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潛龍在淵

第28章 潛龍在淵

“勞煩了。”

站在一處街巷院子門口,朱高煦感謝同時,也從身上拿出了十文錢遞給了帶路的兵卒。

“這這這……殿下,這可使不得。”

兵卒見狀三魂嚇出七魄,他可不敢拿一個未來的郡王錢。

“我給你,你便拿着。”

朱高煦不讓兵卒反駁,直接將十文錢塞入了他的懷裡,順帶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若是要謝我,就替我和戌字百戶的兄弟打聲招呼。”

“小的一定。”兵卒見狀連連躬身行禮,不敢直起腰桿。

朱高煦見狀也不多說什麼,轉身用盛庸給他的鑰匙打開了院門,帶着楊展和王瑄走了進去。

“這院子還挺大,估計是副千戶的規制。”

院門一打開,楊展便在院子中央轉了一圈,有些感嘆的開口。

他父親是百戶,家中院子也是按照百戶規制,而羽林左衛給朱高煦的,明顯不符合他的官職。

楊展往後院跑去,王瑄則是和朱高煦走到了正廳坐下。

過了片刻,楊展逛完回到了正廳,笑呵呵的說道:

“二進出的院子,有倒座房三間,後罩房三間,左右廂房各一間,左右耳房各一間,正房一間。”

“殿下,伱這一個人住,可有些遭罪了,不然還是僱兩個人吧。”

楊展沒有說要來陪朱高煦入住的話,因爲他和王瑄得在大教場呆着習武,等待來年考校武藝。

“一個人住,我估計以後得在外面吃了。”

朱高煦看了看這院子,青磚綠瓦白牆,僅這樣的一處院子,便是大明九成百姓勞苦數年不得的居所。

這還是大明的房價低,要是和宋代一樣高,那恐怕賣這一處院子,就足夠百來戶人家舒服過十幾年了。

“楊展你去租輛驢車,將左耳房的二十匹絹賣了吧。”

朱高煦交代着,楊展聽後也反問道:“殿下,您在大教場的東西還帶過來嗎?”

“兵書留下《武經總要》給你們二人學習,其餘的帶過來吧。”

“你們先去,我休息休息。”

朱高煦一邊說,一邊起身前往旁邊的耳房休息。

都督府讓人準備好了被褥和紙筆硯墨,因此他完全可以拎包入住。

楊展見朱高煦要休息,拉着王瑄便起身走出了院子。

朱高煦躺在臥榻上,想了想老朱對於自己的安排,心裡有三分激動,更有七分惶恐。

儘管他知道老朱對自己的子孫都很好,哪怕子孫犯錯也不會處罰太重,可朱高煦更知道,自己是爲了“謀反”而表現出的這一切。

如果被朱元璋察覺到他的意圖,那他會怎麼對自己?

自己說自己是爲了自保才這麼做的,朱元璋又會相信嗎?

想到這裡,朱高煦躺不住了,直接坐了起來。

他望着空無一物的地磚,腦子有些放空。

“我沒有必要一定要造反,如果朱允炆真的接受了我的《削藩論》,那我還是可以做我的塞王。”

“如果他還是一意孤行,屆時我那爺爺也死了,我何必還要怕他?”

朱高煦自我安慰着,這一刻他算是體會到了歷史上朱棣的幾分感受。

在老子強壯的局面下,兒孫想要造反可不是那麼好受的。

造反不成功就是死,成功了良心也難安。 這麼想着,朱高煦躺了回去,迷迷糊糊的陷入了睡夢中。

等他醒來,還是被搬運東西的聲音給吵醒的。

揉搓了雙眼,待他緩緩坐起身來,楊展和王瑄正在搬運一匹匹絲絹。

由於耳房窗戶開着,進門的楊展也看到了朱高煦起牀,因此也招呼道:

“殿下,我給您帶回來了飯菜。”

“好……”朱高煦腦子有幾分迷糊,沒來得及看飯菜便走出正房,來到院中水井邊打水洗了把臉。

期間王瑄和楊展來回走了兩次,等朱高煦洗好臉,胡亂用袖子擦了擦時,楊展也來到水井邊喝了一口水:“爽快!”

他嚎了一嗓子,緊接着露着大白牙笑道:

“殿下,都談攏了,二十匹絲絹十二貫,算上前番換的寶鈔,以及這段日子剩下的錢,合計是一百四十七貫三百餘文。”

“稍許我和老王運來兵書的時候,再把錢箱子運來,順帶給您添一些平日裡所用的物件。”

“好,你們去吧。”朱高煦擺了擺手,他這會兒被朱元璋的安排給弄得頭暈腦脹。

楊展見他沒有心思談別的,也沒有多說什麼,轉身走出了院子,順帶把門帶上了。

在他走後,朱高煦沒有直接起身,而是坐到了水井不遠處的石墩上。

坐了一會兒後,他才緩緩起身回到正房的會廳。

在會廳主位的桌上放着一個四層食盒,層層打開後有一碗米飯和三菜一湯。

朱高煦將其拿出後動筷吃食,對於他的體格來說,這點飯菜一個人吃完並不困難。

只是吃飯間,他又想起了自己的處境。

且不提遠的,單單近一些的內城便會給他帶來不少煩惱。

內城之中諸王在京府邸裡有不少子弟在京讀書,其中自己的好大哥朱高熾和好三弟朱高燧便足夠讓朱高煦頭疼。

自他穿越性格變化之後,他便極力躲避朱高熾和朱高燧,生怕他們察覺出一絲不對。

眼下哪怕過去了四個月,可四個月的時間,斷然是不可能讓自己有如此之多的變化的。

“在京中,還是得躲避着他們,拖得越長越好……”

朱高煦邊想邊吃,過了一會兒盡數吃乾淨過後,他將碗筷收入食盒內,蓋好後便走回了左耳房的書房。

書房裡除了書案和書架,紙筆硯墨等物件,還擺放着一個甲冑架,以及架子上的羽林左衛明甲。

明甲又稱扎甲,明初制式扎甲比較宋代減少了許多不必要的甲葉,因此重量得以下降到四十五斤,摺合約後世五十四斤。

除去甲冑,如果加上長弓箭矢及腰刀、長槍、圓盾等物,重量約能達到五十五斤,摺合約後世六十六斤。

不過,朱高煦眼下是百戶官,日常穿戴只需要帶腰刀即可,而一柄腰刀重量不過一斤十兩罷了。

當然,這樣的兵器對於普通兵卒來說是比較稱手的,對於朱高煦來說就未免太輕了。

歷史上的朱高煦能身披雙甲,扛着大纛在戰場上衝鋒,而眼下的朱高煦雖然還沒有長大,但力量卻比同時期的朱高煦更大。

時隔一個多月沒有着甲的朱高煦穿戴了這套明甲,別上腰刀後仔細感受了一下。

這甲冑穿在他的身上,對於他來說並不算太大的負擔,朱高煦估量了一下,如果他願意,他甚至現在就可以穿着雙甲,只是那樣的話會比較累。

“這力量倒是還屬於人的範疇。”

朱高煦回憶了一下前世的大力士舉重記錄,又想了想歷史上前身舉着幾百斤的鼎來回蹦躂,忍不住笑了出來。

他將甲冑脫下,擺回了甲冑架上,而後便準備等着楊展他們把兵書送來。

只是在他等待的時候,穎國公傅友德被召回南京的消息也傳到了北方。

(本章完)

第374章 好事不斷第512章 物是人非第94章 朝夕禍福第76章 造船平倭第13章 大樹營內第473章 自取滅亡263.第263章 馳騁淮南257.第257章 大戰在即188.第188章 黃雀在後第390章 皆爲利攘第91章 仁官不仁民164.第164章 燕王掃北191.第191章 十六字訣第388章 安得廣廈千萬間第576章 烈士暮年第466章 各懷鬼胎第47章 東宮名錄第122章 臨出行前第570章 城頭論政第488章 欣欣向榮229.第229章 破軍如牧羊第598章 後記永曆(1)290.第290章 沿海商幫211.第211章 危機四伏第16章 閒暇日子第55章 道德者死第407章 永樂十年第111章 喜事連連第92章 鳥盡弓藏335.第335章 波流涌動第40章 燕府三子186.第186章 攻守易形第341章 南洋海賊王261.第261章 軍民魚水第571章 君臨河中第567章 甕中之鱉第15章 武英殿中第436章 春風吹又生第340章 青藏驛道252.第252章 建文二年第51章 孜孜不倦第384章 九百將士歸玉門第39章 敲山震虎170.第170章 野人來投第569章 安西北庭第528章 民康物阜第106章 倭夷入寇第496章 枕戈待旦第415章 戰爭序幕第396章 先甜後苦160.第160章 哈達嶺之戰第361章 輕敵冒進第474章 程匯元案332.第332章 窮途末路第88章 晉府難安第69章 爺孫和睦180.第180章 另尋他路第475章 父債子還第396章 先甜後苦214.第214章 建文削藩第608章 地府勢單唐宗力孤漢祖222.第222章 奉天靖難第98章 但願海波平320.第320章 高歌猛進第537章 蘇州遊行306.第306章 定額之爭281.第281章 螳臂當車者第382章 炮擊忽魯謨斯192.第192章 兵者詭道303.第303章 替父教子273.第273章 勝券在握第381章 背有靠山第581章 日落西斜312.第312章 不安分的爹248.第248章 渤海入關第352章 永樂大閱兵212.第212章 搭臺唱戲第366章 此子類父295.第295章 籌謀安南231.第231章 遼事糜爛第516章 自爆第459章 闔家團圓204.第204章 故人重逢227.第227章 炮轟鐵嶺191.第191章 十六字訣第94章 朝夕禍福第15章 武英殿中第386章 波斯之亂206.第206章 挾父自重第557章 各方局勢第611章 地府太子甚善朱厚照332.第332章 窮途末路第59章 東窗事發214.第214章 建文削藩262.第262章 京師震動第6章 陰晴圓缺229.第229章 破軍如牧羊第50章 漢人皆說胡兒語第457章 爹求你件事第437章 江左恥辱
第374章 好事不斷第512章 物是人非第94章 朝夕禍福第76章 造船平倭第13章 大樹營內第473章 自取滅亡263.第263章 馳騁淮南257.第257章 大戰在即188.第188章 黃雀在後第390章 皆爲利攘第91章 仁官不仁民164.第164章 燕王掃北191.第191章 十六字訣第388章 安得廣廈千萬間第576章 烈士暮年第466章 各懷鬼胎第47章 東宮名錄第122章 臨出行前第570章 城頭論政第488章 欣欣向榮229.第229章 破軍如牧羊第598章 後記永曆(1)290.第290章 沿海商幫211.第211章 危機四伏第16章 閒暇日子第55章 道德者死第407章 永樂十年第111章 喜事連連第92章 鳥盡弓藏335.第335章 波流涌動第40章 燕府三子186.第186章 攻守易形第341章 南洋海賊王261.第261章 軍民魚水第571章 君臨河中第567章 甕中之鱉第15章 武英殿中第436章 春風吹又生第340章 青藏驛道252.第252章 建文二年第51章 孜孜不倦第384章 九百將士歸玉門第39章 敲山震虎170.第170章 野人來投第569章 安西北庭第528章 民康物阜第106章 倭夷入寇第496章 枕戈待旦第415章 戰爭序幕第396章 先甜後苦160.第160章 哈達嶺之戰第361章 輕敵冒進第474章 程匯元案332.第332章 窮途末路第88章 晉府難安第69章 爺孫和睦180.第180章 另尋他路第475章 父債子還第396章 先甜後苦214.第214章 建文削藩第608章 地府勢單唐宗力孤漢祖222.第222章 奉天靖難第98章 但願海波平320.第320章 高歌猛進第537章 蘇州遊行306.第306章 定額之爭281.第281章 螳臂當車者第382章 炮擊忽魯謨斯192.第192章 兵者詭道303.第303章 替父教子273.第273章 勝券在握第381章 背有靠山第581章 日落西斜312.第312章 不安分的爹248.第248章 渤海入關第352章 永樂大閱兵212.第212章 搭臺唱戲第366章 此子類父295.第295章 籌謀安南231.第231章 遼事糜爛第516章 自爆第459章 闔家團圓204.第204章 故人重逢227.第227章 炮轟鐵嶺191.第191章 十六字訣第94章 朝夕禍福第15章 武英殿中第386章 波斯之亂206.第206章 挾父自重第557章 各方局勢第611章 地府太子甚善朱厚照332.第332章 窮途末路第59章 東窗事發214.第214章 建文削藩262.第262章 京師震動第6章 陰晴圓缺229.第229章 破軍如牧羊第50章 漢人皆說胡兒語第457章 爹求你件事第437章 江左恥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