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二王相猜

第29章 二王相猜

“駕!駕!”

四月末,正當朱高煦入駐羽林左衛的時候,一匹匹快馬正在由南向北,往各處重鎮奔走。

其中的一匹快馬越過關隘,來到了遼闊的平原之上。

平原之上除了稻田及麥田外,便再不能見到一點綠色。

可若是說此地缺水,遠處滔滔不絕的兩條大河又讓人摸不着頭腦。

快馬疾速奔馳,從清晨至黃昏,連續換驛馬數匹,這纔來到了一座建制宏偉的城池下。

遠遠地,塘騎舉起手中銅牌,城門處兵卒不敢阻攔,紛紛讓開。

塘騎策馬衝入城內,而他所護送的消息,也在半個時辰後送到了一座規模農大的府邸門前。

門前兵卒查看銅牌,隨後將塘騎領進府中,而府門牌匾上所雕刻的“秦王府”三個字不可謂不顯眼。

“調傅友德回京?”

當驚詫的聲音出現,秦王府承運殿內的一名中年男子側過身來,詫異的看向稟告消息的塘騎。

他身材高大,嚴姿英武,左右還有侍奉的文臣和武官。

不必多說,此人自然便是如今的西安之主,秦王朱樉。

“回殿下,四月十六,內廷親自派出傳旨太監,傳陛下旨意,召穎國公入南京穎國公府居住,以待召見。”

兵卒畢恭畢敬的回答,這讓朱樉倍覺奇怪。

不等他開口,一旁的秦王府長史開口詢問道:“近來南京可發生了什麼事情?”

“未曾有什麼大事。”兵卒如實回答。

他並不知道朱元璋考校朱高煦一事,而且就算知道了,他也不會當成大事,畢竟朱元璋召勳臣考校王世子們這種事情又不是一次兩次。

“……”聽到兵卒的話,朱樉略微皺眉,擡手擺了擺:“你們都退出去。”

“遵命!”聽到朱樉的話,大部分屬官和兵卒都退了出去,只剩下秦王府長史還留在原地。

待衆人走後,秦王府長史也上前一步作揖道:“殿下,這不尋常。”

“我自然知道”朱樉不滿的瞥了他一眼,這讓長史心裡一緊,但又連忙開口道:

“晉王公然爭儲,私下還與穎國公書信來往,以陛下的脾氣,穎國公的安危已經不保。”

“我本以爲,穎國公殞命就在今歲,但如今看來,陛下似乎還有用得到穎國公的地方。”

“只是需要穎國公出馬的事情,不應該能瞞住纔對,除非是皇太孫勸住的陛下。”

“呵……”聽到長史提起朱允炆,朱樉輕嗤。

他那個侄子,他可是清楚的很,表面一套,背面一套,在自家父親面前一套,在自己這些叔叔面前又是一套。

傅友德不死,那小子頭頂遲早懸着河北兵權這一把刀子。

僅憑齊王和魯王的六衛兵馬不可能擋住河北兵馬,淮河之地大部分城池又沒有城牆。

一旦被突破徐州,江北之地將毫無阻礙。

傅友德、馮勝,這兩個人不死,自家那個侄子可不會心安。

“不過,馮勝若是死了,那對我也有好處……”

朱樉摸了摸自己的短鬚,對長史交代:“讓人繼續給我查,這件事情不可能是我那侄子做的,讓在京的人手仔細追查。”

“是!”長史作揖應下,隨之退出承運殿。

也在他退出承運殿的時候,同樣的一名塘騎也在千里之外策馬衝入了一座重城之中。

“南方加急!”

當塘騎翻身下馬,出現在他面前的赫然是“晉王府”三字。 在他的叫嚷聲中,王府護衛將其帶入了府中,而他也很快來到了晉王府的存心殿你。

在這裡,他看到了站立躬身,提筆在書案上寫寫畫畫的晉王。

晉王朱棡身材與幾個兄弟一樣比較高大,不過相比較秦王,朱棡的相貌更爲出衆。

他修目美髯,眉眼舉動間頗有威嚴,即便不開口,也能無形之中用眼神給出壓力。

“殿下,南京有變……”

塘騎先是說了事情來源,而後纔開始彙報。

待他彙報完畢,一直站着塗畫的朱棡才放下了手中的畫筆,端起茶水抿了一口。

“京中事宜,事無鉅細,盡數報來。”

“是!”

朱棡背對塘騎開口,塘騎聞言應下,也將這幾個月來南京的各種事宜紛紛說出。

“三月十五武官子弟考校,燕藩嫡次子煦奪得諸項考校頭魁。”

“二十二日,韓王鬆、沈王模背上省王,巡視諸鎮。”

“四月初五,朝廷更定蕃國朝貢儀,四夷朝貢名錄中,東有朝鮮、日本,南有暹羅、琉球、占城、真臘、安南、爪哇,西洋有瑣裡、三佛濟、渤泥、百花、覽邦、彭亨、淡巴須、文達、那凡等十七國。”

“此外,朝廷還欽定了西南夷三宣六慰的定額徵金數目。”

“車裡宣慰使司額徵金五十兩,車裡靖安宣慰使司,木邦軍民宣慰使司額徵銀一千四百兩。”

“麓川平緬宣慰使司、孟養宣慰使司額徵銀七百五十兩,緬甸宣慰使司、八百大甸宣慰使司、老撾宣慰使司、孟密安撫司、孟定府額徵金六百兩。”

“孟艮府額徵金一十六兩六錢六分,南甸宣撫司額徵銀……”

塘騎不緊不慢的彙報着,儘管內容繁雜,但朱棡沒有絲毫不耐煩,反而是一臉享受,彷彿此刻的他正在親手處理這些朝政。

“四月十五,陛下着曹國公前往大教場考校燕藩嫡次子煦,策論題目未曾放出。”

“四月十六,陛下又傳口諭,令燕藩嫡次子煦前往羽林左衛任職,任百戶官……”

“等等……”朱棡睜開眼睛,打斷了塘騎的彙報。

塘騎及時住嘴,一旁同樣旁聽的晉王府長史見狀也站出來,擡手作揖道:

“殿下,按照下官對燕嫡次子煦的認識,他似乎崇尚武力,鮮少讀覽兵書。”

“如今居然能通過曹國公的考校,看樣子改變甚大。”

“嗯……”朱棡聽到長史的話,臉色未免有些不太好看。

雖然他的嫡長子朱濟熺也十分優秀,但其餘諸子卻大多能力平庸,三子朱濟熿更是十分頑劣。

當初朱元璋就曾經說過晉府王子朱濟熿、周府王子朱有爋、燕府王子朱高煦皆言行輕佻,因此不喜歡這三個孫子。

如今朱高煦入京讀書後倒是有所改變,但自家……

朱棡壓住了脾氣,皮笑肉不笑的誇讚起朱高煦:“老四倒是生了一個好嫡次子,但終究是嫡次子。”

顯然,朱棡並不把朱高煦放在眼裡,畢竟嫡次子就註定了朱高煦難以襲燕王位,甚至連藩王王府的權力都難以觸及。

“再派人繼續去查,給我弄清楚陛下對穎國公到底是什麼意思。”

“另外,我要知道朱高煦那小子的考校題目。”

朱棡再度靠在椅子上,將雙目緩緩閉上,顯然他並不覺得這一切是朱高煦引起的。

不過即便如此,他腦中還是不可避免的閃過了朱棣的那張黑臉。

一想到朱棣得到這消息時的笑臉,朱棡的手就緊緊攥住了木椅扶手……

(本章完)

第438章 舊人將去第393章 呂宋開荒第94章 朝夕禍福297.第297章 海貿之爭第25章 春和宮內第604章 地府本性純樸燕朱棣第392章 新年氣象246.第246章 末路盡忠第35章 位高權重第359章 自由貿易第131章 日出松江第131章 日出松江第122章 臨出行前第426章 瘋狂作死296.第296章 改封諸藩第130章 秦王樉薨第97章 龍江船廠第19章 衛所尚足272.第272章 各懷鬼胎第56章 陳年往事186.第186章 攻守易形第23章 爺孫較勁第14章 常鱗凡介298.第298章 家有遺傳第102章 西南欲亂第442章 環球航行第575章 永樂無憾第434章 皇明宗規第367章 調停諸國第340章 青藏驛道第66章 宮中密談301.第301章 父慈子孝第460章 好事成雙第453章 棒雞倭狗第399章 審時度勢第440章 東洲自古以來第457章 爹求你件事238.第238章 破陣胡兒第371章 西南震怖178.第178章 得寸進尺第441章 父慈子孝第491章 各有心思第587章 後記景泰第59章 東窗事發第74章 二子善謀304.第304章 苛捐雜稅第119章 心態轉變第454章 北上之旅第355章 忘恩負義第25章 春和宮內第376章 貪心不足334.第334章 道貌岸然320.第320章 高歌猛進第569章 安西北庭第517章 國有疑難可問誰第506章 父強子壯第4章 魁首第445章 解縉案第581章 日落西斜267.第267章 撥亂反正第455章 人在囧途227.第227章 炮轟鐵嶺第454章 北上之旅210.第210章 風雨前奏335.第335章 波流涌動第585章 後記宣德(4)234.第234章 烽火夏至第344章 把船靠過去第599章 後記永曆(2)第609章 地府你的大蒙古亡了204.第204章 故人重逢第106章 倭夷入寇第582章 後記宣德(1)143.第143章 老奴末日第606章 地府微末之功朱高煦第389章 日本國變222.第222章 奉天靖難第13章 大樹營內第602章 地府春秋筆法朱允炆請假第38章 宋國公府188.第188章 黃雀在後289.第289章 鄭和下東洋第446章 滅其國更其主181.第181章 關外尚安333.第333章 兀良哈末路219.第219章 湘王自焚228.第228章 戰勝似敗207.第207章 子債父償第408章 新老更替180.第180章 另尋他路第95章 身不由己第354章 伉儷情深280.第280章 安撫諸將第400章 炮擊木骨都束第563章 聖人親至第600章 後記永曆新明第365章 生擒阿魯臺325.第325章 永樂三年273.第273章 勝券在握
第438章 舊人將去第393章 呂宋開荒第94章 朝夕禍福297.第297章 海貿之爭第25章 春和宮內第604章 地府本性純樸燕朱棣第392章 新年氣象246.第246章 末路盡忠第35章 位高權重第359章 自由貿易第131章 日出松江第131章 日出松江第122章 臨出行前第426章 瘋狂作死296.第296章 改封諸藩第130章 秦王樉薨第97章 龍江船廠第19章 衛所尚足272.第272章 各懷鬼胎第56章 陳年往事186.第186章 攻守易形第23章 爺孫較勁第14章 常鱗凡介298.第298章 家有遺傳第102章 西南欲亂第442章 環球航行第575章 永樂無憾第434章 皇明宗規第367章 調停諸國第340章 青藏驛道第66章 宮中密談301.第301章 父慈子孝第460章 好事成雙第453章 棒雞倭狗第399章 審時度勢第440章 東洲自古以來第457章 爹求你件事238.第238章 破陣胡兒第371章 西南震怖178.第178章 得寸進尺第441章 父慈子孝第491章 各有心思第587章 後記景泰第59章 東窗事發第74章 二子善謀304.第304章 苛捐雜稅第119章 心態轉變第454章 北上之旅第355章 忘恩負義第25章 春和宮內第376章 貪心不足334.第334章 道貌岸然320.第320章 高歌猛進第569章 安西北庭第517章 國有疑難可問誰第506章 父強子壯第4章 魁首第445章 解縉案第581章 日落西斜267.第267章 撥亂反正第455章 人在囧途227.第227章 炮轟鐵嶺第454章 北上之旅210.第210章 風雨前奏335.第335章 波流涌動第585章 後記宣德(4)234.第234章 烽火夏至第344章 把船靠過去第599章 後記永曆(2)第609章 地府你的大蒙古亡了204.第204章 故人重逢第106章 倭夷入寇第582章 後記宣德(1)143.第143章 老奴末日第606章 地府微末之功朱高煦第389章 日本國變222.第222章 奉天靖難第13章 大樹營內第602章 地府春秋筆法朱允炆請假第38章 宋國公府188.第188章 黃雀在後289.第289章 鄭和下東洋第446章 滅其國更其主181.第181章 關外尚安333.第333章 兀良哈末路219.第219章 湘王自焚228.第228章 戰勝似敗207.第207章 子債父償第408章 新老更替180.第180章 另尋他路第95章 身不由己第354章 伉儷情深280.第280章 安撫諸將第400章 炮擊木骨都束第563章 聖人親至第600章 後記永曆新明第365章 生擒阿魯臺325.第325章 永樂三年273.第273章 勝券在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