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歸途(八)

走出中軍之後,李旭才發現自己袍服已經被汗水所溼透。冷而粘的秋風卷着枯葉從四面八方吹來,吹得人袍袖飛舞,骨頭節發涼。而身上那些或新或舊的傷口則不約而同地開始發難,又疼又癢,宛如有幾萬只螞蟻在傷口上爬。

“向對手示弱只會讓他得寸進尺!”旭子感覺到自己的身體發軟,但他盡力挺直脊樑。幾個親兵見主將臉色發灰,試圖湊上前幫忙,被他用笑容和手勢阻止在一邊。

“咱們回營!”跳上黑風后,他一如既往地在馬背上轉身,笑着命令。馬蹄嘈切如雨,快速將中軍大帳拋在身後。逃出來了,旭子心中突然有了一點解脫的輕鬆。他在馬背上擡頭看天,天依舊是藍色的,秋日的晚霞絢麗奪目。

沒有金鼓之聲的時候,天地之間的確很寧靜。旭子能看到遠處的樹木被夕照鍍上了一層金,已經開始發黃的樹葉就像金子打的,沉甸甸泛着柔光。近處,一座座連綿的營帳也變成了淡黃色,儘管一些帳篷上面打滿了補丁,但被陽光一鍍,那些補丁也變得柔和起來,柔和得讓人留戀。

雄武營的位置在十里連營的邊緣處,比其他營寨略爲整潔。已經到了吃第二餐的時候,一股淡淡的煙火氣在營內飄蕩。很熟悉,也很溫馨,幾個月來,旭子就像習慣了自己的家一樣習慣了營中的所有味道。但從今晚開始,這一切都與他無關了。他輸了一場戰爭,一點反抗餘地沒有的將本錢輸了個乾乾淨淨。

在權謀方面,旭子只是一個剛剛蹣跚學步的孩子,而宇文述是個力能舉鼎的巨人。所以,這場抗爭他輸得毫不冤枉。想明白了這一點後的他不願意再多做糾纏,草草吃完飯後就聚將議事,宣佈自己即將回家養病。養傷期間,雄武營一切事務由宇文監軍暫代。

“那怎麼成,咱雄武營沒有你,還能叫雄武營麼?”慕容羅第一個跳了出來,大聲反對。

“大人不能走!”剛外放擔任督尉的張秀也在第一時刻衝出來阻攔。這一刻,他臉色發青,雙眼中充滿了憤怒。

“大人不能丟下我們麼?白天時分明還好好的,怎麼說走就走了?”隊伍末尾,幾名剛剛升職,有資格進入中軍議事的校尉也扯着嗓子大喊。他們距離風波的中心遠,不知道這些日子到底發生過什麼事,所以喊聲裡充滿焦急和失望。

人聲鼎沸,無論站在李旭一邊,還是保持中立態度的軍官們沒有人不爲這個消息震驚。這支隊伍能在戰鬥中快速崛起,所憑得不是將士們之間默契的配合和某些人的運籌帷幄,而是幾個主要將領的個人勇悍。在李郎將的帶領下,雄武營就像一把神兵利器,當者披靡,無堅不摧。但如果郎將大人離開了,雄武營這把刀就等於失去了刀鋒,拿來砍柴剁骨頭還湊合,用來作戰,則先前的逼人氣勢蕩然無存。

“楊玄感逃走了,需要有人帶領騎兵繞過洛陽去截住他。我身上傷都沒好,實在沒力氣帶着大夥不分晝夜地趕路!”李旭向身邊空着的監軍座位上掃了一眼,提高聲音跟大夥解釋。他不想把事實真相讓所有人都知道,既然已經承諾將雄武營交給宇文士及,沒有必要給接手者製造太多的麻煩。

這個理由未必很通,因爲從用兵角度來看,大軍自然是越早出發越有把握將楊玄感堵在半路上。而宇文士及偏偏這會兒不再軍營內,即便他一個時辰之內趕回來,交接印信、準備輜重也得花上幾個時辰。如是推算,大軍出發的時間至少要推遲到明天凌晨,敵人在這段時間內又能多跑出數十里。

但這個理由讓旭子自己心情又好過了一些。至少,從國事角度考慮,他的犧牲不無益處。他忽然明白了宇文述爲什麼在自己主動請纓去追殺楊玄感的一瞬間突然發難,‘老傢伙算定了我會顧全大局!’這個結論讓旭子對宇文家的手段愈發佩服。‘但老傢伙可以肆無忌憚地把自己的家事擺在國事前面!’另一個結論讓他感到無比荒謬,‘肉食者並非無謀,但肉食者考慮事情的次序和咱們不一樣!’旭子記不清楚這句激憤之言出自誰的口中了。但從自己的親身經歷上來看,大隋朝的‘肉食者’們的確在大多數情況下優先考慮的是家族利益而不是這個國家。

雄武營衆將領對旭子的解釋顯然不太滿意,他們的議論聲雖然低了下去,但臉上的表情卻愈發激動。小聲交流了幾句後,更多人意識到事情的真相。有人選擇了沉默,有人義憤填膺。

“大人到了這個時候還在爲宇文家的人打算!”李孟嘗大步走出隊列,站在帥案對面質問。“是不是他們逼的你,大人,咱們不能這樣罷了。只要你一句話,弟兄們都不幹了,咱們都去養傷,要立功,讓他宇文家的人自己去立!”

他回過頭,藉助手臂的力量表達自己的觀點:“大人救了宇文監軍三次,最後還落到這樣的結果,咱們對他宇文家沒半點好處,將來不知道要被他們怎麼折騰!不幹了,大夥都不幹了。咱們跟着李將軍一塊養傷去!”

“不幹了,誰願意幹誰幹!”崔潛、王七斤、張秀、還有幾個被李旭一手提拔起來的校尉也一起嚷嚷。法不責衆,參與的人越多,宇文述老賊越拿大夥沒轍。有人抱着混水摸魚的心態加入,有人卻唯恐天下不亂。一時間,叫嚷聲越來越大,震得整座軍帳都跟着顫抖。帳外,當值的侍衛們不知道里邊發生了什麼事,頻頻彎下腰來,伸長脖子向內窺探。

“你們幾個,退下!”李旭用力一拍帥案,站起身,大聲斷喝。弟兄們有這份心,讓他覺得很暖和。但他不能因爲自己的私事,壞了所有人的前程。雄武營的將校們大部分人都像自己一樣,是靠刀頭舔血才換來的功名,自己不該把他們捲進爭端中,讓他們把好不容易到手的前程葬送掉。

他目光從衆將臉上掃過,整個人看起來威嚴無比。“如果你們還當我是朋友,就不要由着性子胡鬧!”他艱難地嚥了口吐沫,將堵在喉嚨中的東西硬吞了下去。“大夥的好意我心領了,這是我自願做出的選擇。咱們提刀上馬,就是爲了搏個功名。每個人都要守好自己那一份,因爲大夥的前程來得都不容易,都是用命換來的,就這樣丟了,不值得……”

旭子不知道該說些什麼,語無倫次。心裡有無數話憋得難受,卻拙於表達。“我只是養傷,還是雄武郎將。說不定哪天還會回來,還會跟着大夥一道建功立業!”在眼淚流出來之前的一瞬間,他做出一個命令衆人散去的手勢,“大夥都退下吧,早做準備。最遲明天清晨,你們就得帶兵出發!”

將士們漸漸安靜,帶頭吵鬧的李孟嘗、張秀等人也難過地低下了頭。郎將大人說得對,大夥的功名來得都不容易。都是平民小戶出門謀生的人,不像那些世家子弟,生下來就有功名在身。從雄武營建立到現在,多少人懷着封妻廕子的夢就倒下了。能看到人生希望的就這麼幾個,大夥即便再義憤,也沒有替李郎將主持公道的本錢。

“唉!”有人嘆息着走出了軍帳。

“這真他媽的不公平!”有人低聲咒罵,卻無可奈何。向緩緩坐下的李旭報以同情的一瞥,無奈地搖搖頭,跟在人流後挪出帳門。

慕容羅、李安遠、張秀、崔潛等人相繼冷靜下來,搖頭嘆息。片刻之後,慕容羅大步走到帥案側,手搭住了旭子的肩膀,“旭子,我下去了。照說,沒有你,就沒有我慕容羅的今天,我該守你這個冷竈。遼東還沒平定,用不了多久,估計你就會重新被啓用。但你知道,我家裡還有一大堆人…….”他無法將話題繼續下去,一時間竟面紅過耳,恨不得狠狠地抽自己幾巴掌。

“慕容兄哪裡的話來,你的功名是自己搏來的,不是任何人的恩賜!”李旭抹了一把臉,緩緩擡起頭,“一會兒我還有事拜託慕容兄呢,這些年,我也攢了些家底……”

“你放心,我馬上去找人,把你的全部家當裝車,替你護送回易縣去!”慕容羅打斷李旭的話,大聲承諾。在遼東到黎陽的途中,他們曾經在上谷郡逗留。慕容羅記得,當時軍中有人幫李旭向家裡送過一次財貨。以他現在的身份,安排人完成這件事不過是舉手之勞。

“讓慕容兄費心了。我打算一個人途中逛逛,那些財貨,你命人直接送到我家中就可!”李旭拍了拍搭在自己肩頭的手背,微笑着叮囑。他不想做出視金錢如糞土的模樣,他們這些人,沒一個有視金錢如糞土的資格。

“旭子,還有什麼需要儘管吩咐。你放心,我們幾個,絕對不會人走茶涼!”李安遠湊上前,代表着其他幾人承諾。大夥能幫上的忙只有一件,已經被慕容羅包攬了。此刻除了承諾和友誼外,其他人的確沒什麼可給予旭子。

“哪能呢,畢竟咱們一起刀尖上打過滾!”李旭裂嘴,笑容依舊燦爛。

“你手中有金牌,皇上應該不會忘了你!”崔潛低下頭,用非常輕的聲音提醒。他不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麼變故,讓整個事態突然急轉直下。但以其對大隋官場的理解,旭子這次挫折不算太嚴重。雖然失去了實缺,但封爵和職位還在,隨時都有翻身的可能。

“以此人的名氣,只要肯點個頭,應該不少人會出面替他說話。”理智的崔潛在心中得出如是結論。他不再想說服旭子,他知道總有一天,旭子會頓悟。

幾個核心將領打過招呼,陸續走出中軍帳。剛剛補了從五品實缺兒的張秀拖在了最後邊,步子放得極慢。他已經明白了表弟爲什麼不讓自己再做他的親兵校尉,而是根本就不和自己商量一下就將自己外放出來領兵。原來在數日前,表弟就已經爲今天做好了準備。可惜自己笨,居然在爲了突然升遷而興高采烈。

“既然他料到了這一刻,應該不會太難過吧!”張秀安慰着自己,轉過身來,重新走向李旭。“旭子,我,我…….”他難得地臉紅了一次,窘迫得手腳沒地方放。軍中慣例,某個將領辭職,他的嫡系親信要跟着離開。李旭在雄武營中沒安插什麼親信,如果硬算他徇私提拔過什麼嫡系的話,張秀是其中唯一人選。

“表哥,你今後好自爲之。勤練武,平時盡力找幾個武藝好的,放在身邊當親兵!打仗時別光想着功勞,先想想要冒什麼風險!”李旭繞過帥案,輕輕拍了拍張秀的肩膀。他理解張秀的心思,好不容易熬到目前位置,沒人能夠輕易放棄。

“旭子,我,我…….”張秀忽然難過起來,眼淚噼裡啪啦向下落。表弟一直比他強,從縣學讀書時開始,護糧軍、雄武營,一直到現在。如今,他終於有了超越表弟的機會,心中卻一點兒也感覺不到勝利的喜悅。

“別說了,我理解!”李旭笑着搖了搖頭,緩緩走出了中軍。他理解,他什麼都理解。還在和宇文述對抗的時候,他就知道發生了什麼。

知道楊夫子是他的老師,目睹了當晚旭子所有作爲的,只有一個人。別的知情者縱使被宇文家拉攏,也不會把所有底細弄得如此清楚。

李旭加快腳步,將雄武營的中軍大帳拋在了身後。

人生路上,挫折是最好的老師。他輸過了,也學到了很多。

第4章 故人(五)第5章 諾言(三)第7章 盛世(四)第3章 曠野(一)第5章 無家(三)第7章 盛世(三)第4章 干城(三)第4章 補天(二)第3章 浮沉(二)第1章 大賊(三)第6章 持槊(五)第2章 虎雛(五)第5章 無名(六)第3章 扶搖(七)第1章 羽化(三)第1章 出柙(五)第6章 錦瑟(四)第1章 擊鼓(一)第3章 扶搖(四)第2章 吳鉤(六)第4章 取捨(一)第1章 出柙(四)第2章 展翼(一)第5章 歸途(三)第3章 爭雄(五上)第3章 烽火(一)第2章 吳鉤(一)第2章 出塞(一)第6章 持槊(八)第6章 錦瑟(二)第1章 大賊(二)第5章 歸途(一)第4章 烽火(四)第3章 無衣(一)第2章 壯士(三)第5章 諾言(三)第2章 吳鉤(四)第5章 獵鹿(二)第3章 烽火(二)第7章 盛世(八)第6章 錦瑟(一)第2章 虎雛(七)第2章 展翼(三)第5章 無名(六)第5章 無家(三)第2章 出塞(四)第3章 烽火(五)第4章 醉鄉(一)第2章 背棄(四)第4章 取捨(七)第7章 盛世(二)第2章 背棄(四)第5章 無名(五)第1章 盛世(三)第2章 壯士(三)第1章 擊鼓(三)第3章 爭雄(一)第7章 盛世(三)第4章 醉鄉(一)第4章 補天(三)第4章 故人(六)第4章 補天(七)第4章 變徵(三)第5章 無名(六)第5章 無家(三)第6章 錦瑟(三)第1章 擊鼓(二)第7章 盛世(六)第1章 大賊(七)第5章 歸途(一)第1章 擊鼓(七)第5章 諾言(五)第3章 扶搖(四)第4章 國殤(一)第2章 壯士(三)第3章 何草(二)第2章 壯士(四)第6章 錦瑟(二)第1章 大賊(二)第2章 背棄(八)第3章 烽火(四)第3章 浮沉(三)第4章 補天(四)第7章 盛世(四)第5章 諾言(三)第7章 盛世(一)第6章 錦瑟(三)第1章 出柙(六)第5章 君恩(六)第5章 獵鹿(九)第2章 虎雛(六)第2章 背棄(三)第4章 取捨(五)第4章 取捨(三)第1章 擊鼓(二)第1章 羽化(一)第4章 變徵(二)第1章 出柙(二)第4章 補天(二)第5章 無名(四)
第4章 故人(五)第5章 諾言(三)第7章 盛世(四)第3章 曠野(一)第5章 無家(三)第7章 盛世(三)第4章 干城(三)第4章 補天(二)第3章 浮沉(二)第1章 大賊(三)第6章 持槊(五)第2章 虎雛(五)第5章 無名(六)第3章 扶搖(七)第1章 羽化(三)第1章 出柙(五)第6章 錦瑟(四)第1章 擊鼓(一)第3章 扶搖(四)第2章 吳鉤(六)第4章 取捨(一)第1章 出柙(四)第2章 展翼(一)第5章 歸途(三)第3章 爭雄(五上)第3章 烽火(一)第2章 吳鉤(一)第2章 出塞(一)第6章 持槊(八)第6章 錦瑟(二)第1章 大賊(二)第5章 歸途(一)第4章 烽火(四)第3章 無衣(一)第2章 壯士(三)第5章 諾言(三)第2章 吳鉤(四)第5章 獵鹿(二)第3章 烽火(二)第7章 盛世(八)第6章 錦瑟(一)第2章 虎雛(七)第2章 展翼(三)第5章 無名(六)第5章 無家(三)第2章 出塞(四)第3章 烽火(五)第4章 醉鄉(一)第2章 背棄(四)第4章 取捨(七)第7章 盛世(二)第2章 背棄(四)第5章 無名(五)第1章 盛世(三)第2章 壯士(三)第1章 擊鼓(三)第3章 爭雄(一)第7章 盛世(三)第4章 醉鄉(一)第4章 補天(三)第4章 故人(六)第4章 補天(七)第4章 變徵(三)第5章 無名(六)第5章 無家(三)第6章 錦瑟(三)第1章 擊鼓(二)第7章 盛世(六)第1章 大賊(七)第5章 歸途(一)第1章 擊鼓(七)第5章 諾言(五)第3章 扶搖(四)第4章 國殤(一)第2章 壯士(三)第3章 何草(二)第2章 壯士(四)第6章 錦瑟(二)第1章 大賊(二)第2章 背棄(八)第3章 烽火(四)第3章 浮沉(三)第4章 補天(四)第7章 盛世(四)第5章 諾言(三)第7章 盛世(一)第6章 錦瑟(三)第1章 出柙(六)第5章 君恩(六)第5章 獵鹿(九)第2章 虎雛(六)第2章 背棄(三)第4章 取捨(五)第4章 取捨(三)第1章 擊鼓(二)第1章 羽化(一)第4章 變徵(二)第1章 出柙(二)第4章 補天(二)第5章 無名(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