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高麗墨和潘氏墨法

貞娘站在墨莊的門口,看着義厚生的馬車遠遠的出了官街,心裡突然就好象長了草似的牽牽扯扯的,不那麼利索了。

於是便下意思的就拿出羅文謙送給她的那塊小道士墨把玩着。

這一把玩,卻瞧着有些不對了,當時,羅文謙給她這錠墨時已是黃昏,她當時也沒細看,只知道是小道士墨,又因着知道小道士墨是羅龍文仿出來的,因此先入爲主的就認爲這塊墨是羅龍文所制,而之後也並沒有特意去鑑別。

可這會兒,仔細把玩着就發現不對了,這塊墨從退膠的程度和以及隱隱有些微包漿的色澤來看,這塊墨起碼有三四十年的歷史了。

而羅龍文死時也不過四十歲,很顯然的,他不可能在剛出生不久就製成這錠墨?

另外貞娘還發現,這錠墨從配料到製法應該用的是潘氏墨法。

潘氏墨法的代表人物宋代潘谷,人稱墨仙,那絕對是制墨業裡面濃墨重彩的一個人物,蘇東坡在他的裡面,對潘谷是極爲推崇的,雲:徂徠無老鬆,易水無良工。珍材取樂浪,妙手惟潘翁。魚胞熟萬杵,犀角盤雙龍。墨成不敢用,進入蓬萊宮。

而蘇東坡跟潘谷亦是好友,其東坡墨法裡面,有許多地方就是來自於潘氏墨法。

後世,貞娘同自家爺爺就曾研究過潘氏墨法,歷史上記載的潘氏墨法的有很多,但多是一些普通的墨法,潘氏墨法同李氏墨法一樣。其精髓部份已經在一代一代的傳承中失傳了。

這是讓所有制墨心痛的事情。

如此說來。羅文謙給她的這塊墨可不僅僅是羅墨那麼簡單。嗯,等文謙回來,倒是要細細問他,貞娘想着。

“丫頭,什麼好東西?”就在這時,齊春齊老爺子踱着步子進來了。看到貞娘把玩的那錠小道士墨,便好奇的問。

“齊爺爺來了,快坐。”貞娘看到進來的齊老爺子。連忙請他去雅間坐下,然後把那錠墨遞到齊老爺子眼前:“你看。”

說着又讓一邊的花兒上了茶水,再去叫自家爺爺過來。

“嗯,羅家的小道士墨,羅龍文已死,這已成絕唱了,好好收着吧,過兩年就能成爲你李家的鎮庫墨了。”齊老爺子輕啜了口茶水道。

所謂的鎮庫墨是每一個墨坊中最重要的東西,它代表着一個墨坊的底蘊,裡面收藏的均是墨坊自建成以來最好的墨。

而打個比方。這鎮庫墨就如同某些百年釀酒作坊的老窖一樣。

“嗯。”貞娘自是笑嘻嘻的應着,隨後想起之前自己的疑惑。正打算請教齊爺爺看看。

就在這時那齊春卻又發出“咦”的一聲,那臉色就顯的慎重了,放下茶杯,又仔細把玩了那錠小道士墨,便皺起了眉頭,隨後神色象是回憶起什麼似的有些感傷了起來。

喉底發出一陣的嘆息。

“齊爺爺?”貞娘輕喚了一聲,有些好奇的。齊老爺子這纔回過神來,搖搖頭:“失態了,此墨應該不是羅龍文所制,而是羅龍文的姑姑羅夢真所出。”

羅夢真?這個名字有些耳熟,想了一會兒,貞娘不由的便想起了立在徽州府外碼頭不遠的羅家貞潔牌坊,死的人就是羅夢真。

應該也就是二嬸子曾經說過的那個跟王家定親後,未婚夫淹死,然後自焚的羅家女了。

“可不對啊,這墨的製法明明是潘家墨法,跟羅氏墨法是有很大區別的。”貞娘這時又道。

“這就更對了,羅夢真學的就是潘氏墨法,她自小體弱多病,曾跟過一個尼姑學清修之道,而那尼姑祖上跟潘氏頗有淵源,就收藏了一部潘氏墨法,可惜啊……”說到這裡,齊春又不說了,自然是可惜那墨法也隨着羅夢真一起被燒燬了。

原來是這麼回事,貞娘這才明白,心裡自也是大嘆可惜啊。

“也是天意。”這時,齊老爺子看着貞娘又道。

“什麼天意?”貞娘有些莫名其妙的問。

“我今天來本來是有一樁生yi要跟你們說,之前還有點打不定主意,畢竟難度有些大,再加上現在離明年的開春的貢墨競選不遠了,怕讓你們分心,可沒成想,你卻得到了這錠潘墨,那仔細研究一下未必不能成。”齊老爺子道。

“哦,什麼生yi啊?”這時,李老掌櫃的就進來了。

“蘇州申家,前段時間得了一批高麗墨,可沒成想這墨色呆板沒有絲毫光澤,跟我們的這邊的墨根本沒法比,於是眼看着這批墨就要砸在手裡了,正好翰林院的申時行申大人是蘇門子弟,他就找到了我,問我這批墨還能不能再處li一下。你也是知道的,如今墨務司裡的那些墨工,一個個誇誇其談,但說到技術,卻比不得你們徽州這邊,再說了,你李家的再和墨也是相當有名氣的,於是我便想找你們問問,不過,這高麗墨再和之法卻是當年潘仙的拿手好戲,只是如今早已失傳,我亦是沒有把握,怕最後終是無功,反而耽誤了你們準備貢墨競選的事宜,因此一直沒拿定主意,沒想到貞娘卻意外得這到這錠由潘氏墨法制成的小道士墨,如此,研究一下,倒未必不能了。”齊春道。

蘇東坡那首裡面說的就是潘氏的高麗墨再和墨法。

因爲樂浪就是漢代設在朝鮮半島上的漢四郡之一,而詩裡的樂浪其實就代指高麗新羅墨。

再觀這詩:“珍材取樂浪,妙手惟潘翁。魚胞熟萬杵,犀角盤雙龍。墨成不敢用,進入蓬萊宮。”由此可知,這高麗墨的再和墨法,是潘仙的大成之作。其難度可想而知。

“嗯。我看看。”李老掌櫃也接過墨仔細看着。

而這時貞孃的內心卻有着計較。這申時行在明代亦是個了不得的人物,雖然目前只是個編修,但在未來不久便會成爲未來萬曆的老師,而等到萬曆繼位,這位申大人更是步步高昇,最後入閣,在張居正故去,張四維奪情之際。成爲閣部第一人。

當然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如今羅文謙算是張居正一黨了,雖然暫時是風光無限,但等到張居正被萬曆清算,張家的下場之慘也是讓人心寒的,到最後也是這個申明行站出來,雖然他站出來時,張家的悲劇已成,但至少能保住了張家最後的一點元氣,不至於滅族。

貞娘想這些雖然想的遠了。但這樣的人物,先結點善緣總是不錯的。

總之。因着跟羅文謙定親了,貞娘這操心又操的遠了。

另外,遠的且不說,就說近的,明年開春就是貢墨競選,本來程爺爺爲李家造應了大好的形勢,可如今田家跟徐聯姻,那明年貢墨競選於李家來說,便又莫測了起來,倒不如多刷些聲望。

申明行別的不說,就憑他嘉靖四十一年的狀元身份,若能得到他的認同,李墨的聲望無疑又能再高一層。

你田家有背景,而我李家有技術聲望,到時鹿死誰手就不好說了,畢竟徐家在外還是注重名聲的,再加上徐相如今雖說是朝中第一人,但也是樹大招風,又並不爲隆慶所喜,要不然,他最終也不會在明年就告老回鄉。

想到這些,貞娘覺得這回蘇州申家這批高麗墨的再和生yi,她李家必須接。

當然,話不可說滿,於是貞娘道:“爺爺,我看我們可以先跟申家說好,弄一點試試,若成就接下,若不成因着事先說好,想來申家也不會爲難。再說了,就算我們研究不出潘墨的再和墨法,但我李家的再和墨法也是不錯的。”

“嗯,成,就請徐老弟牽個線。”李老掌櫃當機立斷的道。

於是爲事情就說定了,第二天,齊春就引了申家的申子彥來,申子彥是申時行的堂兄,如今就打理着申家的生yi。

於是,兩家談好,先制一批試試。

而接下來,貞娘和自家爺爺便一頭鑽進了墨坊裡,爲此還不惜從那方小道士墨上面銼了一些墨邊下來,然後搗碎,退膠的一步步的還原着潘氏墨法。

再又試墨,通過墨痕看墨骨,終於的一切準備妥當,貞娘便開始第一次試製了。第一次試製,貞娘並沒有用潘氏墨法,而是直接用她以前研製出來的再和墨法。

這次試製是成功的,因爲李家的再和墨法到如今十分的成熟,但不同的墨有不同的再和墨法,顯然的高麗墨用李家的再和墨法制,雖然能成,但製出來的墨也僅僅是較好一些,遠遠達不到精品,更不用說達到潘翁的那種水平了。

這點還是讓貞娘有些失望的。

於是接下來貞娘又馬上用剛研究出來的潘氏墨法試製,結果卻直接失敗。

不過,貞孃的性子一慣是愈挫愈勇的,再下來的幾天,她的試製就幾乎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了。

“這丫頭,之前還在我說呢,如今瞧瞧她,一天到底都鑽在墨坊裡面,便茶飯不思的,我瞅着這兩天,這丫頭可瘦了不少。”傍晚,吃晚飯的時候,又見不得貞孃的身影,知道她還窩在墨坊裡,李老掌櫃也不由的嘟嚷的道。

“爹,你們啊,誰也別說誰,一樣的性子,天生就是制墨的人。”一邊趙氏也有些無奈的道。

邊上花兒等人也樂了。

“爺爺,成了,成了。”就在這時,貞娘舉着一塊墨出來。一臉興奮道。

“啊,我看看。”一聽成了,李老掌櫃的飯也不吃了,碗一丟,便也衝進了墨坊。

“瞧瞧瞧,這不一個樣嘛。”趙氏沒好氣的衝着李景福道。

李景福嘿嘿的笑了笑,沒法子,老小老小的,再製墨上,那爹孫兩個就那脾性。

而這邊李掌櫃的已經同貞娘開始試墨,只是試墨的結果卻又讓貞娘如同兜頭澆了一盆冷水,之前用濃墨試的情形,墨色非常的好,光彩也不錯,但是在用酌了水的淡墨試時,本該出現的星星點點的墨彩並沒有出現,並且在淡墨時還出現墨色髒的現象,這種墨色髒其實就是墨色的不勻。

“已經不錯了,再在細節上打磨打磨,應該能成。”李老掌櫃的鼓勵着貞娘。

“嗯。”貞娘點點頭,可她心裡明白,不僅是這個原因,她基實在細節上已經處li的十分的到位,而如今還有這種情況,顯然是因爲潘氏墨法還沒有吃透。

晚間,貞娘睡不着了,再加上天氣熱,那心裡更有些煩燥,乾脆的就不睡了,起身穿了衣服,又一頭鑽進了墨坊裡。

“丫頭,高麗墨的再和墨法,最後一道對膠法用的並不是潘氏墨法,而是川僧的清悟墨法。”就在這時,一個人一手掌着燈進來。

貞娘嚇了一跳,回頭一看,卻是醜婆。

第四十四章 貢墨競選(二更求粉)第一百六十一章 信譽第一百九十八章 前日因得今日果第二百零九章 秦四少第八十七章 巧遇第二百三十八章 葛秋姐第一百零五章 開業第一百一十章 閒談親事第一百六十九章 程家要告狀第九十八章 羅家往事第一百二十七章 生辰墨第一百六十二章 徐家的打聽第二百四十六章 跳出局外第二百零六章 後路第三章 脣槍舌箭,刀棍齊上陣第七十四章 打一棒再給個甜棗第二百二十八章 懲罰第一百零五章 開業第一百一十五章 讀書人的面子第一百六十一章 信譽第四章 鬧劇收場,吳氏揚眉第十一章 竟價第七十九章 一個很深很深的坑第九十七章 佛墨第一百三十八章 李正平和葛秋姐第一百八十九章 李墨大成第一百三十四章 感謝你的燈第二百二十七章 田家長子迴歸第二百三十章 秦三爺第二百零三章 破綻第十五章 潞州龍賓第七十九章 一個很深很深的坑第二百三十四章 真相和遺囑第一百八十四章 歸來第二百零九章 秦四少第一百七十五章 高麗墨和潘氏墨法第一百七十三章 田家的算計第一百八十九章 李墨大成第一百零三章 色膽包天第十五章 潞州龍賓第二百二十章 各自佈局第一百四十四章 皇帝駕崩第二百三十六章 歷史的大幕第十五章 潞州龍賓第二百四十四章 出師宴第一百三十五章 潞州鬆心第一百三十五章 潞州鬆心第五章 敘往昔,李景福悔過第一百八十七章 杜家兄弟第二十九章 沈氏的算盤第一百九十七章 大堂爭辯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舉多得第一百五十六章 黃府門前的大戲第十八章 端硯的問題第一百一十四章 曾一品第六十八章 初見王翠翹第一百八十八章 我一定會贏的第四十八章 遺囑(二更求粉)第十三章 安身立命第二百四十九章 馮保倒了第三十三章 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二百三十五章 陪我一起死第二百一十一章 揣囊而知墨第二百三十三章 反轉第四十三章 翅膀效應第一百八十五章 六合三才墨第二百四十一章 圍困第二百四十一章 圍困第二百四十八章 退出第一百九十四章 海瑞到徽州第二百一十六章 徐相告老第五十二章 李天佑第一百八十五章 六合三才墨第一百五十章 父女談心第二百二十二章 田家突變第二百三十五章 陪我一起死第五十五章 李進財的心思第二百二十五章 李氏墨庫第一百三十章 無心插柳柳成陰第一百零四章 有些猥瑣第三章 脣槍舌箭,刀棍齊上陣第一百六十章 開海禁的推手第二百三十二章 發動第一百九十九章 再見王得財第一百八十九章 李墨大成第一百三十六章 勝了第九十六章 攪局第二百一十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一百八十二章 仇不能結十分第七十三章 冬至餃第五十五章 李進財的心思第一百二十一章 李家的應對第一百三十一章 機會第一百四十四章 皇帝駕崩第二百一十七章 一地雞毛第六十四章 試墨會第一百八十五章 六合三才墨第一百六十六章 田家的變故第二百三十五章 陪我一起死
第四十四章 貢墨競選(二更求粉)第一百六十一章 信譽第一百九十八章 前日因得今日果第二百零九章 秦四少第八十七章 巧遇第二百三十八章 葛秋姐第一百零五章 開業第一百一十章 閒談親事第一百六十九章 程家要告狀第九十八章 羅家往事第一百二十七章 生辰墨第一百六十二章 徐家的打聽第二百四十六章 跳出局外第二百零六章 後路第三章 脣槍舌箭,刀棍齊上陣第七十四章 打一棒再給個甜棗第二百二十八章 懲罰第一百零五章 開業第一百一十五章 讀書人的面子第一百六十一章 信譽第四章 鬧劇收場,吳氏揚眉第十一章 竟價第七十九章 一個很深很深的坑第九十七章 佛墨第一百三十八章 李正平和葛秋姐第一百八十九章 李墨大成第一百三十四章 感謝你的燈第二百二十七章 田家長子迴歸第二百三十章 秦三爺第二百零三章 破綻第十五章 潞州龍賓第七十九章 一個很深很深的坑第二百三十四章 真相和遺囑第一百八十四章 歸來第二百零九章 秦四少第一百七十五章 高麗墨和潘氏墨法第一百七十三章 田家的算計第一百八十九章 李墨大成第一百零三章 色膽包天第十五章 潞州龍賓第二百二十章 各自佈局第一百四十四章 皇帝駕崩第二百三十六章 歷史的大幕第十五章 潞州龍賓第二百四十四章 出師宴第一百三十五章 潞州鬆心第一百三十五章 潞州鬆心第五章 敘往昔,李景福悔過第一百八十七章 杜家兄弟第二十九章 沈氏的算盤第一百九十七章 大堂爭辯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舉多得第一百五十六章 黃府門前的大戲第十八章 端硯的問題第一百一十四章 曾一品第六十八章 初見王翠翹第一百八十八章 我一定會贏的第四十八章 遺囑(二更求粉)第十三章 安身立命第二百四十九章 馮保倒了第三十三章 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二百三十五章 陪我一起死第二百一十一章 揣囊而知墨第二百三十三章 反轉第四十三章 翅膀效應第一百八十五章 六合三才墨第二百四十一章 圍困第二百四十一章 圍困第二百四十八章 退出第一百九十四章 海瑞到徽州第二百一十六章 徐相告老第五十二章 李天佑第一百八十五章 六合三才墨第一百五十章 父女談心第二百二十二章 田家突變第二百三十五章 陪我一起死第五十五章 李進財的心思第二百二十五章 李氏墨庫第一百三十章 無心插柳柳成陰第一百零四章 有些猥瑣第三章 脣槍舌箭,刀棍齊上陣第一百六十章 開海禁的推手第二百三十二章 發動第一百九十九章 再見王得財第一百八十九章 李墨大成第一百三十六章 勝了第九十六章 攪局第二百一十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一百八十二章 仇不能結十分第七十三章 冬至餃第五十五章 李進財的心思第一百二十一章 李家的應對第一百三十一章 機會第一百四十四章 皇帝駕崩第二百一十七章 一地雞毛第六十四章 試墨會第一百八十五章 六合三才墨第一百六十六章 田家的變故第二百三十五章 陪我一起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