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 大理降伏

城樓上的大理士兵驚恐萬狀,但見自己國王和一干大臣還在漢軍虎視耿耿之下,不禁投鼠忌器,有些人企圖阻擋,卻立刻就被漢軍士兵用火槍當場擊斃。如此一來,餘者更加不敢反抗。心忖與保護國王相比,還是自己的小命更要緊一些。

而此時,楊興已經率領一幫侍衛親軍衝上前來,將段正嚴等一干大理君臣看管住,以防他們趁亂逃走。而岳雲則親自率領大軍,進城去了。

這些大理的官員見漢軍突然翻臉,均嚇得魂不附體,只得圍在段正嚴身邊,等待他拿主意。

段正嚴哭喪着臉道:“現在我有什麼辦法?如今大勢已去,我得爲魚肉,漢人爲刀俎。我等只能任其宰割了!”

“陛下,如今之計,我們只能仿安南之例,向大漢國皇帝請求籤訂內附協議!如此一來,方可保得身家性命!”朱先武和高量成一起向段正嚴進言道。

“怎麼?你們兩人竟然都認爲只能投降了?莫不是你們收了漢國的什麼好處吧?”段正嚴這時卻起了疑心,他可太清楚了,高量成和朱先武可是明爭暗鬥了二十多年的,幾乎就沒見他們意見一致過。

先前在接到漢軍通知要過境時,他們在朝堂辯駁一番話,達成了妥協,自己還沒在意。可如今又一致要求投降大漢,就不能不讓他懷疑了。

高量成和朱先武見段正嚴的神色,知他已猜了出來。便對視了一眼,嘆息道:“陛下,你的確猜中了,我們都歸順了漢國。但這亦是沒有辦法的事。南洋諸國已經全滅,漢國是不可能獨留我們大理在背後成爲威脅的,與其象安南、占城、蒲甘等國一般,經過一番大戰後才臣服,不如一來就歸順的好。那樣方可讓大理百姓免遭戰火和苦難!”

段正嚴聽聞之後,目光閃爍。腦中顯然在仔細思考。半晌之後,他方終於下定了決心,人象是突然老了很多歲一般,長嘆道:“你們說的也未嘗不可……派人通知漢國皇上吧……朕同意退位!”

約莫一個多時辰後,剛剛完全接管了大理國都城防的岳雲得知了段正嚴已經決定退位。並前往天龍寺出家的消息後。方知大局已定。這位金庸筆下《天龍八部》中段譽的原型人物,終於還是如歷史上那樣,在天龍寺出家了。

他心中也不禁有些好奇,大理國曆史上。幾乎一半以上的皇帝,皆在退位之後出家,不知其中倒底有何原因。單從信佛來說,卻是有些說不過去。畢竟南洋的國家大多信佛,不管是蒲甘、斛羅。還是真臘,都是信佛的國家。但卻幾乎沒聽說過他們的國君出家的。

只不過,這個問題岳雲卻也無隙去顧了。他準備用一個月的時間,將大理完全安頓下來,無驚無亂地納入大漢的版圖。

他的這個計劃其實也是兵行險着,只不過總算還是成功了。

之前陸游派人與段正嚴的兩位最信任大臣高量成和朱先武聯繫,以事成之後,對這兩人進行重用提拔,並確保他們的身家安全和家族待遇不變。成功地策反了他們。

然後,再通過高量成和朱先武,在朝堂討論之時,誘使段正嚴作出了允許漢軍過境,並向岳雲獻上國書。要求稱臣的決定。這樣一來,漢國就取得了名正言順干涉大理內政的藉口。再加上大理軍隊的戰鬥力和漢軍完全不能比,自己的國王和大臣又處於城外,被漢軍看管起來。城中大理軍隊在羣龍無首之下,自然是一觸即潰。兵敗如山倒。

當然,岳雲也投挑報李,對高量成和朱先武委以要職,要求他們協助做好大理百姓和各級州府官員的思想工作,使其平穩過渡。

在大理國都的局勢漸漸平靜下來後,漢軍便分兵攻佔大理各地,並拿出了段正嚴要求大理軍隊聽從漢軍命令的聖旨。以免再生戰火。

而大理國民風本來就文弱,又素來仰慕中原文化,聽聞要被納入大漢統治。除了一部分死忠分子之外,大部分都選擇了順其自然。反正對於一般的百姓和官員來說,誰當皇帝都是一回事。

相比之下,大漢的稅率及官員、士兵俸祿,更讓他們心動一些。

而分路去接受大理各地的漢軍部隊,他們每經過一處,便派兵接管了城池和關隘的防禦,再將大理國的守軍進行重新整編,如果有願意歸順漢軍的,他們也允許其擔任治安、巡邏等任務。而大理各地州縣衙門雖然沒有把解散,但卻派了一隊士兵進行監視。

如此一來,自然很快就平息了紛爭。大理國的民衆見除了國家名字換了,其他都和過去差別不大,甚至在漢國統治下,還可以不交農業稅。加上他們歷來崇拜中原王朝,比起安南、占城等南洋諸國,卻是更容易融入大漢。

待到永興元年四月中旬時,大理國境內已經基本安定,岳雲這才率主力沿江東返,準備開始再次北伐。

而岳雲在蒲甘和大理激戰之時,作爲推進對日本戰略方案的薜源,也在穩步推進着計劃。

已經被關東軍閥逼得山窮水盡的平氏,丟掉了本州島上的絕大部分領土,僅餘一個下關,而四國島更是完全丟失,現在唯一還可作戰略後方的,僅餘一個九州島了。但如今平氏的軍隊士氣低落,軍無鬥士,只怕源氏再發起一次大戰役,九州也就保不住了。

平忠盛心亂如麻地在自己的房間裡踱着方步,片刻之後,便向藤源忠通問道:“忠通,派去和大漢求援的結果如何?大漢方面有回覆了嗎?”

藤源忠通已經不知道是第幾次給這位家主說了,他苦笑着說道:“少主已經去了臨安兩個多月了,但大漢皇帝岳雲率遠征軍到蒲甘去了,而大漢外交部的薜源卻稱這種涉及到軍事上的事,如果皇帝不在,只能去問首相虞允文,可虞允文卻裝病不見……”

“這纔是牆倒衆人推啊!他們一定是見我連連戰敗,認爲我必將滅亡,所以才死活不肯施以援手!”平忠盛氣極敗壞地說道。

藤源忠通見家主發火,自然是埋頭當起了駝鳥,什麼話也不敢接。

不過就在這時,從門外卻傳來了急促的腳步聲。

平忠盛擡頭望去,只見一名穿着灰白色武士服,腰間掛着一把日本刀的家將興沖沖走了進來。此人正是山本宏也。

山本宏也一臉喜氣地邁進房間,向平忠盛鞠了一躬道:“家主,好消息!少主回來了,還帶來了一位大漢的使者。”

“什麼?大漢派使者到我這裡來了?”平忠盛頓時高興不已,眼中淚水不由自主地就流了下來,當真是喜極而泣。

於是,他連忙說道:“快把清盛和大漢國的使臣請進來!命侍女看茶!”

山本宏也應了一聲後便下去了。

片刻之後,他方和平清盛一起神色凝重地走了進來,而在他們身後,還跟着一名五大三粗的大漢,此人身高九尺,膀大腰圓,留着一臉絡腮鬍子。看上去是個莽漢,不過他一雙虎目中卻是閃着精芒,顯是一個粗中有細之人。

此人跟着平清盛一起進來之後,向平忠盛抱拳作了一揖道:“在下是大漢國防部軍法處的主事李貴,參見平家主!”

平忠盛本來滿臉高興,聽見他自曝身份後卻是愣了一下,暗忖這大漢派使者怎麼不派外交部的人來,竟然派國防部的軍官來。當然,派國防部的軍官來有可能是想採取軍事行動。只不過,這軍官竟然是什麼軍法處的主事。這就有點怪了,難道要來和日本交流軍規制定嗎?

不過,他心中雖然疑惑,卻是絲毫不敢怠慢,連忙向李貴回了一禮,然後方一臉恭敬地說道:“李將軍一路辛苦,還請坐下喝茶,休息一下吧!”

李貴倒也沒和他客氣,大大咧咧地在房間裡坐了下來,然後端起茶杯一飲而盡。

平忠盛這時向自己兒子望去,卻見他一臉憂心如焚的樣子,心中也是懸了起來,暗忖難道沒和大漢談妥嗎?可沒談妥他怎麼就回來了?自己不是交待過他,一定要務必保證大漢出兵相救嗎?

李貴喝了片刻茶水之後,方一抹嘴巴,朗聲說道:“平家主,末將是奉李夫人之命,來和家主大人商議結盟一事的,不知道家主可有誠意?”

平忠盛聽得一頭霧水,奇怪地問道:“李將軍,難道你不是代表大漢來和我平家結盟的?”

李貴這時嘿嘿一笑道:“平家主,我大漢陛下已經下令,在日本內戰中保持中立,只要不危害我大漢子民在日利益,就不得干涉日本內政。所以,您想讓我大漢派兵援助,只怕是不行了!而現在,你如果想要保住現有的地盤,甚至還要反攻回去,唯有依靠我李家了!”

“李家?難道是李雨柔夫人?”平忠盛有些驚異地問道。他對大漢目前的情況也算比較瞭解,知道被自己兒子救過的李雨柔是大漢皇妃。還兼了大漢的財政部長,在大漢可謂位高權重。

“是的!”李貴答道。

這時,平清盛方乾咳了兩聲道:“父親大人,此事其實是這樣的……”

第707章 西姜口之戰的序幕(下)第43章 行軍日誌第399章 引發嫉恨第547章 涪江之戰(上)第439章 計將安出?第603章 万俟卨惹的禍第147章 掉入溶洞第357章 薩摩藩第166章 決戰小商河(七)第531章 相互試探第681章 金軍的空城計第593章 曾暢的落網第89章 遞交萬民書第14章 論商第453章 幾方較力第644章 万俟卨的內心直白第675章 北伐會議(下)第731章 不平凡的一夜第473章 去金國當人販子第823章 洞房花燭夜第500章 宋金之間的首場海戰(一)第639章 魏勝獻計第104章 犒賞大軍第418章 廟中相會第740章 大漢的人事安排第297章 攻島大戰第617章 宣判結果第112章 反被將了一軍第115章 南邊來人第117章 初戰告捷第785章 慘烈的勝利第237章 葫蘆谷之戰(六)第826章 遇上搶親第407章 兀朮的計劃第482章 完顏亮南侵第798章 完顏亮的最後瘋狂第34章 錦囊妙計第32章 一項美差第698章 張憲的重大進展第713章 岳雲遇刺第139章 汴京之戰(六)第163章 決戰小商河(四)第188章 連續民變第422章 完顏稟之死第278章 新婚之夜第579章 完顏亮的要價第41章 楚州之戰的尾聲第649章 前往四川第467章 安南水師的覆沒第617章 宣判結果第356章 石見銀山第720章 趙琢的篡權大計(下)第169章 決戰小商河(十)第489章 趙構退位第61章 逆轉第481章 黃金兩年的發展第102章 進抵襄陽第746章 逃跑無望第58章 狹窄的空間第563章 宋遼談判第270章 堂審開始第379章 皇宮中潛伏的危機第51章 壽宴開始第305章 商場如戰場第413章 潼關之戰(四)第231章 劉琦的決定第555章 九嶺鎮之戰(六)第365章 薩摩藩的覆滅(下)第293章 磨刀赫赫第522章 彭澤大戰的序幕第360章 掌控局勢第575章 遇刺第66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741章 日本問題第415章 潼關之戰(六)第348章 大央嶼海戰(中)第225章 朝廷的商議第119章 危急時刻第776章 燕京的屠殺事件第86章 襲殺蕭毅(下)第501章 宋金之間的首場海戰(二)第75章 返回之路第708章 奇襲汴京第16章 傳奇孝子第698章 張憲的重大進展第766章 德州之戰(中)第77章 撒向岳雲的網第162章 決戰小商河(三)第532章 吳璘的對策第500章 宋金之間的首場海戰(一)第726章 岳雲醒來了第367章 與源義朝的周旋第44章 新式柺杖第590章 岳飛和李清照的婚禮(下)第447章 占城駙馬第721章 日本的劇變第571章 黃秀麗的逆推第810章 準備對遼開戰第466章 向占城進發!第60章 反擊
第707章 西姜口之戰的序幕(下)第43章 行軍日誌第399章 引發嫉恨第547章 涪江之戰(上)第439章 計將安出?第603章 万俟卨惹的禍第147章 掉入溶洞第357章 薩摩藩第166章 決戰小商河(七)第531章 相互試探第681章 金軍的空城計第593章 曾暢的落網第89章 遞交萬民書第14章 論商第453章 幾方較力第644章 万俟卨的內心直白第675章 北伐會議(下)第731章 不平凡的一夜第473章 去金國當人販子第823章 洞房花燭夜第500章 宋金之間的首場海戰(一)第639章 魏勝獻計第104章 犒賞大軍第418章 廟中相會第740章 大漢的人事安排第297章 攻島大戰第617章 宣判結果第112章 反被將了一軍第115章 南邊來人第117章 初戰告捷第785章 慘烈的勝利第237章 葫蘆谷之戰(六)第826章 遇上搶親第407章 兀朮的計劃第482章 完顏亮南侵第798章 完顏亮的最後瘋狂第34章 錦囊妙計第32章 一項美差第698章 張憲的重大進展第713章 岳雲遇刺第139章 汴京之戰(六)第163章 決戰小商河(四)第188章 連續民變第422章 完顏稟之死第278章 新婚之夜第579章 完顏亮的要價第41章 楚州之戰的尾聲第649章 前往四川第467章 安南水師的覆沒第617章 宣判結果第356章 石見銀山第720章 趙琢的篡權大計(下)第169章 決戰小商河(十)第489章 趙構退位第61章 逆轉第481章 黃金兩年的發展第102章 進抵襄陽第746章 逃跑無望第58章 狹窄的空間第563章 宋遼談判第270章 堂審開始第379章 皇宮中潛伏的危機第51章 壽宴開始第305章 商場如戰場第413章 潼關之戰(四)第231章 劉琦的決定第555章 九嶺鎮之戰(六)第365章 薩摩藩的覆滅(下)第293章 磨刀赫赫第522章 彭澤大戰的序幕第360章 掌控局勢第575章 遇刺第66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741章 日本問題第415章 潼關之戰(六)第348章 大央嶼海戰(中)第225章 朝廷的商議第119章 危急時刻第776章 燕京的屠殺事件第86章 襲殺蕭毅(下)第501章 宋金之間的首場海戰(二)第75章 返回之路第708章 奇襲汴京第16章 傳奇孝子第698章 張憲的重大進展第766章 德州之戰(中)第77章 撒向岳雲的網第162章 決戰小商河(三)第532章 吳璘的對策第500章 宋金之間的首場海戰(一)第726章 岳雲醒來了第367章 與源義朝的周旋第44章 新式柺杖第590章 岳飛和李清照的婚禮(下)第447章 占城駙馬第721章 日本的劇變第571章 黃秀麗的逆推第810章 準備對遼開戰第466章 向占城進發!第60章 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