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0章:真正的軍權(上)

趙宗武方纔說的這一番話,讓在座的衆將,在心中皆明白,一些底線,既然被立在了那裡,就是絕對不能觸碰的。

如果說你輕易觸碰了它,那它的存在就是一種笑話,恐自家國公爺就真的用規矩去辦事了。

儘管說趙宗武的麾下,並不存在所謂的內耗,但是發展到今天這一地步,其麾下勢力還是有着諸多派系的。

刨除從一開始就明確的文武兩道外,單單是趙宗武麾下這羣武將就不簡單。

除去軍隊中這傳統意義上的海陸劃分,在趙宗武麾下這羣武將,大的範圍可分爲遼東派、關隴派,這樣一種區分,並不是以傳統籍貫來進行劃分的,它存在的意義,主要是依照趙宗武在不同的時間段,去往不同的地區,來進行劃分的。

這也代表着九邊帥府,現有勢力中的兩種大的態勢,而在這兩大派系內部,其實還存在着諸多小的派系區分。

以範天雄、周遇吉爲首的青年派,以滿桂、李卑爲首的少壯派,以祖大壽、毛文龍爲首的關係派(與趙宗武自身有一定的關係,但是能力還是很強的那種),以劉興祚爲首的投誠派,以姜弼、艾萬年爲首的既定派,以……

真要是細分下來的話,那林林總總竟多達十餘類,好在因爲趙宗武的緣故,使得他能夠統合這一切,最終拋棄這些所謂的派系之分。

當然在這些年,儘管說趙宗武一直都在發展麾下勢力,但是他顯然想到了這些道道,爲此又特別培養了以長山孤兒營、戰爭學院、關隴軍校爲主的軍校生,爲的就是確保以後,麾下大勢的基本穩定。

但凡是軍校生出身,那麼他們對於趙宗武就是絕對的忠誠可靠,因爲在日常點滴中,他們就開始接受洗腦。

這也是趙宗武他爲什麼敢逐步放權,真正讓毛文龍、滿桂、劉興祚他們去掌握兵權,藉助平定流寇這樣的機會,大肆去擴充麾下軍隊。

如果沒有這樣的底氣,趙宗武絕對不會這樣做的。

但是經過今天特別提到的這一點,還是讓趙宗武心中起了警覺,既然他們能因爲轄下強軍事宜搞這些小動作,那麼也在所難免會因爲長時間待在一地鎮守,其麾下別有用心者會從中搞怪。

“軍校生的事情,暫時就到這裡吧。”見在場衆將這臉上多帶有凝重,趙宗武並沒有繼續提這一點,“接下來我們來說一說,關於邊鎮轄下軍團輪調的相關問題吧。”

也好在方纔自家弟弟講的那些,讓在旁聽着的趙宗武心中想了很多。

正所謂說者無意、聽者有心。

即便說趙宗武在心中,能確保毛文龍他們不存在任何問題,可是隨着時間的流逝,其麾下軍團兵馬,若是長時間在他們麾下統轄,沒有後世人民子弟兵,那種堅定的信仰做依仗,就必須要用其他辦法,去解決這一問題,否則就一定會出現擁兵自重的現象。

趙宗武可不希望自己辛辛苦苦拼搏出來的成果,到頭來卻被其他人給摘了桃,那實在是太虧了。

因爲當前他所處的狀態,與後世軍閥混戰時期的狀態很像。

在趙宗武麾下的這十五位總兵官,就像是一位位手握重兵的軍閥頭子,如果說自己不出現任何意外,那這中間絕對不會出現任何問題,畢竟這樣一支強軍,是他從弱到強,一點點來夯實根基的。

“既然是鍛造強軍,那麼在九邊帥府序列下的軍隊,就必須要擁有全天候、全地區的作戰能力。”既然說出現了這樣的問題,那麼趙宗武就必須想辦法去解決,尤其是在交通大變革未出現前,將軍隊的輪調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那是絕對不能少的。

“我們麾下的軍隊是一支怎樣的軍隊,恐不用本公多說,你們心中比誰都要清楚,但是如果安逸的時間長了,這對於一支軍隊來說,那絕對是具有毀滅性打擊的。

爲了能夠確保我部麾下戰鬥力,得以長時間穩固下來,本公決定讓九邊帥府在不定期的前提下,以不明確的一種方式,對麾下軍團進行相應的輪調。

不管是怎樣的軍隊,如果說想要長時間保持超高的戰鬥力,那麼就必須要時刻保持警惕,不能因爲適應了駐紮本地的環境,就漸漸地放鬆了那根戰爭弦。”

шωш ☢ttκд n ☢CΟ

以當前這種情況來看,趙宗武所提出的這種軍團輪調,是能夠最大限度確保麾下忠誠度,同時也是最大限度保障麾下不出現問題的一種措施,通過這樣一種不明確的輪調方式,做到總兵官不會因爲長時間保持一部軍團,進而就會特別在該部軍團中,肆意去安插自己的心腹慶幸。

因爲趙宗武說的出發點很好,所以說在座的諸位,在當時並沒有想到這一點。

“這一點提的好。”毛文龍點點頭道:“原先在輪訓麾下軍團時,末將就一直在心中思考一個問題,如何去最大限度的確保麾下軍團,能夠長期有效的保持高強的戰鬥力,如果沒有這樣一種緊繃的戰爭弦,那麼就算是再強的軍團,也終究有養廢的那一天!

但是現在國公爺您這樣說,就可以有效地確保麾下軍團,能夠長時間保持較高強度的警惕心理,同樣這種心理,也會帶着他們不斷前行。”

以毛文龍爲首的這一批總兵官,因爲受趙宗武的影響,使得他們的腦海中所想的就是領軍打仗,只要是能確保麾下戰鬥力,能夠讓他們在不斷的戰鬥中打勝仗,那麼任何有利於軍隊建設的措施,他們心中都會無條件去服從、擁護。

在毛文龍講出這些時,左右總兵官對此也沒有任何意見。

但對趙宗武來說,既然已經明確了輪調機制,那麼爲何不能在這一基礎上,進一步爲麾下軍團束縛一道不可違背的底線,如果說他們違背的話,那麼帶來的影響,將會是地動山搖一般的存在。

第051章:東海鎮的授田(上)第003章:公堂對峙第091章:孫承宗談改革第071章:勇於探索的心第015章:人的一生,都是從征途開始第113章:闖王獲新生第040章:金州兵備道第045章:燧發槍引發的革新重組第080章:撤府歸縣第089章:再戰科爾沁!(下)第019章:定蓋州第016章:決戰分水嶺(上)第001章:天啓獨寵第082章:軍院的權柄第051章:搏第027章:重塑邊境的可行性(下)第045章:擂鼓升帳聚豪傑!第008章:島鏈戰術第091章:孫承宗談改革第051章:傲骨鐵心!第020章:狩獵八旗第067章:剿總新兵營第048章:遼東,當何去何從?第019章:瘋戾之相第054章:風潮第019章:沈煉的執着第041章:登萊巡撫袁可立(上)第025章:屬於武將的春天第029章:暗中角力第095章:大清的被動境遇第054章:洪承疇的新生第079章:起義的根源第006章:廣寧第069章:聚攏的武將第012章:打臉東林黨(下)第007章:年輕人的世界第048章:努爾哈赤決定搏一把!第114章:大清,亡了……第004章:調將上諭第052章:天啓的重視(本篇完)第019章:幕後人第051章:狂徒第042章:打蛇七寸第056章:救贖營第049章:朝野震動第037章:猛將帥才終來到(上)第036章:錦衣衛之金陵笑笑生第054章:談及革新的開端第064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042章:打蛇七寸第023章:魏忠賢的陰招第016章:東海鎮下·召軍議(上)第127章:精兵簡政之裁撤第063章:實力面前,真理是那般的蒼白第010章:風起第013章:榮耀第125章:總兵官之選第034章:人心第011章:新官上任三把火第110章:東海鎮的特種作戰第031章:‘熱心’的司吏目第012章:巡撫第002章:錦衣衛·暗旗第032章:受封,威震遼東第031章:東江鎮·蓬萊兵備道第007章:聚人才第072章:產值的意義第001章:東海鎮指揮使府衙第007章:誘蛇第064章:流民營,信念傳承第012章:亂戰第010章:新學第108章:東西方科研體系的交流碰撞第037章:覺華島守備基地第034章:貫徹軍團制第093章:銳意進取的皇太極第025章:部署(上)第008章:執念,活着的意義第076章:金州造船廠第005章:東海鎮地方衙署第030章:崇禎元年第060章:鏖戰第035章:梳理第028章:闖關東伊始第038章:銳變的抉擇第094章:攻防戰!第033章:人心第020章:驚鴻第009章:承宣布政使司的增添第060章:努爾哈赤的野望第011章:打臉東林黨(上)第079章:新·八旗!第089章:陝南告急!第061章:驕狂的起義軍(下)第026章:撼天!第016章:大明下的暗潮第008章:無問西東第043章:忠烈堂第114章:大清,亡了……第053章:大明英傑洞時局(上)
第051章:東海鎮的授田(上)第003章:公堂對峙第091章:孫承宗談改革第071章:勇於探索的心第015章:人的一生,都是從征途開始第113章:闖王獲新生第040章:金州兵備道第045章:燧發槍引發的革新重組第080章:撤府歸縣第089章:再戰科爾沁!(下)第019章:定蓋州第016章:決戰分水嶺(上)第001章:天啓獨寵第082章:軍院的權柄第051章:搏第027章:重塑邊境的可行性(下)第045章:擂鼓升帳聚豪傑!第008章:島鏈戰術第091章:孫承宗談改革第051章:傲骨鐵心!第020章:狩獵八旗第067章:剿總新兵營第048章:遼東,當何去何從?第019章:瘋戾之相第054章:風潮第019章:沈煉的執着第041章:登萊巡撫袁可立(上)第025章:屬於武將的春天第029章:暗中角力第095章:大清的被動境遇第054章:洪承疇的新生第079章:起義的根源第006章:廣寧第069章:聚攏的武將第012章:打臉東林黨(下)第007章:年輕人的世界第048章:努爾哈赤決定搏一把!第114章:大清,亡了……第004章:調將上諭第052章:天啓的重視(本篇完)第019章:幕後人第051章:狂徒第042章:打蛇七寸第056章:救贖營第049章:朝野震動第037章:猛將帥才終來到(上)第036章:錦衣衛之金陵笑笑生第054章:談及革新的開端第064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042章:打蛇七寸第023章:魏忠賢的陰招第016章:東海鎮下·召軍議(上)第127章:精兵簡政之裁撤第063章:實力面前,真理是那般的蒼白第010章:風起第013章:榮耀第125章:總兵官之選第034章:人心第011章:新官上任三把火第110章:東海鎮的特種作戰第031章:‘熱心’的司吏目第012章:巡撫第002章:錦衣衛·暗旗第032章:受封,威震遼東第031章:東江鎮·蓬萊兵備道第007章:聚人才第072章:產值的意義第001章:東海鎮指揮使府衙第007章:誘蛇第064章:流民營,信念傳承第012章:亂戰第010章:新學第108章:東西方科研體系的交流碰撞第037章:覺華島守備基地第034章:貫徹軍團制第093章:銳意進取的皇太極第025章:部署(上)第008章:執念,活着的意義第076章:金州造船廠第005章:東海鎮地方衙署第030章:崇禎元年第060章:鏖戰第035章:梳理第028章:闖關東伊始第038章:銳變的抉擇第094章:攻防戰!第033章:人心第020章:驚鴻第009章:承宣布政使司的增添第060章:努爾哈赤的野望第011章:打臉東林黨(上)第079章:新·八旗!第089章:陝南告急!第061章:驕狂的起義軍(下)第026章:撼天!第016章:大明下的暗潮第008章:無問西東第043章:忠烈堂第114章:大清,亡了……第053章:大明英傑洞時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