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陽宮裡。
吳氏一邊拂着漂浮在茶湯上的茶葉,一邊喝着茶,問玉簟道:“太子去見了皇上了?”
玉簟道:“是,剛剛纔從勤政殿離開。”
吳氏奇道:“皇上沒留他用膳?”
玉簟答道:“沒有。”
吳氏不由笑了起來。
這次二皇子和太子一起去豫州巡視水利,但最終得到大臣讚賞的卻是二皇子,反倒將他這個太子的風頭都奪了過去。
吳氏想起來心裡還是很是得意的。
太子又如何,論聰明賢能,一樣比不上她的兒子。
敬兒這次立下功勞,皇上心裡一定會高看他一眼吧。
不過想到二皇子自請留在豫州繼續監察水利修造工程,自己還要有一段時間不能見到太子,她又有些失落起來。
雖然二皇子時常有書信寄回來,能從信中讀到兒子的一二近況,但沒有親眼看到兒子,吳氏仍還是時時覺得憂心,怕宮人們伺候不好,怕他在外面受了委屈,還怕他被人陷害了。
不過敬兒說的對,吃得苦中苦,方能爲人上人,爲了他的前程,現在他吃的這些苦都是值得的。
而另外一邊的麗和宮裡。
江婕妤展開桌面上的畫像,摸着畫像上女子的臉,同樣在問起道:“太子回來了?”
茗煙回答道:“是的。”
江婕妤問道:“怎麼不見他進後宮去長坤宮給皇后請安。”
茗煙道:“太子說是累了,先回延慶宮歇息,只讓人去長坤宮稟報了一聲,說是明日再到長坤宮請安。”
江婕妤又問:“皇后娘娘說了什麼?”
茗煙有些奇怪她的問法,但還是說了道:“皇后娘娘說知道了。”
江婕妤沒有再說什麼,只是繼續端詳着畫像上的女子。
過了一會她突然將茗煙叫了過來,道:“你看看這畫像上的女子,覺不覺得像是一個人?”
茗煙有些奇怪道:“這不是上次太子殿下寵幸,最後被皇后娘娘下令杖斃了的宮女嗎?婕妤覺得她像誰?”
茗煙跟着江婕妤一起仔細端詳着畫像上的女子,左看右看,覺得是有那麼幾分熟悉,但又一直想不出來像誰。
她看了一會,直到她將視線對上畫像上女子的眉頭和眼睛,突然驚呼的捂住了嘴巴……她終於想起來這個宮女像誰了。
只是這一雙眼睛並沒有那一雙眼睛的凌厲和氣勢,那一雙眼睛若是看一個人的時候,通透得能讓人覺得無所遁形,彷彿無論是想些什麼都逃不過她的眼睛。
江婕妤微微含上了笑意。
她也是看了許久許久纔看出來,這個女子像誰。原本她找人將那個宮女的畫像畫出來,只是想知道太子喜歡的是什麼樣的女人,預防她以後好在太子身邊安插幾個人。
後來她看出她像誰的時候,再回想太子和皇后以前的一些行爲,她便看出越來越多的不對勁了。
結果真是有意思啊!
聽說皇后和太子小時候就是青梅竹馬的表姐弟,青梅竹馬,這本來就是一個多麼有意思的詞,也難怪太子會對皇后起這樣的心思。
那皇后呢,對太子是不是也有同樣的心思?
難怪皇后能夠這樣完全沒有私心的袒護太子。
皇上一定不知道他們之間的心思吧,倘若皇上知道他的長子與他的皇后可能有苟且,那……
江氏不由的勾脣笑了笑。
原本她與皇后也並沒有什麼仇怨,但是皇后過得太好了,好得讓人嫉妒,好得讓人想讓她也掉落在地獄裡。
她甚至忍不住一次的想,倘若不是林嫤做皇后,或許皇上不會冷落她至此,或許皇上會愛上她,會盛寵於她。而她的父母弟弟也不會變成如今這個境地,如果她受寵,中山侯府會捧着他們。
她將畫像重新捲起來,放回畫筒裡,與其他的畫作混在了一起。
就在這時,有宮人通傳道:“婕妤,江二少夫人遞牌子進宮求見。”
江二少奶奶是出身林家的林苧,你看,上天又送一個助力給她來了。
江婕妤道:“請她進來吧。”
宮人道是,然後出去了。
就在這時,兩歲的五皇子牽着奶孃的手走了出來,還有些睡眼惺忪的喊了一聲:“母妃。”
江婕妤走過去抱起他,道:“冶兒醒了?”
五皇子醒來有些起牀氣,臉上帶着點憤怒的埋在江婕妤的肩膀上,並不說話。
延慶宮裡。
太子靠在榻上,看着跪在地上給他脫鞋的房公公。
他的手變得比以前粗糲了許多,手指和手掌上還有細小的傷口,應該是在掖庭宮裡幹活幹出來的。
太子皺了皺眉,問房公公道:“在掖庭宮,沒有人爲難你吧?”
房公公連忙道:“沒,奴才在掖庭宮很好,裡面的管事都很和氣。娘娘雖然將奴才發配到掖庭宮幹一些小活,但也並沒有讓人爲難奴才。”
太子知道他說的是謊話,但也不揭穿。
太子突然仰着頭,又問道:“房公公,你伺候孤多少年了?”
房公公一邊將他的腳放到了洗腳盆裡,伸手替他一邊洗腳一邊道:“十五年了,殿下只有兩歲的時候,元后就將奴才派到殿下身邊伺候,那時殿下還只是王府的世子。”
那時候元后讓他一輩子照顧殿下忠心殿下,他當着元后的面發了誓說了好,然後他便一直伺候殿下到了現在,看着殿下從一個小人兒長成了一個比他還高的大人。
房公公呵呵的笑了兩聲,帶着些懷念的味道道:“殿下小時候可調皮得很,每次奴才給小殿下洗腳的時候,殿下就喜歡用腳拍打水花,將洗腳水都濺到了奴才身上。奴才那時候也才十五歲,可搞不定殿下……”
這麼多年來,他替太子殿下洗腳都已經洗成習慣了,他發現還是給殿下洗腳的時候,自己最高興。
太子看着因爲他而被髮落到掖庭宮收了委屈的房公公,心裡也有些愧疚,不由低着頭對房公公道:“你放心,孤以後不會再讓你受這樣的委屈了。”
房公公不由笑着道:“當奴才的那裡有什麼委屈不委屈的,奴才有幸跟着殿下,一直都在享清福。奴才也沒有別的要求,只要殿下好,奴才就心滿意足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