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慶宮裡。
崔二爺捧着一碗茶,跟太子道:“聽說江婕妤被關起來了。”
太子沒有說話。
崔二爺道:“看來皇上是不打算深究何美人之死了。”
這實在令崔二爺覺得可惜,何美人之死與惠王妃有所牽扯,他還以爲能趁此機會讓惠王名聲掃地,結果皇上爲了惠王,卻只打算輕拿輕放,連江婕妤都只是隨意找了個冒犯聖顏的罪名關了起來。
太子卻並沒有多大的意外。
父皇並不是只有他一個兒子,他疼他,但同樣也疼惠王、三皇子和四皇子等人。
崔二爺又看向太子,突然提議道:“殿下,皇上不願深究,但我們卻不好錯過這次機會。我們何不趁此機會,利用何美人之死,打擊惠王一系,令惠王的賢名掃地?”
若是將惠王毒殺何美人的事情傳播出去,再找幾個言官彈劾惠王,只怕能讓惠王焦頭爛額一段時日。崔二爺已經想好,這件事該怎麼操作,應該找哪一些人在朝中幫襯附聲,以及要不要讓林家也一起幫忙了。
太子看了他一眼,臉上面無表情,放下手裡的茶碗,然後才道:“宣國公府曾經輔佐父皇登基,按理應該得父皇信任重用,可偏偏父皇對宣國公府多有不滿,你知道父皇爲何不喜歡宣國公府嗎?”
崔二爺心裡動了下,有些訝異太子爲何突然說起了這個,於是拱手道:“請殿下明示。”
太子道:“因爲宣國公府太不會當臣子了。小心思太多,總是逆着父皇的心思來行事。”
說完眼神有些凌厲的看向崔二爺,道:“你最好不要給孤輕舉妄動,父皇既然不打算深究何美人之死,那你我都最好不要深究。你以爲孤是憑什麼坐穩太子之位?憑的是父皇的聖心。若因此讓父皇與孤離心,就算打擊了惠王一系,以後也會有孤別的兄弟冒出來。”
崔家是他的岳家,崔家在朝中的行事,一切都會被看成是他的行爲,崔家若是犯了什麼糊塗,只會連累到他。就像惠王妃所爲,別人便會相信其實是惠王在背後指使一樣。
他是嫡長子被立爲太子,無論從哪一方面說,他都是正統。只要他不犯大錯,太子之位就是穩固的,他並不需要與惠王去爭強好勝。反之,需要與他爭強好勝的反而是惠王,他與惠王之間,惠王纔是處於弱勢的哪一個。
他並不需要太將惠王放在眼裡,只要抓住父皇的聖心就好。但偏偏,他身邊的一些人卻太將惠王放在眼裡了,一談起惠王便如臨大敵,這不是好事。
做多錯多,像是惠王,父皇不深究可不是什麼好事,這說明父皇是真的相信惠王與何美人之死有所牽扯。父皇就算明面上不深究,但在心裡也一定會留下一根刺。
崔二爺聽着有些心裡一驚,一會之後也明白了其中的深淺,連忙出來跪了下來,道:“殿下,是臣糊塗了。”
太子沒有叫起,看着他帶着些警告的道:“孤希望二爺記在心裡,任何事都要三思而行,另外,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先問過孤的意見。”
崔二爺連忙道是。
頓了一會,太子才道:“起來吧。”
該訓的訓了,下面就該給甜棗了,又道:“你我一家人,二爺要明白,孤都是爲了你好。”
崔二爺站起來,又連忙道:“是,是臣考慮不周,差點給殿下招下大禍。”
太子又道:“二爺難得來延慶宮一趟,太子妃想念你這個兄長,二爺去看看太子妃吧。”
崔二爺便跟太子告退,然後出了太子的書房,轉身往太子妃的寢宮而去。
正走到太子妃的寢宮門口時,楊良娣正牽了大皇孫從裡面出來。楊良娣也看到了他,擡頭看了他一眼。
崔二爺上前去給她拱手行禮,道:“見過楊良娣。”
楊良娣微側了身,然後點了點頭,問道:“崔大人是來見太子妃殿下?”
崔二爺正低着頭看着被楊良娣牽在手裡的大皇孫,剛滿兩歲的小孩子,長得毓秀可愛,有幾分像太子,此時也正擡起頭,好奇的看着他。
聽到楊良娣的話,崔二爺連忙反應過來,道:“是。”
楊良娣道:“那我不打擾崔大人了,太子妃殿下在裡面。”說完又對他點了點頭,然後牽着大皇孫帶着宮人走了。
崔二爺又看了楊良娣手裡緊緊牽着的大皇孫一眼,凝重眉,不知道在想些什麼。過了好一會,才又走到宮門口,讓門口的宮人進去向太子妃通稟他來了。
宮人笑着道:“太子妃殿下早已吩咐過了,若是二爺來了,就直接讓您進去。”說完掀起了簾子,請崔二爺進去。
寢宮裡面,太子妃正坐在榻上做針線,沅郡主和瀅郡主則坐在另外一個矮榻上玩着丟沙包,姐妹兩人時不時的咯咯笑,在寂靜的殿中顯露出幾分熱鬧。
太子妃見到他進來,放下手裡的針線,站起來笑道:“二哥來啦?”
崔二爺上前給太子妃行禮,太子妃笑着道:“這裡又沒有外人,兄長何必跟我如此多禮。”說着又對沅郡主和瀅郡主招了招手道:“舅舅來了,你們兩個過來跟舅舅打個招呼。”
沅郡主乖巧的放下手裡的沙包,牽了妹妹的手過來給,對崔二爺道:“舅舅好。”
崔二爺也笑着對她們柔聲道:“大郡主和三郡主好,三郡主長高了,大郡主也變漂亮了。”
說着想到剛剛被楊良娣牽着走出去的大皇孫,再看看沅郡主和瀅郡主,崔二爺心裡卻有些嘆氣。
沅郡主和瀅郡主不是不好,只是若是皇孫就更好了。
崔二爺有些不由自主的提起道:“剛纔看到楊良娣牽着大皇孫出去……”
太子妃一聽他提起這個,臉上突然不自在了幾分。她知道孃家一直都看着她的肚子,但自從生了瀅郡主之後,已經兩年,她的肚皮卻一直沒有再起來。孃家心急,她比他們更心急,但是又有什麼辦法。
崔二爺也知道太子妃壓力大,嘆了一口氣,也打住不說了。
只是太子妃不能替太子生下嫡皇孫,始終是崔家心頭的一件大事,眼看着大皇孫一歲一歲的很快就會長起來,還有六皇子,皇上寵愛六皇子,幾乎超過了太子這個嫡長子,就算皇后出自林家且一直庇護太子,那也不是一個好兆頭。
他跟母親提議過,在崔家再挑一個族女送進東宮來,若是生下皇孫就抱給太子妃撫養,但母親心疼太子妃,卻打算再給太子妃兩年的時間再說。
崔二爺還在想着,太子妃打斷他的思緒道:“兄長過來坐吧,你我兄妹二人也許久沒說話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