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万俟卨的發現

“白天時,萬某注意觀察了一下,那些住在府衙門口廣場上的災民,似乎都是城內的居民,而並非我們想象中的,是以周邊受災農民爲主。”万俟卨說道。

“哦?何以見得呢?”趙瀅兒不禁好奇地問道。

万俟卨微微一笑道:“公主殿下,其實這很好辨認,農民經常手握鋤頭、鐵犁一類的農具耕田,手掌上一般都有老繭。但白天我們在城內那些災民住的帳蓬裡,見的人卻是全無老繭。足見應該是城池內的市民,而非農民。”

岳雲沉思了片刻後,卻是眉頭一蹙道:“俟卨,就算災民中很多是城市居民,亦無法說吳東林弄虛作假啊,畢竟不管市民農民,都是需要救治的,或許是比較湊巧了,吳東林安置在城內難民營的災民多是附近縣城及鎮上的市民,而那些受災的農民安置在城外的帳蓬內了,這也大有可能。”

万俟卨點了點頭道:“這些下官自然省得。不過,我說的吳東林弄虛作假不僅如此。而是那些放在府衙進門處的大量錦旗、牌匾,只怕是吳東林自己做來往臉上貼金的,並非災民送的!”

“竟有此事?萬大人你可有證據?”趙瀅兒一聽,柳眉倒豎,有些憤怒地問道。她對於這種弄虛作假,欺騙朝廷的官員,可是深惡痛絕的。

万俟卨搖了搖頭道:“下官並未開始正式調查,所以證據是沒有收集到的。但是卻從這些牌匾錦旗上發現了三處可疑的地方。一是這些牌匾。製作工藝都很雷同,似乎是一家招牌製作店做出來的。二是這些牌匾錦旗,從色澤及鑲嵌痕跡上看,似乎都是近幾天才做出來的。這救災之事已經進行了快兩個月了。那些對吳知府感恩涕零的百姓官紳,也理應是陸陸續續送給他這些牌匾錦旗的。可怎麼倒象是約好了似的,在最近幾天全部一起送來呢?”

他如此一說,不光是趙瀅兒。就連岳雲都皺起了眉頭,這樣說來的話,只怕這些牌匾和錦旗。都是吳東林臨時做來矇騙自己的。

万俟卨還繼續不依不饒地說道:“這牌匾上的第三個可疑之處,便是所有的牌匾錦旗,都是稱讚吳知府愛民如子。扶助鄉里,救災工作,身先士卒,衝在第一線云云。而我們白天詢問那些災民們,也個個對這位吳知府大加讚賞。似乎他在平日裡的官聲和所作所爲,亦是相當不錯,快趕得上真宗和仁宗年間的包青天包拯大人了。可這樣一位官員,爲何當了樂山知府四五年了,就只有救災這段時間纔有人送牌匾和錦旗給他,而平時卻無一人送呢?難道樂山的百姓認爲。只有救災時纔是送牌匾和錦旗的時機嗎?”

岳雲和趙瀅兒對視了一眼,面色頓時均陰沉下來。如此說來的話,這原本他們印象還頗佳的吳知府,可實在大爲可疑,是否在抗洪救災中貪污救災錢糧。是否有救災不力之嫌雖然難說,但弄虛作假,欺瞞朝廷卻是八九不離十了。

岳雲當即便說道:“俟卨,那現在就開始查辦吧!如果這吳東林只是沽名釣譽,也就是有些失德罷了。還不是什麼大問題來!但如果還有另外的壞事,則定要嚴加懲處!毫不手軟!”

万俟卨連忙答應了一聲。正準備出去時,趙瀅兒卻道:“萬大人,且慢!”

說罷,她方向岳雲說道:“夫君,這事可要慎重處理啊!吳東林可是吳璘的本家兄弟,而吳家在四川根深蒂固。之前因爲吳璘在臨安遇刺身亡一事,四川各地就流傳其是被朝廷害死的,有不少吳家的親屬及部將還到成都四川府衙前要求討個公道。他們對朝廷並不是很信任的,如果此次查辦吳東林,他們會不會認爲是朝廷要輾除四川本地吳系勢力?從而引發動盪不安?”

岳雲聽罷,不禁眉頭一蹙,趙瀅兒說的情形的確大有可能。就算自己公佈了吳東林的罪狀,原吳璘一系之人也有可能認爲是捏造陷害的。雖然可能當面不敢說,背後也必然不滿,說不定自己一走之後,就會暗生事端。

這時,万俟卨卻是眼中寒光一閃道:“漢王,要不乾脆藉此良機,把四川的官場好生整頓一下,我就不信吳璘一系的官員都那麼潔身自好,個個都是清官!”

岳雲和趙瀅兒對視了一眼,均面面相覷,這万俟卨還真是抓人上癮了。如此大有肆排除異己,雖然的確可以讓自己以最快的速度掌握四川,但也必將大大損傷四川的元氣,造成官員人人自危,甚至引發叛亂和逃亡。而且四川的官員也不是個個都有不臣之心的,至少如楊政、張士廉等就是已經願意效忠自己的。如果在四川再掀起一場官場風暴,可非明智之舉。

岳雲於是便否決了万俟卨的提議,他沉聲道:“和金國簽訂的三年停戰協議已經只剩一年時間了,這一年裡,我們主要的任務是休養生息,積蓄力量,準備北伐戰爭。所以,國內不應再起大的風波,以穩定爲主!”

万俟卨思量了片刻後,方試探着問道:“那對這位吳東林知府,我們該如何處置呢?”

岳雲深吸了一口氣,神態凝重地道:“俟卨,我們一路賑災過來,四川災民之慘,大家都看到眼中了,但凡是有點良心的,誰不心生憐憫?如果吳東林只是弄虛作假,糊弄了朝廷,其罪雖大,但還不是無可救藥。但如果此人還坑害災民,侵吞貪污錢糧,那就是罪無可恕了!如果對於此人,四川還有官員想爲其包庇說情,嶽某亦決不會讓步!”

万俟卨忙不迭頷首:“漢王說的是,屬下照辦便是!只不過……只不過……”

岳雲聽聞之後,關切地問道:“俟卨,你還有何爲難之處?如果是感覺人手不夠,那麼,事急從權,嶽某可以把我的護衛親軍五千人調由你指揮。他們多是武功高強,精明強幹之人,你可放心大膽使用!”

万俟卨一聽,心中大喜。這樣的好機會他可不能錯過,於是,連忙點頭道:“漢王英明,屬下正覺得在吳東林的地頭上,光憑刑部隨行的這點人,有點不堪敷用。不過,漢王身邊也需有人保護,下官只需兩千護衛親軍便夠了。”

岳雲立刻便從懷中掏出了兵符,遞給了万俟卨,慷慨道:“你看要多少兵馬,只管調拔便是,我的武功可比你高多了,還有楊興及十八鐵衛相護,你不用擔心我的安全!”

万俟卨連忙謝過,接過兵符後,向岳雲拱手作了一揖道:“既是如此,事情緊急,下官這就去調動兵馬,開始調查吧!”

岳雲笑呵呵地說道:“去吧!嶽某等你的好消息回稟便是,樂山這裡可是咱們四川的最後一站了!不要落得個虎頭蛇尾便可!”rs

第721章 日本的劇變第166章 決戰小商河(七)第669章 南洋的戰事第769章 勢如破竹第520章 三國內部的混亂局面第676章 戰爭動員第639章 魏勝獻計第114章 銀鈴公主第303章 李師師復出第610章 春韻樓的難處第334章 終於捅破了那張紙第234章 葫蘆谷之戰(三)第391章 上京十三釵第301章 侯賽因的要求第610章 春韻樓的難處第83章 三返楚州第168章 決戰小商河(九)第715章 開刀取子彈第723章 臨安的動盪第817章 悲壯的勝利第383章 擔任赴金副使第698章 張憲的重大進展第134章 汴京之戰(一)第574章 燧發槍的研製第670章 南洋的治理方案(上)第529章 彭澤之戰(六)第23章 定計(上)第722章 李師師的擔憂第485章 臨安的應對第213章 解救行動第267章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第423章 逃離上京第661章 與遼國的北伐同盟第693章 金軍的謀略第400章 一槍立威第57章 船上驚變第335章 蔡景方的陰謀第98章 競拍秀麗第69章 翻手覆雲第434章 席間驚變第603章 万俟卨惹的禍第609章 辛政的故事第590章 岳飛和李清照的婚禮(下)第485章 臨安的應對第94章 全能太守第772章 漢奸紅貓第538章 遼軍攻四川第284章 雨柔的妙計第299章 大獲全勝第14章 論商第210章 無理的要求第806章 吞併日本第241章 葫蘆谷之戰(十)第628章 岳雲的剿蠻計劃第231章 劉琦的決定第230章 應對之策第472章 金國的情形第811章 遼國的局勢第285章 張恆的反撲第439章 計將安出?第321章 精彩的花魁大賽第29章 突襲泗州第610章 春韻樓的難處第475章 臺灣軍事學院第290章 幸運獲救第32章 一項美差第794章 銀鈴的要求第717章 金國的對策第273章 殿試(上)第111章 回到朱仙鎮第205章 赴遼使節團出發了第79章 遇襲第602章 “德昭未遂叛亂”的善後第49章 秦家公子第806章 吞併日本第69章 翻手覆雲第494章 初戰橫山(上)第815章 大決戰(中)第408章 臨安廷議第646章 辛棄疾出現了第5章 爲民出頭第646章 辛棄疾出現了第21章 戰爭來臨第773章 秦檜逃逸第640章 占城降伏第408章 臨安廷議第671章 南洋的治理方案(下)第396章 高麗劇變第64章 海上之盟第554章 九嶺鎮之戰(五)第590章 岳飛和李清照的婚禮(下)第604章 南洋事變第653章 抓捕吳東林第732章 臨安政變的結局第662章 臨安的怪事第797章 金國投降第124章 新的決擇第613章 橫插一槓子第230章 應對之策第61章 逆轉
第721章 日本的劇變第166章 決戰小商河(七)第669章 南洋的戰事第769章 勢如破竹第520章 三國內部的混亂局面第676章 戰爭動員第639章 魏勝獻計第114章 銀鈴公主第303章 李師師復出第610章 春韻樓的難處第334章 終於捅破了那張紙第234章 葫蘆谷之戰(三)第391章 上京十三釵第301章 侯賽因的要求第610章 春韻樓的難處第83章 三返楚州第168章 決戰小商河(九)第715章 開刀取子彈第723章 臨安的動盪第817章 悲壯的勝利第383章 擔任赴金副使第698章 張憲的重大進展第134章 汴京之戰(一)第574章 燧發槍的研製第670章 南洋的治理方案(上)第529章 彭澤之戰(六)第23章 定計(上)第722章 李師師的擔憂第485章 臨安的應對第213章 解救行動第267章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第423章 逃離上京第661章 與遼國的北伐同盟第693章 金軍的謀略第400章 一槍立威第57章 船上驚變第335章 蔡景方的陰謀第98章 競拍秀麗第69章 翻手覆雲第434章 席間驚變第603章 万俟卨惹的禍第609章 辛政的故事第590章 岳飛和李清照的婚禮(下)第485章 臨安的應對第94章 全能太守第772章 漢奸紅貓第538章 遼軍攻四川第284章 雨柔的妙計第299章 大獲全勝第14章 論商第210章 無理的要求第806章 吞併日本第241章 葫蘆谷之戰(十)第628章 岳雲的剿蠻計劃第231章 劉琦的決定第230章 應對之策第472章 金國的情形第811章 遼國的局勢第285章 張恆的反撲第439章 計將安出?第321章 精彩的花魁大賽第29章 突襲泗州第610章 春韻樓的難處第475章 臺灣軍事學院第290章 幸運獲救第32章 一項美差第794章 銀鈴的要求第717章 金國的對策第273章 殿試(上)第111章 回到朱仙鎮第205章 赴遼使節團出發了第79章 遇襲第602章 “德昭未遂叛亂”的善後第49章 秦家公子第806章 吞併日本第69章 翻手覆雲第494章 初戰橫山(上)第815章 大決戰(中)第408章 臨安廷議第646章 辛棄疾出現了第5章 爲民出頭第646章 辛棄疾出現了第21章 戰爭來臨第773章 秦檜逃逸第640章 占城降伏第408章 臨安廷議第671章 南洋的治理方案(下)第396章 高麗劇變第64章 海上之盟第554章 九嶺鎮之戰(五)第590章 岳飛和李清照的婚禮(下)第604章 南洋事變第653章 抓捕吳東林第732章 臨安政變的結局第662章 臨安的怪事第797章 金國投降第124章 新的決擇第613章 橫插一槓子第230章 應對之策第61章 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