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取捨(三)

自從李密對黎陽城發起第一波攻勢那一刻起,旭子就意識到了敵軍的舉動不對勁兒。

他可以嘲笑李密的沽名釣譽,也可以嘲笑叛軍的裝備低劣,但他決不敢輕視給叛軍出謀劃策之人的智慧。事實上,旭子心底有一種直覺,自己的授業恩師楊老夫子就隱藏在對面的軍陣裡。眼前這場黎陽攻防戰,就像當年師徒之間的一場小考試,是師父對自己學業的一場檢測。只是當年在上谷郡,考試通過與否的彩頭不過是幾句褒獎,或者不痛不癢地打幾下手心。而今天,師徒兩人之中卻必然有一個要付出自己的性命。

旭子不知道夫子是希望自己通過這場大考,還是通不過。他只能靜下心來,認認真真地應付。楊夫子當年不經意間聊及的一些戰術心得,還有那本筆記上的所有類似戰例,逐一被他從內心深處翻出來,帶着幾分激動在眼前溫習。幾個經典戰例翻過後,他敏銳地判斷到,西城外的進攻可能是一個陷阱。隨着敵軍第一波攻勢的結束,這種感覺在他心中愈發強烈。以叛軍目前窘迫境況,黎陽城對他們涉及生死存亡,他們應該不顧一切來爭纔對。而李密的舉止卻太從容了,從容到令人無法相信其真實的地步。

所以旭子在叛軍第一波攻勢結束後,就悄悄地走下城頭,奔向了黎陽城另一側。他不放心,他需要親自再將其他幾側城牆的防禦再檢查一遍,結果,在東城門口,他恰巧迎上了蜂擁而入的叛軍。

敵軍的細作和自家的弟兄擁擠在一起,分不清旁邊的人是敵是友。而殺入城內的叛軍卻不管這麼多,揮動着橫刀,他們將擋在面前的所有人砍倒。東門下的士兵們哭喊逃命,在那一刻,他們已經絕望。但在下一個瞬間,勇氣又重新回到了他們心頭。

“弟兄們,把城門堵住!叛軍入城,大夥都沒好活!”亂作一團的雄武營兵士聽見有人在背後大聲喊。緊接着,他們看見了自家主將那杆大纛旗。親兵營的弟兄們像一堵牆般,牢牢地扼住了城門口的官道。在他們中央,自家將軍手持角弓,每箭必射一名敵軍倒地。

“李志、韓建,帶人封鎖街道兩側,有亂跑亂撞者,殺無赦!”李旭穩住頹勢後,立刻下達了第二條命令。他身後的兩個親兵旅率快速帶人衝向了街道兩側,趁着混亂,將自己人和敵軍一併擋在街道中央。

跑動的新兵沒勇氣衝撞主將的親衛,不得不停住了腳步。背後的叛軍卻毫不留情,舉刀將他們砍倒。這種不分敵我的暴行很快激起了公憤,在有心人的鼓動下,新兵們的求生慾望再次戰勝了恐懼。

“弟兄們,轉身殺回去啊。他們入了城,全城殺光!”幾個機靈的親兵在人羣中大喊。

“弟兄們,殺賊立功,就在今日!”站在李旭身邊的張秀、周大牛等人齊聲高呼。“李將軍來了,咱們不會敗!”

“李將軍,李將軍來了!”雄武營的老兵吶喊着,轉身殺了回去。纛旗下,站着的是年齡比他們小,但數度與他們共同進退的李郎將。有他在,雄武營就不會輸,大夥的封侯夢想就不會破滅。功名但在馬上取,有多少男兒是做着這樣的夢想成爲大隋驍果。但在入伍後,無數軍中前輩卻告訴他們,大隋朝注重等級,注重門第,寒門出身的子弟如果不依附於人則難以出頭。在他們對自己的人生瀕臨絕望時,李將軍以自己爲例子告訴他們,那些全是騙人的假話。男人只要努力,肯定有出人投地的機會。因爲在三年之前,李將軍的境況比他們還窘迫,家世比他們還寒微。而現在,他卻是大隋朝的虎賁郎將,是許多豪門子弟都做不上的五品高官。

有主將在鎮場,混在新兵中的細作們便無法掀起更大的風浪。很快,他們或被叛軍自己殺死。或者因爲衝動本陣,被親衛們無情地執行了軍法。剔除了毒癰後的雄武營重新恢復了力量,堵在內城門附近,寸步不讓。敵我雙方開始在城門下膠着,叛軍一時無法擴大戰果,雄武營一時也無法重新奪回城門。

僵持了數息之後,李旭就發現了城牆上的混亂狀態。他立刻派出張秀去向宇文士及求援。當對方帶着援軍趕來後,雄武營慢慢獲得了戰場上的主動。作爲後備隊的四個團驍果們的戰鬥力和裝備本來就比混編後的新兵強上許多,宇文監軍又非常及時地控制住了城牆上的局勢,在城頭守軍的支援下,大隋官軍漸漸將叛軍推出了內城門。

“弟兄們加把勁兒,把他們推出去!”雄武營的老兵們吶喊着,一波波向叛軍發動反擊。來自眼前和頭頂的雙重壓力迫使叛軍不斷後退,片刻之間,半個甕城易手。見到敵軍力乏,雄武營弟兄們鬥志愈發旺盛,爭先恐後地向前,眼看着就要接近外側城門。

“大牛哥,大牛哥,我又砍倒一個!”錢小六的聲音在甕城內迴盪。他是跟着周大牛從汝南郡去投驍果的,本想着博一個功名,光宗耀祖,誰料到去了遼東後沒幾天,就被打成了苦囚。遼東之戰後,他和周大牛一道被張秀從苦囚中挖出來重見天日,併成了主將的親衛。

“美,美死你個小娘養的!”周大牛小聲嘀咕,忌妒得心裡直冒酸水。將大夥的鬥志激勵起來後,主將李旭就停止了身先士卒的衝殺,帥旗的位置也相應地從最前方移動到衝鋒隊伍的中間。作爲將軍大人的親衛隊正,周大牛自然不能丟下主將不管,像錢小六那樣和普通士兵一起去搶戰功。但他又無法忍受近在咫尺的功勞就這樣溜走,氣得雙眼冒火,恨不能將錢小六揪回來與自己換換位置。

臨入親衛團之前,親兵校尉張秀大人曾經親口對他說過,郎將大人喜歡身先士卒,所以作爲親衛,他們的訓練要比普通士卒嚴格得多。同時,立功的機會也遠高於其他人。眼下雄武營大部分旅率都是監軍或主將大人的親衛出身,就是此言最好的明證。周大牛記得,從城門口的戰鬥開始到現在,錢小六至少向他炫耀了五次戰果。斬首五級的戰果報上去,此戰結束後,錢小六的職位決不會比他這個老大哥再低。

突然,周大牛感覺到自己一方的攻勢滯了滯。緊接着,他就看見幾隊全身包裹着鐵皮,只露出兩個眼睛的步卒逆着人流衝進了甕城。擋在他們道路上的人,無論是叛軍還是雄武營袍澤,都被他們撞翻在地。一直衝殺在最前方的錢小六來不及後退,被三把碩大的環首刀同時砍中,連人帶兵器斷成了數截。

“小六子!”周大牛覺得心裡像被紮了一樣痛。錢小六是他從小玩到大,一起橫行鄉里,一起打架,一起被打的同伴。眼睜睜的看着對方慘死在面前,這種打擊他實在無法承受。

提盾持刀,周大牛不顧一切向前衝去。踩過幾具屍體,橫刀潑出一片金光,重重地砍在了一名叛軍的肩膀上。耳畔只聽見“咯”的一聲,銳利到可以將馬頭從馬脖子上一刀砍下來的大橫刀卻只砍透了敵軍的鎧甲,陷在敵兵的肩頭,無法再深入半寸。說時遲,那時快,受了傷的叛軍士卒手中的厚背環首刀一掄,硬生生地將周大牛的兵器砸成了兩段。

論鋒利程度,厚背環首刀遠不及大隋軍中慣用的大橫刀。但論重量和厚度,環首刀卻比大橫刀高出了至少三倍。再度衝進甕城的叛軍個個都是彪形大漢,重達近二十斤的厚背環首刀在他們手中揮得嗚嗚生風。雄武營的弟兄們殺上去,要麼兵器砍中了對方身體,卻未能造成致命創傷,要麼兵器被人家用環首刀砸折,瞬間變成了以赤手空拳對付敵軍的鐵甲鋼刀。

兩名鐵甲叛軍齊齊跨步,一左一右,用環首刀向周大牛劈來。周大牛手持鐵盾,利用在親衛團裡苦練出來的本事左擋又磕。他被人逼得連連後退,狼狽不堪,突然,他又被地上屍體絆了一下,跟跟蹌蹌地向後倒去。

“完了,小六的仇沒法報了!”周大牛悲憤地想。他看見一把鋼刀向自己劈來,然後覺得頸部傳來一股大力,拖着他整個人快速向後退去。

“帶着弟兄們後撤!”死裡逃生的周大牛聽見郎將大人如此吩咐。擡起驚魂初定的雙眼,他看見李將軍再度抽出了他那把黑刀,站在了自家隊伍的最前方。

一把環首刀劈來,被李將軍磕飛上半空。然後,那把嗜血的黑刀劈開厚重的鐵甲,將前衝的敵軍砍成兩半。

“長矛手跟我斷後,其他人退入內城!”旭子從敵軍屍體上拔出刀,大聲命令。緊接着,他後退一步,躲開側面砍來的一擊,黑刀逆勢上兜,找上了來人的脖頸。

鐵環編制的頸甲如豆腐般被黑刀切開,身披鐵甲的敵方校尉捂住喉嚨,瞪着難以置信的眼睛蹲到了地上。他身邊的兩個親兵試圖替自家校尉報仇,被李旭一刀一個劈了回去。敵軍的攻勢登時一滯,藉着這難得的喘息機會,雄武營的弟兄們調整陣型,將刀盾手圈在了隊伍中央,長矛手列在了隊伍最外側。

“別戀戰,後退!”李旭一邊抵擋叛軍的進攻,一邊命令。新衝上來的這夥重甲步兵無論在裝備精良程度方面還是在士卒訓練程度方面都是雄武營驍果的數倍。這樣的對手無法力敵,此刻雄武營最好的選擇便是縮回城內,放下隔離內城和甕城的鐵柵欄,然後利用城牆上的滾木擂石來解決戰鬥。

“粘住他們,粘住他們!”鐵甲步卒後,叛軍的將領大聲下令。不能讓隋軍撤入內城,只有粘住這夥隋軍,甕城周圍城牆上的隋軍纔會投鼠忌器。否則,一旦城牆上的敵軍放開手腳,鐵甲步卒就面臨滅頂之災。這類昂貴無比兵種的防禦力雖然好,但盔甲的重量也嚴重限制了他們行動的靈活性。

“不要慌,且戰且退。長矛手,用力前刺!”旭子揮刀砍翻一名追得太靠前的敵軍,大聲命令。十幾杆聚集在他周圍的長矛奮力前刺,捅穿厚厚的鐵甲,給予敵人致命一擊。衝在最前方的一層叛軍慘叫着倒了下去,他們的袍澤卻毫不猶豫地踏過自家弟兄的軀體,揮刀橫掃,將數杆長矛同時掃斷。

內城的門洞很窄,雄武營的弟兄門一時無法全部退回城內。落在後方的人,不得不轉身迎敵。不斷有衝上來的敵軍被砍倒,刺穿,也不斷有雄武營的弟兄倒在敵軍的鋼刀下。雙方有着同樣的面孔,帶着同樣的勇氣,甚至爲了同樣的目的而輾轉廝殺。血柱一道接一道飛濺起來,染紅甕城的青灰色的城牆。

宇文士及呆立在城牆上,不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如果旭子不在甕城內,此刻他會毫不猶豫地命令士卒落下鐵柵欄,將甕城中的自己人和敵軍一道隔離在外。然後用滾木擂石從四面八方打下去,將底下的人不分敵我全部砸成肉餅。

慈不掌兵。這個慈字,不光指的是針對敵人,也包括必要時刻壯士斷腕。但現在,落下鐵閘的命令他卻傳不下去。事實上,即便此刻他有勇氣下達關閉內城門的命令,城牆上的袍澤們也不會去執行。宇文士及知道,旭子是這支隊伍的主心骨,身旁這些驍果們正是看到了主將的親身經歷,才滿懷希望地留在雄武營中爲自己的前途和未來博殺。如果他今天敢下令拋棄旭子,無論黎陽之戰結果如何,大部分驍果將不會再承認他這個監軍。甚至,這些無法五天的傢伙都通過行刺他這個監軍的方式來爲郎將大人討還公道。

宇文士及不明白李旭通過什麼手段握住了雄武營弟兄的心。但他卻能聽得見袍澤周圍焦急的吶喊,能看見許多兵器被劈斷的士卒依然站在李旭身邊,與主將大人共同進退。能讓很多你連他名字都記不住的人選擇與你同生共死,這是何等的榮耀。爲將者能讓士卒效死到如此地步,夫復何求。剎那間,宇文士及只覺得自己全身的血已經沸騰,恨不得殺跳下城去,把那個被士兵們仰慕着的少年人,換成自己。

有這樣一羣弟兄在身邊,足以縱橫天下。宇文士及感慨着,用橫刀指向了靠近外城門一側。“到那裡去扔滾木,切斷敵軍,切斷敵軍!”他聽見自己的聲音已經變了調,然後,看見城牆上百餘名弟兄爭先恐後跑到城門頂,下暴雨般的將滾木、擂石、甚至叛亂者的屍體一同砸下。

甕城中的叛軍沒料到宇文士及還有這一手,登時被砸了個人仰馬翻,整個攻擊節奏再度爲之一緩。甕城內的雄武營弟兄把握住戰機,快速後退,又一批滯留在外的人順利躲回了城內。

韓世萼迅速調整部署,命令所有的弓箭手都迫近了城牆,將羽箭層層疊疊地射進城門上的敵樓中。支撐敵摟的四根粗大的木柱瞬間就扎滿了白羽,沒被敵樓擋住的羽箭刺破長空,刺透鎧甲,將幾十名正在高舉滾木的大隋勁卒射成了刺蝟。

“啊――!”受了傷的雄武營弟兄慘叫着從城門上方落下,和手中的滾木一道,完成了對敵軍的最後一次攻擊。得到己方支援的鐵甲叛軍越戰越勇,大踏步上前,砍翻對手,從數個方向擠往內城門。

大多數雄武營的弟兄門都退入了城內,內城門口,只剩下了李旭和二十幾名負責斷後的悍卒。他們以主將爲核心,結成一個小小的方陣,且戰且走。而敵軍如狼羣般四下咬上來,將最外圍的士兵肉片一樣撕下。敵軍已經看出來旭子是這夥人,甚至整個黎陽守軍的核心。他們知道自己如果將面前這二十幾人咬住,黎陽城內門就永遠不敢關閉。

但是,他們想錯了。

“關城門!”李旭劈翻自己的對手,衝着城牆上的宇文士及大吼。他身上已經受了好幾處傷,虧得李淵給的鎧甲結實,纔沒有喪失戰鬥力。但這種幸運不會持續太久,衝過來的敵軍戰鬥力越來越強,他不能保證自己還能順利擊敗下一個對手。

“什麼!”宇文士及大驚,難以置信地瞪圓雙眼。

“不能關,不能關!”城牆上,忠勇的士兵們大聲抗議。有人順着馬道跑下城牆,試圖給自家主帥以支援。有人則冒着箭雨衝進城摟,將大量的石塊和滾木砸落。

以命換命,城摟內的雄武營士卒扔下滾木,砸翻數個叛軍。叛軍的羽箭同時也射穿了他們的身體。不斷有人衝進城樓,舉起滾木擂石。也不斷有鐵甲步卒涌進甕城,踩着血漿向前推進。

“粘住他,粘住他!別放他走了!”鐵甲步兵的主將帶着親衛衝進了甕城,用鋼叉指着李旭大喊。幾名士兵欲在自家主將面前表現,奮不顧身地衝上前。但是,他們手下的功夫實在不濟,不到三招,就做了旭子的刀下之鬼。

新的一輪廝殺結束,又幾名斷後士卒倒下,城門口,除了李旭外只剩下了不到十名悍卒。大夥冷笑着,聚集在主將周圍,就像一塊礁石,死死擋住涌向城門的人浪。

“讓開,我來!”鐵甲叛軍的主將,擠開身邊的士卒,挺叉向旭子撲來。“狗官受死!”他大聲斷喝,身體騰空,人隨叉走,瞬間已經撲到李旭身前。

“鐺,鐺,鐺!”李旭連接對方從半空中刺來的三叉,後退半步,揮刀向敵將腰間砍去。

“啊!”敵我雙方士卒都發出一聲驚呼。這幾下快若電光石火,沒等他們驚呼聲結束,那名姓吳的叛軍將領於半空中一擰身,鐵叉順勢向下一橫,擋住了旭子的致命一刀,然後飄然落下。挺叉再刺。

“鐺!”李旭又擋住了對方致命一擊,被黑刀上傳來的巨大力量震得兩膀發麻。

“鐺!”吳將軍大步後退,看着和自己一樣勇悍的對手,滿臉都是驚詫。

“是你!”二人同時驚叫。下一刻,又揮舞兵器戰到一處。“你居然做了狗官!”吳將軍憤怒地罵,恨不得將李旭一叉戳翻。“你是叛賊?”李旭一邊隔擋,一邊追問。黑刀潑出一團烏光,再度將吳將軍逼退數步。

“關城門!”李旭再次大喊,左手抓住繫着半塊釘拍的鐵鏈,雙腿猛用力,整個人躍到了半空中。他的身體藉着鐵鏈的牽引在半空中畫出一道死亡之圈,兜過叛軍的面甲和頸甲。叛軍的面甲和頸甲均爲鐵環編制,防禦最爲薄弱,凡被黑刀砍中者,無不碎裂。面甲的主人或者捂臉,或者掩喉,慘叫着蹲在了地上。

“把李將軍他們拉上來,關城門!”宇文士及終於明白了李旭的想法,命令聲中帶着狂喜。

與他一樣機警的敵軍士卒也識破了李旭的打算,吶喊着再度衝上。被李旭身邊最後幾名士卒一一逼退。敵軍退開後,倖存的親衛學着主將的樣子抓住頭頂上的鐵鏈,腳踩城牆,在城上同伴的配合下快速升高。在升高的同時,他們還沒忘記再狠劈幾刀,讓敵軍無法順利接近。

充當內城門的鐵柵欄轟然而落,隔斷城牆內外的仇恨。李旭和最後的幾名親衛快速騰空,在敵軍難以置信的目光中接近城垛口。

“準備滾木擂石!”李旭望着腳下的吳黑闥,大聲喊道。快走,他心裡默默禱告。再不走就來不及了,他無法大聲,只能期望吳黑闥懂得審時度勢。

“嗚!”一杆烏黑的鋼叉凌空飛來,擦着旭子的臉,射入青灰色的城牆。

“啊!”城上的雄武營將士被驚出了一身冷汗。待看見鋼叉走空,他們又興奮地發出了一陣狂呼,“李將軍,李將軍平安!”

“李將軍,李將軍!”城上城下,歡聲雷動。

“咳咳!”旭子被鋼叉濺起的塵土嗆得大聲咳嗽,身體不由自主地在半空中停頓了片刻。然後,他手臂猛扯鐵鏈,腳尖一踩叉柄,整個人再度竄起五、六尺,如頭蒼鷹般,穩穩地落上了黎陽城頭。

“準備滾木擂石!”旭子登上城頭,立刻用黑刀指向敵軍,拖長了聲音命令。在關切的目光中,他看見吳黑闥帶着鐵甲步卒,倉惶敗退。

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切記分享越多更新就越快哦!!!

小提示:

第2章 出塞(二)第1章 雷霆(二)第4章 取捨(三)第6章 持槊(七)第4章 醉鄉(一)第2章 展翼(五)第7章 盛世(一)第3章 爭雄(四)第7章 盛世第7章 盛世(十)第6章 持槊(三)第5章 獵鹿(七)第1章 出柙(五)第6章 錦瑟(四)第1章 大賊(二)第3章 何草(四)第4章 變徵(五)第3章 浮沉(二)第1章 羽化(四)第3章 曠野(一)第6章 錦瑟(一)第6章 持槊(五)第4章 取捨(三)第4章 干城(四)第3章 烽火(六)第3章 曠野(六)第1章 肱股(四)第5章 獵鹿(六)第5章 諾言(一)第4章 故人(六)第4章 變徵(五)第3章 扶搖(一)第1章 大賊(二)第1章 大賊(五)第2章 壯士(六)第3章 爭雄(七)第2章 吳鉤(七)第1章 擊鼓(四)第4章 補天(二)第4章 變徵(一)第6章 錦瑟(三)第1章 大賊(四)第3章 爭雄(五)第1章 擊鼓(三)第1章 羽化(二)第3章 浮沉(六)第4章 醉鄉(二)第5章 無名(六)第1章 羽化(五)第5章 君恩(六)第2章 展翼(八)第1章 出柙(一)第1章 雷霆(七)第5章 歸途(五)第1章 出柙(一)第1章 羽化(四)第2章 展翼(五)第7章 盛世(十)第2章 背棄(八)第5章 無家(二)第3章 何草(六)第3章 浮沉(七)第3章 浮沉(四)第3章 無衣(七)第7章 盛世(十)第1章 肱股(二)第4章 故人(四)第4章 變徵(四)第4章 醉鄉(三)第1章 肱股(二)第3章 無衣(六)第3章 扶搖(七)第6章 錦瑟(一)第4章 取捨(三)第4章 補天(六)第2章 出仕(五)第4章 取捨(二)第3章 何草(三)第3章 扶搖(七)第2章 展翼(四)第1章 擊鼓(四)第3章 浮沉(五)第1章 雷霆(六)第2章 背棄(四)第2章 虎雛(七)第2章 壯士(三)第1章 擊鼓(四)第5章 諾言(一)第5章 諾言(五)第2章 吳鉤(一)第4章 故人(五)第3章 浮沉(四)第3章 爭雄(一)第4章 國殤(五)第4章 干城(四)第2章 出塞(四)第5章 諾言(二)第3章 爭雄(八)第1章 雷霆(二)第7章 盛世(七)
第2章 出塞(二)第1章 雷霆(二)第4章 取捨(三)第6章 持槊(七)第4章 醉鄉(一)第2章 展翼(五)第7章 盛世(一)第3章 爭雄(四)第7章 盛世第7章 盛世(十)第6章 持槊(三)第5章 獵鹿(七)第1章 出柙(五)第6章 錦瑟(四)第1章 大賊(二)第3章 何草(四)第4章 變徵(五)第3章 浮沉(二)第1章 羽化(四)第3章 曠野(一)第6章 錦瑟(一)第6章 持槊(五)第4章 取捨(三)第4章 干城(四)第3章 烽火(六)第3章 曠野(六)第1章 肱股(四)第5章 獵鹿(六)第5章 諾言(一)第4章 故人(六)第4章 變徵(五)第3章 扶搖(一)第1章 大賊(二)第1章 大賊(五)第2章 壯士(六)第3章 爭雄(七)第2章 吳鉤(七)第1章 擊鼓(四)第4章 補天(二)第4章 變徵(一)第6章 錦瑟(三)第1章 大賊(四)第3章 爭雄(五)第1章 擊鼓(三)第1章 羽化(二)第3章 浮沉(六)第4章 醉鄉(二)第5章 無名(六)第1章 羽化(五)第5章 君恩(六)第2章 展翼(八)第1章 出柙(一)第1章 雷霆(七)第5章 歸途(五)第1章 出柙(一)第1章 羽化(四)第2章 展翼(五)第7章 盛世(十)第2章 背棄(八)第5章 無家(二)第3章 何草(六)第3章 浮沉(七)第3章 浮沉(四)第3章 無衣(七)第7章 盛世(十)第1章 肱股(二)第4章 故人(四)第4章 變徵(四)第4章 醉鄉(三)第1章 肱股(二)第3章 無衣(六)第3章 扶搖(七)第6章 錦瑟(一)第4章 取捨(三)第4章 補天(六)第2章 出仕(五)第4章 取捨(二)第3章 何草(三)第3章 扶搖(七)第2章 展翼(四)第1章 擊鼓(四)第3章 浮沉(五)第1章 雷霆(六)第2章 背棄(四)第2章 虎雛(七)第2章 壯士(三)第1章 擊鼓(四)第5章 諾言(一)第5章 諾言(五)第2章 吳鉤(一)第4章 故人(五)第3章 浮沉(四)第3章 爭雄(一)第4章 國殤(五)第4章 干城(四)第2章 出塞(四)第5章 諾言(二)第3章 爭雄(八)第1章 雷霆(二)第7章 盛世(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