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1章 朝堂上與朝堂下

大陳太祖皇帝當年建爵的時候,把公侯伯子男當中的子爵與男爵拔除,只留了公侯伯三等爵位。

這三等爵位,又分爲流爵與世爵。

簡單點說就是終生爵位與世襲爵位。

皇帝跟沈毅說的所謂世侯,就是世襲的侯爵,可以“世襲罔替”,代代傳承下去的侯爵。

因爲爵位的門檻拔高,想要獲爵的難度自然也就直線提升,再加上大陳朝廷對於爵位十分吝嗇,除了開國時候的那批功臣之中,剩下了幾個公侯世家之外,後世之臣絕少再獲爵位,即便是獲爵,也大多是流爵,而不是世爵。

從南渡以來到現在六十多年時間裡,大陳真正獲得世侯的就只有一個人,那就是當初帶領淮河水師,奮勇拒敵的大將軍趙崇,趙大將軍功勳卓著,被封爲世襲的安平侯,這爵位代代相承,到今天的安平侯趙祿,已經是第三代安平侯了。

就連當初那位隻身到建康城面見世宗皇帝,指點世宗皇帝退夷狄,安宗廟的讀書人,到最後也只是受封流爵,沒有拿到世襲的爵位。

到現在,朝廷裡獲爵的,絕大多數都是後族的皇親國戚,比如說當今孫太后的兩個弟弟,一個親弟受封侯爵,一個堂弟受封伯爵。

即便如此,孫太后的這兩個弟弟也都是流爵,人死燈滅之後,後人是不能承爵的。

畢竟,哪怕是晉王府這種與皇帝幾乎是一家的血親,如果不是李穆這幾年做了不少事,他承爵的時候也會代降,更何況是其他人。

而現在,皇帝竟然親口向沈毅許諾一個世爵,這幾乎就是一個違背祖宗的決定了。

當然了,山東一省大多數地方都是平原,又是中原腹地,不管是對於北齊還是對於大陳,都是極其重要的地方,假使沈毅真的能夠幫着朝廷拿回山東,到時候帶給洪德皇帝的,不止是榮光無比的面子,還有沉甸甸的裡子!

用一個世侯的爵位去換一個省,怎麼也是值當的。

沈毅微微欠身,開口道:“陛下,只要您能夠下定決心北伐,將來我大陳,何止是收回一個山東。”

既然餅哥給自己畫了餅,那麼沈老爺也不能夠示弱,自然也要給餅哥畫一個餅回去。

他擡頭看了一眼天子,靜靜的說道:“將來,臣會打下燕都,將大陳宗廟,迎回故土,讓世宗皇帝以及數十年前大陳那些沒有入土的懸棺,統統帶回燕郊入土爲安。”

沈毅聲音低沉:“而陛下您,將會是六十多年來,第一個返回燕都的大陳天子,史書上提及今時今日,永遠繞不開四個字!”

“洪德中興!”

短短一番話,說的皇帝陛下熱血沸騰。

他一時間,都有些愣住了,似乎眼前已經浮現出自己擺駕離開建康,帶着威風的皇駕,返回燕都的場景。

皇帝陛下出神許久,才重重吐出一口氣,喃喃道:“真有那日,父皇在天之靈,當得以安慰了。”

先皇帝雖然志大才疏,但是也是一生致力於北伐的,他暴斃而亡的那年,當今的洪德天子只有十歲。

十歲的孩童驟然喪父,心中如何不悲痛?如何不思念?

只是這位洪德天子,少年老成,十幾歲的時候就學會了很好的隱藏自己的情緒,向來不會把自己脆弱的一面,示之於外人。

不過此時,皇帝心情顯然有一些激盪,也就沒有顧忌在場的沈毅了。

感慨了一番之後,皇帝扭頭看了看天色,深呼吸了一番之後,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情緒,淡淡的說道:“好了,午休差不多過去了,咱們君臣還是繼續到前殿去,朕去聽他們吵架,沈卿你也多看看他們吵架。”

皇帝笑着說道:“那些人吵起架來,雖然有些無趣,但是如果細細去聽,倒也能聽出一些有意思的地方。”

沈毅立刻點頭,低頭道:“那陛下,微臣先到前殿去。”

皇帝想了想,便點頭答應,微笑道:“你自去就是,你我同去,怕給你惹麻煩。”

沈毅鬆了口氣。

他還真怕皇帝突然發瘋,跟他一起回前殿去,要是手牽手回去,那真的是會被人眼紅的。

哪怕在場的都是三品以上的大員,也一樣會眼紅。

回到了前殿之後,殿中的大人們都已經吃完了飯,沈毅掃視了一眼,發現姜簡已經去而復返。

他是兵部的官員,最起碼是掛職在兵部的官員,姜簡回來了,他也就不好繼續站在趙昌平身後,於是跟趙師伯打了聲招呼之後,默默站在了姜老頭身後,笑着說道:“堂尊上午怎麼沒到,送姜大少回家去了?”

姜老頭回頭瞥了一眼沈毅,微微翻了個白眼:“老夫一大早就到這裡來了,不是奉命去迎你了麼?”

說到這裡,這位兵部尚書眯着眼睛笑了笑,開口道:“托子恆你的福,我們兵部明年的開支,前幾天就在戶部那裡過了,再加上咱們兵部也沒有什麼其他的事情可議,今天老夫到這裡來,也就是走個過場,來與不來,都沒有什麼分別。”

沈毅笑眯眯的說道:“這麼說,堂尊是發了財了。”

“那明年,給下官兩萬件甲冑如何?”

姜老頭回頭,怒視了沈毅一眼,然後劇烈的咳嗽了兩聲,沒好氣的說道:“什麼叫老夫發了財?那都是咱們兵部的開支,一分一釐都是要入賬的,老夫發什麼財?”

沈毅見他咳嗽的厲害,連忙上前拍了拍他的後背,笑着說道:“堂尊不要急,下官就是在說兵部,沒有說您。”

“還兩萬件甲冑!”

姜老頭終於緩過來了一些,沒好氣的說道:“兵部庫房已經被你給搬空了,你再要要,乾脆拿把刀來,把老夫脖子抹了,自己來當這個兵部尚書算了!”

沈老爺笑呵呵的說道:“堂尊這話說的,咱們好歹一個衙門共事了這麼些年,下官如何能夠捨得害您?”

“您老那天告老還鄉了,跟陛下推薦推薦下官就成。”

姜簡知道沈毅在跟自己開玩笑,小老頭悶哼了一聲,撇過頭去,不再搭理沈毅。

沈老爺依舊拍着這位姜尚書的後背。

“堂尊,下官真要甲冑,不開玩笑。”

姜簡若有所思的回頭看了看沈毅,然後悶聲道:“那老夫也不能給你變出來,你要甲冑,須得朝廷點頭,讓軍器監趕製,至多是到時候軍器監送兵部的時候,老夫讓人儘快給你送去就是。”

沈毅要的就是這句話。

有了這老頭配合,明年他拿到裝備,將會容易很多。

畢竟這是個效率低下到令人髮指的時代,如果不催一催,可能到明年年底,他都休想拿到應有的裝備。

與姜老頭掰扯了一會兒之後,皇帝陛下便去而復返,繼續主持這場小朝會。

因爲下午已經沒有兵部什麼事情了,沈毅與姜簡一老一少,還有兵部另外兩位侍郎,都不住的打着呵欠,昏昏欲睡。

好容易到了申時,這場小朝會終於結束,沈毅纔跟着姜簡一起散場離開。

兵部四個人走出德慶宮之後,沈毅對着另外兩位侍郎拱手作別,然後看向姜簡,笑着說道:“堂尊,方纔我看不少大九卿,都主動與堂尊打招呼行禮,看來咱們兵部,在朝廷裡…”

“聲音大了啊。”

姜尚猶豫了一下,還是點頭道:“這件事,的確要謝過子恆你,有你在淮安,咱們兵部確實比以前風光了不少,從前來廷議,哪裡有人理會咱們兵部?”

一老一少一邊行走一邊說話,不一會兒就到了宮門門口,沈毅並不準備去兵部報道,於是跟小老頭拱手作別。

一旁的趙昌平,已經在等候沈毅。

沈毅走了上去,對着趙尚書行禮,笑着說道:“師伯不回戶部了?”

現在纔剛進申時沒多久,換成另一個世界的時間來算,還沒有到下午四時。

對於趙昌平這種工作狂來說,他很少在這個時間就翹班。

趙昌平看着沈毅的衣袖,臉上都是笑容:“今天廷議,戶部的兩個侍郎也都在,該定下來的也都定下來了,也沒有什麼太要緊的事,我就不回衙門裡了。”

“難得子恆你回來,一起到我家去,等會讓人去把青雀母子一併喊來,晚上就在我家吃上一頓。”

沈毅正要開口推拒,就聽到趙尚書咳嗽了一聲,開口道:“你二哥第一次過年不回來,你伯母難免心中掛念,師伯說什麼她未必信,還要你去跟她說說話。”

沈毅聞言,點頭表示理解,他想了想,開口道:“這樣罷師伯,您先回家裡去,小侄也回一趟家。”

他低頭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蟒袍,苦笑道:“這身衣服穿在身上,真是渾身都不自在,我回去換身衣裳,一會就帶着青雀母子,去師伯家裡叨擾。”

“換什麼換?”

趙尚書看了看這身蟒袍,哈哈笑道:“旁人想要穿,還沒有這個機會呢,這身衣裳不錯,你就穿着去,給你伯母也瞧一瞧。”

說罷,他不由分說,看着沈毅往皇城門口走去,上了趙家的馬車。

馬車很快停在了趙家門口,一身紅色繡蟒服的沈毅,渾身不自在的下了馬車,被趙昌平拉着,進了趙家。

到了趙家,自然要去拜見趙夫人。

趙夫人伸手把沈毅攙扶了起來,然後打量着沈毅身上的這身衣裳,讚歎連連,她先是讓沈毅坐下,然後瞥了一眼自家的丈夫,對着沈毅微笑道:“當初七郎到咱們家來,我便覺得七郎異於常人,將來肯定有飛黃騰達的時候,如今果然飛黃騰達了。”

順着,她瞥了一眼趙昌平,對着沈毅微笑道:“你師伯在朝廷裡幾十年,也未見天子,賞這麼一身衣裳下來。”

沈毅實在坐不住,苦笑道:“本來是鎖在櫃子裡的,也沒有打算穿,今日是陛下特旨,非穿不可…”

他擦了擦額頭的汗水。

“讓伯母見笑了。”

“這哪裡見笑了?”

趙夫人看着沈毅的袖子,長長的嘆了口氣:“家裡你那兩位師兄,但凡有七郎你兩三分的本事,伯母現在閉眼,那也是笑着走的。”

聽到這話,又看到趙昌平站在一旁,沈毅立刻會意,開口笑道:“伯母這話不對,大哥在家裡讀書,尚且不提,二哥這半年時間,在淮安着實替朝廷辦了不少事情。”

“現在,他還在淮安操辦軍用的火藥火器,分不開身。”

沈毅微笑道:“前段時間,小侄就給朝廷報了功,等朝廷論功行賞,二哥定然會受賞。”

“將來,二哥未見得就沒有一份前程。”

“前程?”

趙夫人聞言,心裡高興,雖然眼睛裡都是笑意,不過還是開口說道:“他能有什麼前程?不給家裡惹禍,伯母便要去燒香還願了。”

沈毅微笑道:“那不一定,別的不敢說,未必就比宋師兄差了。”

身爲母親,聽到旁人誇自己的兒子,趙夫人自然是高興的,於是她拉着沈毅問東問西,問趙薊州在軍中的所作所爲,沈毅一一據實答了。

兩個人說着話的功夫,趙家的女兒還有女婿宋應,也到了趙府,片刻之後,陸若溪帶着大兒子沈淵,也趕了過來,趙尚書心情不錯,彎腰把沈淵抱在懷裡,帶着他好一陣玩耍。

兩家人…或者說是三家人,就在趙家吃了頓晚飯。

飯桌上,衆人的目光基本上都落在沈毅身上的蟒袍上,看着沈老爺渾身都不自在。

他多少是有一些社恐的。

酒足飯飽之後,陸若溪帶着兒子,跟趙家的女眷還有孩童們玩耍,而沈毅則是跟着趙昌平一起進了趙家的書房。

兩個人各自落座之後,趙尚書看着沈毅,微笑道:“經過今日廷議,再沒有人敢拿資歷說事,不認子恆你這個兵部侍郎了!”

沈毅搖頭道:“本也不是正經的兵部侍郎,沒有實任。”

趙尚書笑着說道:“級別到了,權柄遲早會到的。”

“朝廷裡不知道多少人,困在四品上,一輩子動彈不得。”

說到這裡,他擡頭看了看沈毅,問道:“子恆明年,就要北伐了麼?”

沈毅低頭喝了口茶水,沉默了一會,點了點頭。

“但願如此…”

第456章 沈毅如何?第861章 殺人了!第814章 互噴的結果第852章 淮安大帥第1398章 言決天下事第657章 一片向好第20章 剜肉新生第561章 女子的野心第112章 親政第1220章 梭哈第322章 科考小改革第511章 再見安平侯第744章 操作第372章 被抓了!第1112章 小捷罷第442章 陳國的年輕人第89章 聰明誤聰明(第三更!!)第123章 內衛的注視第549章 懷疑產生罪名成立第37章 應急處理方案第1419章 轉眼十年第157章 邀月樓第1483章 換防第833章 真是義氣第583章 經略沿海第243章 守望相助第615章 殺猴驚雞第1428章 小心當外公!第1153章 硬關係第1260章 建康的外使第1109章 叛徒(補)第1347章 人心不再第1459章 都有退路第394章 宮廷專供!第607章 四張請帖第1519章 太廟驚變第126章 一力當之第1484章 太子問政第846章 除夕第392章 時候到了第708章 說來就來第1071章 兗州的花火第35章 有故事的少年第1279章 我兒也不差第1410章 天子北巡第740章 大皇帝與小皇帝第45章 善惡有報第1209章 舊時代的新東西第1247章 熱血灑南北第879章 兄弟之邦第167章 新東西第1543章 天下靖安(大結局)第434章 知己知彼第103章 沈毅的根系第484章 人心思變第1034章 大張旗鼓第742章 試探與反試探第517章 排面第743章 又忠又孝第1443章 我嗎?第1472章 太子太師!第283章 侍寢否?第879章 兄弟之邦第165章 皇帝進香第980章 神機妙算!第53章 記仇與創業第584章 臨安府之行第1237章 失道與得道第351章 不太平等的交易第553章 事功!第1131章 故人迎門第129章 第一筆大錢!第781章 可惜了這一座城第260章 來自北邊的風!第645章 鬥爭第735章 問候與試探第1354章 亂局裡的生機第138章 醴泉樓甘泉黨第918章 好消息!第628章 男兒的功名第1224章 北齊的大捷第1287章 謹慎的薛大將軍第878章 兩個皇帝第968章 我與沈賊不共戴天!第1242章 第四路軍第627章 強勢的皇帝第1037章 打到哪裡是哪裡第396章 沈毅的計劃第296章 皇帝聽卷第636章 心亂了第1005章 請十大罪第189章 想造反?!第892章 忠孝兩全第136章 聲名鵲起第865章 逼王八伸頭第646章 膽大包天沈七郎!第306章 責任與傳承!第1098章 淮北明月第710章 建康沒有秘密第442章 陳國的年輕人
第456章 沈毅如何?第861章 殺人了!第814章 互噴的結果第852章 淮安大帥第1398章 言決天下事第657章 一片向好第20章 剜肉新生第561章 女子的野心第112章 親政第1220章 梭哈第322章 科考小改革第511章 再見安平侯第744章 操作第372章 被抓了!第1112章 小捷罷第442章 陳國的年輕人第89章 聰明誤聰明(第三更!!)第123章 內衛的注視第549章 懷疑產生罪名成立第37章 應急處理方案第1419章 轉眼十年第157章 邀月樓第1483章 換防第833章 真是義氣第583章 經略沿海第243章 守望相助第615章 殺猴驚雞第1428章 小心當外公!第1153章 硬關係第1260章 建康的外使第1109章 叛徒(補)第1347章 人心不再第1459章 都有退路第394章 宮廷專供!第607章 四張請帖第1519章 太廟驚變第126章 一力當之第1484章 太子問政第846章 除夕第392章 時候到了第708章 說來就來第1071章 兗州的花火第35章 有故事的少年第1279章 我兒也不差第1410章 天子北巡第740章 大皇帝與小皇帝第45章 善惡有報第1209章 舊時代的新東西第1247章 熱血灑南北第879章 兄弟之邦第167章 新東西第1543章 天下靖安(大結局)第434章 知己知彼第103章 沈毅的根系第484章 人心思變第1034章 大張旗鼓第742章 試探與反試探第517章 排面第743章 又忠又孝第1443章 我嗎?第1472章 太子太師!第283章 侍寢否?第879章 兄弟之邦第165章 皇帝進香第980章 神機妙算!第53章 記仇與創業第584章 臨安府之行第1237章 失道與得道第351章 不太平等的交易第553章 事功!第1131章 故人迎門第129章 第一筆大錢!第781章 可惜了這一座城第260章 來自北邊的風!第645章 鬥爭第735章 問候與試探第1354章 亂局裡的生機第138章 醴泉樓甘泉黨第918章 好消息!第628章 男兒的功名第1224章 北齊的大捷第1287章 謹慎的薛大將軍第878章 兩個皇帝第968章 我與沈賊不共戴天!第1242章 第四路軍第627章 強勢的皇帝第1037章 打到哪裡是哪裡第396章 沈毅的計劃第296章 皇帝聽卷第636章 心亂了第1005章 請十大罪第189章 想造反?!第892章 忠孝兩全第136章 聲名鵲起第865章 逼王八伸頭第646章 膽大包天沈七郎!第306章 責任與傳承!第1098章 淮北明月第710章 建康沒有秘密第442章 陳國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