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錦囊妙計

烈日下,韓彥直正率領十餘名手下快馬加鞭趕到濠州。說來他運氣也好,剛到城門口,就正好碰到大隊宋軍出城。

韓彥直連忙向出城宋軍中的士卒一打聽,才得知張俊自月前撤回來後,又於不久前接到樞密院命令,要他只留下三千人守城,其餘主力均需撤退過江。眼下他正率行營中護軍主力準備南撤到長江以南的大本營建康。

他聽聞之後,連忙掉轉馬頭向隊列前面趕去,在一名張俊軍都指揮使的引領下,到了隊列最前面行進的張俊面前。

號稱南宋中興四將之一的張俊現已年約五旬,頭髮亦有些斑白。他留着三綹長鬚,一對鬥雞眼中閃着一絲精光,看到韓彥直急匆匆地跑來找自己,心中也是大爲驚奇。

張俊看到韓彥直縱馬趕在自己身側,微一驚愕,然後冷冷道:“原來是韓賢侄,不知如此急匆匆攔住本帥去路,有何要事啊?”

韓彥直只在一年前曾見過張俊一面,由於張俊曾經想吞併他老爹韓世忠的部隊,所以對他映象極深。雖然兩家關係很差,但他對張俊的相貌卻是記得牢靠。

他連忙拱手行了一禮,神態恭敬地說道:“張元帥,現我楚州突遭金軍偷襲,且城中又瘟疫四起,能戰之軍士不足五千人,而金軍卻是十倍於我。還望張將軍看在都是大宋部隊的份上,出兵相救!”

說罷,又深深地作了一躬。

在聽聞韓彥直的來意之後,張俊也是心中一驚。

不過他畢竟是隻老狐狸,心中雖然驚愕,卻是面不改色。

片刻之後,他就反應過來,皮笑肉不笑地說道:“韓賢侄不必驚慌,行營前護軍(韓家軍的官方正式稱呼)歷來勇猛過人,而令尊又是老成持重之人,金人想克楚州,實乃白日作夢也。”

“張元帥!如若楚州未出現瘟疫,我韓家軍自是不怕金人來襲,但現楚州因瘟疫之故,大半軍士及百姓均染病不能起身,形勢實乃萬分危急,還望張元帥能拋棄前嫌,救我楚州於水火之中!如若不然,金軍攻克楚州後,可長驅南下,直取揚州、壽春、廬州之地,斷我淮南宋軍的退路,江淮之地將危在旦夕啊!”韓彥直激動地再次相求道。

張俊一聽,也愣住了。他雖然和金軍打仗,敗的多勝的少,但卻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並非一員庸將,韓彥直這一說,他腦中一盤算,立刻就意識到楚州失陷後的嚴重後果了,知道韓彥直所言非虛。

只不過,張俊是個自私自利之人,考慮事情從來都只從自己的利益着想,至於大宋的安危,百姓的困苦,那和他毫無關係了。

張俊略爲思索之後,便決定明哲保身,韓世忠這老小子和自己相來不對路,讓他吃個大虧正合自己之意。說不定朝廷一怒之下,撤了韓世忠的職,讓他總領江淮軍事也難說呢。至於楚州丟了嘛,奪回來就是了,此次金軍南侵,開始階段不也勢如破竹?隨後還不是被他打得連戰連敗了。

於是他便輕撫頜下長鬚,不緊不慢地說道:“韓賢侄啊,不是張某不想救!實在是無隙救矣!張某已於數日前接到樞密院之令,需領軍回建康駐守,以保長江防務。這軍令如山,張某也不好違背啊!不過張某和令尊同殿爲臣,自不會見死不救,待張某回建康後,定當遣快馬赴臨安上報此事,請朝廷爲令尊安排援軍!如朝廷命令張某出戰,張某亦義不容辭!”

這幾句話他倒是說得斬釘截鐵。不過卻令韓彥直大失所望:等張俊回到了建康再派人去臨安通報?這一去一回,等到朝廷援軍發來,只怕一月時間也不夠,那時恐怕楚州早就失陷了,金軍只怕都打到長江邊上了。

韓彥直雖然早知張俊與自己父親不和,卻也未想到他如此不顧大局,居然見死不救到了這個地步。

當下便憤怒地說道:“張俊,家父與你以前雖有嫌隙,但畢竟都是大宋之將,現金軍大舉南下,眼見江淮一帶生靈塗炭,百姓又將流離失所。你居然對此置若罔聞!還算是個宋人嗎?”

張俊見狀,卻絲毫不爲所動,不屑道:“你當張某是岳飛那廝嗎?他敢違抗軍令,張某卻是不敢!”

說罷,他轉身對周圍衆將冷冷道:“兒郎們上路吧!咱們回建康了!”已經停下腳步的大軍又開始徐徐前進了。

拋下韓彥直獨自南行後,正與其父並排而行的張俊兒子張力卻有些焦燥不安。

行了片刻後,他勒住繮繩,對張俊急道:“父帥,爲何不救楚州呢?如若楚州失陷,則江淮防線將全線鬆動,金軍就將飲馬長江了……”

“哼!力兒,你光替別人着想,怎麼不爲自己想想?前幾天岳飛派王貴來借糧,你居然答應借給他!要不是我得知後及時阻止,你還真把咱們的軍糧借出去了!當年如若不是岳飛那廝和韓世忠串通一氣,打壓爲父,爲父何至於在淮西這鳥不生蛋的地方當個宣撫使?手下怎會才這幾萬老弱殘兵?這種人你都要借糧給他,真是越活越傻了!”

頓了一下,張俊有些恨鐵不成鋼地接着說道:“這次韓彥直來求援你又是這樣,光爲韓世忠那匹夫着想,就不肯想想這麼做會有什麼後果?你難道沒聽韓彥直那小子說楚州現在正鬧瘟疫嗎?我們去了之後,士卒也染上疫病咋辦?”

然後,他又恨恨地說道:“楚州丟了那是韓世忠的責任,與我們有何干系?一旦我們去救,保住了還好說,如若仍然丟了,我豈不是要和韓世忠一起揹負失城之罪?更何況樞密院已傳令叫我速回建康,你讓我去違抗朝廷命令嗎?”

張俊一番連珠炮般的話說出來,張力頓時啞口無言。過了半天他才說道:“父帥,可那江淮的局勢,豈不……”

“怕什麼?難道大宋的戰局就只能指望我張俊一人?楊沂中、劉琦、岳飛他們是吃素的嗎?而且我們上面還有一個樞密院,樞密院再上面還有官家呢!你擔心什麼?”張俊感覺自己這兒子當真是無可救藥了,看問題居然如此鼠目寸光.

“可是,這……”

“別可是了!你率你的本部人馬速度上路!趁現在楚州未失,我們抓緊時間趕到採石過江,不然萬一金軍一路南下攻克揚州,橫掃江北一帶渡口,我們再想過江就難了!”張俊下令道.

張力嘆了一口氣,雖然心中極不情願,卻也只能無奈地服從自己父親的指揮,率部踏上了南行的道路。

濠州城外,望着張俊等人遠去的背影,韓彥直氣得滿臉通紅,卻也無可奈何,只得恨恨說了句:“張老匹夫!算你狠!”

他見事情已無可挽回,雖然氣得不輕,卻也只得轉身縱馬回去,不過心中卻是焦燥不已。

這張俊不肯發兵,原也在意料之中,只是這樣一來,楚州便沒了援軍,五千來人困守這一座孤城可是十分岌岌可危的事。就算城中士卒全都康復,也未必就有勝算。

這時,他身旁的親兵方連忙提醒他道:“少將軍,虞先生不是說,如果張俊不肯發援兵,讓你看下他給的錦囊嗎?”

韓彥直這纔想起自己懷中還有一個錦囊,方連忙掏出來一觀。

這一看,他頓時心中大喜,對親兵說道:“調轉馬頭!我們現在去淮州,找王德將軍去!”;

第824章 剿滅蒙古的方法(上)第68章 真假金使第55章 冤家路窄第346章 海盜雲集第19章 搜索運河第780章 高麗出兵第343章 新型風帆第214章 後果嚴重第393章 營救韋太后的難題第595章 趙構發動了!第497章 以水制勝(下)第260章 不可小覷的趙眘第160章 決戰小商河(一)第340章 得償所願第178章 快刀斬亂麻第250章 臨安,我來了!第266章 雲雍再會第158章 分兵第96章 喊冤的蘿莉第479章 紅河州的局勢第759章 插手日本內戰第712章 收復穎昌第141章 汴京之戰(八)第26章 守城部署第831章 處斬秦檜第31章 各有算計第5章 爲民出頭第795章 金遼公主的決鬥第25章 初次交手第521章 吳璘的決斷第414章 潼關之戰(五)第385章 臨行前的道別第814章 大決戰(上)第227章 兀朮的決策第100章 襄陽驚變第462章 海外都護府第11章 朱仙鎮?難民營?第123章 上中下策第801章 耶律普速完的決斷第156章 公主柔情第358章 劉光世赴任第511章 德昭朝廷第677章 金國的反應第118章 兀朮的毒計第69章 翻手覆雲第45章 催命的《紹興和議》第82章 定計報復第211章 岳雲的計策第619章 世上第一份報紙第209章 使節團被劫持第242章 葫蘆谷之戰(十一)第247章 危險時刻第618章 地方官員的苦衷第551章 九嶺鎮之戰(二)第769章 勢如破竹第385章 臨行前的道別第61章 逆轉第760章 二妃爭後?第746章 逃跑無望第620章 抵達河內第303章 李師師復出第8章 初見張憲第463章 英雄和才女第113章 負荊請罪第685章 宋金大海戰(三)第423章 逃離上京第37章 完顏宗敏的擔憂第684章 宋金大海戰(二)第68章 真假金使第588章 吃定了你!第621章 真臘和占城的反應第382章 驚魂未定第192章 掌控信陽第339章 欲擒故縱第561章 雙方的無奈第626章 闍耶跋摩的決斷第369章 收穫頗豐第621章 真臘和占城的反應第9章 撤軍危機第599章 兄弟反目第547章 涪江之戰(上)第641章 南洋都督府第664章 法院斷案第712章 收復穎昌第11章 朱仙鎮?難民營?第34章 錦囊妙計第461章 與朝廷攤牌第408章 臨安廷議第643章 不單純的彈劾第287章 帳薄的問題第195章 成立情報部第173章 神秘信件第17章 楚州的危機第504章 宋金之間的首場海戰(五)第769章 勢如破竹第375章 侯賽因來了第119章 危急時刻第122章 百姓衝營第150章 曖昧的“棍子”第518章 襲營之戰(下)
第824章 剿滅蒙古的方法(上)第68章 真假金使第55章 冤家路窄第346章 海盜雲集第19章 搜索運河第780章 高麗出兵第343章 新型風帆第214章 後果嚴重第393章 營救韋太后的難題第595章 趙構發動了!第497章 以水制勝(下)第260章 不可小覷的趙眘第160章 決戰小商河(一)第340章 得償所願第178章 快刀斬亂麻第250章 臨安,我來了!第266章 雲雍再會第158章 分兵第96章 喊冤的蘿莉第479章 紅河州的局勢第759章 插手日本內戰第712章 收復穎昌第141章 汴京之戰(八)第26章 守城部署第831章 處斬秦檜第31章 各有算計第5章 爲民出頭第795章 金遼公主的決鬥第25章 初次交手第521章 吳璘的決斷第414章 潼關之戰(五)第385章 臨行前的道別第814章 大決戰(上)第227章 兀朮的決策第100章 襄陽驚變第462章 海外都護府第11章 朱仙鎮?難民營?第123章 上中下策第801章 耶律普速完的決斷第156章 公主柔情第358章 劉光世赴任第511章 德昭朝廷第677章 金國的反應第118章 兀朮的毒計第69章 翻手覆雲第45章 催命的《紹興和議》第82章 定計報復第211章 岳雲的計策第619章 世上第一份報紙第209章 使節團被劫持第242章 葫蘆谷之戰(十一)第247章 危險時刻第618章 地方官員的苦衷第551章 九嶺鎮之戰(二)第769章 勢如破竹第385章 臨行前的道別第61章 逆轉第760章 二妃爭後?第746章 逃跑無望第620章 抵達河內第303章 李師師復出第8章 初見張憲第463章 英雄和才女第113章 負荊請罪第685章 宋金大海戰(三)第423章 逃離上京第37章 完顏宗敏的擔憂第684章 宋金大海戰(二)第68章 真假金使第588章 吃定了你!第621章 真臘和占城的反應第382章 驚魂未定第192章 掌控信陽第339章 欲擒故縱第561章 雙方的無奈第626章 闍耶跋摩的決斷第369章 收穫頗豐第621章 真臘和占城的反應第9章 撤軍危機第599章 兄弟反目第547章 涪江之戰(上)第641章 南洋都督府第664章 法院斷案第712章 收復穎昌第11章 朱仙鎮?難民營?第34章 錦囊妙計第461章 與朝廷攤牌第408章 臨安廷議第643章 不單純的彈劾第287章 帳薄的問題第195章 成立情報部第173章 神秘信件第17章 楚州的危機第504章 宋金之間的首場海戰(五)第769章 勢如破竹第375章 侯賽因來了第119章 危急時刻第122章 百姓衝營第150章 曖昧的“棍子”第518章 襲營之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