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在天亮的時候纔回來。
皇帝一進門,林嫤便忍不住上前去問道:“怎麼樣?湯和大長公主還好嗎?”
皇帝舒了一口氣,道:“是虛驚一場,湯和大長公主是這幾天吃多了躁物,積了一口濃痰在喉嚨裡吐不出來,因爲呼吸不上來昏迷在牀。這口痰吸出來了人就沒事了,倒是將程家那幾位表兄嚇倒了。”
說着又跟林嫤誇起道:“張太醫很不錯,朕還以爲他就只在婦產兒科方面醫術精湛,倒是沒想到其他方面的醫術也不錯。”
這老人喉嚨裡卡了痰,說起來是個小問題,但要因此呼吸不上來也有可能就這樣過去了。這一次是張太醫給湯和大長公主施了針,再將她喉嚨裡的痰吸了出來,這纔將湯和大長公主從鬼門關搶回來。
林嫤聽着也鬆了一口氣,然後又笑起來,道:“皇上也嚇到了吧?”
說着讓人端了熱水來給他洗手。
皇帝沒有回答她的話,洗了洗手,跟着又跟林嫤說起道:“大公主也滿十五了,就今年讓欽天監選個日子,讓她和七郎成親吧。”
湯和大長公主這一次是虛驚一場,但是年紀這麼大的老人了,說不好什麼時候就過去了。大公主多留一年少留一年也沒什麼要緊了,倒是要讓湯和大長公主活着看着七郎成親。
林嫤明白皇帝心裡的想法,所以也沒有說什麼。
皇帝想了一下,又道:“嗯,該選個日子先給大公主冊封封號,還有公主府也應該要盯着禮部的人趕緊修葺好。”
因皇帝回來已經錯過了上朝的時間,今日自然就停朝了。
大公主也知道了昨晚的那一場虛驚,嚇了一下,爲湯和大長公主擔憂起來,接着來問林嫤道:“母后,兒臣可以去大長公主府探望皇姑奶奶嗎?”
林嫤道:“當然可以,母后讓人送你去。”
大公主道:“謝母后。”
隔了沒有幾天,皇帝冊封的聖旨終於下來,封大公主爲福慧公主。
另外,欽天監選了日子,大公主和程七郎的婚期定在十月,宮裡和禮部開始爲大公主的婚事忙碌起來。
林嫤將大公主叫到身邊對她道:“你的湯沐邑在山東濟南,有良田十萬畝,那裡的土地肥沃,每年的出息都是豐足的。母后是有教過你管家的,你的湯沐邑你要派誰去管理你自己決定,以後的出息也都會歸在你的公主府裡。”
大公主有些羞澀,有些靦腆的笑着道:“父皇和母后疼兒臣。”
林嫤拍了拍她的手,道:“你是個好孩子,值得人疼。在宮裡有你父皇母妃還有母后疼你,等以後成了婚,七郎依舊會疼你的。”又道:“夫妻之間難免會有小口角,若是以後成了親,你和七郎之間有些無傷大雅的小矛盾,相互寬容着也就過去了。倘若七郎做了大的錯事,你就進宮來告訴父皇和母后。別忘了,你是皇家的公主,是你父皇手裡捧着的明珠。”
大公主道:“是,兒臣記得。”
在給大公主辦完冊封禮之後,崔家那邊,也終於挑出了準備送進東宮的人選。
是太子妃一位堂叔的女兒,庶出。
太子妃領着她進宮來給林嫤看了一眼,模樣挺周正,性子看着也乖巧,溫溫馴馴的跟在太子妃的身後,每說一句話都會先看一眼太子妃。
聽說崔家的人特意請了相士來看,說她有宜男像。
林嫤讓人賞賜了她一個玉手鐲,問了兩句話,然後就打發她和太子妃走了。
太子妃和太子商量着給了她正七品昭順的份位。
到了七月的時候,林婠及笄。
林婠和王家大郎的婚期最終定在了九月初,林婠出了閣,林承正就走馬上任和林承剛一起去往西北。
而在林婠及笄之前,林婼帶着自己的小兒子從泉州回到了京城,回來後進宮來給林嫤請安。
如今的林婼已經是三個孩子的母親,長女慄娘和長子文郎,當年林婼隨着趙凜外任的時候,兩個孩子由趙老夫人帶着,後來林婼和趙凜在泉州任上又生下了幼子詞郎。
算上趙凜那位姨娘生的兒子,如今的趙凜是三子一女。
林婼這次進宮,只帶了自己的長女和長子。
林嫤招手將慄娘和文郎叫到了身邊來,笑着給他們遞了一塊糕點,然後含笑問林婼道:“怎麼沒將詞郎一起帶進宮來?我這個姨母可還沒見過她。”
如今的林婼比以前溫柔了許多,大約是日子過得好的原因,眉目間還多了一份和善,對林嫤溫笑了笑,道:“回娘娘,詞郎太小了,性兒還有些不定,將他帶進宮來,恐會衝撞了宮裡的貴人們。”
林嫤沒有再說什麼,又問起道:“這次是你帶着孩子先回來,趙凜呢?”
林婼又道:“回娘娘,相公在任上不能隨意走開。聽相公說,待到明年開春,相公也要調回京城來了。既然如此,臣婦想着剛好兄長從西北迴來,我們兄妹將近十年未見,加上幼玉九月就要出閣,不如臣婦帶着孩子先回京,趕在兄長和六弟回西北之前與兄長和六弟相見上一面,順便送幼玉出門子,等到明年開春,相公也就回來了。”
林嫤道:“回來也好,趙老夫人一人在家教導撫養幾個孩子也辛苦。”說着又摸了摸慄娘和文郎的腦袋,道:“何況慄娘和文郎也需要母親陪在他們身邊。”
林婼道:“是,臣婦正是這樣想的。”說着也看向自己的兩個孩子,又道:“何況文郎現在也大了,需要找個先生來教他讀書。臣婦這次回來,正要給她找個好先生。”
趙老夫人雖然有這個心思督促孫子唸書,但畢竟沒有這個人脈能找到好先生。趙家是走科舉路子的,文郎以後能有什麼樣的前程,除了看他老子能走到什麼位子,還要看他自己能不能考出來。
林嫤聽着點了點頭,又問道:“姐姐這幾年與趙凜在任上好嗎,皇上對趙凜多有誇讚,說他任上乾得很不錯。”
林婼道:“回娘娘,相公這幾年在任上勤勤勉勉,總算沒有大過,未曾辜負聖恩。”
林婼留在長坤宮裡繼續與林嫤說了半天的話,然後就帶着孩子告退離開了。林嫤給她賞賜了東西,然後讓人送她到宮門口。(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