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7章 分權保富貴爲利行大險

在明面上看來,王通和遼鎮的衝突有兩個,一個就是王通利益相關的天津商團在遼鎮不斷的被排斥,另外一個,就是孫守廉。

遼鎮關於削守廉的處置並沒有什麼明確的消息,不過大家都知道別”守廉是王通的人,年關左近來京師求見王通,隨即王通就向遼鎮發難,這其中必然有什麼緣由,大家猜也猜得出來。

這李東羣還真是個人才,或許事先研究過王通的言談舉止,一上來就不繞什麼彎子,乾脆利索的明言。

對這樣的辦事方式,王通感覺很是舒服,沉吟了下笑着說道:“天津衛的商戶在遼鎮也不求什麼別的,遼鎮本地的商戶有什麼待遇,就給天津衛的商戶什麼待遇,這一點想必不難吧?”

“侯爺寬宏,請侯爺放心,今後天津衛的商戶在遼鎮就和在天津衛一樣,若有不符,請侯爺摘了小的腦袋去。

“說這等話有何用,且看今後就是。”

王通沒有理會這人的大話,天津衛的商人們,不管是資本還是經營理念,又或者是渠道,都要遠遠的勝過遼鎮的商人,同等的條件下,就算沒有任何優惠,天津衛的商人也是大有優勢。

“孫守廉這個——你能做得了這個主嗎?”

王通沉吟了下,聽到這話,李東羣躬身說道:“侯爺有什麼安排,請和小人講,小人能應承的就能給侯爺一個準信小人應承不下來的,快馬回去問詢,二十天內也給大人一個消息。”

自進入王通府邸以來李東羣的而表現就是不卑不亢,該恭敬的時候恭敬,但並不是無原則的奴顏婢膝。

他這個態度,讓王通感覺很舒服,也就不扯別的閒話,直接開月見山的說道:“遼鎮廣大,僅從遼陽一地控制全境肯定會有鞭長莫及的地方本侯覺得應當在遼東靠近高麗的地方設一分守副將,就按照薊鎮那邊的例子,不知道李總兵那邊覺得如何?”

“這個——,廠舉止從容的李東羣第一次說話有了磕絆,分守副將和分守參將,看名目僅僅是官職的高低,實際上卻大有不同。

參將是分守某處參將,這副將則是副總兵分守某路,也就是負責一個方向,薊鎮在京師之側,而且彼此之間沒有地形上的險要阻隔,所以要做些權力上的平衡牽制薊鎮一名總兵,還有四名副總兵。

副總兵的權力不小,權力也是統管全局的範圍,他守備的區域,實際上等於是個小邊鎮,他在這裡也等於是總兵的位置。

換句話說這副將的存在,在某些邊鎮是爲了輔助總兵,並且做個替補在某些邊鎮則是爲了分權用的。

王通所說的這個,自然不會是輔助肯定是用來分權,遼陽和瀋陽兩個遼鎮的大城樞紐都是距離遼東都是很遠,在那裡設置一個分守副將,等於就是將這塊事實上從遼鎮分割出來,自成一體。

而且別守廉的地盤就是在定遼右衛,也就是所謂的鳳凰城,那邊正是遼東的樞紐中心之地,王通這個提議已經很明白了,就是要把別守廉提拔到這個位置上。

李家的富貴權勢就在這地盤上,有這個地盤,纔能有財富,才能養得起家兵家將,才能鞏固自己的地位,如果貿然就被分出一塊去,肯定是不甘心的飛李東羣如何不知道這個道理,說到這裡,他還真的不敢應承了,在那裡猶豫再三,他才躬身說道:“侯爺,削大人如今這參將的位置管的,和那分守副將管的沒什麼區別,真要想要地位高崇,榮華富貴,他現在也是不缺,大不了明年做個戰功出來,請朝廷賞給孫大人一個爵位,這分守副將的事情,未免牽扯太大,我家將主那邊不方便不說,就是侯爺這邊和朝廷陳情,恐怕也要huā費不少時間吧!?”

王通搖搖頭,靠在椅背上,拿起了身邊茶几的茶碗,悠然說道:“你做不了主,也就不要在這裡多說,不如你回去問問李總兵,他是想要富貴呢,還是想要別的呢?”

“我家將主爲大明立下了這等功勳………

李東羣下意識的想要回答,不過突然反應過來,卻是不出聲了,王通繼續說道:“想要長保富貴,管的兵丁多少,地盤多少,都和這富貴實際上不相干,而且這遼鎮是大明的,不是李家的,這樣執着,恐怕是招禍啊!”

話音未落,李東羣身子就是一顫,王通笑着說道:“又或者李總兵不在乎這個招禍?”“小人注就寫信回去問詢,還要請侯爺知道等待些時日了龔。

話說到如此,李東羣這邊話都不敢接了,只是說盡快去詢問,王通點點頭,卻又開口說道:“建州女真部必須要打,要不然其他一切休提。”,王通嚴肅的強調,他很看重的事情,李東羣卻並不覺得是什麼大事,彎腰施禮說道:“請侯爺放心,這個一定做到。”,…………,萬曆十四年的開始也是平淡無奇,正月裡王通接待了來自遼鎮的使節,這個只有很小的範圍知道。

對大多數人來講,目前的重頭戲,或者說這個時間段內能稱得上是重頭戲的,就是廢后立後的朝議了。

廢皇后,立皇后,這個在有明近二百年來都是很稀罕的事情,而且必然牽扯到朝中幾大勢力的爭奪,不過在這個時候,大家全都是心平氣和,甚至是有些無聊的看着這一切。

沒什麼人去據理力爭,上疏諫言的人是安排好的,附和的人是安排好的,萬曆皇帝在朝會上提出也是實現計劃好的,不管是內閣的大佬又或者是六部的尚書侍郎,都察院的幾位都御使還頗爲小心的讓親信叮囑了下,就是擔心有愣頭青這時候上疏阻礙或者唱反調,六科的給事中們也有人去關照過了。

清流言官們都沒有了去年爭國本時候的勁頭,這時的上疏都是稱讚鄭貴妃如年賢德,應當爲後的。

曾有人在筆記中說道“朝中有吃人猛虎,如何敢言”這筆記寫出來就被自家夫人燒了,之所以流傳開,還是因爲酒後多言。

上疏贊同立後,跳的最歡的一干人則是以前察院山東道御史於監汝爲首的一干人,儘管這一干人在同僚中很受冷落,可不少人也是私下羨慕,羨慕這些人靠上了大靠山,已經有傳聞,說是於監汝要先到天津衛做一任兵備道,然後回京另有任命,這實際上是走了快速升官的捷徑,有這等實在好處,難怪會被人羨慕。

局勢到了這般地步,宮中也有這樣那樣的人給王皇后暗示,自從大婚之後,萬曆皇帝和王皇后同牀的時間都是少得可憐,王皇后沒有子嗣,她對這個皇后的位置也不怎麼眷戀,也是上表說自己身體虛弱,掌管後宮力不從心,還請萬歲爺另選賢淑嬪妃擔當此任云云……

既然她這般知趣,萬曆皇帝也就準了,鄭貴妃正式成爲了皇后,王皇后則是降爲了普通妃子,在宮中“養病”,。

萬曆十四年的二月初,鄭貴妃成爲皇后,在大明曆代都不可能這麼容易,都要朝野爭論,言潮洶涌的大事,就這麼輕描淡寫的完成。

鄭貴妃的弟弟獲封安元伯,正式成爲京師第一勳貴,原本的武清侯府依舊是在被封鎖之中。

………

一封從歸化城傳來的密報到了王通手中,不是什麼要緊事,但歸化城那的孟鋒不知道如何決輝。

歸化城被明軍佔領之後,以商隊護衛和城傍子弟爲主的武裝,就在草原上不斷的擴張和擄掠,但主要的方向是歸化城以西,因爲在西邊的方向上已經沒有了太大股的教虜勢力,而且在河套一帶,有大量良田,將河套的鞋虜部落驅逐,將原有的灌溉溝渠修復,就能有大量的田地。

沒有威脅,又有好處,自然是人人都願意去這個方向,已經有山陝的大族和當地的邊軍將門參與其中,準備河套肅清後能在分田中得到好處。

相對於有大利的西邊,和純粹交易貿易的北邊,歸化城的東邊就不是那麼熱門了,因爲在東邊察哈爾和科爾沁兩個草原上的大部落,輕易觸碰不得,而且東邊這些部落商貿的對象都是在遼鎮那邊的商人,不太和歸化城這邊做生意,隔絕已久,沒什麼便宜可賺。

但西邊可供劫掠的越來越少,貿易也漸漸固定下來,大家總要尋找新的利益增長點,東邊雖然有強敵,可也顧不得了。

歸化城的豪商們私下議論,要在東邊弄出些事情來,最好是一支商隊被科爾沁部劫掠,而且要有死傷,到時候大家在歸化城鼓譟起來,同仇敵愾,能用官府的力量最好,用不上官府的力量,大家湊起來人馬過去,就算不贏,也能將歸化城的範圍向東推進,總歸是有好處。

商人們的膽子越來越大,可孟鋒卻不知道如何對待,所以才寫信詢問。!~!

第282章 漸進漸近第520章 御前問答 滅口瞞報第757章 互有進退 薊鎮下風第729章 代王府的家奴又如何第870章 不像王通的性子第1070章 萬曆二十年初第296章 既投桃需報李第779章 佔住抓住 長久經營第390章 顧左右而言他第823章 舊人第487章 無心之利何人爲將第427章 似是巡遊 小心爲上第412章 有客自澳門來第565章 我忍敵亦忍 初冬再離津第756章 火炮 投石機第1125章 延阻和進攻第522章 不稀不貴 勝後繁忙第871章 裙下藏飯第247章 超前的團隊建設第910章 前車之鑑乎第11章 請大人準我自辯第233章 織網第317章 收尾 上門第770章 炮轟汗王宮第97章 服人未必服心第325章 金銀何處天子大婚第133章 列陣混元寺前第363章 本官的人不能受委屈第414章 財帛動人遠憂海疆第531章 船廠 工場 革新第292章 王通的天津衛第582章 恩威只爲此乎第635章 分而治之 安寧海上第119章 左右前後 破敵爲先第280章 海河怪事是保是罰第560章 治安嚴厲 鎮海下水第1048章 自找苦頭死戰苦戰第348章 攻打鮑家莊第217章 遲來的年禮第387章 諸位,隨我殺賊第775章 漸成定局 報捷第51章 內閣第337章 造船難求公道第150章 首尾第616章 王都堂第710章 由此及彼 心思萬方第1102章 餘糧沒有第321章 塵埃落得失誰知第545章 蟻穴潰堤 明暗紛動第768章 入城第991章 出格的要求第838章 亂糟糟第446章 成敗自知 千頭萬緒第190章 東廠保平安第349章 並不精彩的勝利第572章 人皆有軟肋第899章 立太子第713章 外鬆內緊 往事今昔第70章 世情冷暖人自知第428章 敵騎來襲 車陣以對第310章 一環套一環第568章 勇不可擋 舉斧問賊第122章 紫禁城的晚上第207章 認得爺爺的身份嗎第529章 宮中第619章 眼中釘第321章 塵埃落得失誰知第484章 斷腕 大政 制衡第918章 權臣亦能臣第198章 京師處處大風起第135章 武夫總有殺人時第955章 佈局第30章 客是主僕二人第810章 一比就知道了第462章 刺客第484章 斷腕 大政 制衡第902章 你辦事朕放心第1130章 如火如荼第419章 人心不同 今學古用第908章 三方制衡最穩第808章 山呼萬歲兵入城第359章 金山銀海齊聚津門第260章 安靜的街道第1060章 都已成年第807章 萬曆十二年五月中第104章 偏街大戲開鑼第497章 兵精要戰 人方爲本第756章 火炮 投石機第254章 怕賊不怕官第1078章 城如甕第878章 雖在異鄉卻似家第1012章 困獸第808章 山呼萬歲兵入城第995章 襲擾第604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1120章 陸上海上第1121章 海戰第572章 人皆有軟肋第810章 一比就知道了第603章 人終有一死
第282章 漸進漸近第520章 御前問答 滅口瞞報第757章 互有進退 薊鎮下風第729章 代王府的家奴又如何第870章 不像王通的性子第1070章 萬曆二十年初第296章 既投桃需報李第779章 佔住抓住 長久經營第390章 顧左右而言他第823章 舊人第487章 無心之利何人爲將第427章 似是巡遊 小心爲上第412章 有客自澳門來第565章 我忍敵亦忍 初冬再離津第756章 火炮 投石機第1125章 延阻和進攻第522章 不稀不貴 勝後繁忙第871章 裙下藏飯第247章 超前的團隊建設第910章 前車之鑑乎第11章 請大人準我自辯第233章 織網第317章 收尾 上門第770章 炮轟汗王宮第97章 服人未必服心第325章 金銀何處天子大婚第133章 列陣混元寺前第363章 本官的人不能受委屈第414章 財帛動人遠憂海疆第531章 船廠 工場 革新第292章 王通的天津衛第582章 恩威只爲此乎第635章 分而治之 安寧海上第119章 左右前後 破敵爲先第280章 海河怪事是保是罰第560章 治安嚴厲 鎮海下水第1048章 自找苦頭死戰苦戰第348章 攻打鮑家莊第217章 遲來的年禮第387章 諸位,隨我殺賊第775章 漸成定局 報捷第51章 內閣第337章 造船難求公道第150章 首尾第616章 王都堂第710章 由此及彼 心思萬方第1102章 餘糧沒有第321章 塵埃落得失誰知第545章 蟻穴潰堤 明暗紛動第768章 入城第991章 出格的要求第838章 亂糟糟第446章 成敗自知 千頭萬緒第190章 東廠保平安第349章 並不精彩的勝利第572章 人皆有軟肋第899章 立太子第713章 外鬆內緊 往事今昔第70章 世情冷暖人自知第428章 敵騎來襲 車陣以對第310章 一環套一環第568章 勇不可擋 舉斧問賊第122章 紫禁城的晚上第207章 認得爺爺的身份嗎第529章 宮中第619章 眼中釘第321章 塵埃落得失誰知第484章 斷腕 大政 制衡第918章 權臣亦能臣第198章 京師處處大風起第135章 武夫總有殺人時第955章 佈局第30章 客是主僕二人第810章 一比就知道了第462章 刺客第484章 斷腕 大政 制衡第902章 你辦事朕放心第1130章 如火如荼第419章 人心不同 今學古用第908章 三方制衡最穩第808章 山呼萬歲兵入城第359章 金山銀海齊聚津門第260章 安靜的街道第1060章 都已成年第807章 萬曆十二年五月中第104章 偏街大戲開鑼第497章 兵精要戰 人方爲本第756章 火炮 投石機第254章 怕賊不怕官第1078章 城如甕第878章 雖在異鄉卻似家第1012章 困獸第808章 山呼萬歲兵入城第995章 襲擾第604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1120章 陸上海上第1121章 海戰第572章 人皆有軟肋第810章 一比就知道了第603章 人終有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