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林梟救兄中

林梟的擔心,絕不是憑空冒出。在他監國這段日子,對內對外異常勞碌,燕國內部事務自然要他解決,前線在行軍打仗,後方必須籌備糧草,保證前線糧草充足,好在張羽等人,多以戰養戰,糧草耗費不多。

根據潛伏在各國的黑衣社成員傳回的消息,燕國外面的事情,也讓林梟勞心勞力。

這兩個多月來,趙恆王開始臥牀不起,身體越來越差,病情越來越重,早已不理朝政,趁着王權旁落,趙國李氏趁機把持軍政大權,準備擁立大皇子趙旭爲王。

然而,趙國文臣及中小地主,富豪商人卻支持三皇子趙帆,而民間六皇子趙柯呼聲最高,三位皇子爲爭奪皇位,在朝堂上明爭暗鬥,拉攏各自勢力。

若僅僅這樣,與林梟也沒有什麼關係,畢竟趙國再亂也是趙國內部的事情。

事情在林楓進入草原上,卻發生驚人變化,六皇子趙柯在府中被人刺殺失敗,帶着一羣心腹,逃去了南面陳國尋求庇護,順便準備借兵回國,陳國上下倒也沒有痛快答應,只是好吃好喝供着他。

林梟與司徒商議過,得出結論在趙國局勢沒有徹底明朗之前,陳國不會輕易答應支持趙柯。

問題在於,陳國不支持趙柯,按說事情也與燕國無關,但東面的宋國卻不安分,聲稱支持趙柯,這令林梟非常惱火,趙國內部事務,關宋國屁事,你大老遠瞎攪和什麼。

身在陳國的趙柯藉着宋國旗號,又有宋國商人支持,大張旗鼓回國了,憑藉宋國財閥支持大肆招兵買馬,不久前,終於與懷疑派人刺殺他的三皇子趙旭幹了一架,可惜趙柯又敗了,帶着幾名心腹逃亡北方,投靠大將軍李牧。

這時,按理來說,趙國局勢與宋國沒有關係了,可不知爲什麼,大皇子趙旭又蹦達出來,聲稱宋國至始至終都在支持他,仗着宋國財力和世家,及南大營大將封子修,和太尉支持,仗着大皇子身份,以趙帆不顧手足之情,兄弟相殘爲藉口,對趙帆下手。

到了這時,林梟再笨,也看清楚趙國朝堂上這場鬧劇了,原來宋國最終目的是支持毫無才幹的大皇子趙旭繼位。

一旦趙旭繼位,這個敗家子只會讓趙國快速衰落下去,這對早想稱霸北方的宋國來說,絕對千載難逢良機。

趙國衰敗,宋國崛起,北方局勢改變,再無人可以牽制宋國,燕宋接壤,燕國成爲趙國之後第二個受害者。

好在林梟擔心趙旭繼位時,一支來自北方的騎兵,控制了趙國京城九門,把趙旭從皇位拉下馬,北大營驃騎將軍李牧拿着趙恆王手諭,扶持六皇子趙柯登上皇位。

李牧強勢做法,引起了大皇子支持者趙國門閥李氏,及南大營大將軍封子修不滿,封子修以擒王之名,率南大營十萬軍隊入京,準備與李牧大幹一場。

這時,戲劇性一幕發生了,早已對外宣稱臥牀不起的趙恆王,一夜之間痊癒,下令抓捕了大皇子,封子修,及趙國李氏大部分人及財產,又禪位與六皇子趙柯。

終於,經歷一系列變故,趙國這場鬧劇真相徹底浮出水面,原來趙恆王雖剛愎自用,瑕疵必報,卻也清楚趙國被世家坑害不淺,到了不破不立的時刻,希望自己臨死前,肅清趙國世家,給繼位者留下好環境,進行變法。

因此,趁着大病一場時,故意昏迷不醒,導致大權旁落,讓大皇子及支持者暴露出真實面目,又事先給李牧手書,令他在適當時機進京。

趙柯繼位,趙國三皇子之爭結束了,趙恆王也沒有活多久,在趙柯繼位三日後,就駕鶴西去了。

李氏及大皇子被關押,奈何李氏在趙國經營上百年,黨羽遍佈朝野,軍中掌權者亦不少,強勢要求趙柯釋放李氏。

趙柯登基不久,皇位維穩,不希望因爲李氏之事,引起趙國動盪。因此,順應民意大赦天下,倒也釋放了大皇子趙帆,不過把趙帆貶爲平民,趙國李氏,被收沒一半財產,逐出了趙國,立下規矩,趙國李氏族人,百年之內不能踏入趙國半步。

李氏倒也霸氣,一怒之下,帶着無數錢糧,在三日前離開趙國,等李氏踏出趙國土地,李氏心腹之臣,開始對各自掌管郡州縣大肆破壞,帶着親信捲走管轄錢糧全部連夜離開,追隨李氏六萬。

這麼一鬧,趙國損失慘重,十個郡數億錢糧被捲走,南大營被三億紋銀的軍費,亦全部被捲走。

新登基的趙柯,本來就與世家門閥不對付,這麼一鬧,被世家門閥狠狠擺了一道,一怒之下,下了通緝令,全力追殺李氏及親信,放出豪言,北方有任何國家收留李氏,便是與趙國爲敵,雙方不死不休。

這麼一來,北方各國紛紛驅逐李氏族人,不少李氏旁系被攆出所在國,無不帶着家眷和財富,全部進入蒼莽山地區,那裡數百年前曾爲李氏避難之地,這麼多年來,李氏不曾放棄過這地方。

對於李氏,林梟不擔心,燕國沒有李氏成員,依着趙燕兩國局面,李氏也不會來燕國避難,他在擔心宋國,東面虎視眈眈的宋國。

趙國三皇子之亂,宋國投入了錢財卻失敗,特別在表面上支持趙柯,暗地裡卻支持趙旭,趙柯登記後,恩怨分明,收繳了宋國財閥在趙國的全部錢糧,亦驅逐出趙國。

眼下宋國在趙國吃了大虧,趙國又因李氏及親信帶走鉅額財富,甚至超過趙國三年國庫收入,經濟上損失慘重,兩三年內難恢復過來,林梟便擔心宋國趁着趙國虛弱,燕國在北方與東胡交戰時,趁機落井下石出兵攻燕。

所以在離開時,道出對燕國局勢擔心。若非林楓身處險境,他決不離開朝堂半步,免的宋國支持的宵小之徒趁機作亂。

翌日中午,林梟,白易生帶十萬騎兵,風塵僕僕抵達了山石城,在兩人帶兵來之前,文季師與馮石虎出其不意一擊,全殲了與張羽糾纏的死囚部隊。

這會,山石城四面亦無對手,兩軍合併一步,張羽準備帶九萬騎兵親自深入胡林郡,尋覓林楓蹤跡。

在林梟與白易生兩人到達時,張羽唯有暫時打消出兵計劃,與林梟商議怎麼尋找林楓蹤跡,如何解救尚無下落的林楓及數萬大軍。

文季師抵達山石城,在張羽口中瞭解的消息時,渾河三郡大小部落全在募兵,在胡林,下邳設置兩道防線後,源源不斷前往渾河地區。

這是在消息被封鎖的情況下,張羽僅瞭解到的少數消息,不過,文季師到底不是普通人,很快在微末消息中濾出端倪,兩郡設立兩道防線,而今各部落騎兵又紛紛前往渾河郡,顯然在渾河某個地方,有場大戰在醞釀。

目前草原上局勢,博爾術大軍在西面,東面草原,能讓東胡這般忌憚的恐怕唯有林楓了。

“文大人,你有什麼想法,皇上安危事關重大,時間緊迫,實在沒有辦法,管他設立幾道防線,我直接帶騎兵自胡林郡殺入渾河郡,不相信找不到皇上蹤跡。”張羽心情有點急躁,看着文季師,林梟,馮石虎三人半天不說話,便憋不住了。

林梟攥着長槍,面色着急,想不出好法子亦忍不住道:“文大人,我來山石城前,司徒大人給我一份手書,在路上,我看過了,司徒大人建議,在沒有其他法子的情形下,留有五萬人自胡林郡北上尋找,餘下十多萬大軍直衝龍城。無論皇兄身在何處,一旦龍城遭遇襲擊,東胡人肯定回援,會無形中減緩皇兄壓力,留給他突圍機會。”

文季師聽後,面不改色,思考着司徒建議,不久道:“司徒建議不錯,可行性極高,不過,東胡王庭方面,有卓力格和塔林二十多萬大軍,下庸和北凹方面還各自留有五萬大軍,無論誰帶着這支部隊北上,都非常冒險,萬一有個插翅,也可能被圍困,救不出皇上,反而搭上皇上兩年來心血,一半騎兵會被毀掉。

我建議,張將軍或馮將軍帶領三萬騎兵,無聲無息襲擊東胡在胡林郡部落,化身一股東胡騎兵,混進東胡部隊中,隨東胡大軍行動。而咱們大軍逐一攻克對方設立防線,一旦發現皇上位置,大軍羣起救援,若與皇上合兵,二十多萬大軍,也不是東胡一時半刻能夠消滅的,況且大軍合併一處,興許可以扭轉局面,吞下邳三郡。

這個法子唯一缺點在於,混入東胡的三萬士兵不會攜帶多少糧草,倘若被東胡人發現,也可能陷入危境。”

“文大人,這個法子不錯了,找到皇兄,即使不奪下胡林三郡也罷,博爾術已反,東胡遲早陷入****,屆時,咱們有機會北上,再殺他個天昏地暗。”林梟道,這會,他只想解救林楓,其他的事情可以以後考慮。

“對,救皇上要緊,至於東胡服裝兵器,先前剿滅阿木爾部隊和死囚部隊,留下來的遺物,足夠裝備三萬騎兵了,我這就去派人準備,親自帶兵。”張羽說。

“行,老張,你混入敵營,我來壓後,放心,決不讓有任何危險!”馮石虎拳頭砸在張羽身上,豪言說道。

第1351章 窮盡心思第847章 生死一線(第一更)第424章 演技超羣第39章 以心換心第395章 突發狀況第984章 叛國處理,絕不姑息第969章 宋賊,休想再逃第1036章 前所未有的危機第1345章 三姓家奴第153章 納降上第1376章 吳國要亡了第12章 皇后下第875章 衆將聚齊,集思廣益第127章 塔拉之死第52章 第52打開心扉第773章 軟刀子殺人不見血第941章 以毒攻毒第747章 否極泰來(上)第634章 來者不善第1336章 戰火連天第913章 狂戰喋血第373章 夫唱婦隨第592章 修建工事(第二更)第113章 良辰美景第641章 四國將軍第413章 樑宮爭奪戰下第892章 劍拔弩張,刀兵相向第553章 百思不得其解第1340章 江面作戰第31章 一片冰心第15章 一時興起第1026章 苦肉計,雙管齊下.第1102章 超出預料的新危機第990章 宋軍出擊,絕地反攻第50章 四方震動第1010章 助紂爲虐,爲虎作倀第467章 大兵壓境第1396章 燕軍集結第1146章 燕帝,請自重第761章 劍走偏鋒,以齊克正第245章 三王密謀上第875章 衆將聚齊,集思廣益第938章 誘敵出城第918章 心存僥倖,曹榮無主第923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594章 不懼生死(第四更)第998章 勝敗乃兵家常事第563章 信心滿滿第1132章 首戰藤甲兵第1093章 一路前行一走血第888章 陳兵江北第776章 堵不如疏第596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一更)第559章 復仇之火第1085章 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呢第614章 戰歌,戰鼓(第三更)第701章 真假難辨,第639章 燕國乃燕國人的燕國第62章 自古燕趙多猛士下第927章 蔡楚狼狽,兵家雄起(四千字大章)第976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第100章 一笑泯恩仇第1099章 雷霆反擊第946章 帝王之哀第522章 何其悲哀『兩千字』第188章 性命攸關第1244章 衝出劍閣第394章 蒙闊信件第231章 獨孤嘉怡上第141章 林梟救兄下第881章 四王分裂,戰事初起(四千字大章)第192章 燕國的報復中第572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二更)第743章 大軍壓境第935章 大軍南下第21章 藏兵于山第1352章 白與黑第180章 女帝毒計第1096章 蒼巖山之雨林激戰第882章 違令者,殺無赦第691章 連環陷阱第365章 王綸玥之殤中第938章 誘敵出城第821章 攜美同遊第1026章 苦肉計,雙管齊下.第965章 親臨前線,戰局糟糕第846章 拼死一戰()第69章 一剪梅第1084章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第750章 主動出擊第90章 蘇秦之計第358章 困獸之鬥上第1150章 一步錯,步步錯第612章 定計第1211章 蠻族部落傳來噩耗第636章 拖字訣第464章 找不着北第680章 小節,大義,孰重孰輕第1407章 無險可守第1362章 奪城
第1351章 窮盡心思第847章 生死一線(第一更)第424章 演技超羣第39章 以心換心第395章 突發狀況第984章 叛國處理,絕不姑息第969章 宋賊,休想再逃第1036章 前所未有的危機第1345章 三姓家奴第153章 納降上第1376章 吳國要亡了第12章 皇后下第875章 衆將聚齊,集思廣益第127章 塔拉之死第52章 第52打開心扉第773章 軟刀子殺人不見血第941章 以毒攻毒第747章 否極泰來(上)第634章 來者不善第1336章 戰火連天第913章 狂戰喋血第373章 夫唱婦隨第592章 修建工事(第二更)第113章 良辰美景第641章 四國將軍第413章 樑宮爭奪戰下第892章 劍拔弩張,刀兵相向第553章 百思不得其解第1340章 江面作戰第31章 一片冰心第15章 一時興起第1026章 苦肉計,雙管齊下.第1102章 超出預料的新危機第990章 宋軍出擊,絕地反攻第50章 四方震動第1010章 助紂爲虐,爲虎作倀第467章 大兵壓境第1396章 燕軍集結第1146章 燕帝,請自重第761章 劍走偏鋒,以齊克正第245章 三王密謀上第875章 衆將聚齊,集思廣益第938章 誘敵出城第918章 心存僥倖,曹榮無主第923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594章 不懼生死(第四更)第998章 勝敗乃兵家常事第563章 信心滿滿第1132章 首戰藤甲兵第1093章 一路前行一走血第888章 陳兵江北第776章 堵不如疏第596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一更)第559章 復仇之火第1085章 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呢第614章 戰歌,戰鼓(第三更)第701章 真假難辨,第639章 燕國乃燕國人的燕國第62章 自古燕趙多猛士下第927章 蔡楚狼狽,兵家雄起(四千字大章)第976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第100章 一笑泯恩仇第1099章 雷霆反擊第946章 帝王之哀第522章 何其悲哀『兩千字』第188章 性命攸關第1244章 衝出劍閣第394章 蒙闊信件第231章 獨孤嘉怡上第141章 林梟救兄下第881章 四王分裂,戰事初起(四千字大章)第192章 燕國的報復中第572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二更)第743章 大軍壓境第935章 大軍南下第21章 藏兵于山第1352章 白與黑第180章 女帝毒計第1096章 蒼巖山之雨林激戰第882章 違令者,殺無赦第691章 連環陷阱第365章 王綸玥之殤中第938章 誘敵出城第821章 攜美同遊第1026章 苦肉計,雙管齊下.第965章 親臨前線,戰局糟糕第846章 拼死一戰()第69章 一剪梅第1084章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第750章 主動出擊第90章 蘇秦之計第358章 困獸之鬥上第1150章 一步錯,步步錯第612章 定計第1211章 蠻族部落傳來噩耗第636章 拖字訣第464章 找不着北第680章 小節,大義,孰重孰輕第1407章 無險可守第1362章 奪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