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誓師北伐

公元1146年十二月十七日,臺北城內的演武廣場舉行了誓師大會。

數萬岳家軍士兵盔甲分明,刀槍閃亮。他們一臉神色肅穆的樣子。排列着整齊的隊伍,站成一個又一個方陣。

在方陣的兩翼,則是三千騎兵隊伍,他們個個騎着高頭大馬,人馬皆身披鐵甲。這三千匹從大食運來的阿拉伯戰馬也象是感覺到了現場緊張的氣氛,四隻蹄子不停地在地上來回刨着,鼻子裡也噴着粗氣,發出輕輕的哼聲。

現場氣氛迷漫着一股悲壯和焦慮。因爲人人都知道,大宋的首都臨安已經淪陷了。六十萬金軍渡過了長江,佔領了江南,正在分兵向大宋的其他地方進軍。

雖然海外都護府有着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但畢竟只是彈丸之地,兵不過六萬,人口不過一百多萬。如何能與金國這個天下最強大的國家對抗?

手按刀柄的關鈴、牛通、李寶、陸文龍等站在隊伍的最前面,在他們身後,是兩萬多名軍人和官員,而在外圍,則是二十多萬來爲北伐將士送行的臺灣百姓,每個人都在等待着正式宣佈北伐的時刻到來!

“大都督到!”

隨着一聲叫聲,岳雲身穿招牌式的白盔白甲,帶着鞏月漓、楊月、李雨柔、嶽雷、張憲等一干官員將領們走上了高臺。

看着這些神色肅穆的將領,目光堅定的士兵。滿臉期望的百姓,岳雲深知他們的焦慮和不安,於是豪氣大生,他對着臺下的軍民慷慨激昂地說道:“女真韃子殺虐成性,自二十年前犯我漢人疆域,連破我數十城,並擄我大宋徽欽二帝北返。滿城財物及女子被金軍搶掠一空。製造了讓天下漢人蒙羞的靖康之恥。事隔二十年後,女真韃子又再度南侵。連佔我江淮及江南之地,殺我漢民。屠我城池,掠我財物,金軍暴行。祭竹難書,實在罪無可恕……”

這時,在臺下的軍民早已聽得咬牙切齒,緊握拳頭,不能自已,恨不得立刻就投身到戰場上和金軍拼個你死我活。

岳雲這時又高聲道:“犯我大漢天威者,雖遠必誅!犯我大漢子民者誓必殺之!今日起,我海外都護府便舉行北伐!驅逐金人、光復河山!望我大漢先輩在天之靈,佑我大漢!”

“天佑大漢!北伐必勝!二十多萬軍民的叫喊聲,震天動地。如同要把這二十來年漢人所受的窩囊氣全部發泄一般。

誓師大會完畢後,張憲、嶽雷、李寶、陸文龍、楊月等均在岳雲的帶領下,向淡水港碼頭奔去,在那裡登上戰艦,前往目的地作戰。

廣東、廣西、福建三地原本就受海外都護府的滲透極深。很多將領、士兵和官員都十分崇拜岳飛及岳雲。

各地州縣官員在臨安淪陷之後。本就人心惶惶,要他們按趙構退位前的聖旨投降金國,於心不甘,可要他們死戰到底,卻也沒這個膽子。而這時,岳雲的部下殺來。又有前宰相趙鼎的勸降信,要他們歸順海外都護府的大都督岳雲,重振大宋。自然是求之不得。

不得不說,趙鼎和薜弼在朝中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廣東、廣西和福建各地都有他們的門生和朋友,加上岳家軍的火炮火槍威力驚人,各地宋軍幾乎是望風而降。

只有在泉州時,岳雲和李寶遇上了一些麻煩。因爲這裡是蔡景方的大本營。泉州的官員和士兵大多都掌握在蔡家手中。他們自知和岳雲及李家仇恨極深。故不願投降。

李寶在封鎖了泉州港後,岳雲則從另一側登陸,繞到泉州後面,將泉州從陸上和海上兩面包圍。然後再進行炮轟。

泉州守軍雖然也有大炮,但是從威力和數量上都遠遜於岳家軍。在岳雲和李寶發起總攻之後,東城門便被轟塌了。岳家軍殺入城內,蔡景方的長子蔡霧自殺身亡。

而楊月則向舟山發起了進攻。此時金軍雖然已經登陸舟山,但在島上的兵力卻並不多。在他們的水軍被楊月擊敗後,島上的三千金軍孤立無援,很快便投降了。

到了1147年一月下旬時,廣東、廣西、福建三省的大部分地區都落入了岳家軍之手。不過這時,卻突如其來了一場颱風,整個福建境內均下了一場大暴雨。讓岳家軍的一切行動都被迫暫時中斷。

不過,對於剛剛開始北伐的岳家軍來說,真正的考驗卻不是颱風,而是金軍。正在福州衙門內,爲救災而焦慮的岳雲,得到了前線探子的急報,稱金軍大將徒單合喜在佔領了溫州之後,又提兵十萬,向福州殺來。目前已經過了福鼎,快到拓榮了。

這個消息象炸雷一樣在衆人耳邊轟然響起。尤其是那些才從江南逃到福建的官員,剛剛纔在福州安頓下來,被整編成了岳雲的屬下。正想過幾天不用整天提心吊膽逃跑的舒心日子,卻萬萬沒有想到金軍這麼快就殺向福建而來了。

岳雲也同樣對這個消息有些猝不及防,因爲按照先前的佈置,這時完顏雍早該起兵自立爲帝了。完顏亮得知後院起火後,就應該撤兵退回長江以北。想辦法平定完顏雍纔對。怎麼會繼續南征呢?

不過,究竟是完顏雍那裡出了問題,還是完顏亮寧可後院起火也要堅持南下。他已經顧不上考慮了。眼下,只有想辦法打退敵人,鞏固自己已經佔領的三省領地。不然,如在這時被金軍打敗,自己先前在漢人百姓中戰無不勝的威信就會大大受到打擊。而那些仍在觀望中的各地官員和武將,也會認爲金國統一天下乃是大勢所趨。屆時,歷史將會變成金國提前統一了天下。那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嗎?

只是,現在自己雖然手中握有近八萬士兵,但其中大部分都是收編的廂軍和一些預備隊。真正能夠拉出去和敵人正面對決的只有三萬人。而且就算這三萬人,他們的戰鬥力和身經百戰的金軍比起來,還有不小的差距。自己能不能一舉打敗徒單合喜,贏得這場戰爭呢?

想到這裡,岳雲已經冷靜了下來,不管歷史如何發展,自己盡到漢人的本分,竭盡全力,就算敗了亦無怨無悔。(未完待續……)

第617章 宣判結果第169章 決戰小商河(十)第26章 守城部署第38章 突襲(上)第621章 真臘和占城的反應第312章 秦熺的陰謀第150章 曖昧的“棍子”第555章 九嶺鎮之戰(六)第227章 兀朮的決策第296章 攻島計劃第731章 不平凡的一夜第237章 葫蘆谷之戰(六)第740章 大漢的人事安排第342章 四處挖人才第826章 遇上搶親第716章 陰謀與角逐第623章 強渡紅河第108章 同歸於盡第169章 決戰小商河(十)第531章 相互試探第645章 賢內助第103章 入城赴宴第105章 宴會驚變(上)第708章 奇襲汴京第679章 北伐的主攻方向第415章 潼關之戰(六)第647章 四川大地震第355章 出使日本第242章 葫蘆谷之戰(十一)第247章 危險時刻第39章 突襲(中)第419章 救出韋太后第651章 万俟卨的發現第746章 逃跑無望第656章 棘手的耶律普速完第216章 如何反制?第794章 銀鈴的要求第826章 遇上搶親第357章 薩摩藩第809章 陸游的苦衷第418章 廟中相會第361章 鹿兒島海戰第548章 涪江之戰(中)第706章 西姜口之戰的序幕(上)第113章 負荊請罪第231章 劉琦的決定第127章 刁蠻的銀鈴公主第607章 引發圍觀第322章 詩詞較量(上)第452章 糾結的李家第684章 宋金大海戰(二)第464章 海外都護府的體制第305章 商場如戰場第78章 莫耶谷第753章 曼德勒攻防戰(四)第210章 無理的要求第305章 商場如戰場第102章 進抵襄陽第24章 定計(下)第390章 談判開始第734章 是否稱帝第316章 撲朔迷離第636章 德蘭之戰(上)第725章 救治岳雲的方法第640章 占城降伏第36章 動之以情第607章 引發圍觀第440章 巨型帆船第747章 魏勝請戰第456章 營救前夕第699章 嶽霖之死第488章 臨安城破第791章 愛恨情仇第194章 約法三章第231章 劉琦的決定第338章 立足臺灣第437章 南宋劇變(上)第247章 危險時刻第278章 新婚之夜第142章 汴京之戰(九)第205章 赴遼使節團出發了第392章 宋室女子的悲慘遭遇第671章 南洋的治理方案(下)第735章 衆臣的心聲第619章 世上第一份報紙第590章 岳飛和李清照的婚禮(下)第807章 高麗滅亡第17章 楚州的危機第372章 鬧劇的開國大典第474章 陸游的治州方針第547章 涪江之戰(上)第319章 花魁大賽開賽了第198章 醋罈子翻了第43章 行軍日誌第404章 新的計劃第336章 反擊蔡家第31章 各有算計第650章 賑災檢查第803章 遼國女帝
第617章 宣判結果第169章 決戰小商河(十)第26章 守城部署第38章 突襲(上)第621章 真臘和占城的反應第312章 秦熺的陰謀第150章 曖昧的“棍子”第555章 九嶺鎮之戰(六)第227章 兀朮的決策第296章 攻島計劃第731章 不平凡的一夜第237章 葫蘆谷之戰(六)第740章 大漢的人事安排第342章 四處挖人才第826章 遇上搶親第716章 陰謀與角逐第623章 強渡紅河第108章 同歸於盡第169章 決戰小商河(十)第531章 相互試探第645章 賢內助第103章 入城赴宴第105章 宴會驚變(上)第708章 奇襲汴京第679章 北伐的主攻方向第415章 潼關之戰(六)第647章 四川大地震第355章 出使日本第242章 葫蘆谷之戰(十一)第247章 危險時刻第39章 突襲(中)第419章 救出韋太后第651章 万俟卨的發現第746章 逃跑無望第656章 棘手的耶律普速完第216章 如何反制?第794章 銀鈴的要求第826章 遇上搶親第357章 薩摩藩第809章 陸游的苦衷第418章 廟中相會第361章 鹿兒島海戰第548章 涪江之戰(中)第706章 西姜口之戰的序幕(上)第113章 負荊請罪第231章 劉琦的決定第127章 刁蠻的銀鈴公主第607章 引發圍觀第322章 詩詞較量(上)第452章 糾結的李家第684章 宋金大海戰(二)第464章 海外都護府的體制第305章 商場如戰場第78章 莫耶谷第753章 曼德勒攻防戰(四)第210章 無理的要求第305章 商場如戰場第102章 進抵襄陽第24章 定計(下)第390章 談判開始第734章 是否稱帝第316章 撲朔迷離第636章 德蘭之戰(上)第725章 救治岳雲的方法第640章 占城降伏第36章 動之以情第607章 引發圍觀第440章 巨型帆船第747章 魏勝請戰第456章 營救前夕第699章 嶽霖之死第488章 臨安城破第791章 愛恨情仇第194章 約法三章第231章 劉琦的決定第338章 立足臺灣第437章 南宋劇變(上)第247章 危險時刻第278章 新婚之夜第142章 汴京之戰(九)第205章 赴遼使節團出發了第392章 宋室女子的悲慘遭遇第671章 南洋的治理方案(下)第735章 衆臣的心聲第619章 世上第一份報紙第590章 岳飛和李清照的婚禮(下)第807章 高麗滅亡第17章 楚州的危機第372章 鬧劇的開國大典第474章 陸游的治州方針第547章 涪江之戰(上)第319章 花魁大賽開賽了第198章 醋罈子翻了第43章 行軍日誌第404章 新的計劃第336章 反擊蔡家第31章 各有算計第650章 賑災檢查第803章 遼國女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