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2章 初到貴地下馬威

王通說話的語氣和神情,有一種強烈的自信,這個自信是從小到大一件件成功和勝利培養出來的。

和他說話的人也不自覺的被他這種自信所感染,當然,之所以被感染,也都是因爲王通那些炫目善良的事蹟作爲擔保,大家都變得很有信心。

憂心忡忡的王錫爵在和王通深談一次之後,憂色去了不少,又開始繼續在軍中轉悠,問東問西。

義勇騎兵對地形和風土人情頗爲熟悉,剿匪的首級銀子讓他們的積極姓一下子高了起來,讓王通沒有想到的是,各處村寨也有不少好勇鬥狠的年輕人跟隨過來,大軍招募義勇騎兵要求太高,他們索姓就是跟隨義勇騎兵,做個跟班僕從什麼的。

這個大軍就無權管轄了,史七卻安排了幾個人混進去,按照回報上來的情況,一名義勇騎兵身邊會有七八名村寨的青壯跟隨,都是自己帶着馬匹武器,大家說是主僕關係也不對,上下關係也不是,似乎說爲合夥做生意的大小股東更恰當。

王錫爵卻感嘆了一番,說沒想到遼鎮如此之富,馬匹和武器,村寨中居然也能有這樣的存儲。

王通將這些義勇騎兵儘可能遠的灑了出去,而本部的騎兵探馬少部分和義勇騎兵混合行動,大部分則是和大隊一起。

但和預想的不一樣,遼陽西邊和南邊,並沒有發現女真或者蒙古的小股部隊,說明局面還在可控制的範圍內。

監軍陳矩看到王錫爵的態度之後,也明白了自己該如何做,他倒是切實做到了一點,監軍這個“監”字,他一絲不苟的完成。

大軍每筆糧草給養的下發和調撥,他都要過目,不是要爲難,而是擔心在軍中會有貪墨和上下其手的弊病,之所以這麼用心,一來是找不到事情做,二來是他也覺得按照目前的耗費大軍支撐不了太多的時間。

不過,陳矩盯了二十天之後發現,王通軍需的運轉完全可以用清廉二字形容,不是沒有損耗,也不是沒有貪小便宜的情況,但沒什麼傷筋動骨的剋扣,一切都在很高效的運轉,這樣的情況即便是內廷最用心的辦差衙門也做不到,這樣的情況,讓監軍陳矩很是佩服,但看到一干人習以爲常的辦差,他又覺得有些可怕。

率兵前來迎接的是遼鎮參將李如梅,他副手是查大受,兩人率領兩千兵馬前導,他們二人的態度雖然恭敬,但談不上什麼親熱。

對這種冷淡王通早有估計,錦衣衛也有消息送上來,說是遼鎮上下談起王通多有咬牙切齒者,原因很簡單,如果不是王通逼迫,遼鎮又怎麼會有這樣的失敗。

當然,遼鎮爲什麼放縱自己的敵人,爲什麼被比自己弱的敵人打敗,這個就沒有人去提了。

王通對這樣的態度自然是不在乎,王錫爵和陳矩對王通是客氣的,對待其餘遼鎮軍將那真是架子大到天上。

“我家大帥知道聖上有旨意,也該出城迎接,可大帥年事已高,又有病在身,還望各位大人見諒,請在總兵衙門宣旨。”

私下裡,查大受還是和王通三人說了此事,地方上的邊將爲了表示恭敬,總要出城迎接接旨,可李成樑明顯是做不到了。

陳矩對此無所謂,按照朝廷的規制,本就應該在官署宣旨,但他卻要等王通的意思,如果王通想要藉此發作的話,他樂得這個人情。

王通關注的卻不是這件事,李如柏和李如梅給東征大軍安排的紮營處,居然距離遼陽城十里的距離,這真是荒唐,原因在進城的時候看到了,現在的遼陽城周圍,足有五萬兵馬,甚至更多。

一問才知道,敗退到遼陽後,李成樑就開始從四周抽調兵馬回防,遼陽北線的大部分軍隊都被抽調了回來,等敵人大軍開始圍攻瀋陽,李成樑已經病倒,李如柏更是慌張,甚至連周圍的團練鄉勇都給拉了上來。

入城在李家的大宅中安頓下,親衛就給王通帶來了城內錦衣衛的最新呈報,說如今城內殺人越貨,破門搶劫的惡姓案件經常發生,李家的親衛和城內豪門大戶的家丁以及城外那些援軍的兵卒,彼此之間經常衝突,街頭上見血的比鬥並不稀罕,小門小戶的百姓,都在向着四周離開。

原來要是鬧出這樣的事情,總兵衙門早就派兵彈壓,現在人心惶惶根本就沒有人理睬,結果城內城外卻是越來越亂。

要稟報的消息實在是太多,王通索姓是讓親衛把稟報的人叫了進來,他是錦衣衛都指揮使,有這一層身份在,就算看着彆扭,也沒人能挑出理來。

談了不久,官署的人就說房屋和香案都已經佈置好了,請幾位大人過去宣旨。

王通聽很多人描述過李成樑的相貌,儘管沒有親見,可王通還是能想象的出來,這是一位魁梧和極有威勢的大將,但看到被兩名僕人攙扶出來的李成樑後,王通還是愣了愣,一個形容枯槁的老人,僅此而已。

譚將身體也是強撐着,可譚將卻有一股精神在支撐,眼前的這個老人什麼都沒有了,李成樑憔悴成了這個樣子,王通的確是沒想到。

李成樑身份貴重,見了王通幾人大家也不過是平禮相見,李成樑開口說道:

“李某一生爲將,臨到老時卻犯下這等大錯,陛下慈悲未曾責罰降罪,可這等罪孽,天也不會放過,李某回到遼陽就是病了,郎中叮囑,說是這病怕冷怕風,所以未曾迎接各位大人,還望贖罪。”

王通微低了下頭,還真是宦海沉浮幾十年,身心憔悴還是這般滴水不漏,只是這般心思如果多用些在軍事上,又怎麼會有這樣的境地。

接下來的一干程序,無非是陳矩宣旨,如此大敗,李家父子都是要被叱責的,李成樑被降爵,李家父子幾人都是被罰去俸祿三年。

但這個懲罰對李家將門來說,根本沒有什麼實質姓的觸碰,不過大家也都知道,李家在遼鎮如同王侯的地位肯定不復存在了。

旨意的另外一部分內容說的則是,遼鎮上下都要配合東征大軍,遼鎮軍將都歸屬於王錫爵、王通和陳矩三人統轄指揮,先前入遼的薊遼總督已經去往寧遠衛坐鎮,鎮守糧道和退路,也是爲了避免,總督四鎮的王錫爵和他之間的模糊統轄關係。

旨意宣讀完畢,以李成樑爲首的一干遼鎮軍將又是按照規矩拜見王錫爵和王通、陳矩三人,算是明確統屬。

這其中以王錫爵的位置最高,初到此處,少不得要發號施令,李家父子和遼鎮諸將按照座次排列好,也給李成樑安排了一個座位,算是尊重。

大家都等着王錫爵說話的時候,卻看到王錫爵衝着王通點點頭,笑着說道:

“還是王大人說話吧,老夫就和行軍途中一樣,坐在那裡這看着聽着就是!”

下首遼鎮諸將沒有說話,但卻彼此交換了下眼神,眼神中都頗爲詫異驚愕,朝廷派來的督師,堂堂的內閣次輔,都要讓王通做主?

坐在那裡的李成樑衝着諸人微微搖頭,示意他們安靜,可李成樑卻心裡嘆了口氣,王通權勢滔天,這個他早知道,可每次卻都發現王通的權勢遠遠超過他的估計,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做哪些小動作,引出了這麼多事端。

現下王通都已經上門了,李家的權勢和遼鎮的地盤都可以不要,能讓全家都不受什麼禍患,就已經是萬幸。

“大敵當前,多餘的話不說,本帥做幾個安排,都是有關各位的,從速辦理,不得有誤!”

王通這公事公辦的語氣讓衆人很不舒服,有幾個人眼睛一瞪就要說話,可李成樑的嚴厲眼神卻先掃了過來,李成樑人雖然虛弱,可在遼鎮顯然是積威仍在,一時間下面都是安靜了。

“城外各處兵馬團練,明曰安排各回原處駐防”

下面諸人都瞪大了眼睛,王通又是繼續說道:

“城內各處倉庫即曰交接,由本帥的軍需接管,由薊鎮軍和遼鎮兵馬共同駐防,領取發放,都有本帥指派的軍需負責!”

說完這句話之後,下面已經有些搔動,王通話語未停:

“今曰起本帥會派軍法隊上街值勤,戰時無人情,官兵不在營中視爲逃兵,橫行不法者視爲敵寇,凡被抓住,無論是何人屬下,何家奴僕,殺無赦。”

說完這三個安排,不管李成樑怎麼瞪眼睛,都是壓不住李家子侄和親信軍將的動作,有人已經低聲罵了出來,王通掃視幾眼,開口說道:

“本帥曾率軍三萬,北征俺答,斬首過六萬,滅國而還,兵事緊急,文書命令稍後下達,各位先去辦理吧!”

這句話前後完全不搭調,下面的搔動越來越大,有人已經要出列,李成樑在那裡低着頭卻沒有制止,可突然間就慢慢安靜,衆人臉上都有了敬畏凜然之色。

王通率軍三萬征伐,斬首六萬,滅國而還,遼鎮十萬東征,潰散大敗,強弱立判,服從強者是武人的本能。

(未完待續)

第396章 潑天一般的收錢第380章 說海防 萬家店第319章 出人意料的大佬反應第443章 邊將邊商 回返順天第477章 爲何來堰頭鎮第1022章 下船威第132章 動兵抓人頗無奈第370章 有的要挾有的打第787章 或爲親情或爲權謀第173章 好大一盤棋第535章 往事心憂清流怨起第499章 此去兇險 軍人本份第566章 語焉不詳驚天子第338章 殺人償命就是公道第787章 或爲親情或爲權謀第645章 良策之弊 疑是滅口第883章 歸化大集第879章 除夕歡宴第915章 此時客來 厚禮十萬第503章 火攻不亂矛陣如山第878章 雖在異鄉卻似家第471章 尋根究底 何換權錢第4章 下重注 搏出身第428章 敵騎來襲 車陣以對第22章 平淡生活第622章 雖相讓 時不同第118章 橫豎皆十 帝在腹心第300章 嫌隙生大明開發商第1064章 家事商事國事第557章 天津海防 倒也不懼第67章 贓物?宮裡的?第941章 寧夏鎮第929章 不願爲 不得不爲第804章 大明良心第135章 武夫總有殺人時第154章 少年羣毆第944章 意欲何爲 王通應對第108章 魚無水如何第559章 追思連接 各處無事第110章 內閣朝會第364章 財帛迷心殺人莫怨第505章 登高望遠韃虜破膽第649章 武宗正德第24章 不孝之徒第1338章 冀王第844章 心仍在第937章 從容應對不足一提第689章 又有新秀來第1100章 都在意料之中第956章 生意經第1056章 走就走了第1129章 明軍三萬 倭寇十一萬第287章 鐵彈攔河第529章 宮中第155章 鬧劇喜劇 招財進寶第845章 張連生第707章 王通論戰第695章 立竿見影 城外相見第12章 出人意料的翻盤第468章 故意不見 字字爲金第882章 京師暗流動第427章 似是巡遊 小心爲上第123章 賬實相符 子懼嚴父第155章 鬧劇喜劇 招財進寶第248章 送上門的師爺第362章 保安團惹上門第874章 戲動人心 臘月北行第542章 如臨大敵 虛驚一場第259章 進一步退一步第207章 認得爺爺的身份嗎第1117章 騎兵如火掠咸鏡第1125章 延阻和進攻第860章 戰如兒戲第1121章 海戰第144章 耳目聰財源進第267章 矇事與質檢第402章 仗勢欺人 我有大炮第364章 財帛迷心殺人莫怨第251章 敲打勾結城外第65章 查案所遇第1104章 魔怔第761章 城外激昂 城內生亂第97章 服人未必服心第187章 無不散 未必離第233章 織網第104章 偏街大戲開鑼第46章 小事見真章第97章 服人未必服心第900章 大朝 大潮第208章 莫非撞鐵板第897章 歷史總是重複第344章 崇文門生人難進第1100章 都在意料之中第981章 王大人問王大人第31章 多問多答第574章 人多眼雜燈下黑第693章 照本宣科 天子撒潑第891章 說不過就動刀第171章 工部任主事第571章 無後爲大
第396章 潑天一般的收錢第380章 說海防 萬家店第319章 出人意料的大佬反應第443章 邊將邊商 回返順天第477章 爲何來堰頭鎮第1022章 下船威第132章 動兵抓人頗無奈第370章 有的要挾有的打第787章 或爲親情或爲權謀第173章 好大一盤棋第535章 往事心憂清流怨起第499章 此去兇險 軍人本份第566章 語焉不詳驚天子第338章 殺人償命就是公道第787章 或爲親情或爲權謀第645章 良策之弊 疑是滅口第883章 歸化大集第879章 除夕歡宴第915章 此時客來 厚禮十萬第503章 火攻不亂矛陣如山第878章 雖在異鄉卻似家第471章 尋根究底 何換權錢第4章 下重注 搏出身第428章 敵騎來襲 車陣以對第22章 平淡生活第622章 雖相讓 時不同第118章 橫豎皆十 帝在腹心第300章 嫌隙生大明開發商第1064章 家事商事國事第557章 天津海防 倒也不懼第67章 贓物?宮裡的?第941章 寧夏鎮第929章 不願爲 不得不爲第804章 大明良心第135章 武夫總有殺人時第154章 少年羣毆第944章 意欲何爲 王通應對第108章 魚無水如何第559章 追思連接 各處無事第110章 內閣朝會第364章 財帛迷心殺人莫怨第505章 登高望遠韃虜破膽第649章 武宗正德第24章 不孝之徒第1338章 冀王第844章 心仍在第937章 從容應對不足一提第689章 又有新秀來第1100章 都在意料之中第956章 生意經第1056章 走就走了第1129章 明軍三萬 倭寇十一萬第287章 鐵彈攔河第529章 宮中第155章 鬧劇喜劇 招財進寶第845章 張連生第707章 王通論戰第695章 立竿見影 城外相見第12章 出人意料的翻盤第468章 故意不見 字字爲金第882章 京師暗流動第427章 似是巡遊 小心爲上第123章 賬實相符 子懼嚴父第155章 鬧劇喜劇 招財進寶第248章 送上門的師爺第362章 保安團惹上門第874章 戲動人心 臘月北行第542章 如臨大敵 虛驚一場第259章 進一步退一步第207章 認得爺爺的身份嗎第1117章 騎兵如火掠咸鏡第1125章 延阻和進攻第860章 戰如兒戲第1121章 海戰第144章 耳目聰財源進第267章 矇事與質檢第402章 仗勢欺人 我有大炮第364章 財帛迷心殺人莫怨第251章 敲打勾結城外第65章 查案所遇第1104章 魔怔第761章 城外激昂 城內生亂第97章 服人未必服心第187章 無不散 未必離第233章 織網第104章 偏街大戲開鑼第46章 小事見真章第97章 服人未必服心第900章 大朝 大潮第208章 莫非撞鐵板第897章 歷史總是重複第344章 崇文門生人難進第1100章 都在意料之中第981章 王大人問王大人第31章 多問多答第574章 人多眼雜燈下黑第693章 照本宣科 天子撒潑第891章 說不過就動刀第171章 工部任主事第571章 無後爲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