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鹹鴨蛋VS茶葉蛋(3)
“是,老奴這就交代下去。”
如此接下來的日子,君媱除去帶了孩子去街上閒逛,就是乘車去暖棚現場去看看施工進度,偶爾也回去錦繡坊看看新到的布料,亦或者是去福運和塗采薇一起吃吃喝喝,也見過了塗采薇的兒子,不過九歲,虎頭虎腦的,很是精神。
一個月的時間很快,當看到第一座暖棚建成,君媱不禁很是高興,只是站在一邊,就能感覺到那琉璃折射出來的溫度是那麼的灼熱,而裡面的話,到了冬天勢必溫暖如春,並且在暖棚旁邊還設有通風口,只有人頭大小的木質窗口而已,這樣到了冬天的中午可以定時通風,其餘時間就關起來,而且在例外都有一層厚厚的油紙遮住,到時候也不怕透風。
第一座建成,那麼餘下的四座就簡單的多,也快得多,但是君媱卻把這任務交給了常管事,讓他不定時的督促着暖棚的進度,建成之後,只管在裡面派遣長工耕作,先把地催肥,等到了秋天就可以下種了。
一晃眼的時間,就進入了七月,而此時的天更是熱的讓人難以想象,秋老虎正是代表着這個季節。
返程的馬車裡,兩個小傢伙懶洋洋的趴在軟椅上,旁邊還放着一盆冰,此時也已經漸漸的化開。
“孃親,好熱!”巧兒的小臉泛着紅暈,看來是真的很熱,即使已經汗流浹背的春蘭仍舊在不斷的給她打着扇子。
“七月份,熱是應該的。”君媱拿起帕子用溫水浸溼,給她擦拭着紅撲撲的小臉,“堅持一下,到家就會好了。”
無憂似乎很有韌性,此時也是鼻頭冒着顆顆汗珠,而他卻不管不顧,只是拿着一本書,靠在車窗邊,靜靜的看着,偶爾有微風吹過,掀起書頁的一腳,吹散了他烏黑的發。
此後途中,幾個丫頭輪換着給兩個孩子打扇,不時的用溫水給他們擦拭着臉頰和手背,就怕在這樣的天氣別中了暑,這在裡面的還好,在外面趕車的周廣雖然帶着草帽,可終究是更加的難受,青龍則是好得多,這傢伙有內力,稍微調動一下,就全身不見一點汗珠。
羨慕死了君媱。
難怪,無憂這個小傢伙不知道喊熱。
這一次,君媱他們沒有在福運休息,而是趁夜色涼爽,一路趕回了家。
家門口,等君媱他們都下了車,周廣就卸了馬車,牽着馬去了後面的小溪,藉着月色,給那匹奔波的馬很是痛快的洗刷了一下,舒服的時不時都能聽到馬屁的酣暢嘶鳴聲。
君正民和楊氏此時也熱的翻來覆去的睡不好覺,聽到外面的開門聲,以及巧兒那歡快的笑聲,夫妻倆趕忙起身穿上衣服就跑了出來。
“咋着?大半夜的回來了?”楊氏皺眉問道,這大晚上的萬一出點事可咋辦啊。
“夜裡不是涼快嗎,就趁夜回來了。”
“可不是,我這是熱的啊,乾脆就睡不着。”楊氏搖着扇子,總感覺天氣一熱,這肝火就特別的旺。
幾個丫頭已經去準備溫水了,趕了一天的路,都想着泡泡身子。
“媱兒,這天這麼熱,那些魚沒事吧?”君正民被這個問題困擾了好幾天了。
“沒事的爹,不是還有荷葉麼,放心吧。”
“哦,那我就放心了。”
對對對,還有荷葉,它們都能躲到底下去乘涼。
半夜既然起來了,也熱的睡不着,乾脆都各自回房洗了個澡,這才清清爽爽的睡下。
次日清晨,君媱很早起牀,趁着早晨的涼爽,去了屋後的小吳山。
魚塘邊的簡易茅屋裡,一大羣鴨子嘎嘎叫着,走進還能看到在窩裡七七八八的有不少的鴨蛋。
君媱頓時一喜,讓秋菊端着一個竹簍,她和夏月則是套上君正民編制的厚厚的草屑,踏着微溼的地面,進去撿鴨蛋。
半個小時之後,三人看着那大半簍子的白裡透着淡淡綠色的鴨蛋,喜上眉梢。
“東家,這鴨蛋咱們咋吃啊?”秋菊問道,好大呢,比雞蛋可是大了不少。
“回去醃鹹鴨蛋,吃過麼?”她挑眉道。
“吃過,就吃過一次哦,誰捨得啊。”秋菊撅着小嘴說道,“這鴨蛋可是比雞蛋貴得多啊,雞蛋不過兩文錢一個,鴨蛋可是要五文呢。”
“嗯,可不是,我也就是沒牙婆帶走的那天早上,我娘給我做了一顆鴨子,那金燦燦的鴨黃,那翻炒時的香味,至今都還記得。”夏月也有點回味,如今都被賣掉好多年了,而娘也就是在最初的兩年看過自己,以後再也沒有消息,不知道他們還好不好。
君媱輕嘆,“我說的是整個醃製的鹹鴨蛋,不是在鍋裡翻炒出來的。”
“整個醃製?”兩個丫頭都不明白,這整個醃了,咋吃啊。
看着兩個丫頭的表情,君媱就想着難不成這裡都沒有鹹鴨蛋?真是太悶了,那麼茶葉蛋更是沒有吧?
於是,她就決定了,就用這兩種蛋來改善一下家裡的伙食吧,至於賣,那就有點不值當了。
收完雞蛋,君媱數了一下,大概有三四十個,這是一早上的數量,而且這些鴨子吃的很是有營養,每天一個蛋還是可以的,也就是說,這裡能下蛋的鴨子只有三四十隻而已,餘下的公鴨就等着以後做成各種美食就可以了。
君媱先是讓秋菊把籃子放進了茅草屋裡,等下山時再一起帶回家,現在她們就準備去山上看看雞蛋的情況。
可能當時杜氏也考慮到了雞蛋的問題,所以給他們送來的小雞仔幾乎都是小母雞,一百隻大概有七八十隻吧。
來到山上,君媱讓兩個丫頭先去雞舍裡看看,她則是去了作坊。
一個多月沒有回來,昨晚也是因爲回來的太晚,樑全並沒有去打擾君媱,這不一大早見君媱過來,樑全就把這一個月的賬本遞給君媱。
“東家,這個月每家酒樓每次多給了一百斤的臘腸,收入已經達到了兩萬五千兩,以後每月大概就會穩定在這個數字上。”
“嗯,也沒什麼大事,樑叔管着作坊,我很放心,以後只要每月月底給我送一次賬目就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