章 色膽包天第四十七章 徵用鬆材第一百三十四章 感謝你的燈第一百三十七章 閒聊和合作第一百九十三章 雨中試墨第五十二章 李天佑第二百一十九章 掌事第二百二十三章 佈局和反轉第八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五十九章 有緣再會和神道第一百五十九章 有緣再會和神道第一百九十四章 海瑞到徽州第一百八十六章 城門洞閒言第二百三十四章 真相和遺囑第二百一十七章 一地雞毛第三十七章 鬆瘟第四十二章 各人心思(二更求訂求粉)第一百一十一章 合作和分歧第二百一十四章 李貴妃第一百四十一章 見鬼了第二百一十一章 揣囊而知墨第一百六十九章 程家要告狀第一百八十一章 姨婆VS醜婆第一百六十四章 定下了第五十六章 誰笑到最後?第一百六十三章 李景福的心思第二十一章 入夥和閒言第七十六章 好一場大戲(二合一章 求粉)第三十九章 道別第二十六章 抓鬼第七十六章 好一場大戲(二合一章 求粉)第一百五十六章 黃府門前的大戲第一百六十一章 信譽第二百零二章 制墨人的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