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0章:探索科研之流水線生產

“統一標準?”

張鐵眼神深邃,似帶沉思的囔囔着,腦海中更多的卻在品味此話。

這樣的詞彙,似乎早在先秦時期便已出現,根據不同規格,不同標準,制定不同的生產模式。

爲何在戰國時期,秦軍能夠制霸其他六國強軍?

張鐵曾聽其祖父說過,秦軍雖有耕戰爵位之封,但真正讓秦軍,銳變成當世第一雄軍的根本,就在於秦國擁有令人驚歎的軍工生產!

並且因爲某種特殊工藝,使得秦國生產出來的軍工,質量與標準相同,殘次品之低令人咂舌!

因爲擁有這樣的底氣,使得秦軍得以所向披靡。

但這樣令世人爲之驚歎的工藝,隨着秦帝國的覆滅,戰爭連綿不休,最終成爲了可望而不可即的傳說。

“在大明製作的一切所需,尤其是像火銃這樣的精密產品,完全是由工匠一人所控。

或許一人能夠嚴控質量,但在很多時候,卻會出現不可控因素,這也就使得火銃質量,根本就無法得到保證!”

研討所中的匠師羣,此刻情緒皆在亢奮中,但趙宗武還是準備繼續講明。

研討所探討的事宜,皆有專門的人負責記錄。

張鐵嚴肅道:“大人所講皆是實情,但大明現在所處的情況,使得小的們根本就沒有選擇的餘地。”

雖說匠戶都有收斂自身本領的情況,但更多的卻在於官員貪腐,材料低劣,工序被減等原因。

火銃的研製、生產,並非一句兩句簡單的話,就能完成相關工序的,因此明確研製方向比什麼都重要!

“關於這個情況,本將心中很清楚,早在覺華島時,本將就提出過這樣的思想。”藉助張鐵提出的話題,趙宗武神情帶有嚴肅,“剛好有這次探討機會,我們來具體講一講情況。”

作爲後世製造強國,沒有誰比華夏要明白,流水線生產帶來的便捷。

正是依靠這樣的超神技能,得以讓數量龐大的勞動力,在學問極其低下的從事看似複雜,但實則操作簡單的工序。

一件產品經過同等分化、衡量標準、明確體制,就會被分成十幾道,到二十幾道不等的工序。

這也就使得,原本繁雜、不可控的產品,被人爲的拆減成,較爲簡易的存在。

原本難以把控的質量問題,也因爲被拆分定產,最終使得令人憂慮的質量問題,被徹底解決。

隨着趙宗武講述的深入,張鐵、徐駕眼神中的震驚更多了,他們沒想到做工,原來還能這樣去做。

本身鍛造一杆精良的魯密銃,需時一月有餘,銀十兩以上,在這過程中該工匠需全身心投入其中。

但如果使用流水線生產,並將所需時間換算,需時十日左右,銀四兩左右,在這過程中工匠可嚴控整條產線。

如果說生產魯密銃,相關配套皆籌建完畢,在東海鎮資源渾厚的前提下,每月可產數量是十分可觀的。

在這前提下,工匠需將自身技藝奉獻出來,當然這種奉獻並非是無償的,工匠有藏私的心態很正常,畢竟千百年來就是這樣流傳下來的。

趙宗武能做的,就是通過一次次重利誘導,讓麾下工匠見到真真切切的利益,真真切切的改變,這樣他們纔會無條件發光發熱!

如果你單純的讓他們發光發熱,可任何利益都得不到,甚至於連填飽肚子都是難事,那他們憑什麼掏出自身技藝?

“今日本將與你們講的這些,或許會改變你們的師承關係。

但對於這件事,你們需明白一個觀點。

一家一姓的師承,或許有獨步天下的精準。

但集結千家萬姓的師承,必是傲世天下的根本!

一方是默默無聞,只需把控手中的技藝即可,一方是萬古留名,只需不斷奉獻自己的技藝。

對於這樣兩種抉擇,你們會選擇怎樣的方式?”

趙宗武將對話姿態放的很低,甚至於是平等觀念,這在大明是不能想象的,所以說這也讓徐駕、張鐵他們心中,是十分地誠惶誠恐!

但細細思索東海鎮給予他們的補充,如果這樣的情況,他們還不懂的知足的話,那他們就實在是太沒有眼力界了。

固然技藝師承重要,但能給自己家帶來好的生活,帶來好的改變,而損失不過是師承而已。

並且在這過程中,他們還能學習到更多、更好的技藝,這樣一筆換算,恐誰都會在心中盤算吧!

張鐵眼神中噙滿眼淚,言語中帶有激動道:“小的在此,謝過大人厚恩!”說着竟跪地行禮。

面對這一幕,趙宗武並未相攔,也因爲張鐵的帶動,使得研討所上下皆跪地行禮,行禮過後,趙宗武忙上前攙扶,並道:“這都是本將應該做的!”

“大人能夠給我們這些賤籍,這樣的厚恩,這實在是小的們從不敢想的事情,如果說沒有這些厚恩,或許小的們這心中會很嘀咕。

嘀咕到底要不要將家傳技藝說出,畢竟說出來了,這飯碗以後能不能保住,就真的不一定了。

但大人並未以官壓迫,相反還許諾給小的們重重好禮,並且還能讓小的們,從事這樣令人激動的事業。

如果小的們在不識擡舉,就顯得小的們太不懂是非!”

張鐵說的這些話,皆是發自肺腑之言。

在京城期間,他們就從未有過這樣的待遇,更沒有過尊重,但在東海鎮他們都感受到了,這也使得他們的心中是暖暖的,對於趙宗武更是無比信服!

第126章:邊鎮事,總兵討第024章:遼東皇家海軍(下)第063章:實力面前,真理是那般的蒼白第003章:公堂對峙第014章:線索第018章:治國如烹小鮮第047章:鳳陽破,天下驚!第012章:昭然若揭的規矩第114章:定國公的奏疏第057章:整飭水利(上)第055章:風雨欲來第058章:定國公之威第114章:倭島見聞第061章:驕狂的起義軍(下)第059章:半島府署第131章:定國公入晉(本篇完)第037章:壯哉!我華夏陸軍!第012章:亂戰第055章:聚攏第036章:建奴的金融危機第100章:王嘉胤的憤怒!第039章:猛將帥才終來到(下)第038章:錦衣衛之控局第082章:海商南下!第010章:東林黨的施壓第100章:錦衣衛在行動(上)第016章:大明下的暗潮第026章:知事第091章:流寇的變數第075章:大航海的展望第006章:魏忠賢的拉攏(下)第038章:忠賢你不閒第001章:覺華島第041章:登萊巡撫袁可立(上)第029章:暗中角力第048章:地方權力的明確第084章:多爾袞的命格第071章:科爾沁前沿指揮部第043章:壯哉我虎嘯營!(上)第013章:命運第057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016章:風雲再起第035章:皇太極的睿智第131章:定國公入晉(本篇完)第046章:敢問路在何方!!!第057章:出征第008章:八旗勁旅與東海鎮陸軍第038章:銳變的抉擇第011章:人性,東海鎮的捷報第125章:總兵官之選第027章:強者的時代(本篇完)第035章:梳理第049章:資本的萌芽第051章:定國公,這是你的分內事啊!第087章:毛帥之威第033章:良卿非良臣第060章:驕狂的起義軍(上)第079章:十六軍團歸遼東(四)第108章:東西方科研體系的交流碰撞第076章:猛虎出,戰叛軍!第029章:發展道路中的探索第087章:東海鎮的變化第054章:洪承疇的新生第049章:決戰遼河!第027章:內閣變動第054章:大明英傑洞時局(下)第116章:交替第012章:巡撫第029章:軍校生的天下第069章:聚攏的武將第047章:做最好的自己第010章:我乃錦衣衛!第096章:協同作戰第059章:半島府署第076章:十六軍團歸遼東(一)第055章:閹黨,本公讓你重獲新生!第047章:解決之道(上)第003章:金城的訴苦大會(下)第004章:反擊第020章:狩獵八旗第091章:華夏陸軍的擴充第043章:壯哉我虎嘯營!(上)第005章:我是演員,趙宗武!第023章:謀劃第128章:精兵簡政之精選第029章:京城動第061章:以悲劇著稱的虎墩兔憨第011章:海船所第047章:餘韻第114章:倭島見聞第109章:建奴擴張道路中的煩惱第016章:掃盲運動第003章:銳變第052章:天啓的重視(本篇完)第016章:以孝治國的大明?第011章:決·斷!第117章:島鏈戰術2.0版第018章:不同第016章:掃盲運動第053章:滔天的權屬
第126章:邊鎮事,總兵討第024章:遼東皇家海軍(下)第063章:實力面前,真理是那般的蒼白第003章:公堂對峙第014章:線索第018章:治國如烹小鮮第047章:鳳陽破,天下驚!第012章:昭然若揭的規矩第114章:定國公的奏疏第057章:整飭水利(上)第055章:風雨欲來第058章:定國公之威第114章:倭島見聞第061章:驕狂的起義軍(下)第059章:半島府署第131章:定國公入晉(本篇完)第037章:壯哉!我華夏陸軍!第012章:亂戰第055章:聚攏第036章:建奴的金融危機第100章:王嘉胤的憤怒!第039章:猛將帥才終來到(下)第038章:錦衣衛之控局第082章:海商南下!第010章:東林黨的施壓第100章:錦衣衛在行動(上)第016章:大明下的暗潮第026章:知事第091章:流寇的變數第075章:大航海的展望第006章:魏忠賢的拉攏(下)第038章:忠賢你不閒第001章:覺華島第041章:登萊巡撫袁可立(上)第029章:暗中角力第048章:地方權力的明確第084章:多爾袞的命格第071章:科爾沁前沿指揮部第043章:壯哉我虎嘯營!(上)第013章:命運第057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016章:風雲再起第035章:皇太極的睿智第131章:定國公入晉(本篇完)第046章:敢問路在何方!!!第057章:出征第008章:八旗勁旅與東海鎮陸軍第038章:銳變的抉擇第011章:人性,東海鎮的捷報第125章:總兵官之選第027章:強者的時代(本篇完)第035章:梳理第049章:資本的萌芽第051章:定國公,這是你的分內事啊!第087章:毛帥之威第033章:良卿非良臣第060章:驕狂的起義軍(上)第079章:十六軍團歸遼東(四)第108章:東西方科研體系的交流碰撞第076章:猛虎出,戰叛軍!第029章:發展道路中的探索第087章:東海鎮的變化第054章:洪承疇的新生第049章:決戰遼河!第027章:內閣變動第054章:大明英傑洞時局(下)第116章:交替第012章:巡撫第029章:軍校生的天下第069章:聚攏的武將第047章:做最好的自己第010章:我乃錦衣衛!第096章:協同作戰第059章:半島府署第076章:十六軍團歸遼東(一)第055章:閹黨,本公讓你重獲新生!第047章:解決之道(上)第003章:金城的訴苦大會(下)第004章:反擊第020章:狩獵八旗第091章:華夏陸軍的擴充第043章:壯哉我虎嘯營!(上)第005章:我是演員,趙宗武!第023章:謀劃第128章:精兵簡政之精選第029章:京城動第061章:以悲劇著稱的虎墩兔憨第011章:海船所第047章:餘韻第114章:倭島見聞第109章:建奴擴張道路中的煩惱第016章:掃盲運動第003章:銳變第052章:天啓的重視(本篇完)第016章:以孝治國的大明?第011章:決·斷!第117章:島鏈戰術2.0版第018章:不同第016章:掃盲運動第053章:滔天的權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