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9章 點將聚兵

旨意宣佈之後,遼國公府上上下下都是知曉,反應各有不同,親衛們都是興奮異常,能夠上沙場搏殺,建功立業,對於有進取心的武人來說,這是一輩子的追求,親衛們興高采烈的時候,上海知縣楊思塵卻安排人來告訴這一干親衛,低調些,不要弄出這麼喜氣洋洋的氣氛。

這倒不是要在乎什麼別人的觀感,要在乎的正是遼國公府內這些人的想法,楊思塵久在王通身邊辦差,雙方都是熟悉,家眷們來往也是不少。

楊思塵通過妻妾那邊,自然也知道王通身邊的女眷們怎麼想法,她們對王通出征打仗可不是樂見其成,擔驚受怕纔是真的。

一些官方的消息,遼國公府的女眷們也是知道的,朝鮮倭寇二十萬大軍,又是這麼厲害,那麼厲害,這個她們也是知道的。

幾處的消息湊起來,怎麼都要覺得這次出征兇險頗大,如何不擔心,而且這眼見又是過年了,自家的男人卻要去往北方,幾個月半年不能回返,誰也是受不了,如果這時候親衛們再在外面興奮的大聲談笑,這就是火上澆油了。

和楊思塵預料的差不多,旨意宣讀之後,王通送走了宣旨的欽差,回到府中,妻妾們卻都是聚在了一起。

王夏本來領着剛會走路王忠和王蘭在屋子裡亂跑,卻被韓霞大聲的訓斥了幾句,王夏就被韓霞寵着,很少遇到這樣嚴厲的對待,當時嚇得就哭了,還是宋嬋嬋柔聲安撫了安撫,吩咐丫鬟們將幾個孩子都帶出去了。

王通端坐正中,看着妻妾們的神情態度,也是有點無奈,他接旨之前早就得到了確定的消息,本以爲自己可以平常心對待,卻沒想到,宣旨之後到現在,王通自己也感覺到自己在興奮,武人果然是離不開沙場,太平生活對他們來說實在是無趣了。

想想那一世自己,再想想這一世的自己,王通也是有點感慨,他興奮是一說,可妻妾們都是低着頭坐在旁邊,盧若梅和張紅英還在那裡不斷的抹眼淚,這氣氛就實在是讓王通彆扭了。

“你們怎麼這個樣子,老爺我又不是第一年出去打仗,那次不是好好的回來,不要哭了不要哭了,嚇壞了孩子。”

在這個情形下,王通也不知道說什麼是好,乾笑着扯了幾句,此時的宋嬋嬋自然不會承認目前這個局面還有自己的參與,說了恐怕就成爲內宅女眷的公敵,她只是湊近韓霞,低聲的說了幾句。

韓霞這才擡起頭,低聲說道:

“夫君此去朝鮮,一定要想着家中的妻兒,要顧惜自己的身體,千萬保重。”

說到後來,卻是控制不住情緒,眼圈紅了,話音也帶了哭腔,屋中女眷的情緒都被引動,那三個本來假作平靜的也是都是啜泣起來。

“唉,你們這是,你們這是”

這樣的場面讓王通也是沒想到,唸叨了兩句,卻也不知道說什麼是好了。

旨意既然已經宣讀,不管遼國公府內宅如何的傷心不情願,王通這邊都要領兵出戰,他人還在松江準備,一道道的奏摺卻都是送往京師。

他前期的旨意朝廷已經是找準,宣府總兵李如鬆率領精銳四千已經是趕往遼鎮,備戰朝鮮,既然已經任命王通爲主帥,宣府總兵李如鬆所率領的這支兵馬也就歸入了王通的麾下,算作前期入朝的先頭部隊。

王通這邊和大家的預料差不多,彙集虎威軍系統各鎮,但並不是全部抽調,原來分佈在各處的團,現在都已經是擴充爲三個團甚至是四個團,王通的要求是每一處抽調一個團,五成老兵五成新兵,由當地的禁軍統制帶隊。

也就是說,原本的禁軍七個團,這次都由各個團原來的團總率領,馬軍遊擊和炮隊遊擊自然也是隨行,但從王通的親信兵馬來說,實際上和東征建州的時候規模差不多。

不過倭寇二十萬大軍,王通也不可能就率領自己的萬把兵馬打過去,除了禁軍本部之外,他還要求除甘肅鎮和遼寧之外,其餘各鎮每一邊鎮各出標兵精銳一千五百,其中大同這邊還要額外出騎兵三千,由副將麻率領,薊鎮額外出五千步卒,由薊鎮分守副將楊進率領,此外,還請朝廷准許入朝大軍可以募集義勇民壯。

禁軍馬步火器輜重各隊,差不多是一萬八千餘人,各個邊鎮所出兵馬加起來差不多是兩萬,如果算上遼寧三鎮的兵馬,這也是十一萬上下的大軍,可以稱得上是這些年大明所動用兵馬的最大規模。

不過王通在旨意上也是說明,禁軍和各鎮所出兵馬可以說是戰兵,遼寧三鎮差不多也有兩萬戰兵,其餘的只能充作勞役,或者跟隨大隊壯壯聲勢,要是去戰場上真刀真槍的廝殺,恐怕是拿不出手的。

也就是說,這十一萬上下的大軍,真正能夠作戰的也就是六萬上下,所以還要募集鄉勇團練加以補充。

王通所說的這都是上上下下知道的現實,大家都沒有什麼異議,而且和王通這封奏摺一起的還有王通的其他信箋,信上說,邊鎮改革之後,各處的邊將基本上都是將手中的騎兵家丁保留,步卒卻沒什麼關注,這些精銳的步卒放棄可惜,流落地方很有可能成爲禍患,就趁着這次的機會,將他們消化在禁軍中,以後歸禁軍各鎮管制。

對這個策略,萬曆皇帝和內閣首輔王錫爵都是稱讚爲上策,畢竟不花費太多的錢財和精力,就能順利的消化地方上這股力量,兩全其美的好事,自然是上策。

除卻陸上的兵馬之外,王通還特意在奏摺上說道,朝鮮臨海,倭寇入侵自海上來,所以必須要動用水師。

這次王通倒是直接點將,廣東水師提督陳璘成爲了候選,對這個人選朝野上下也都是沒有異議,因爲在水師上面,陳璘是大明現在公認的第一人,一直有提議設一個位置,讓陳璘專管大明東南的水師。

朝廷對陳璘的重視,一方面是如今大明海上貿易和運輸越來越多,需要保證海路的安全,另一方面則是因爲王通在東南,而且王通有大船隊,所以必須要有這麼個平衡,當然,這後者的理由就拿不上臺面來說了。

不過上上下下,對陳璘的肯定那是一致的,本來還有人等着王通挑選完陸上兵馬之後,再上疏點明王通的疏漏,然後自己推薦陳璘爲水師主將,卻沒想到王通早已經考慮到了這一點。

這個人選也沒有異議,王通還特意在奏摺上說,如今陳璘將廣東水師整飭的極爲出色,也建造了不少新船,所以這次要讓陳璘率領廣東水師一部北上,先停靠在山東萊州府一帶,等到時機合適再匯合作戰。

奏摺上還說的明白,海上的海盜大多和倭寇同流,倭寇水軍勢力必然龐大,爲求穩妥必勝,也應招募民船會同作戰,所謂的民船,大家都知道王通說的是什麼船隊,那就是他自己的船隊,大明的武將打仗,率領私兵本就是傳統,王通願意帶着自家的船隊,這個大家都挑不出不是來,還要誇讚一句,心向朝廷。

陸上海上,差不多是十三萬人馬,如果算上調動的民夫,二十萬這個數目倒也能達到,這個數目的大軍實在是太驚人了,如何支應糧餉,如何設立兵站,甚至戶部如何劃撥銀兩,都成了大難題。

讓朝中大臣們慚愧的是,對於這個王通在奏摺上給出了方略,比如說,從各個邊鎮調過來的禁軍和本地步卒,所需要花費的糧餉都從本地需用的扣除,因爲如今的邊鎮,大部分的軍戶都轉爲民戶,朝廷需要劃撥的糧餉已經大大的減少,可這個減少幅度還在覈算之中,這次也不用讓邊鎮自己掏錢,馬上就是年底年初,戶部直接從撥付各邊鎮的糧餉中扣除,然後放到入朝兵馬上就是。

至於各處糧草的供應,都由本地的大商戶承包,朝廷劃撥銀兩,由他們調集運力和糧草設立兵站,沿途供應,鴨綠江畔的大本營設置也是按照這個道理,其餘的各項花費,則是用松江和天津衛收上來的銀子專款專用,專項撥付。

本來入朝大軍的花費,戶部和御馬監上下一干人已經在叫了,說是這樣大的戰役,國庫恐怕就破產了,其他處沒有銀子可以花,但王通這奏疏一上來之後,戶部和御馬監的人一覈算,如果按照王通的建議來,居然可以不用動國庫的銀子,王通列出來的幾項甚至還有富餘,真是讓人無話可說。

一個武將,一個勳貴,居然在財稅後勤上比文官還要精通,當事人都覺得無話可說,旁觀者卻都是覺得可笑,也有人若有所思。

(未完待續)

第1096章 兵臨城下第352章 賞罰立軍威第430章 木牆如礁石 敵兵如海浪第967章 稅務局第172章 風起雲動 細節末枝第1031章 求大人做主第210章 前倨後恭自取辱第35章 巡捕緝查第712章 萬事有始 起於微末第150章 首尾第666章 舉人知府第400章 新任太監 稅官落水第1017章 早知你勝 松江開埠第389章 軍功得賞因何而來第645章 良策之弊 疑是滅口第967章 稅務局第1125章 延阻和進攻第1113章 成竹在胸第140章 君有命臣不受第521章 有名有份 爲公花錢第321章 塵埃落得失誰知第1073章 被開革的老部下第178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482章 送一程 知大概第748章 爲淵驅魚 一淵驚擾第881章 酒醉第480章 誰在後 又一村第937章 從容應對不足一提第428章 敵騎來襲 車陣以對第95章 狐假虎威人亦懼第313章 關門大索栽賊贓第938章 有子王夏 一路苦行第530章 勤勉內官 重賞之下第708章 清流不言 富貴何來第715章 新戲動京師第1044章 開場第224章 打 放手打第849章 言傳身教第939章 何處來第471章 尋根究底 何換權錢第1131章 清晨是一天的開始第982章 初到貴地下馬威第2章 大悲大凶第881章 酒醉第400章 新任太監 稅官落水第1058章 張誠第340章 辦家塾新商行第271章 取於民用於民難道錯了嗎第470章 董創喜故事第430章 木牆如礁石 敵兵如海浪第929章 不願爲 不得不爲第289章 官民兩利之事第134章 王通初陣第658章 城門前方知第98章 有憂有喜第404章 殺雞儆猴 高舉輕落第1071章 氣定神閒第611章 天明第92章 你忍我不能忍第711章 公私雙分 一地雞毛第857章 證據何用第707章 王通論戰第868章 身敗名裂的李植第1050章 大炮第496章 各方各意成例不改第485章 番人議明軍第378章 直言相勸負荊請罪第471章 尋根究底 何換權錢第153章 石馬巷福壽樓第472章 窺一斑而知全豹第962章 歲月總無情第14章 總要多賺錢第548章 船行海上 似是出遊第135章 武夫總有殺人時第399章 論海說艦 客從南來第893章 束手束腳第177章 做個千戶如何第309章 天津衛香亂第845章 張連生第180章 天子撒潑 首輔直言第543章 商場伎倆 由此及彼第687章 御前生感慨第435章 虎威大勝卻不歸第149章 揚眉吐氣收錢歸第813章 他身邊的她們第899章 立太子第50章 穩妥當先第62章 難道錯了第128章 人若犯我 我必犯人第104章 汪洋大海第795章 一切勝利歸於陛下第536章 烈日當空 吳家叔侄第376章 天子未必是天下之主第480章 誰在後 又一村第739章 軍中只有一個主帥第509章 心有大義我知敵知第78章 請罪脫身第949章 街頭羣毆正月社戲第93章 出氣立威兼生財第823章 舊人
第1096章 兵臨城下第352章 賞罰立軍威第430章 木牆如礁石 敵兵如海浪第967章 稅務局第172章 風起雲動 細節末枝第1031章 求大人做主第210章 前倨後恭自取辱第35章 巡捕緝查第712章 萬事有始 起於微末第150章 首尾第666章 舉人知府第400章 新任太監 稅官落水第1017章 早知你勝 松江開埠第389章 軍功得賞因何而來第645章 良策之弊 疑是滅口第967章 稅務局第1125章 延阻和進攻第1113章 成竹在胸第140章 君有命臣不受第521章 有名有份 爲公花錢第321章 塵埃落得失誰知第1073章 被開革的老部下第178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482章 送一程 知大概第748章 爲淵驅魚 一淵驚擾第881章 酒醉第480章 誰在後 又一村第937章 從容應對不足一提第428章 敵騎來襲 車陣以對第95章 狐假虎威人亦懼第313章 關門大索栽賊贓第938章 有子王夏 一路苦行第530章 勤勉內官 重賞之下第708章 清流不言 富貴何來第715章 新戲動京師第1044章 開場第224章 打 放手打第849章 言傳身教第939章 何處來第471章 尋根究底 何換權錢第1131章 清晨是一天的開始第982章 初到貴地下馬威第2章 大悲大凶第881章 酒醉第400章 新任太監 稅官落水第1058章 張誠第340章 辦家塾新商行第271章 取於民用於民難道錯了嗎第470章 董創喜故事第430章 木牆如礁石 敵兵如海浪第929章 不願爲 不得不爲第289章 官民兩利之事第134章 王通初陣第658章 城門前方知第98章 有憂有喜第404章 殺雞儆猴 高舉輕落第1071章 氣定神閒第611章 天明第92章 你忍我不能忍第711章 公私雙分 一地雞毛第857章 證據何用第707章 王通論戰第868章 身敗名裂的李植第1050章 大炮第496章 各方各意成例不改第485章 番人議明軍第378章 直言相勸負荊請罪第471章 尋根究底 何換權錢第153章 石馬巷福壽樓第472章 窺一斑而知全豹第962章 歲月總無情第14章 總要多賺錢第548章 船行海上 似是出遊第135章 武夫總有殺人時第399章 論海說艦 客從南來第893章 束手束腳第177章 做個千戶如何第309章 天津衛香亂第845章 張連生第180章 天子撒潑 首輔直言第543章 商場伎倆 由此及彼第687章 御前生感慨第435章 虎威大勝卻不歸第149章 揚眉吐氣收錢歸第813章 他身邊的她們第899章 立太子第50章 穩妥當先第62章 難道錯了第128章 人若犯我 我必犯人第104章 汪洋大海第795章 一切勝利歸於陛下第536章 烈日當空 吳家叔侄第376章 天子未必是天下之主第480章 誰在後 又一村第739章 軍中只有一個主帥第509章 心有大義我知敵知第78章 請罪脫身第949章 街頭羣毆正月社戲第93章 出氣立威兼生財第823章 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