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0章:撤府歸縣

閹黨官員的事情,等到以後再去考慮,現階段需要解決的是陝北之地,到底應該用怎樣的方式去穩定。

“現在對我軍來說,軍事壓迫的態勢不是問題。”趙宗武眉頭微皺的看向盧象升他們,“之所以本公先前一直都在壓制着麾下大軍出動,就是考慮到地方流寇羣體。

雖說能夠很快的將其鎮壓,至少說這盤踞在陝北之地的流寇羣體是這樣的。

但是鎮壓歸鎮壓,收復失地歸收復失地。

如果說此番我軍不能借此機會,將地方上殘留已久的各種問題,盡數給拔除乾淨的話。

那麼我們就是會再度遇到,地方官員貪腐成風,天災再度降臨時,那地方的百姓,迫於生計,就是會選擇再度揭竿而起!

叛亂的種子一旦撒出去,一旦生了根,除非你能用五到十年的時間,去通過良策不斷去安撫百姓之心。

那麼百姓就會因爲生存問題,而會再度選擇造反!

一旦陷入造反,剿滅,平定,暫穩,再造反……這樣的怪圈後,那麼陝西的底蘊,就會在這樣一種模式下,不斷的被消耗掉!!”

雖然說洪承疇是新加入進來的,但是趙宗武早已將他內定爲核心圈成員,即便說這般早的讓他接觸這些,多少有些操之過急的意味,但是趙宗武他還是有信心降服洪承疇的。

因此在講述這些時,他也就沒有太多的顧忌。

而同樣這種毫無保留的信任,也使得洪承疇心中生出了幾分別樣的感動。

一直以來,洪承疇他的心中,都是擺着上下官級的心態,從來就沒有想過要投效到定國公麾下做事。

雖然說效忠的還是大明,但是在官場上,他們會爲了自己的權勢,而選擇抱團取暖。

現階段就洪承疇略顯格格不入。

但這都是很正常的存在。

誰都有這樣的一個歷程。

盧象升微皺着眉頭,思索片刻後講道:“國公爺,這段時間卑職也一直在思索這個問題,其實通過這段時間,在榆林府地方上的反饋,我們在施政方針上還是存在着一些出入。

其實就陝西當前的民生來說,固然建立基礎的政權,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可是陝西的實際情況不比遼東。

遼東需要建立完善的基礎政權,是因爲每月都有大批流民進駐,爲了確保地方上的問題,就必須一步步的紮實去建設基層政權。

但是陝西的情況就特殊了。

因爲旱災的緣故,使得大量的百姓外逃,在這過程中所遺留下來的就是那些士紳羣體,再加上有流寇肆虐的緣故,使得很多地方多是百里無人。

這一階段,我們在過度的去追求,村、鄉、縣、府等完善的行政體系,就有些刻意呆板的模式了。”

聽着盧象升介紹的這些,趙宗武像是被點開了一般。

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盧象升講的這些,很好的破解開了,陝西當前所遇到的實際情況!

趙宗武臉上帶有幾分興奮的講道:“建鬥你的意思是說,我們在接下來的建設中,不必去刻意的在意府級政權,主要以整合大村、大鄉體系,去建設地方基層政權,同時再以縣、剿總民府作爲中樞勾連。

在帶領着地方百姓,不斷整飭水利的過程中,進一步去梳理,接下來需要解決的相關問題!”

對於趙宗武的解讀,在場衆人皆面帶驚奇,而首倡者盧象升則點了點頭道:“國公爺您總結的很好,卑職就是這樣一個意思。

既然說現階段不可能完善陝西的地方基層政權,那麼我們就可以用這樣一種方式去過度,再者說那流寇不比兇悍的建奴,一次將其擊潰、擊敗,那就能夠徹底的將其滅殺!

地方上有駐防軍維穩,更遠處則有華夏軍團震懾,那些俘虜的流寇,則編組成營,讓他們通過勞作來救贖自己的罪行。

只需一載!卑職便能將在遼東貫徹下來的模式,建立到陝西這片土地上,屆時陝西的百姓就不會在經歷這等浩劫!”

“好!好!好!”趙宗武聽後接連稱好,接着便道:“既然說地方上的問題得到了解決,那麼我們就能徹底放開手腳去做,原本本公這心中還因爲此事苦惱,今日這番交談,很好的解決了當前所遇到的困局!

建鬥!此舉你救了數十萬的百姓!!!”

如果說按照趙宗武當初的方式來辦,恐陝西這地界上會有近百萬的百姓或慘死其中,要知道這中間超過八成,都是死於流離失所……

即便趙宗武他的心再硬,可每每想起這樣的事情,那心中還是非常的彷徨,但是爲了整體大勢來說,他卻不得不這般去做。

現階段商討出來了相對摺中的對策,且這一對策的出發點,要比先前制定的部署要好上不少。

那麼趙宗武肯定會選擇更有利的對策。

儘管說他在地位上已經很崇高了,但是這並不代表着,他會爲了維護自己的威嚴,而去摒棄一些好的建議。

他還沒有剛愎自用到這一地步。

“國公爺,那卑職這就向毛文龍所部下達軍令,命其以最快的速度收復延安府全境?”在旁的陳奇瑜,言語中多少帶有探詢道。

趙宗武聽後點了點頭道:“你即刻以參謀本署的名義下令,讓毛文龍所部繼續南下,以最快的速度攻佔玉華山、金鎖關、馬欄山、麻陂山、韓城沿線!

或將延安府境內流寇盡數編組成營,或將其驅逐出延安府境內!”

既然說已經想到了相應的對策,那麼作爲毗鄰西安府的延安府,還是早一點全境拿下的好,這樣剿總帥府就擁有了跳板。

一旦說延安府在剿總帥府中被盤活,那麼在接下來的時間節點,就對趙宗武非常的有利。

不得不說盧象升提出的這個撤府歸縣的策略,極大的解決了趙宗武麾下人才短缺的現象,同時也爲趙宗武拿下陝西之地,大大縮短了時間!

這絕對是一個良策!

第096章:見招拆招第053章:大明英傑洞時局(上)第106章:支柱產業的意義第017章:扛旗者,趙宗武是也!第005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001章:初臨大明第125章:總兵官之選第048章:陝西劇變!第025章:投名狀「爲紅月54大大加更」第052章:雄獅咆哮第060章:努爾哈赤的野望第014章:練軍綱要第091章:華夏陸軍的擴充第052章:帝王本性第100章:擴張之路第053章:鐵與血(上)第042章:遼東的第一次人口普查第026章:輔政國公第062章:銳意進取的戰鬥第021章:糜爛的明廷第014章:爾虞我詐是英雄第090章:崇禎二年春第014章:爾虞我詐是英雄第041章:前奏曲第002章:戰場教學第027章:內閣變動第007章:定國黨的強盛第071章:科爾沁前沿指揮部第059章:讓起義的火焰洶洶燃燒!第033章:軍隊晉升機制的革新第052章:天啓的重視(本篇完)第007章:第一要素(下)第030章:基礎工業的夯實(上)第023章:破碎的帝王夢第099章:敗退第069章:強勢鎮壓!第082章:劉興祚的底氣第038章:整頓吏治伊始第035章:皇太極的睿智第010章:風起第042章:大勢碾壓第088章:命運轉折點第032章:底氣第015章:執掌暗旗第094章:資本獠牙第026章:起義時刻第119章:封無可封第018章:身死第004章:南洋風雲第114章:倭島見聞第087章:東海鎮的變化第039章:整頓九邊之議第030章:蓬萊備倭城第078章:代善的掌權之路第055章:集約化整治土地第046章:平地起風雷第066章:漢骨第038章:錦衣衛之控局第117章:執棋者第077章:東進的八旗第072章:總攬民生大權第048章:遼東,當何去何從?第003章:華夏銀行第072章:屬於遼東的動員力第002章:話語權第084章:家丁制度的泯滅第049章:資本的萌芽第024章:遼東皇家海軍(下)第006章:人生在世,全靠演技第038章:錦衣衛之控局第067章:研討所的爭論第030章:局第101章:王嘉胤的新戰略第050章:地方權力的真髓第096章:協同作戰第053章:大明英傑洞時局(上)第071章:遼陽風雲第054章:風潮第019章:馳道,人心第010章:聯合作戰的真髓第049章:流寇的新生(下)第055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056章:銳變的華夏陸軍第046章:威望第091章:建奴的應對之策第045章:歧途第024章:‘投奔’之名第082章:軍院的權柄第074章:進攻!進攻!!第093章:銳意進取的皇太極第050章:敢爲天下先第022章:東海鎮陸軍的強大(下)第013章:阿敏之死第011章:制度是取勝的關鍵第057章:擴大會議的召開第013章:大時代下的平凡人(二)第052章:殖民時代第044章:華夏科學院的科學大會第105章:利益的博弈第015章:執掌暗旗
第096章:見招拆招第053章:大明英傑洞時局(上)第106章:支柱產業的意義第017章:扛旗者,趙宗武是也!第005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001章:初臨大明第125章:總兵官之選第048章:陝西劇變!第025章:投名狀「爲紅月54大大加更」第052章:雄獅咆哮第060章:努爾哈赤的野望第014章:練軍綱要第091章:華夏陸軍的擴充第052章:帝王本性第100章:擴張之路第053章:鐵與血(上)第042章:遼東的第一次人口普查第026章:輔政國公第062章:銳意進取的戰鬥第021章:糜爛的明廷第014章:爾虞我詐是英雄第090章:崇禎二年春第014章:爾虞我詐是英雄第041章:前奏曲第002章:戰場教學第027章:內閣變動第007章:定國黨的強盛第071章:科爾沁前沿指揮部第059章:讓起義的火焰洶洶燃燒!第033章:軍隊晉升機制的革新第052章:天啓的重視(本篇完)第007章:第一要素(下)第030章:基礎工業的夯實(上)第023章:破碎的帝王夢第099章:敗退第069章:強勢鎮壓!第082章:劉興祚的底氣第038章:整頓吏治伊始第035章:皇太極的睿智第010章:風起第042章:大勢碾壓第088章:命運轉折點第032章:底氣第015章:執掌暗旗第094章:資本獠牙第026章:起義時刻第119章:封無可封第018章:身死第004章:南洋風雲第114章:倭島見聞第087章:東海鎮的變化第039章:整頓九邊之議第030章:蓬萊備倭城第078章:代善的掌權之路第055章:集約化整治土地第046章:平地起風雷第066章:漢骨第038章:錦衣衛之控局第117章:執棋者第077章:東進的八旗第072章:總攬民生大權第048章:遼東,當何去何從?第003章:華夏銀行第072章:屬於遼東的動員力第002章:話語權第084章:家丁制度的泯滅第049章:資本的萌芽第024章:遼東皇家海軍(下)第006章:人生在世,全靠演技第038章:錦衣衛之控局第067章:研討所的爭論第030章:局第101章:王嘉胤的新戰略第050章:地方權力的真髓第096章:協同作戰第053章:大明英傑洞時局(上)第071章:遼陽風雲第054章:風潮第019章:馳道,人心第010章:聯合作戰的真髓第049章:流寇的新生(下)第055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056章:銳變的華夏陸軍第046章:威望第091章:建奴的應對之策第045章:歧途第024章:‘投奔’之名第082章:軍院的權柄第074章:進攻!進攻!!第093章:銳意進取的皇太極第050章:敢爲天下先第022章:東海鎮陸軍的強大(下)第013章:阿敏之死第011章:制度是取勝的關鍵第057章:擴大會議的召開第013章:大時代下的平凡人(二)第052章:殖民時代第044章:華夏科學院的科學大會第105章:利益的博弈第015章:執掌暗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