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9章:流寇的新生(下)

“大王!此戰我軍攻取了廬州,那麼接下來就需要以廬州爲基礎,分兵攻佔六安州、舒城兩地,與廬州形成穩定的態勢。”張頌至盯着眼前的地圖,向大馬金刀坐於主位的張獻忠講道:“一旦說我軍可在上述三地站穩腳跟,那麼就可以從根本處壓制劉國能、白九兒兩部。

儘管說從道義上來說,劉國能、白九兒兩部是大王的盟友,但是這兵馬唯有掌握在自己手中,那纔是真正的強大!”

作爲被張獻忠虜獲的才子,張頌至在經歷了最初的激烈反抗後,自張獻忠選擇與王自用決裂時,便莫名其妙的跟隨到張獻忠麾下,這也讓張獻忠在最開始的時候,心中一直都很奇怪是怎麼回事。

這大明讀書人就是搞不清楚。

殊不知像張頌至這樣的情況,發生在流寇大軍中的不在少數……

張獻忠點點頭道:“軍師所言極是,那麼接下來本王就遣派侯二、田武二將,分領萬餘衆將士,對六安州、舒城實行突襲!”

與歷史軌跡不同的是,張獻忠在領軍攻佔廬州時,儘管說也遇到了一些難題,但是因爲這手中有資本,使得廬州這座堅城,最終還是落到了張獻忠的手中。

與當初攻佔鳳陽城相同的是,當家做主人後的張獻忠,在攻佔了廬州後,所作所爲與王自用幾近相同,使得出力頗多的劉國能、白九兒兩部,並沒有得到他們想得到的戰利品,這讓劉國能、白九兒心中很是不滿。

可是這心中在不滿又能如何?

接連搞出損耗,也使得劉國能、白九兒他們,已然是沒有了囂張的氣焰,爲了保全麾下勢力,不得不忍辱負重,暗中結成聯盟,與對張獻忠實行對抗。

只不過對於張獻忠來說,這些顯然就是小意思,因爲在他身邊擁有着智囊,也使得張獻忠明確了接下來的發展綱要。

得張頌至,使得張獻忠可以專注於戰略發展!

在聽從了張頌至的部署安排後,接下來的十餘天,張獻忠所部接連拿下了六安州、舒城、霍山一帶。

因爲張維賢他們的統治,使得大明官場內的腐敗日益嚴峻,這也連帶着地方官場皆得到了腐化,面對張獻忠這等兇悍進攻,這地方官員根本就無暇他顧,在聽聞流寇兵馬來襲時,他們就一個個丟棄官職爭相逃散,這也就使得張獻忠很輕鬆的就拿下了他們籌謀的地盤。

而後藉助急速擴充的勢力,張獻忠又趁勢反壓劉國能、白九兒二人,使得二人麾下兵馬徹底被吞併,劉國能、白九兒爲了保全性命,最終不得不選擇效忠張獻忠!

恐劉國能、白九兒他們最初就沒有想到,在與張獻忠暗中結盟的時候,他們的命運,其實就已經註定了。

在實現上述戰略後,張頌至又指出了接下來的戰略,張獻忠所部藉助霍山地勢,順利攻取了英山地域,隨後便經英山進入到湖廣轄下黃州府羅田縣,在經過了一連串戰鬥後,於三月初三日攻克麻城。

自此張獻忠所部聲威進一步得到擴充,並開始在湖廣北部疆域沉澱擴充,以應對明軍接下來的報復。

與歷史不同的是,高迎祥這一世擁有的勢力,也要比之強盛不少,儘管說失去了李自成這員闖將,但是在征戰鳳陽府的途中,卻讓高迎祥獲取到了很大一批手下,而這中間多半都是些文人。

“大王!既然那張獻忠欲在廬州發展勢力,那麼我們亦需儘快離開鳳陽這處是非地,如果說等明軍反應過來的話,恐接下來需要承擔的就會很重,以我軍當前的情況來說,尚無法以一軍之力抵抗明軍的反攻!”範國忠輕撫着鬍鬚,雙眼微眯的說道:“既然是這樣一種情況,那麼我軍就完全沒必要在此當棒子。”

在張獻忠謀劃要攻佔廬州的時候,高迎祥他們也在商討接下來勢力該如何發展。

高迎祥微眯雙眼道:“那你說我軍該如何發展?”

那範國忠正向講話時,在旁的範國興就笑道:“大王!爲什麼我軍不能尾隨在張獻忠所部身後,在張獻忠所部攻佔廬州後,便趁勢快速通過廬州,隨後大軍直撲桐城!

在我軍拿下桐城後,可暫以此爲根據地,接着便可趁勢攻取潛山、懷寧、太湖、宿松等地,大軍攻佔宿松後,這通往湖廣之地的通道便擁有了,此後便可順勢收服不沾泥張存孟、蠍子塊拓養坤兩部,徹底讓大王的兵馬合併成一部!”

說來這範國忠、範國興是雙胞胎兄弟,在很多時候他們心中所想皆會互通,這也使得他們做出的策略,會起到互補的作用。

與張獻忠相同的是,自從經歷了一系列事情後,高迎祥也沒有在隱藏過,自己心中滋生出來的野望。

聽到範國忠、範國興兩兄弟的解讀後,高迎祥點點頭說道:“好!你二人提到的這見解實在是太好了,一部糅雜的勢力兵馬,終究沒有一部一統的勢力兵馬強盛,想要讓自己的勢力快速擴充,這麾下兵馬就必須要擁有自己的資本才行。”

範國忠笑着說道:“大王說的沒錯,我部若能順利解決上述部署後,便可順勢攻佔黃州府、九江府交匯地!

依照着明軍特有的體系,對於這府、府間的交匯處,反而是他們勢力最爲薄弱的地方,屆時我軍若能在此站穩腳跟,那麼便可以此爲橋頭堡攻略湖廣南部疆域!”

高迎祥道:“好!既然有你們定下的這等良策,那麼本王接下來就要好好會一會該地的明軍,本王倒要看看,究竟有誰敢與本王對壘!!”

因爲得到了身邊高人相助,就使得張獻忠、高迎祥二人,在攻略湖廣地界就搶佔了先機,並且二人一南一北的劃分,也使得他們極大程度的爲對方分擔的壓力,這也進一步促進了二人在湖廣的發展。

與高迎祥、張獻忠不同,王自用、種光道、賀錦、賀一龍他們在鳳陽,並沒有選擇立即離開,而是選擇在鳳陽繼續觀望。

更爲重要的是,他們並不甘心在鳳陽的利益,就這樣拱手讓於他人,這也就使得他們失去了進軍湖廣的先機。

許多時候戰情就是這樣,看似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就會在瞬間爆發出戰機,如果說你能夠抓住這千載難逢的戰機,那麼你就可以趁勢取得常人難以想象的收穫,如果你沒有抓住這千載難逢的戰機,那麼你就活該失去這些。

王自用、種光道、賀錦、賀一龍他們顯然就屬於後者。

當然對有心人來說,他肯定不會白白浪費王自用、種光道、賀錦、賀一龍他們這股勢力所在的,畢竟在大明存在着問題的地方有很多,既然說去往湖廣的道路沒有了,那麼王自用、種光道、賀錦、賀一龍他們也可以去往其他地方啊!

比如說與北直隸、河南毗鄰的山東境內啊!

因爲說先前趙宗武他們在山東境內,所進行了只是地下勢力的掌控,儘管說有白蓮教起義搞了一連串的動盪,但是這卻並沒有動搖山東境內的士紳力量,因此這也使得山東境內的士紳力量依舊很強大。

爲了徹底解決山東境內的問題,爲接下來的掌握地方奠定基礎,於是乎就有了王自用、種光道、賀錦、賀一龍他們北上的新戰略。

好在王自用的威望還是有幾分的,因爲麾下謀士鄭東來的勸說,使得王自用暫時放下身家,向種用麾下將士作爲媒介,光道、賀錦、賀一龍他們賠禮道歉,以此換來了短暫的盟友合作。

爲了在明軍來犯前,獲取極大的戰略迂迴空間,王自用、種光道、賀錦、賀一龍他們,便聯手接連攻佔了徐州、虞城、商丘等地,使得河南境內的歸德府,南直隸境內的徐州,囊入到自己的勢力範圍內。

也是藉助此數處地域,王自用、種光道、賀錦、賀一龍他們,又再度對山東承宣布政使司轄下兗州府發動進攻!

作爲山東境內最大的府治,同時也是孔子老家所在地,儘管說在經歷白蓮教起義後,曲阜孔府已經被消滅的乾乾淨淨,但是後來經過明廷的調配,孔府又恢復了幾分元氣,畢竟這是屬於天下讀書人的精神聚集地。

但令誰都沒有想到的是,流寇大軍居然會光臨山東,更沒想到的是,還是兗州府首當其衝。

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這原本盤踞在鳳陽府的流寇勢力,多面開花,一時間使得大明境內的湖廣、南直隸、河南、山東等地,皆遭受了衝擊!

並且與當初表面上一統的流寇大軍不同,此時的流寇大軍,已經徹徹底底的分裂爲高迎祥、張獻忠、王自用、種光道、賀錦、賀一龍六部,那些原本爲盟友的流寇頭目,此時皆已被他們吸納。

短短三個月的時間,流寇大軍就經歷了新生變動,這恐是誰都沒想到的!

第011章:渾身是膽第087章:毛帥之威第019章:暗旗興第013章:大時代下的平凡人(二)第011章:新官上任三把火第002章:話語權第044章:神探趙宗武(上)第037章:猛將帥才終來到(上)第024章:千斤擔第001章:遊弋第087章:毛帥之威第048章:努爾哈赤決定搏一把!第059章:八旗之威第109章:擴張第025章:屬於武將的春天第072章:進攻!進攻!第121章:陝西經略第041章:自耕農羣體的擴充之路第057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041章:陸文昭的用途第041章:錦衣衛之風雲再起第028章:收心伊始第080章:撤府歸縣第009章:林丹汗的霸權觀第089章:再戰科爾沁!(下)第076章:猛虎出,戰叛軍!第065章:戰!戰!戰!第084章:多爾袞的命格第004章:八旗風雲第033章:佈局天下第094章:闖將第037章:錦衣衛之扶桑亂第021章:鏖戰第018章:搏殺;明瞭第027章:內閣變動第046章:戰爭藍圖第101章:王嘉胤的新戰略第084章:家丁制度的泯滅第074章:代善要雄起第071章:勇於探索的心第043章:鬥法第072章:總攬民生大權第108章:多爾袞的銳變第052章:蓬萊兵備道的改變(下)第096章:協同作戰第014章:大時代下的平凡人(三)第048章:流寇的新生(上)第011章:制度是取勝的關鍵第019章:瘋戾之相第022章:東海鎮陸軍的強大(下)第004章:八旗風雲第031章:真正的軍權(下)第065章:梳理第086章:東海鎮軍勳勢力第051章:狂徒第009章:林丹汗的霸權觀第037章:猛將帥才終來到(上)第026章:健兒揚天威!第027章:抵達第030章:真正的軍權(上)第027章:願做暴風眼!第057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032章:展望第022章:平遼侯第040章:遼西的權力下鄉第009章:承宣布政使司的增添第019章:狙擊戰第060章:屬於匠戶的新生(下)第021章:崛起吧!大明的國公!第096章:協同作戰第027章:願做暴風眼!第037章:覺華島守備基地第034章:錦衣衛之江南傳奇第093章:銳意進取的皇太極第077章:勢如破竹第006章:功勳至上第013章:阿敏之死第039章:整頓九邊之議第012章:天下第一關第092章:華夏海軍的蛻變第018章:紫禁城內的交鋒第120章:有舍,纔有得!第006章:魏忠賢的拉攏(下)第114章:倭島見聞無題第123章:徐徐圖之第013章:阿敏之死第031章:真正的軍權(下)第128章:封賞第069章:路(上)第055章:風雨欲來第016章:大明下的暗潮第034章:八旗的麻煩第021章:遼東大捷!第029章:暗中角力第017章:扛旗者,趙宗武是也!第050章:豪橫的趙宗武第102章:春耕保衛戰第049章:資本的萌芽第003章:華夏銀行
第011章:渾身是膽第087章:毛帥之威第019章:暗旗興第013章:大時代下的平凡人(二)第011章:新官上任三把火第002章:話語權第044章:神探趙宗武(上)第037章:猛將帥才終來到(上)第024章:千斤擔第001章:遊弋第087章:毛帥之威第048章:努爾哈赤決定搏一把!第059章:八旗之威第109章:擴張第025章:屬於武將的春天第072章:進攻!進攻!第121章:陝西經略第041章:自耕農羣體的擴充之路第057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041章:陸文昭的用途第041章:錦衣衛之風雲再起第028章:收心伊始第080章:撤府歸縣第009章:林丹汗的霸權觀第089章:再戰科爾沁!(下)第076章:猛虎出,戰叛軍!第065章:戰!戰!戰!第084章:多爾袞的命格第004章:八旗風雲第033章:佈局天下第094章:闖將第037章:錦衣衛之扶桑亂第021章:鏖戰第018章:搏殺;明瞭第027章:內閣變動第046章:戰爭藍圖第101章:王嘉胤的新戰略第084章:家丁制度的泯滅第074章:代善要雄起第071章:勇於探索的心第043章:鬥法第072章:總攬民生大權第108章:多爾袞的銳變第052章:蓬萊兵備道的改變(下)第096章:協同作戰第014章:大時代下的平凡人(三)第048章:流寇的新生(上)第011章:制度是取勝的關鍵第019章:瘋戾之相第022章:東海鎮陸軍的強大(下)第004章:八旗風雲第031章:真正的軍權(下)第065章:梳理第086章:東海鎮軍勳勢力第051章:狂徒第009章:林丹汗的霸權觀第037章:猛將帥才終來到(上)第026章:健兒揚天威!第027章:抵達第030章:真正的軍權(上)第027章:願做暴風眼!第057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032章:展望第022章:平遼侯第040章:遼西的權力下鄉第009章:承宣布政使司的增添第019章:狙擊戰第060章:屬於匠戶的新生(下)第021章:崛起吧!大明的國公!第096章:協同作戰第027章:願做暴風眼!第037章:覺華島守備基地第034章:錦衣衛之江南傳奇第093章:銳意進取的皇太極第077章:勢如破竹第006章:功勳至上第013章:阿敏之死第039章:整頓九邊之議第012章:天下第一關第092章:華夏海軍的蛻變第018章:紫禁城內的交鋒第120章:有舍,纔有得!第006章:魏忠賢的拉攏(下)第114章:倭島見聞無題第123章:徐徐圖之第013章:阿敏之死第031章:真正的軍權(下)第128章:封賞第069章:路(上)第055章:風雨欲來第016章:大明下的暗潮第034章:八旗的麻煩第021章:遼東大捷!第029章:暗中角力第017章:扛旗者,趙宗武是也!第050章:豪橫的趙宗武第102章:春耕保衛戰第049章:資本的萌芽第003章:華夏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