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皇帝駕崩

“其實,我這裡倒有個好人選。”這時,李景福突然的道。

“誰?”李老爺子好奇的問。

“六伯家的春花妹夫。”李景福道,李家六房有三個閨女,大閨女李春花,二閨女李夏花,三閨女就是招贅的李金花,因着李六老爺子之前的兩個幼子都沒能活過百日,所以,儘管是六房,但這大閨女春花的反倒比李景福還要小上兩歲。

“你說是姚千山?你見着他了?”李老掌櫃道。

這姚千川,當年就是李傢俬塾的教書先生,當年七哥看中他的才華,便幫春花保的媒,只可惜這位姚秀才才華是有,但時運不濟,屢次鄉試不中,後來被當時的縣太爺看中,便給縣太爺當了師爺,後來縣太爺調到了別處去了,姚千川帶着春花也就跟了去了,這一走就是十多年。

而姚千山跟的那位東翁也是三年一換的,據說中間還掛了幾年的職,如此,這些年來,初時還有些音訊,可後來幾年,音訊就斷了。六哥每每提起這個大閨女,也是掛心的很。

“嗯,我在山西遇上的,山西秦家有我一個朋友,我路過時就去走了走,正好碰上山西秦家請他吃酒呢,似乎秦家那邊頗看重他的能力,也想幫着他捐個官,不過,被千山妹夫拒絕了,千山那東翁病逝在按察使司的僉事的位上了,他一家要幫着東翁夫人一起扶棺回鄉,另外,聽千山的意思。也是要回來了。想來過年的時候應該能過來。到時不防跟他談談。”李景福道。

當初救他的那支挖金隊其實就是秦家的,不過這種關係卻是不能說出來的。而對於姚千山,秦家似乎頗爲看重,想來也是個有本事的。

再想着貞娘一個閨女,在南京一個人沒個幫襯怎麼行,千山是個有本事的,尤其對官場的道道熟,若是再能捐個官。那倒也能幫着李家撐撐腰,減輕一下貞孃的壓力。

“那等他回來了再說吧。”李老掌櫃的點點頭,心下倒想着,那知縣當年對姚千山算是有着知遇之恩的,如今那知縣病故,千山爲着幫他扶棺回鄉,竟是拒經絕了秦家欲爲他捐官的好事,想來是個知恩義的。

另外,怕也是個有主見,不願受人左右的人。如此。姚千山既有些風骨,又知恩義。又有主見,當年七哥沒看走眼,等他回來到是可以跟他好好談談,看看他的意思。畢竟這種事情也是一個巴掌拍不響的。

貞娘在邊上聽着,對這姚千山倒也有一份好奇,春花大姑是嫁出去的女兒,族譜上自不會有姚千山的記錄,但之前山西秦家居然願意以捐官拉籠他,想來定有過人之處,只要不是王進財那種白眼狼,李家這邊倒是不防扶持一把,總歸這商行要做大,背後總是要有人支持的,尤其李家終歸要爭取貢墨這一塊的,朝中有人,也有些說話的餘地。

而官商這種一體的模式正是明清商幫的特點。

如此,一家人說說笑笑的。

到得傍晚,六房七房和九房那邊都得到了消息,最後由七祖母出面,整了一個席面,算是大家一起過小年,更是慶賀李景福大難不死啊。

這一場席成吃的熱熱鬧鬧的,女子這邊先散了席,各位伯孃嬸孃等人陪着老夫人在屋裡坐着吃茶。

外間的男子席面還在繼續喝酒。

而貞娘則帶着喜哥兒,佑哥兒,潤哥兒和笑官幾個小的去外面放鞭炮。

“好了,好了,這真是皇天有眼哪。”屋裡,幾家的娘子閒聊着,程氏仍拉着趙氏,一個勁的感嘆道。說着,也不由的眼紅,自是想起了她那故去的相公了。

首位上的李老人人自是明白自己這大媳婦這是有些觸景傷情,便岔開話題道:“對了,貞娘他娘啊,對貞孃的婚事你有什麼打算?”

黃氏回來,自是把南京那邊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跟老夫人說了,如今,貞娘已經是公主府的供奉了,地位不一樣,打着各種心思的人家便也多了起來,以前是貞娘是沒人問津,而今不管是黃氏這邊,還是韓李氏那邊,又或者是趙氏這邊,各種各樣的說親的都有,但這心思就太雜了,所以,總歸的李家這邊得拿出章程來。

“一切憑七伯孃做主。”趙想了一下到,她自是明白,貞娘有着墨坊的一成股份做嫁妝,如此,貞孃的婚事她一人倒是不好做主了,使不得要七伯孃出面。

聽得趙氏這麼說,七老夫人也就不客氣了,道:“別的那些人家就不說了,貞娘她二嬸孃有一個人選,還是陳家三爺跟她私下提提的,若是你能認同的話,倒是可以再深談談。”

“陳家三爺,若是程家,那自是好的,只是程家的幾個少爺好象都訂過親了吧?”聽說程家,趙氏不由的疑惑的問道。

“程三爺說的不是他程家的人,是羅家的羅文謙。”李老夫人道。

“羅文謙?羅家的少爺,如今在南京開錢莊的那個?這成嗎?他跟田家那三姑娘似乎還沒斷吧?”趙氏微皺了眉頭,一疊聲的問道,倒不是對羅文謙有意見,而是覺得,羅文謙畢竟跟田家那閨女是訂過親的,雖說羅家出事後,這門親事似乎也斷了,但如今羅家那三姑娘倒底也是沒有說親的,她那陣子去南京,也曾看到田家那三姑娘跟羅家小子打招呼,便是田家這次墨汁事件,也是田家三姑娘找了羅文謙才解決資金問題,如此,這羅少爺和田家三姑娘總是有些扯不清的瓜葛,說起來羅家這少爺着實是好人選,可思着這些,趙氏如何能放心?

“這點我會讓二媳婦再深入瞭解一下,這事情怕不是表面上那麼簡單的。”七老夫人沉吟着道。

“如此,那瞭解了清楚再說。”趙氏沉吟了一下道。畢竟是自家閨女的親事。可是半點輕忽不得的 。

“嗯。自是應當。”李老夫人亦是點頭。

如此,這事又先擺下了。

貞娘此時正在外面帶着幾個小的瘋玩,鞭炮放了一串又一串的,笑官兒穿的跟個圓球似的,跑起來踉踉蹌蹌的,眼見着要跌倒,貞娘連忙上前扶着,那小傢伙便笑倒在貞孃的懷裡。

那小鼻子疼的紅通通的。

“好了好了。貞娘帶着他們都回屋了,這天可真冷啊,說不準晚上要下雪呢。”這時,站在走廊上的金花姑姑衝着貞娘笑着道。

“嗯。”貞娘剛應一聲,便覺臉上一冰,不由的打頭一看,便見一兩朵碎雪飄飄而下。不由的輕叫一聲:“呀,真下雪了,金花姑姑是三十六牙的。”

所謂的三十六牙便是鐵齒銅牙的,一說一個準的。

也就轉眼的功夫。大朵大朵的雪花便飄了下來,幾個小的格外的興奮。在雪花下面歡跳。幾個家丫和媽子也在邊上緊緊的看着。

就在這時,就聽外面街面上傳來一陣哭嚎:“傻閨女,咋這麼想不開啊?”

“呀,這是怎麼了?”又有人問。

“還怎麼了,這世道沒法過了,好好的一家人,全吃了老鼠藥了。”又聽有人叫道。

“呀……”又是一陣驚呼。

“這還救的活嗎?”有人問。

“甭管救不救的活,總得救啊。”有人回道。

……

“怎麼回事?”貞娘跟自這有金花姑姑對視一眼。

一個媳婦子從外面進來,便上前道:“貞姑娘,哭喊的是江家娘母呢,唉,還不都是今年養蠶整出來的禍事,好好的種田不讓,非逼着大家養蠶,衙門又說蠶繭能抵賦稅,可那蠶繭是優是差,一品二品的全由着衙門那些來收蠶繭的說了算,江娘母的閨女頭幾年男人病死了,一個人扯着一雙兒女討生活,平日裡靠着幾畝薄田,再加上幫人縫縫補補的日子也就將就着過,

可衙門攤派了養蠶任務下來,江娘母的閨女也只得養着,可她本就不太會養,頭一批死了大半,虧了不少錢,後來找了養蠶的好手學了學,纔算把蠶養出來的,可最後抵賦稅的時候,好好的一等品最後盡是全算成次等品,稅金還抵不全,還要繳一部份的稅,如此一來,江娘母的閨女一家這日子就沒法過了,今天是小年,家裡卻揭不開鍋,江娘母的閨女帶着孩子,家裡冰鍋冷竈的,便悲從中來,一時想不開,居然帶着兩個孩子一起吃了老鼠藥,也幸好江娘母擔心女兒,從家裡拿了點米過來,才發現這事,要不然,不準明天死了纔有人知道啊,瞧着那樣子,也不知還能不能救。”

那媳婦子說着,搖頭嘆息。

竟是這等子事情?在南京,這事情貞娘是大約知道一點的,這得從改稻爲桑說起,因着當時田畝的事情鬧的很大,改稻爲桑實際上沒有實行的,可生絲的利益又實在誘人,最後生絲商人便想出同衙門合作,由衙門出面,鼓勵百姓養蠶,將蠶繭的收成跟賦稅掛勾,如此一來,也就達到了改稻爲桑的實際效果。

這完全是拍着腦子決定下的政策,當然,並不是養蠶不好,徽州這邊本就田少,但山地多,養蠶倒實在算是一個好生計,貞孃家以前也就全造着家裡養蠶過日子。

但是這一窩蜂的養蠶,必然造成蠶繭收購價格的下降,而且由衙門跟商人勾結,這裡面的貓膩可就太多了。

“嗯,我去看看。”貞娘道。

“天黑了,又下雪了,小心點。”金花姑姑盯囑了一句。

貞娘點點頭,便走過出了門,門外,一個漢子拉着板車,板車上就躺着江娘母閨女一家三口,江娘母跟在邊上抹着淚兒。

“江娘母家日子也不好過啊,她哪裡有錢救她女兒一家。”邊上圍觀的人竊竊私語。有心相幫襯的也有不少,但家家日子都不太好過,也是有心無力啊。

貞娘擠上前,正要拿出荷包裡的銀子,這種救命的事情,總是能幫一把是一把吧,何況她現在有這能力。

“大嬸,別哭了,這點銀子拿着,趕緊去藥堂救人吧。”這時,一聲略低沉的男聲先出聲,一錠五兩重的銀子就塞進了那江娘母的手裡。

“唉唉唉,多謝這位小兄弟。”一邊拉車的漢子忙不疊的聲,衆人也是鬆了口氣,然後在着江娘母等人把人送去藥堂。

看着江娘母一行人漸漸的走遠。

貞娘這時才發現,這搶先一步的是羅文謙,天上的雪花越來越大了,羅文謙顯然纔剛到,身上揹着包裹,背後跟着兩個護衛,三人 俱是風塵樸樸,頭上,眉毛上還掛着雪瓣子。

這時,羅文謙也看到貞娘了,卻是衝着她咧嘴一笑。

就在這時,街上又傳來一陣的銅鑼和吆喝聲:“皇上駕崩了,萬民同祭,衣冠素服,禁酒,禁賭……”

第一百零六章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第六十二章 生活智慧第一百五十三章 “困”字局第一百零九章 沉下心第二百一十二章 當街武鬥第一百二十三章 田家的殘局和葛家的大戲第一百四十九章 田夫人之死和秦家第三十九章 道別第四章 鬧劇收場,吳氏揚眉第二百零七章 膠不粘煤第二百二十六章 殉節第二十三章 豆黃粿,悶棍和婦人第一百三十五章 潞州鬆心第一百零一章 問責第一百二十五章 着火第一百二十三章 田家的殘局和葛家的大戲第一百二十章 八卦和出手第三十一章 一筆寫不出兩個李字第二百零二章 制墨人的榮耀第四十章 貞娘鑑墨,鬆瘟爆發第一百零六章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第一百一十二章 王家的姨婆第二章 爲女兒計,趙氏低頭第一百三十六章 勝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着火第一百四十一章 見鬼了第四十五 神仙評定第一百四十八章 家人第一百六十四章 定下了第九十七章 佛墨第三十二章 冤家路窄第七十六章 好一場大戲(二合一章 求粉)第一百五十三章 “困”字局第八十章 墨坊的發展第二章 爲女兒計,趙氏低頭第一百四十章 衣錦還鄉第一百三十九章 年關第一百七十章 磨礪第一百四十七章 孫家的打算第三十三章 該來的還是來了第六十五章 遠方的來信第六十五章 遠方的來信第二百三十四章 真相和遺囑第九十六章 攪局第二百二十七章 田家長子迴歸第十八章 端硯的問題第一百三十八章 李正平和葛秋姐第七十一章 逃跑了第二百一十五章 天下第一墨第二百二十四章 徽州風雲第四十四章 貢墨競選(二更求粉)第一百三十三章 關外的福爺第十五章 潞州龍賓第一百九十二章 這坑咱不跳第一百三十九章 年關第十四章 李家六房第二百零一章 兌子第一百一十四章 曾一品第二百三十一章 起始第一百三十六章 勝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雨中試墨第十一章 竟價第一百六十七章 武職和胡氏第一百四十章 衣錦還鄉第四章 鬧劇收場,吳氏揚眉第一百四十八章 家人第四十三章 翅膀效應第一百二十二章 墨汁臭了第九十五章 開局第六十八章 初見王翠翹第二百一十二章 當街武鬥第十八章 端硯的問題第二百三十三章 反轉第三十八章 各施其招第一百七十三章 田家的算計第二百三十章 秦三爺第二百四十五章 該來的終於來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雨中試墨第八十四章 婆媳第七十三章 冬至餃第四十三章 翅膀效應第九十一章 當年內情第二十六章 抓鬼第十七章 五石散墨第一百一十五章 讀書人的面子第六章 景福離家,貞娘謀生計第一百五十七章 真相第八十六章 葛巡欄的算盤第二十五章 蘇州事情的結果第六十章 孫家的消息第一百章 老夫人到第二章 爲女兒計,趙氏低頭第一百三十四章 感謝你的燈第一百零三章 色膽包天第二百三十一章 起始第二百三十七章 好的對手是前進的動力第四十八章 遺囑(二更求粉)第九十四章 逼迫第二百零四章 千年松煙煤第五十七章 程家的心思
第一百零六章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第六十二章 生活智慧第一百五十三章 “困”字局第一百零九章 沉下心第二百一十二章 當街武鬥第一百二十三章 田家的殘局和葛家的大戲第一百四十九章 田夫人之死和秦家第三十九章 道別第四章 鬧劇收場,吳氏揚眉第二百零七章 膠不粘煤第二百二十六章 殉節第二十三章 豆黃粿,悶棍和婦人第一百三十五章 潞州鬆心第一百零一章 問責第一百二十五章 着火第一百二十三章 田家的殘局和葛家的大戲第一百二十章 八卦和出手第三十一章 一筆寫不出兩個李字第二百零二章 制墨人的榮耀第四十章 貞娘鑑墨,鬆瘟爆發第一百零六章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第一百一十二章 王家的姨婆第二章 爲女兒計,趙氏低頭第一百三十六章 勝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着火第一百四十一章 見鬼了第四十五 神仙評定第一百四十八章 家人第一百六十四章 定下了第九十七章 佛墨第三十二章 冤家路窄第七十六章 好一場大戲(二合一章 求粉)第一百五十三章 “困”字局第八十章 墨坊的發展第二章 爲女兒計,趙氏低頭第一百四十章 衣錦還鄉第一百三十九章 年關第一百七十章 磨礪第一百四十七章 孫家的打算第三十三章 該來的還是來了第六十五章 遠方的來信第六十五章 遠方的來信第二百三十四章 真相和遺囑第九十六章 攪局第二百二十七章 田家長子迴歸第十八章 端硯的問題第一百三十八章 李正平和葛秋姐第七十一章 逃跑了第二百一十五章 天下第一墨第二百二十四章 徽州風雲第四十四章 貢墨競選(二更求粉)第一百三十三章 關外的福爺第十五章 潞州龍賓第一百九十二章 這坑咱不跳第一百三十九章 年關第十四章 李家六房第二百零一章 兌子第一百一十四章 曾一品第二百三十一章 起始第一百三十六章 勝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雨中試墨第十一章 竟價第一百六十七章 武職和胡氏第一百四十章 衣錦還鄉第四章 鬧劇收場,吳氏揚眉第一百四十八章 家人第四十三章 翅膀效應第一百二十二章 墨汁臭了第九十五章 開局第六十八章 初見王翠翹第二百一十二章 當街武鬥第十八章 端硯的問題第二百三十三章 反轉第三十八章 各施其招第一百七十三章 田家的算計第二百三十章 秦三爺第二百四十五章 該來的終於來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雨中試墨第八十四章 婆媳第七十三章 冬至餃第四十三章 翅膀效應第九十一章 當年內情第二十六章 抓鬼第十七章 五石散墨第一百一十五章 讀書人的面子第六章 景福離家,貞娘謀生計第一百五十七章 真相第八十六章 葛巡欄的算盤第二十五章 蘇州事情的結果第六十章 孫家的消息第一百章 老夫人到第二章 爲女兒計,趙氏低頭第一百三十四章 感謝你的燈第一百零三章 色膽包天第二百三十一章 起始第二百三十七章 好的對手是前進的動力第四十八章 遺囑(二更求粉)第九十四章 逼迫第二百零四章 千年松煙煤第五十七章 程家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