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盤算(6)
劉娘子聽了呵呵一笑,對樑全道:“老樑大哥,這也正說明,咱們東家不是凡人,看見旁邊那茅草屋沒?那還是東家兩三個月前住的地方呢,悄悄這麼短的時間,又是新房,又是買地的,這是凡人能做得出來的麼?”
“嗯嗯,確實不是凡人。”這凡人能有那樣的眼神麼。
之後。一羣人熱熱鬧鬧的吃完飯,然後就該回屋睡覺的睡覺,該進去伺候主子的伺候主子。
一夜好眠,對於這些好久沒有睡過暖炕的人來說,早晨其實是最難熬的時候,想起來卻又捨不得,不過卻也是全部都很早就起來了,掃地,餵馬喂兔子,做飯的做飯。
夏月已經打好了水,給君媱端了進來。
“東家,洗刷了。”
“嗯!”君媱走到臉盆前,洗了幾把臉,然後接過夏月準備的帕子擦乾,旁邊秋菊已經拿來衣服等在旁邊。
“昨晚睡的可好?有沒有不習慣?”她笑着問道。
“沒,特別的好,婢子們很久沒有睡的這麼舒坦了。”從睡下到起牀,被窩裡一直都是暖暖的,把所有的疲勞都一下子趕跑了。
“就對,東家對婢子們這麼好,哪裡會有不習慣的道理。”秋菊笑嘻嘻的回道。
“那就好,在這裡好好幹,以後不用再受那漂泊之苦了。”她柔和的聲音如同春風一般吹進她們的心裡,讓兩個丫頭的眼眶都溼潤了,忙不迭的點頭稱是。
洗刷完之後,君媱這才走出門,看到巧兒屋子已經敞開了,而春蘭則是正在給巧兒穿衣,束髮也是很有一套,兩個可愛的小發髻,讓本就呆萌的小丫頭更加的可愛無敵,看的君媱心裡是滿滿的自豪感。
“孃親,早啊。”巧兒看到君媱,揮着小手笑着。
“巧兒也早。”張開雙臂,接住飛奔而來的小丫頭,然後拉着她走向前院。
正在院子裡忙活的幾個人看到君媱都是笑着問好,君媱一一點頭,讓他們忙完就吃早飯,之後會有事情做。
今天早晨,沒有別的特例,幾個丫頭和婆子漢子等君媱他們吃完飯,這纔回屋用飯的,雖然吃的玩,但是飯菜依舊很好,這讓所有人心裡更加的堅定了要盡心盡力的決心。
用過早飯之後,無憂就上了馬車,由劉山帶着去了鎮上,這次沒有讓多餘的人跟着,只因爲君媱心裡明白,這暗中定是有竹影在護着。
君媱則是收拾一下,就和君正民說了一番話,然後他就帶着樑全往裡正家方向去了。
此時時間也不算太早,等兩人到了里正家裡,他們已經用完了早飯,君平山正坐在門口抽着旱菸袋,見君正民來了,站起身笑道:“民子,有啥事?”
君正民走上前說道:“大伯,來找你說點事。”
“那行,進來吧。”君平山笑道,現在這個老三可是不簡單了,分家出去之後,這日子是越過越好,不但蓋起了兩進的大院子,而且還買上了村裡第一輛馬車,這可是羨煞了不少的人啊。
“哎!”君正民點點頭就跟着他進了屋。
走進院裡,正好君正風三兄弟正在打磨鋤頭,見到他來,身後還帶着一個陌生人,都不解的互相看了看。
“老三來啦。”
“嗯,大哥二哥三弟,在忙啊?”
“嗯,不過還有個把月就要耕田了麼,先打磨一下,不能用的就去鎮上修理一下。”君正風笑道,“你這是有事?”
“嗯,找大伯說點事。”
進屋之後,君平山讓君正民坐,然後就看到跟他來的漢子只是站在他身後並沒有坐下,這心裡就有了打算,這個漢子看來是他家的下人啊,這明白了卻也是更吃驚了,暗暗想着他們果然是過的很好,這也算是老君家的福氣了,說不定三房還能撐起整個老君家呢。
“今天找我啥事啊?”大房媳婦進來給兩人倒上糖水,就在一邊靠着顧氏坐着。
“是這樣的,大伯,不是我家買下了小吳山麼,媱兒就想着要在山下那塊地挖個魚塘,想着需要勞力,就想讓大伯幫着說和一下,每人每天五十個銅板,想讓大伯幫着找一些能幹的。”這是君媱的話。
“五十個?”顧氏已經,這可真是不老少呢。
“嗯,因爲要挖的魚塘挺大,所以這雖少就需要四五十號人,怎麼着也要挖個十天半月的吧。”君要和他說,如果是他們自己找人,必定是沒有里正的號召力大,而且請里正幫忙,他們再給里正點錢,這也算是間接的給了里正面子,以後在村裡也好行事。
身後的樑全上前兩步,笑着把手裡的東西和一個荷包遞給了顧氏,然後又回到了君正民身後。
君平山眼神看了看婆娘手裡的荷包,隨後說道:“這都是小事,你啥時候開始挖,我就給你找人。”
“今兒開始,如果大伯幫忙找好了,就讓他們下午去俺家屋後等着。”君正民笑道。
“那行,我上午就幫你張羅,他們吃過晌午飯保證道。”君平山乾脆的說道。
“哎,那多謝大伯了。”君正民笑呵呵的說道。
“這有啥,都是一家人,以後有啥事就說,銀子啥的也不用,整的我這個里正好似外人似的,咋滴咱們都是五福的親戚啊,你要是好了,咱們老君家也就挺起來了不是。”
“啊,是是是……”他撓着頭,實在不知道該說啥了。
旁邊樑全則是笑呵呵的看着里正道:“大老爺這話說得真好,咱東家請大老爺辦事,那是因爲大老爺絕對的公正,至於銀錢啥的,可不是顯得生分,畢竟大老爺身爲里正,這平時也忙,咱這樣給大老爺銀錢,也是因着大老爺辛苦,忙了我們的就忽略了人家的,這心裡也過不去不是,我們東家身爲晚輩,孝敬長輩這也是在情在理的。”
君平山一聽,這心裡可是熨貼,樑全的這番話,無形的把他誇大了,說的也是,他是里正,總不能只爲了一家忙碌,君正民是晚輩,這孝敬長輩他也不能攔着不是。
“呵呵,民子啊,這是誰啊?說話還真是中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