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7章 從容應對不足一提

尸位素餐,草包無能,這就是王通對中夏總兵張唯忠河寧夏巡撫黨馨的評價,巡撫和總兵是鎮守一方的文武大員,有直達天聽的能力,可哮家在寧夏折騰成這個樣子了,他們的奏報還是什麼貪墨和驕橫。

九邊各有分駐的錦衣衛千戶在,原來在寧夏的那個千戶也是個蒙人,說是哮家的一條狗有些過分,可若說是峰家的門房聽差卻又是高擡了。

歸化城打下來之後,河套地面上也有許多事要自家人照應,王通直接安排了一名信得過的手下過去替換了那邊。

這錦衣衛千戶儘管是從歸化城直接過去上任,而且帶了一干手下,可去了寧夏那邊,畢竟是人生地不熟的,可即便是人生地不熟,還是有了這樣的判斷。

王通相舟自己手下的負責,隨意誣陷一名副總兵有謀反之意,那是殺頭抄家的罪名。

有了這個確認的消息之後,再看這寧夏總兵和寧夏巡撫的奏摺,互相印證,就愈發認定這個消息的準確。

哮家以往雖然貪婪驕橫,但畢竟還是爲大明效力的臣子,也就是兩年不到的功夫,已經發生了這樣的變化,追根究底,王通經常成了最根本的原因,這麼分析實在是讓人很無奈,不過王通帶起了這個大時代,在這個時代大潮中,有人浮起有人沉下,這就不是王通事先能夠想到並改變什麼的。

寧夏鎮錦衣衛的第二道相關消息來到,這時配合着甘肅、和陝西各處的消息印證,已經可以確認所說無誤”王通就向萬曆皇帝奏明瞭這件事。

這等事說是大”可一咋,邊鎮的外族副將謀反,也成不了什麼太大的氣候,說是小”這畢竟是一邊鎮大將要謀反,朝廷還是要重視起來。

但哮家畢竟還沒有正式的立起旗號,錦衣衛的呈報也僅僅是個判斷,在朝會上說的時候,就斟酌了言語,說是寧夏那邊有些不穩。

不管是內廷太監還是朝中大臣,對這等官面上的言語套路再也熟悉不過”說是寧夏不穩,那十有八九就是要生亂子了。

自然,因爲歸化城被打下,一連串的連鎖反應導致寧夏哮家纔有異心的說法,那個就不會出現在朝堂上。

儘管朝廷上的大臣對王通都沒有什麼好印象,但卻不得不承認一點,王通出現之後”朝中似乎不用爲兵事操太多的心,大明突然之間,就成了武功強盛的國家。

在歸化城到滿套兒這片草原上發生的事情,京師各個方面前是有所瞭解,實際上幾家新冒起來的勳貴,恍如說執掌京營和禁軍的襄誠伯家,就有私兵在草原上活動,朝中的大臣和內廷太監各家也都是有參與。

沒有動用官軍,沒有動用各家邊將的家丁親兵,僅僅靠着團練就能打到這個局面,從前草原上那些教子被邊軍說的虎狼一般兇狠,每年不住的朝着朝廷要銀子要兵源,卻不見打出什麼勝仗來,可這些事情在王通手中卻做的這麼容易。

寧夏鎮不穩又算得了什麼,寧夏鎮這麼多年,可曾在套寇和俺答那邊打下什麼勝仗”王通可是將俺答部滅了,這一比較,還真就算不得井麼了。

…………,“陛下,因爲朝廷優容邊鎮,優容邊將,他們覺得萬事都該自己得利,萬事都不該自己受苦,一有風波,就心思不穩,所以臣說,邊鎮之制要農!”,私下召對,寧夏鎮這個情況卻成了王通改良邊鎮的理由,萬曆皇帝對邊鎮的印象本就在逐漸變壞,聽王通這麼一說,卻是加深了這方面的印象。

“萬歲爺,此事還要慎重,眼下還是就事論事的好!”,萬曆皇帝在私下召對的時候,臉上的表情還是頗爲豐富,身邊親信人大體能通過神色的變化判斷出萬曆皇帝的傾向,司禮監掌印太監張誠自然能看得出來,少不得要提醒一句,然後又是開口說道:“萬歲爺,九邊軍鎮雖說彼此相制,可若是改草邊鎮制度,卻不可在此時動作,若寧夏鎮亂,再加上改制的由頭,恐怕其他幾個邊鎮也都是不穩,到時候就是大亂子。”

這是老成持重的考慮,邊鎮改良,肯定對邊鎮既有的利益集團會有損害,若是這時候提出,而且是以寧夏鎮不穩爲由頭整頓,那就要激起大麻煩。

這個道理張誠明白,萬曆皇帝和王通也會明白,張誠還要絮絮叨叨的提醒,王通忍不住瞥了張誠一眼,卻發現張誠完全沒什麼異樣。

方纔這句話既不是拿話在點醒某人,也不是在故意說什麼隱語,着張誠滿臉關切的神色,王通心裡嘆了一口氣,張誠老了。

內廷太監和外朝大臣,多有七十歲左右的人在位,甚至有八十多歲在位,決斷處事都是頭腦清晰,反應極快,但人和人不同,張誠顯然是那種精神上衰弱的很快的。

萬曆皇帝只是在那裡點點頭,沉聲說道:“張伴伴說的有道理。”,王通笑着說道:“井張公公放心,王通知道輕重,只在這裡私下說說,改良軍鎮要從長計議,不急於這一事。”,“寧夏鎮哮家雖然侷限在那一隅之地,不過哮家的兵馬算是精強,在陝甘各個軍鎮中應該是頂尖的,還是要防患於未然,在亂起前處置了,西北那邊局勢複雜,不要有什麼不可收拾的事情。”

王通在那裡遲疑了下,躬身抱拳說道:“陛下,臣願意去往寧夏。次,爲陛下平定此事。”

聽到王通這麼講,萬曆皇帝的眉頭皺起,開口問道:“你要調虎威軍嗎?”

“如果調動虎威軍,時間上來不及,而且聲勢未免太大,若是哮家沒什麼異動聽到消息也要驚惶了。”

萬曆皇帝反倒是有些好奇,還有些擔心,頓了平開口說道:“你不要逞強,西北邊鎮的那些蠻子不是這邊,真逼得他們急了,他們真會不管不顧的殺人造反,你如今也算是身份貴重,還是不要去冒險,微服私訪,孤身查案,那是戲文裡的東西,你可不要跟着犯傻。”,趙金亮咧咧嘴想要笑,好歹記得自己是在皇帝身邊,又在那裡忍住,王通卻是不掩飾自己的笑意,大大方方的躬身施禮說道:“臣多謝陛下的關心,臣這次去寧夏,只帶親衛,但並不是冒險前往,陛下,虎威軍雖然不動,但臣去那邊所調用的力量也不會比哮家的力量小。”

“陝西各處邊鎮的力量?恐怕也是打草驚蛇,哮家在西北那邊通風報信的人還是不少,也是不妥。”,“陛下,如今在草原上和教虜火併爭鬥的商團武裝,就是臣這次要用的。”,王通倒是開門見山的回答,萬曆皇帝沉吟了下,雖說商團武裝不過是鄉勇團練之流,但在草原上很少聽說什麼敗績,倒是拳打腳踢的折騰的很大,這就說明商團武裝的戰力不弱。

“他們能聽你調瑚”

在草原上的戰鬥,消息傳回來的不少,商人們見利忘義,附屬於各個商行的武裝各有打算的事情萬曆皇帝自然也是知曉,尋常商人不聽官府調遣那是自己找死,但草原上各個商行背後都有各色權貴,關係千絲萬縷,輕易也不好觸動,不犯大錯也就懶得管了。

可王通這次要去辦差,也算是兇險重重,如果這些商團武裝還是不聽調遣,那可就容易鬧出大禍f

“請陛下放心,他們住在陛下的宴莊之中,受陛下庇護,若是這點小事還不聽調遣的話,那就不是大明的臣子了。”

王通又是躬身拜下,萬曆皇帝一愣,還是點了點頭。

…………,王通在京師站穩腳跟之後,在京師一切按部就班的行動,日子過得平淡,不過呂萬才私下裡卻和王通談過,那就是能有外差的機會,一定要多出去走走。

“爲何?”,“以往錦衣衛都指揮使哪有王兄弟你這般的煊赫權勢,掌內衛,掌偵緝刺探,和禁軍關係密切,又和內廷太監的關係如此的好,又有這麼大的功勳,你在京師,已經無形之間影響到了陛下的權勢,你不動尚可,一動陛下就有覺察,即便是君臣情誼深重,怕是也會有猜忌之念。”

這話說的誅心,可也是實話,王通記在心中,這次朝會上就是提了出來,按照慣常的規矩,錦衣衛都指揮使就應該隨侍在天子左右,斷沒有外出辦差的道理,不過王通提出,萬曆皇帝就准許了,倒是從另外一個側面印證了呂萬才的判斷。

王通需要歸化商團的力量,所以不願意他們在滿套兒拖太久,秘密調用火炮幫助商團武裝開了滿套兒,然後命令他們在歸化城準備力量聽命,隨時等候調遣。

以譚將在歸化城的地位和聲望,在滿套兒都是指揮不動各家商團武裝,王通不在歸化城這麼久,說話就未必那麼管用了。

王通下到歸化城的命令很簡單“不聽號令的,就不要在草原上做生意了”,。!~!

第342章 冬日海河相遇不識第1039章 潤物細無聲第533章 未必不知 清白百姓第1083章 人選第834章 萍水相逢一壺酒第667章 新官上任第568章 勇不可擋 舉斧問賊第776章 衆商集歸化第896章 失耳目 暗流涌第354章 京師 宮中 漸變第701章 錦衣衛不是說打就打的第952章 實力懸殊下的處置第340章 辦家塾新商行第416章 御馬監虎威營第781章 老兵退役 歸化生根第302章 書生或百無一用第436章 月黑追襲 攻虜不備請月票支援!!第758章 聽我號令 向前衝鋒第745章 騎兵對騎兵第193章 路不平第955章 佈局第520章 御前問答 滅口瞞報第49章 籌辦第368章 挑錯總是很容易第46章 小事見真章第387章 諸位,隨我殺賊第1056章 走就走了第663章 朝堂激辯第530章 勤勉內官 重賞之下第56章 滿門血第693章 照本宣科 天子撒潑第331章 孫海引君遊西苑第387章 諸位,隨我殺賊第609章 血夜第148章 要不是小爺第515章 死傷重見勝仍死攻第79章 開館在即第75章 大翻盤第565章 我忍敵亦忍 初冬再離津第1112章 決心和結果第692章 由小見大第949章 街頭羣毆正月社戲第585章 邊鎮血仇大案第366章 相見歡迎客勤第324章 殺將第736章 圍殺 特別白第511章 三面齊襲第1074章 謹慎萬全 李家爭功第42章 娓娓道來第349章 並不精彩的勝利第36章 朱門蓬戶第523章 軍議改良 永記忠烈第447章 大禮大利 皆爲人心!!第247章 超前的團隊建設第697章 敢言不敢聽 也有人相托第768章 入城第516章 三路齊至大勝在即第445章 何人剪除陛下羽翼第317章 收尾 上門第143章 銀子無好壞 王通大撒網第1074章 謹慎萬全 李家爭功第30章 客是主僕二人第556章 內外有隙 且等不急第155章 鬧劇喜劇 招財進寶第574章 人多眼雜燈下黑第462章 刺客第519章 歸程面聖第44章 非長久之計第427章 似是巡遊 小心爲上第438章 首級貴如金!!第941章 寧夏鎮第156章 裡外亂打第837章 賊不如雞犬第464章 千金之子 何必垂堂第1051章 破城第954章 物盡其用所圖長遠第453章 王通實在可惜第456章 大搖大擺第461章 虎威板甲 秦法追則第937章 從容應對不足一提第81章 武館 武學 將門子第935章 圍城一月第267章 矇事與質檢第528章 天下新法津門利弊第580章 防患未然 親情難捨第692章 由小見大第442章 勝於憂患 敗於安樂第161章 錦衣衛二百戶第582章 恩威只爲此乎第128章 人若犯我 我必犯人第616章 王都堂第635章 分而治之 安寧海上第333章 蘇州會館中的李三才第912章 萬曆十三年下半第395章 合則兩利 魯官通賊第993章 孤山堡第929章 不願爲 不得不爲第95章 狐假虎威人亦懼第8章 不能忍第373章 大家求財京師無事
第342章 冬日海河相遇不識第1039章 潤物細無聲第533章 未必不知 清白百姓第1083章 人選第834章 萍水相逢一壺酒第667章 新官上任第568章 勇不可擋 舉斧問賊第776章 衆商集歸化第896章 失耳目 暗流涌第354章 京師 宮中 漸變第701章 錦衣衛不是說打就打的第952章 實力懸殊下的處置第340章 辦家塾新商行第416章 御馬監虎威營第781章 老兵退役 歸化生根第302章 書生或百無一用第436章 月黑追襲 攻虜不備請月票支援!!第758章 聽我號令 向前衝鋒第745章 騎兵對騎兵第193章 路不平第955章 佈局第520章 御前問答 滅口瞞報第49章 籌辦第368章 挑錯總是很容易第46章 小事見真章第387章 諸位,隨我殺賊第1056章 走就走了第663章 朝堂激辯第530章 勤勉內官 重賞之下第56章 滿門血第693章 照本宣科 天子撒潑第331章 孫海引君遊西苑第387章 諸位,隨我殺賊第609章 血夜第148章 要不是小爺第515章 死傷重見勝仍死攻第79章 開館在即第75章 大翻盤第565章 我忍敵亦忍 初冬再離津第1112章 決心和結果第692章 由小見大第949章 街頭羣毆正月社戲第585章 邊鎮血仇大案第366章 相見歡迎客勤第324章 殺將第736章 圍殺 特別白第511章 三面齊襲第1074章 謹慎萬全 李家爭功第42章 娓娓道來第349章 並不精彩的勝利第36章 朱門蓬戶第523章 軍議改良 永記忠烈第447章 大禮大利 皆爲人心!!第247章 超前的團隊建設第697章 敢言不敢聽 也有人相托第768章 入城第516章 三路齊至大勝在即第445章 何人剪除陛下羽翼第317章 收尾 上門第143章 銀子無好壞 王通大撒網第1074章 謹慎萬全 李家爭功第30章 客是主僕二人第556章 內外有隙 且等不急第155章 鬧劇喜劇 招財進寶第574章 人多眼雜燈下黑第462章 刺客第519章 歸程面聖第44章 非長久之計第427章 似是巡遊 小心爲上第438章 首級貴如金!!第941章 寧夏鎮第156章 裡外亂打第837章 賊不如雞犬第464章 千金之子 何必垂堂第1051章 破城第954章 物盡其用所圖長遠第453章 王通實在可惜第456章 大搖大擺第461章 虎威板甲 秦法追則第937章 從容應對不足一提第81章 武館 武學 將門子第935章 圍城一月第267章 矇事與質檢第528章 天下新法津門利弊第580章 防患未然 親情難捨第692章 由小見大第442章 勝於憂患 敗於安樂第161章 錦衣衛二百戶第582章 恩威只爲此乎第128章 人若犯我 我必犯人第616章 王都堂第635章 分而治之 安寧海上第333章 蘇州會館中的李三才第912章 萬曆十三年下半第395章 合則兩利 魯官通賊第993章 孤山堡第929章 不願爲 不得不爲第95章 狐假虎威人亦懼第8章 不能忍第373章 大家求財京師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