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孝陵之上

第81章 孝陵之上

“我倒是差點忘記今日是中元節了……”

紫金山下,當朱高煦翻身下馬,看着太監們將一摞摞黃紙搬出時,他這纔想起今日是七月十五中元節,是祭奠死去親人的日子。

待他回過神來,兩名豹韜衛兵卒正欲將他與徐增壽的馬牽走。

見此情景,朱高煦連忙交代:“餵它三斤豆料,十斤水便可。”

“是!”

牽走赤驩的兵卒作揖退下,朱高煦也將目光轉投向了四周。

在他身後是一座高三丈、寬兩丈的兩柱沖天式石雕牌坊,額上橫刻“諸司官員下馬”六個大字,往後看則是鬱鬱蔥蔥的樹木。

如徐增壽所說一樣,紫金山內的樹木都是十二年前才種上的,算起來也就是馬皇后薨逝的那一年。

這些樹種類繁雜,但多以柏樹爲主,其餘皆是馬皇后家鄉的樹木。

它們之中,柏樹長得最爲高大,雖然只種下十二年,但卻皆有二丈之高,而宿州樹木也大多有丈許。

不過,即便朱元璋有意在紫金山種樹,但以這個時代的植樹手段來說,偌大的紫金山想要種滿樹木,那卻不是一年兩年能完成的,而是要持續十餘年。

在他這麼想着的時候,大輅也停在了紫金山下的神道前,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在衆人的目光中,郭英打開了大輅車門,率先下了馬車,而後朱元璋才緩緩下車。

下車後,他目光掃視了衆人,最後停留在爲馬皇后及先太子朱標準備的諸多物品上。

檢查過後,他親自走上了神道,向着前面的孝陵及東陵走去。

朱高煦緊隨其後,再往後則是徐增壽和郭英,最後是司禮監的隨身太監和百餘名身着黑衣的豹韜衛精騎。

隊伍步行五百餘步後,出現在衆人面前的是一座由兵卒看守的正門。

這孝陵正門是典型的黃色琉璃瓦加重檐式建築,牆壁以磚石砌築而成,下部爲石造須彌座,上刻大金門。

這大金門面闊八丈米,進深兩丈五尺,牆壁闢有三個券門洞,中門高一丈五尺,左右兩門高一丈三尺。

走過大金門甬道後,出現在的便是擁有神道石刻的一段路。

神道由東向西北延伸,兩旁依次排列着獅子、獬豸、駱駝、象、麒麟、馬六種石獸,每種兩對,共十二對二十四件,每種兩跪兩立,夾道迎侍。

在神道石獸的左右還站立着身着黑衣的守陵兵卒,他們眼觀鼻,鼻觀心,略微低着頭,等待朱元璋及朱高煦他們經過。

之後,朱元璋等人又先後路過文武方門、碑殿、享殿、大石橋、方城,最後才抵達了此次目標的孝陵明樓。

孝陵明樓在方城之上,重檐歇山頂,上覆黃色琉璃瓦,東西長三十一丈,南北寬六丈,南面開三個拱門,其餘三面各開一個拱門,每扇門上面的門釘爲九行,每行九顆,以顯示九五之尊。

距離此地二百餘步外的崇丘即是孝陵寶頂,即馬皇后的寢宮所在地。

因此,到了明樓之後,非親近之人不得入內。

朱高煦跟隨朱元璋走入明樓後,這裡高懸着馬皇后的畫像,與朱高煦在後世所見那幅畫別無二樣。

守在明樓內的守陵宮女見到朱元璋到來,當即五拜三叩,隨後起身將點燃的香呈給朱元璋和朱高煦。

二人接過後,持着三炷香便開始躬身行禮。

這其中,朱高煦由於對馬皇后沒有什麼記憶,因此雖然動作莊肅,腦中卻在胡思亂想。

相較他,朱元璋則是在躬身行禮的時候,腦中不斷閃過昔日他與馬皇后的過往。

“妹子,我也算鐵石心腸了……”

回憶過往,朱元璋卻是怎麼也哭不出來,或許早在馬皇后薨逝的那幾日,他便已經將眼淚哭了大半。

剩下的,也在東陵貢獻給了自家的長子朱標。 將香插好,朱元璋就這樣安靜的站在明樓內,看着眼前懸掛的馬皇后畫像,一動不動,不知道在想什麼。

站在他背後的朱高煦也在插完香後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只是他就沒有朱元璋那麼多回憶了。

他人雖然站在原地,但心思已經在想午飯吃什麼了。

“我之前聽說了,你爹每年都帶你們兄弟三人去寺廟祭拜皇后,只是你小子每次都不哭。”

明樓內,朱元璋的聲音迴盪着響起,嚇得朱高煦一哆嗦的同時也尷尬回答道:

“小子那時候太小了,還不明白人之常情。”

“那現在伱給我哭一個。”朱元璋打斷道。

“……”朱高煦無言以對,也不敢反駁,只能在心底將過往悲傷的事情想了一遍。

只是不管他怎麼想,他那眼眶都擠不出來一滴眼淚,給他急的滿臉通紅。

恰巧這時,朱元璋也轉過身來與他對視,瞧着他的模樣,臉上波瀾不驚。

“爺爺……我這人天生眼窩子深,哭不出來。”

朱高煦擺出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朱元璋卻沒有斥責他,反而說出了讓朱高煦驚訝的一番話:

“你與你奶奶沒見過面,哭不出來也不出奇,我小時候哭我那些祖宗也哭不出來。”

朱元璋的一番話讓朱高煦語塞,他倒是沒想到朱元璋居然看得那麼開。

就朱高煦眼下的這番舉動,若是被一些儒生看到,恐怕要說他不孝了。

然而在朱元璋看來,這反倒是人之常情。

他的這番舉動,倒是讓朱高煦沒那麼怕他了。

“你此前說的錢鈔法,我仔細想過了。”

忽的,朱元璋話鋒一轉,從原本的爺孫身份變成了君臣,朱高煦一時間反應不過來,愣在原地不知所措。

只是朱元璋並未怪罪他,而是說出自己的想法:

“若是雲南之地真有大量的金銀銅礦,那每歲開出多少金銀,戶部便收回多少寶鈔。”

“可若是雲南的金銀銅礦全無,那你就自己去宗人府領十棍吧。”

朱元璋說出了他對兒孫最嚴重的懲罰,而在朱高煦看來,杖責十棍雖然疼痛,但並不足以受傷致命。

老朱既然要勘探雲南金銀銅礦,那自然要耗費不少人力物力。

如果換做普通官員上奏不實,那恐怕輕者流放,重則杖斃了。

相比較之下,朱高煦這十棍子就能頂過如此大的罪責,可見朱元璋對自家兒孫的懲處低到了何種程度。

“你就這麼有自信?”

朱元璋看着咧嘴笑着作揖的朱高煦,不禁好奇起來。

面對這個問題,朱高煦也笑着起身:“孫兒從來不打誑語,既然說了有,那便一定有!”

“一定有?”朱元璋重複一遍。

“一定有!”朱高煦的目光沒有躲閃,堅定的與朱元璋對視。

那倔強的模樣,讓朱元璋不由想起了朱標……

(本章完)

第15章 武英殿中271.第271章 兵圍京師323.第323章 討債兄弟156.第156章 兵臨城下第560章 朝日孝子第2章 大教場第22章 《削藩論》324.第324章 桑稼疾苦第551章 父析子荷第586章 後記宣德(5)第104章 歸北不遠第13章 大樹營內第482章 狼子野心第102章 西南欲亂第494章 癸卯案終第425章 人君姿態152.第152章 姻緣自天降第2章 大教場第597章 後記隆永而終第65章 上架感言167.第167章 啃老趁早第127章 終抵吉林第469章 建元洪熙第351章 稱孤不道寡284.第284章 諸事繁雜第443章 未雨綢繆163.第163章 歸家亦苦第65章 上架感言第377章 明滅錫蘭第108章 諸王態度第89章 孤家寡人第516章 自爆第601章 後記共和大明第18章 小子野望244.第244章第528章 民康物阜第125章 渡海登萊第53章 難成大器222.第222章 奉天靖難334.第334章 道貌岸然第338章 朝貢外交體系第4章 魁首第29章 二王相猜第134章 以待天時159.第159章 血戰不退第12章 天下糜爛第600章 後記永曆新明第422章 新年氣象326.第326章 籌備北征第583章 後記宣德(2)第98章 但願海波平201.第201章 喪子之痛第98章 但願海波平第569章 安西北庭270.第270章 兵臨城下第390章 皆爲利攘第431章 硬頂上第70章 何不燒煤第474章 程匯元案第88章 晉府難安第56章 陳年往事第480章 攜老扶幼第83章 擅寡而長第512章 物是人非272.第272章 各懷鬼胎194.第194章 君子不妒167.第167章 啃老趁早第476章 大明銀行第401章 再議北征第127章 終抵吉林第434章 皇明宗規第430章 逐胡三千里307.第307章 東宮有後147.第147章 崽坑爺糧第530章 世界局勢274.第274章 闔宮焚燃277.第277章 王上加白第556章 人老心不老第127章 終抵吉林第453章 棒雞倭狗286.第286章 父子雄才233.第233章 解放遼南316.第316章 朱教習第23章 爺孫較勁第400章 炮擊木骨都束第65章 上架感言182.第182章 坐井觀天155.第155章 枕戈待旦第372章 色厲內茬第517章 國有疑難可問誰168.第168章 茁壯成長第391章 大明孝子第102章 西南欲亂第596章 後記崇弘中衰第612章 地府獐頭鼠目朱老四第433章 北征告終第513章 提振民心第518章 顏李案157.第157章 血色漫天第108章 諸王態度
第15章 武英殿中271.第271章 兵圍京師323.第323章 討債兄弟156.第156章 兵臨城下第560章 朝日孝子第2章 大教場第22章 《削藩論》324.第324章 桑稼疾苦第551章 父析子荷第586章 後記宣德(5)第104章 歸北不遠第13章 大樹營內第482章 狼子野心第102章 西南欲亂第494章 癸卯案終第425章 人君姿態152.第152章 姻緣自天降第2章 大教場第597章 後記隆永而終第65章 上架感言167.第167章 啃老趁早第127章 終抵吉林第469章 建元洪熙第351章 稱孤不道寡284.第284章 諸事繁雜第443章 未雨綢繆163.第163章 歸家亦苦第65章 上架感言第377章 明滅錫蘭第108章 諸王態度第89章 孤家寡人第516章 自爆第601章 後記共和大明第18章 小子野望244.第244章第528章 民康物阜第125章 渡海登萊第53章 難成大器222.第222章 奉天靖難334.第334章 道貌岸然第338章 朝貢外交體系第4章 魁首第29章 二王相猜第134章 以待天時159.第159章 血戰不退第12章 天下糜爛第600章 後記永曆新明第422章 新年氣象326.第326章 籌備北征第583章 後記宣德(2)第98章 但願海波平201.第201章 喪子之痛第98章 但願海波平第569章 安西北庭270.第270章 兵臨城下第390章 皆爲利攘第431章 硬頂上第70章 何不燒煤第474章 程匯元案第88章 晉府難安第56章 陳年往事第480章 攜老扶幼第83章 擅寡而長第512章 物是人非272.第272章 各懷鬼胎194.第194章 君子不妒167.第167章 啃老趁早第476章 大明銀行第401章 再議北征第127章 終抵吉林第434章 皇明宗規第430章 逐胡三千里307.第307章 東宮有後147.第147章 崽坑爺糧第530章 世界局勢274.第274章 闔宮焚燃277.第277章 王上加白第556章 人老心不老第127章 終抵吉林第453章 棒雞倭狗286.第286章 父子雄才233.第233章 解放遼南316.第316章 朱教習第23章 爺孫較勁第400章 炮擊木骨都束第65章 上架感言182.第182章 坐井觀天155.第155章 枕戈待旦第372章 色厲內茬第517章 國有疑難可問誰168.第168章 茁壯成長第391章 大明孝子第102章 西南欲亂第596章 後記崇弘中衰第612章 地府獐頭鼠目朱老四第433章 北征告終第513章 提振民心第518章 顏李案157.第157章 血色漫天第108章 諸王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