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孜孜不倦

第51章 孜孜不倦

“這小子看的還挺入迷……”

穎國公府內,傅友德在耳房偷看朱高煦的反應,瞧着他一會拍案叫絕、一會不斷搖頭,心裡不由的升起一種自豪感。

瞧吧,我傅友德寫的兵書也不差。

這也得虧朱高煦聽不見傅友德的心聲,不然他恐怕會有些木然。

畢竟在他看來,傅友德口中的兵書,實際上就是一本中長篇的日記罷了。

“我去瞧瞧這小子看得如何了。”

傅友德心裡驕傲之餘,不免想看看朱高煦從兵書裡學到了什麼。

他對傅忠交代一句,便走出耳房來到前院,倒座房門前的兩名兵卒似乎也見過他,因此慌忙作揖:“國公!”

“嗯……”傅友德應了一聲走進屋內,而朱高煦也早早聽到了腳步聲,因此放下書起身,爲傅友德端來了一把椅子。

見傅忠進來,他又自己動手端了一把椅子。

他的舉動讓傅友德和傅忠都十分滿意,二人坐下後,傅友德便看了一眼自己的“兵書”,頗爲自滿的詢問:

“如何?這書中內容還算可以吧?”

“自然不錯!”朱高煦坐下後興高采烈的回答:

“這本《遊記》之中的許多內容對小子幫助很大,尤其是關於北邊、西南的風俗地理。”

“遊記……”傅忠只覺得自己似乎聽到了自家父親心碎的聲音,側頭看去,卻沒想到傅友德還能鎮定。

強壓着脾氣,傅友德勉強擠出一個笑臉:“你說它是遊記,那其中的軍情記載呢?能否算作兵類的叢書?”

“這個……”朱高煦看出了傅友德的勉強,連忙改口道:

“雖然不能稱作兵書,但確實算是兵類叢書,可以供南方將領瞭解北方和西南。”

“嗯……”傅友德得到了一個不算完滿的答案,也算有了幾分安慰。

“不過書中有些東西小子不甚瞭解,所以想請國公賜教。”

朱高煦開門見山的詢問,引得傅友德好奇:“不解,是什麼?”

“您看,小子不解的地方就是這個軍戶逃亡的問題。”朱高煦拿起了書,指着其中內容詢問傅友德。

傅友德低頭查看,這纔看到本頁書寫的是洪武三年底,大都督府給內廷的報告。

【丙子,大都督府言:“自吳元年十月至洪武三年十一月終,軍士逃亡者計四萬七千九百八十六人。”詔天下諸司追捕之。】

在這段簡短的記載中,明軍從朱元璋受封吳王元年十月至洪武三年十一月的時間裡,全國軍士逃亡數量已經達到了四萬七千九百餘人。

這種逃兵現象讓大都督府警惕,傅友德也認爲要嚴加治軍,而在後續的記載中,朱元璋下達了制度化清查逃兵與缺員的行動。

先是制訂連坐的條例,軍士逃亡軍官負責,接着派出專人領導“清軍“工作,後來又在全軍編造“清勾冊”,清查軍士員額,形成明代“清軍”制度的雛形。

如“小旗逃所隸三人,降爲軍。上至總旗、百戶、千戶,皆視逃軍多寡,奪俸降革。其從徵在外者,罰尤嚴”。

此外,洪武十六年,朱元璋又命五軍府檄外衛所,速逮缺伍士卒,給事中潘庸等分行清理之。

十七年,兵部尚書俞綸也上疏,稱“京衛軍戶絕者,毋冒取同姓及同姓之親,令有司覈實發補,府衛毋特遣人”。

二十一年,朱元璋又詔衛所覈實軍伍。

可以說,從吳王元年到眼下,這二十幾年的時間中,明軍軍戶的逃亡是一直持續的。

如果在不懂明代軍戶制度的人看來,這恐怕是朱元璋苛虐軍士後,軍士們集體反應的體現。

畢竟洪武三年正是大明朝高歌猛進,實施第二次北伐的一年。

這一年左路徐達大破王保保,讓王保保木板渡黃河而逃。 右路李文忠攻破應昌擒獲元昭宗之子,元昭宗僅領數十騎遁逃。

五月,明軍又發兵攻佔河州打開吐蕃門戶。

整場戰役下來,北伐明軍大獲全勝。

可就是在這樣“從勝利走向勝利”的背景下,明軍軍士竟然不斷逃跑,三年時間逃了四萬七千之多。

這樣的現象,在朱高煦看來實在是難以置信。

不過面對朱高煦的驚訝,傅友德倒是表現得十分淡定。

他接過這書,指着上面的內容說道:“三年逃兵卒四萬七雖然多,但比起歷朝歷代,我們已經算是治軍甚嚴的了。”

“你看秦國變法,獎勵耕戰,秦國農民也是變着法逃亡。”

“唐朝的太宗、高宗開疆拓土,但是府兵也是出現寧願自殘也不去打仗。”

“更近些就不必多說,兩宋廂軍逃亡,北虜治下的蒙古人也是爭先逃亡。”

“比起前朝,我們的逃亡數量算是很少的了。”

“況且,這些逃兵逃了也好,最少讓隊伍的不穩定變得鞏固,再往後的逃卒也越來越少了,都是些不願意服役的軍戶子弟。”

傅友德給朱高煦上了一課,不過這也是和朱高煦不瞭解古代和近代軍事史所導致的。

如果他但凡前世上點心,那他就知道哪怕到了近現代,在開國之初的逃兵數量也不在少數,甚至在報告中出現過一個地區逃亡兩萬有餘的記錄。

不過對此,大部分將領都是從擔心變得逐漸放心。

近現代都如此,更別提明初軍戶了。

雖然明初軍戶待遇不錯,往往能在駐地得到二十畝至一百畝的屯田,還擁有包括“月糧”和“行糧”的軍餉,但同樣他們承擔的責任也更大。

一戶軍戶中,除了擔任軍士的父外,其餘諸子也會被授予餘田。

一戶軍戶要先耕種衛所的軍屯田,然後才能種自家的餘田。

前者的五十畝軍屯田所產糧食,僅有十二石屬於軍戶,而後者的餘田不論多寡,都要承擔每畝一斗二升的徵糧,接近民戶徵糧的四倍。

除此之外,一年下來雖然還有二十四斤鹽的福利,但要命的是他們還得做好隨時被移民的準備。

這樣的條件下,洪武年間一百八十萬軍戶中逃亡數萬戶也能接受。

不過以朱高煦過往查閱的府軍制度來看,軍戶子弟往往大多三代而滿,四代則逃。

如今的洪武朝軍戶大多還在第二代,第三代還沒有成長起來。

一旦這第三代子弟成長起來,那衛所制的崩壞也就要開始了。

不管怎麼樣,日後大明都得像大唐一樣轉爲募兵制。

想到這裡,朱高煦也對傅友德作揖:“小子受教了。”

ωwш •тtκan •¢ ○

“好了,你還有甚不解的東西,都一一道來,我給伱解釋。”

傅友德見朱高煦聽得進去,當即也來了興致,毫無保留的詢問起了他。

朱高煦見狀也高興,連忙將自己不解的問題一一拋出,並在傅友德的解釋下逐漸明瞭。

即便時間一點點逝去,太陽一點點西斜,卻也無法打斷朱高煦如海綿般吸取知識的舉動……

(本章完)

第29章 二王相猜第552章 各抒己見第504章 各懷鬼胎207.第207章 子債父償第563章 聖人親至144.第144章 凱旋南歸第429章 三徵蒙古第562章 彌天大謊第78章 何安瑤苗第405章 怨種父子第562章 彌天大謊第469章 建元洪熙300.第300章 滿載而歸第585章 後記宣德(4)第53章 難成大器271.第271章 兵圍京師262.第262章 京師震動225.第225章 風起雲涌190.第190章 百步穿楊325.第325章 永樂三年第583章 後記宣德(2)第439章 祖傳畫餅295.第295章 籌謀安南185.第185章 東征西討第63章 書房論兵第45章 爲朱氏孫第64章 募兵之論276.第276章 理清稅制231.第231章 遼事糜爛214.第214章 建文削藩246.第246章 末路盡忠243.第243章 月漾橋之戰198.第198章 父慈子孝165.第165章 偷樑換柱第549章 形單影隻235.第235章 枕戈待旦292.第292章 插手幕府301.第301章 父慈子孝第433章 北征告終第479章 傳統手藝270.第270章 兵臨城下第380章 白手起家240.第240章 尷尬境地第353章 二下西洋第89章 孤家寡人第49章 傲雪欺霜第560章 朝日孝子第367章 調停諸國第560章 朝日孝子第66章 宮中密談324.第324章 桑稼疾苦第30章 父子相似第137章 北亂南治第345章 呂宋宣慰司第555章 狐假虎威第531章 洪熙十二年第456章 衣錦還鄉第120章 各有難處278.第278章 年號永樂第398章 大發戰爭財280.第280章 安撫諸將第422章 新年氣象第99章 閉門思過第365章 生擒阿魯臺221.第221章 出兵削藩319.第319章 南征安南第414章 張弛有序第374章 好事不斷第344章 把船靠過去第423章 殺雞儆猴第81章 孝陵之上第549章 形單影隻第395章 厚德嘉貞261.第261章 軍民魚水322.第322章 應對自如第107章 會廳議倭第372章 色厲內茬264.第264章 長江天險第517章 國有疑難可問誰第79章 中元祭日第610章 地府肉體堅韌朱允炆第524章 以一持萬第378章 着手北方第539章 君子之澤第451章 繁花似錦第18章 小子野望第78章 何安瑤苗第612章 地府獐頭鼠目朱老四第469章 建元洪熙第412章 天神的孫子第436章 春風吹又生第488章 欣欣向榮229.第229章 破軍如牧羊第521章 西方來敵第35章 位高權重262.第262章 京師震動240.第240章 尷尬境地第30章 父子相似213.第213章 大局始端
第29章 二王相猜第552章 各抒己見第504章 各懷鬼胎207.第207章 子債父償第563章 聖人親至144.第144章 凱旋南歸第429章 三徵蒙古第562章 彌天大謊第78章 何安瑤苗第405章 怨種父子第562章 彌天大謊第469章 建元洪熙300.第300章 滿載而歸第585章 後記宣德(4)第53章 難成大器271.第271章 兵圍京師262.第262章 京師震動225.第225章 風起雲涌190.第190章 百步穿楊325.第325章 永樂三年第583章 後記宣德(2)第439章 祖傳畫餅295.第295章 籌謀安南185.第185章 東征西討第63章 書房論兵第45章 爲朱氏孫第64章 募兵之論276.第276章 理清稅制231.第231章 遼事糜爛214.第214章 建文削藩246.第246章 末路盡忠243.第243章 月漾橋之戰198.第198章 父慈子孝165.第165章 偷樑換柱第549章 形單影隻235.第235章 枕戈待旦292.第292章 插手幕府301.第301章 父慈子孝第433章 北征告終第479章 傳統手藝270.第270章 兵臨城下第380章 白手起家240.第240章 尷尬境地第353章 二下西洋第89章 孤家寡人第49章 傲雪欺霜第560章 朝日孝子第367章 調停諸國第560章 朝日孝子第66章 宮中密談324.第324章 桑稼疾苦第30章 父子相似第137章 北亂南治第345章 呂宋宣慰司第555章 狐假虎威第531章 洪熙十二年第456章 衣錦還鄉第120章 各有難處278.第278章 年號永樂第398章 大發戰爭財280.第280章 安撫諸將第422章 新年氣象第99章 閉門思過第365章 生擒阿魯臺221.第221章 出兵削藩319.第319章 南征安南第414章 張弛有序第374章 好事不斷第344章 把船靠過去第423章 殺雞儆猴第81章 孝陵之上第549章 形單影隻第395章 厚德嘉貞261.第261章 軍民魚水322.第322章 應對自如第107章 會廳議倭第372章 色厲內茬264.第264章 長江天險第517章 國有疑難可問誰第79章 中元祭日第610章 地府肉體堅韌朱允炆第524章 以一持萬第378章 着手北方第539章 君子之澤第451章 繁花似錦第18章 小子野望第78章 何安瑤苗第612章 地府獐頭鼠目朱老四第469章 建元洪熙第412章 天神的孫子第436章 春風吹又生第488章 欣欣向榮229.第229章 破軍如牧羊第521章 西方來敵第35章 位高權重262.第262章 京師震動240.第240章 尷尬境地第30章 父子相似213.第213章 大局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