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羅家族人

清晨,雞鳴頭遍,義厚生錢莊後院,羅平安早早起牀。

昨天,文謙說了,今天一早要去貨行那邊,有一批松江布要到,而他是駕馬車的,那馬匹的打理,馬車的檢查等等,自是不能輕乎一點的。

這時,平安嫂也披衣裳坐了起來。

“雞才叫頭遍了,你起來這麼早幹什麼,再睡會兒。”羅平安衝着自家媳婦兒道。

“不睡了,昨夜裡,文謙喝醉了,也不知啥高興事兒?先是下午的,喝李家八房的李景福喝了一席,後來又拉着言掌櫃的喝了一頓,昨兒個半夜裡,吐了一頓,跟着他的順子還特意叫我起來給他熬了點醒酒湯喝呢,我估摸着早上,文謙也不會有什麼喂口,便早些起來,熬點白粥,家裡我還弄了點酸菜的,這個能開胃一點。”平安嫂回道。

“嗯,文謙如今也還沒成個家,我們來的時候,三叔公也是叮囑了的,這生活上的事情,咱們就多幫着照應一下。”羅平安嗯了聲道。

“嗯,我知道的。”平安嫂點頭,隨後又道:“不過,這陣子老有人跟我打聽文謙的心思呢,如今文謙也算是有了些家底了,這掂記的人可也多了,也不知文謙是啥心思?”

“你別管這些,只做好你的事情就可以了,來的時候,三叔公也是說了的,他的私事,沒有開口,咱們不能隨便插手,咱們到底不是一支傳下來的,插手太多引忌諱呢。”羅平安道。

羅平安是徽州的羅氏族人,但如今的羅氏族人自不是當初的羅家嫡宗了,原來的羅家嫡宗,自羅龍文那事之後,倒的倒,散的散,而大多有些路子也都投了遠親去了,便是羅文謙自己在當初也離開了徽州去北地闖蕩。

而羅文謙這一支如今還有來往的也就只剩下一個已嫁的妹子。據說如今跟着夫家在無錫定居。

而如今的羅氏族人是羅氏的一個偏支,大多定居在城郊羅家村,離李家六房的李莊也沒多少路,關係親情的其實已經遠了。不過,當初羅文謙離開徽州後,這一支羅氏族人終不忍見嫡宗宗祠荒廢,便接過手打理了起來,爲的其實也是當年,羅家村遇洪水,是嫡宗的羅老太爺,也就是羅文謙的太爺爺幫着大家渡過難關的。

而後來,羅文謙到南京,知道了這事情後,便寫了一封信回去問情況,如此的,便也跟羅家村這邊漸漸的來往了起來。

而過年時,羅文謙祭了嫡宗宗祠,便去了羅家村,在羅家村過的年,年後就帶了羅平安夫婦,還有族裡的兩個小子,一個羅平安的兒子,羅伍子,另一個便是三叔公家的孫子羅端,都是十四五歲的小子,兩人都放在貨行裡,從最底的打雜開始。

乾的都是苦差事,不過對於這一點,不管是羅家三叔公還是羅平安,都認同。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這是徽州人的自嘲語,其實表現的也就是徽州人生存的艱難,但正因爲艱難,也鍛煉出了徽州人的韌性和不怕苦的精神,徽州人不怕苦,就怕沒機會。

十四五的半大小子,就該摔打摔打才能成才。也因此的,對於羅文謙,羅家村這邊的族人自不免想要親近一點,而要想關係親近,莫過於內宅的婦人之間的往來,可偏偏羅文謙這麼個身份,又是孤家寡人的,也就三叔公能跟他說上話,也因此的,一些人自不免要打主意打到羅文謙的親事上。

而能跟着羅文謙出來的羅平安夫婦自成了衆人的路子了。不過,這一點三叔公卻已早早預見了,因此早就叮囑過他們,羅文謙的親事,除非他開口,否則千萬不要插手。

也因此的,羅平安夫婦一直以來只管着作事,那些有的沒的的從來不沾,如此一來,羅文謙對他們倒是越來越看重了。

“我清楚呢,這還用你說。”平安嫂回了自家男人,然後便開門出去。兩夫妻在後院打井水洗漱完,羅平安就去打理馬車去了,平安嫂進了廚房,沒一會兒,就傳出白粥的香味兒。

這時,羅文謙卻是一襲葛衫的過來了:“平安嫂,早上煮白粥呢?”

“嗯,我想着你昨晚吐了怕是有些傷胃,白粥最是養胃的,我還炒了兩個酸菜,就着吃能開點味口。”平安嫂笑嘻嘻的道。

羅文謙點了點頭:“還是平安嫂想的周道。”隨後又道:“平安嫂,跟你說個事情。”

“什麼事?”平安嫂問。

“嗯,我看上了李家的李貞娘,年前的時候,程家三爺爺幫我跟李家牽了個線,後來因着老皇帝駕崩,這事情就不能談了,就擱了下來,前段時間,新皇帝大赦天下,這事我們又重新拾了起來,李家那邊也覺得這門親事不錯,如今就等着徽州李老夫人那邊做主了,我這邊也讓人通知了三叔公,三叔婆,事情基本上就定了,估計過段時間他們會來,我想你這段時間有空時就多到李家那邊走走,跟李嬸兒多聊聊。另外徐家那邊這幾天再打聽貞娘,若是有什麼閒言的,你聽到了也幫着澄清一下。”羅文謙坦然的道。

“哎呀,這可是大好事啊。行,我知道怎麼做。”聽了羅文謙的話,平安嫂是一臉歡喜啊,羅文謙對李家姑娘有心思,這個她倒也不是完全不知道的,平日裡,言掌櫃娘子過來走動時,倒也是提過的,只是她瞧着沒什麼動靜,便一直放在肚子裡,沒想到,這突然的就要定下來了。

而徐家打聽李姑娘的事情,其實她昨天已經聽到一些傳言了,不過沒太信,一來,她們是徽州人,李家的事情多少也是聽說過的,克不克夫的且不說,但李貞娘實實是被田家退過親的,徐家那樣的人家能看中?

她雖是纔來南京幾個月,但平安平日就是駕車的,跟羅文謙跑的多,自也曉得徐家是什麼人家,回來夫妻兩嘮嗑的時候自不免也要說道說道的。

本來以爲徐家打聽李家姑娘這事純屬無稽之談,如今,聽羅文謙這麼一說,感覺倒象是真的似的,那李姑娘這可是舍下了好大的一場富貴啊。

再想着那李姑娘平日裡偶爾路過跟羅文謙談話的樣子,她這心裡倒是越來越歡喜了。不管怎麼說,羅文謙能把這事情交給她,那就是當她是自家人看待了。

羅文謙見平安嫂子一臉的明白,便不再多說,隨後跟羅平安一起吃了白粥,便一起去了貨行那邊。

平安嫂這邊收拾一下,也趕緊着去菜市買菜。

這邊買菜的菜市就在秦淮河邊.

早晨的秦淮河,那沿着河堤的水道上,一溜子的烏篷船,烏篷船上俱是新鮮的菜和魚,還有一些鮮花,甚至還有各種雜貨,各家的船孃便撐着船在河堤沿岸叫賣,要買菜的,便站在埠頭,挑選着新鮮蔬菜。

也有那緊臨着河道的青樓,裡面的姑娘們便依在窗邊,將小籃子用繩子吊着,從窗戶那裡放到河邊的烏篷船上,然後嘰嘰喳喳的點着鮮花或者是姻脂香粉的,一單單的生意便完成了。

“姚娘子,買菜啊?”

平安嫂正站在埠頭上,從一艘烏篷船上挑菜,卻聽得邊上兩家娘子正打着招呼。便側過臉看了一下,姚娘子自是李墨隔壁姚家布行的東家娘子,而跟她打招呼的卻是成衣鋪的申婆子。“

“呀,是申婆子啊,這陣子忙吧?”姚娘子也應和着。

“忙啥?不就是那點事兒。”申婆子擺擺手,隨後卻神叨叨的問道姚娘子:“對了,聽說徐家在打聽李墨的那個李貞娘啊?你聽說了嗎?”

“我是聽說了,但肯定是假的,徐家那樣的人家,怎麼會看上李貞娘,那丫頭被田家退過親呢。”姚娘子擺擺手。

“這回啊,還真說不準,所謂無風不起浪啊,這個風聲既然傳出來了,說不準徐家那邊還真有點這個意思。如此,李家這可是攀上大富貴了……”那申婆子嘖着嘴道。

“申婆子,沒頭沒影兒的事情可別亂傳了。”這時,一邊的平安嫂道。

“怎麼個沒頭沒影了?”申婆子瞪着平安嫂道。

“當然沒頭沒影了,人家姚娘子看的分明呢,徐家跟李家不是一路的,再說了,我可跟你們說,我們東家在年前就請程墨的程三爺跟李家提親了,李家那邊也基本同意了,也就是因爲前段時間皇帝駕崩,這訂親的程序就只得先放下了,不過,現在大赦天下,如今也就等着李家的老夫人做主了……”平安嫂道。

“這麼說,那李姑娘是要跟羅東家訂下來了?這兩個倒是般配的很。”姚娘子雖有些意外,但對李貞娘和那羅東家,倒是挺看好的。

如此的,李羅兩家欲結親的消息便傳了出來,徐家的事情本就給人感覺不靠譜,本就信的少,如此就完全沖淡了。

而八日後,李老夫人,李老掌櫃,還有羅家的三叔公和三叔婆一起到了南京。這就坐實了李羅兩家結親之事。

第三十七章 鬆瘟第一百九十九章 再見王得財第一百七十九章 戒墨第一百九十六章 良心第二百零九章 秦四少第一百一十一章 合作和分歧第一百零九章 沉下心第三章 脣槍舌箭,刀棍齊上陣第十五章 潞州龍賓第二百二十一章 自找沒趣第一章 一家子極品第一百九十二章 這坑咱不跳第一百八十七章 杜家兄弟第三十六章 割袍斷義第一百九十三章 雨中試墨第九章 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第二百四十六章 跳出局外第一百六十八章 女人心第七章 機會至,貞娘初談墨第二百一十四章 李貴妃第二百二十二章 田家突變第二百一十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二百四十二章 痛快啊!第三十五章 樹老成精,人老成妖第一百四十一章 見鬼了第一百二十章 八卦和出手第一百一十六 渝麋大墨第九十六章 攪局第一百零二章 私賬第一百七十章 磨礪第十七章 五石散墨第一百一十九章 曾一品失蹤了第二百一十九章 掌事第二百四十一章 圍困第二百二十六章 殉節第五十三章 羅紋石第一百九十七章 大堂爭辯第一百零四章 有些猥瑣第一百二十六章 徽州來人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田夫人之死和秦家第一百九十九章 再見王得財第二百三十章 秦三爺第二百四十九章 馮保倒了第一百八十四章 歸來第三章 脣槍舌箭,刀棍齊上陣第一百六十六章 田家的變故第五十九章 中庸之道第二百四十章 倭寇犯境第一百六十一章 信譽第一百四十四章 皇帝駕崩第二十章 相見不相識第六十章 孫家的消息第一百七十七章 發黴第一百零六章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第二百二十三章 佈局和反轉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舉多得第一百章 老夫人到第二百三十五章 陪我一起死第一百九十三章 雨中試墨第一百六十章 開海禁的推手第一百七十九章 戒墨第二百零六章 後路第六十八章 初見王翠翹第十八章 端硯的問題第一百三十三章 關外的福爺第二百一十二章 當街武鬥第十章 墨彩顯,鄭管事有眼無珠第十九章 煤爐第一百六十章 開海禁的推手第二十七章 二十年後的婚約第九章 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第二百三十五章 陪我一起死第一百三十三章 關外的福爺第一百五十六章 黃府門前的大戲第一百五十二章 賬冊第一百八十八章 我一定會贏的第一百二十七章 生辰墨第一百二十二章 墨汁臭了第二百四十四章 出師宴第一百零八章 善緣第一百九十九章 再見王得財第一百零八章 善緣第七十六章 好一場大戲(二合一章 求粉)第一百六十二章 徐家的打聽第八十七章 巧遇第二百二十七章 田家長子迴歸第二百四十三章 牌坊?成親?墨譜第二百一十八章 胡家的心思第二百一十九章 掌事第一百零一章 問責第一百七十七章 發黴第二百四十一章 圍困第一百七十二章 老辣第十七章 五石散墨第一百一十章 閒談親事第二百五十章 登聞鼓第一百一十五章 讀書人的面子第四章 鬧劇收場,吳氏揚眉第一百一十一章 合作和分歧
第三十七章 鬆瘟第一百九十九章 再見王得財第一百七十九章 戒墨第一百九十六章 良心第二百零九章 秦四少第一百一十一章 合作和分歧第一百零九章 沉下心第三章 脣槍舌箭,刀棍齊上陣第十五章 潞州龍賓第二百二十一章 自找沒趣第一章 一家子極品第一百九十二章 這坑咱不跳第一百八十七章 杜家兄弟第三十六章 割袍斷義第一百九十三章 雨中試墨第九章 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第二百四十六章 跳出局外第一百六十八章 女人心第七章 機會至,貞娘初談墨第二百一十四章 李貴妃第二百二十二章 田家突變第二百一十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二百四十二章 痛快啊!第三十五章 樹老成精,人老成妖第一百四十一章 見鬼了第一百二十章 八卦和出手第一百一十六 渝麋大墨第九十六章 攪局第一百零二章 私賬第一百七十章 磨礪第十七章 五石散墨第一百一十九章 曾一品失蹤了第二百一十九章 掌事第二百四十一章 圍困第二百二十六章 殉節第五十三章 羅紋石第一百九十七章 大堂爭辯第一百零四章 有些猥瑣第一百二十六章 徽州來人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田夫人之死和秦家第一百九十九章 再見王得財第二百三十章 秦三爺第二百四十九章 馮保倒了第一百八十四章 歸來第三章 脣槍舌箭,刀棍齊上陣第一百六十六章 田家的變故第五十九章 中庸之道第二百四十章 倭寇犯境第一百六十一章 信譽第一百四十四章 皇帝駕崩第二十章 相見不相識第六十章 孫家的消息第一百七十七章 發黴第一百零六章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第二百二十三章 佈局和反轉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舉多得第一百章 老夫人到第二百三十五章 陪我一起死第一百九十三章 雨中試墨第一百六十章 開海禁的推手第一百七十九章 戒墨第二百零六章 後路第六十八章 初見王翠翹第十八章 端硯的問題第一百三十三章 關外的福爺第二百一十二章 當街武鬥第十章 墨彩顯,鄭管事有眼無珠第十九章 煤爐第一百六十章 開海禁的推手第二十七章 二十年後的婚約第九章 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第二百三十五章 陪我一起死第一百三十三章 關外的福爺第一百五十六章 黃府門前的大戲第一百五十二章 賬冊第一百八十八章 我一定會贏的第一百二十七章 生辰墨第一百二十二章 墨汁臭了第二百四十四章 出師宴第一百零八章 善緣第一百九十九章 再見王得財第一百零八章 善緣第七十六章 好一場大戲(二合一章 求粉)第一百六十二章 徐家的打聽第八十七章 巧遇第二百二十七章 田家長子迴歸第二百四十三章 牌坊?成親?墨譜第二百一十八章 胡家的心思第二百一十九章 掌事第一百零一章 問責第一百七十七章 發黴第二百四十一章 圍困第一百七十二章 老辣第十七章 五石散墨第一百一十章 閒談親事第二百五十章 登聞鼓第一百一十五章 讀書人的面子第四章 鬧劇收場,吳氏揚眉第一百一十一章 合作和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