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局勢變化上

“侯爺,馮將軍,皇上親自寫下這份手書,臨行前,千叮嚀萬囑咐,告訴末將,在南下路上無論遇到誰,務必告訴對方依照手書上計劃行事,絕不能隨意改變攻擊方向,否則軍法處置。”

石頭撕掉手書外面厚厚的包裹,露出潔白紙張,神色恭敬的把手書寄給林梟。

林梟接過手書,坐在馮石虎身邊,打開手書,兩人看到手書,有點驚訝,這份手書與其說是寫的,不如說是畫出來的,上面僅有百字,餘下全是密密麻麻行軍路線。

“石頭,手書確實出自皇兄之手嗎,他有什麼能耐撤去渾河三郡三道防線,讓各部落騎兵回營。而且手書上,要求我們只需帶兵逐個殲滅。那麼,皇兄呢,他怎麼還不南下,再不回燕國,事情就大條了。”林梟對手書上的建議十分認同,若手書不存在瑕疵,攻下渾河三郡,不過是時間問題。

不過,他也有點懷疑,林楓再厲害,怎麼能調動渾河三郡的東胡騎兵呢,按照手書上部署,東胡人會像獵物一樣,傻傻鑽進各路大軍設下的圈套中。

“侯爺勿急,末將臨行前,皇上已經分兵三路南下了,想必現在已經離開了殺虎口。”石頭說道,依照臨行前林楓的意思,拿下胡林三郡勢在必得,所以,兵鋒動盪,勢在必行。“另外,皇上在夜襲殺虎口時,活捉了渾河三郡諸將塔豐,拿着塔豐大印調動東胡騎兵的,所以王爺放心,皇上部署十拿九穩。”

再看看手書上密密麻麻黑色箭頭,林梟望了眼馮石虎,心中熱情激昂,攥着拳頭,當機立斷:“馮將軍,馬上派人通知張將軍,立刻殲滅所在部隊的東胡軍隊,咱們分兵三路,自胡林郡北上,配合皇兄奪下渾河三郡,早日南歸。”

“是!”

宋國都城,開封!東部最繁華之地。

經過數代勵精圖治,宋國商業超級發達,財閥散佈各國。

隨意走在繁鬧的大街上,到處是綠瓦紅牆之間,那突兀橫出的飛檐,那高高飄揚的商鋪招牌旗幟,那粼粼而來的車馬,那川流不息的行人,那一張張恬淡愜意的笑臉,無一不反襯出宋國民衆對於泱泱盛世的自得其樂。

女帝林疏影登基,宋國蟄伏五年,今年,終於按捺不住,開始亮出肌肉。

開春以來,宋國出兵二十五萬,北上攻晉,南下攻鄭,有燕國聯軍協助,宋國在北方吞下晉國九郡,國土面積激增,整體實力亦有極大飛躍。在南方奪下涼鳴關,鄭國名將朱亥戰死沙場,宋國風頭一時無兩。

消息傳到各諸侯國,昔日恢宏強勢的宋國,又浮現在衆人腦海中,那些以前遠離宋國的微末小邦,趨之若鶩的前往宋國覲見,朝拜,大國夾縫中的小邦小國,開始尋求宋國庇護。

女帝林疏影野心勃勃,接受各邦朝拜時,步伐並未止步,派王爺宋起,東面攻擊樑國,取得不少勝利,但她的野心不止於此,更希冀在來年會盟時,宋國取代趙國,一躍成爲北方霸主。

因此,在趙國三王爭奪皇位時,宋國沒有作壁上觀,相反積極參與其中,暗地扮作攪屎棍角色,派人刺殺六皇子趙柯嫁禍三王子趙帆,在趙柯失勢時,又暗地讓在趙國的財閥支持趙柯,回國與三皇子爭鬥,趙柯兩兄弟內耗損兵折將,趙柯敗逃出趙國。

宋國及時改變策略,全力扶持大皇子趙旭,並助其登上皇位,取得壓倒性勝利。

可惜宋國百密一疏,千算萬算遺漏了北方的李牧,更疏忽了裝病不起的趙恆王。

逃往北方的趙柯,在李牧大軍護送下,風光無限的進入都城,衆目睽睽之下拉下趙旭,強勢登基。

裝病數月的趙恆王親自出現在衆人面前,宣佈趙柯登上大統,此舉承天意,順民心。

趙柯繼位,宋國在趙國經營一敗塗地,投下無數錢糧成爲水上漂不說,還因不少財閥最終支持大皇子趙旭,趙柯一登基立馬全部查封,數以萬計金銀被收繳至國庫。

若僅僅是錢糧,宋國倒也輸得起,但是趙柯繼位後,通過非常規手段,查出當日在府邸刺殺自己的刺客,來自宋國,這麼一來,趙宋兩國立刻處於敵對地位。

本來諸侯各國之間,明裡暗裡都有競爭,這在正常不過了,畢竟,誰都知道,大塊頭有大力量,不想被欺負,不想被吞併滅國,唯有積蓄實力,尋求自保。

然而,宋國公然派出刺客,刺殺趙國皇子,這個皇子不巧登上大統,那麼,曾經被刺殺的人,自然不會對宋國有好臉色看。

趙柯因爲出身不好,從前被大臣欺負,被皇兄皇弟欺負,而今又被外國人欺負,還冒天下之大不韙,暗殺自己,是可忍孰不可忍,年輕氣盛的趙柯,自然不能忍受了。

不日前,趙國信使送來詔書,要求宋國割地,彌補曾經刺殺趙柯的過失,否則,趙國虎賁軍揮師東進,會讓宋國付出代價。

趙柯信中語氣森然霸道,卻忽視了一件事情,女帝林疏影以前就沒有怕過趙國,連他父親趙恆王在位時,也不派人去趙國覲見,逢年過節不去送賀禮,何況眼下趙柯繼位,趙國局勢不穩,世家排斥不說,單單李氏舉族遷移,對趙國造成的危害就是兩三年難以癒合的。

一個毛頭小子,林疏影根本沒有放在眼裡,若戰,刀鋒相見便是了,宋國數十萬虎狼之師,何時怕過。

而今的宋國,再也不是當年處處隱忍的宋國,而今的趙國,也不是當初雄霸北方的趙國,女帝早有爭奪北方霸主地位,還怕沒有機會與趙國刀兵相見內。

林疏影這般自信,原因無非有二。

其一,諸皇子爭奪皇位時,大皇子趙旭的支持者,封子修調兵入京公然懷疑先皇詔書,與李牧及趙柯針鋒相對。

趙柯繼位,封子修自然沒有好下場,管你名將還是手持雄兵數十萬,直接抄了封子修家,全下七十餘口全部打入死牢。

此事若發生在普通人身上,或許不是什麼大事,亦不會舉國矚目。然而,封子修乃趙國與李牧齊名的名將,一生爲趙國南征北戰,打下不少領土,立過不少汗馬功勞,這麼一個功勳卓著的將領,被打入死牢,趙國虎賁軍,尤其南大營隨封子修征戰的虎賁軍不答應了。

南大營主要將領,寫下手書,二十萬虎賁軍按下血手印,手書送至國都邯鄲,要求趙柯釋放封子修,給大家一個交代。

武將要挾皇上?趙柯不僅沒有答應,相反,以南大營主要將領在攻鄭之戰中,玩忽職守,致使南大營三十萬虎賁軍,慘遭水患,損失慘重爲藉口,下令都城的禁衛軍遠赴南大營,抓捕了南大營主要將領返京。

本來趙柯繼位,除了百姓支持外,朝中支持者極少,這麼一來,連軍中也出現牴觸聲音,何況對方還是二十萬虎賁軍呢,在禁衛軍去南大營抓住虎賁軍將領時,南大營虎賁軍在主要將領李鐵虎,郭名俠策劃下發生譁變,擁立流亡在西面陳國的三皇子趙帆爲皇上。

趙帆登基,虎賁軍迅速佔領從前駐防之地,佔趙國十三郡,都城設在趙國南方大興城,對外宣稱南趙,與趙柯南北對立。

而趙帆原本在朝中,有許多世家文臣支持,加之極有聲望,眼下趙柯又在朝中清洗門閥世家舊臣,因此,朝中不少世家舊臣,名臣聞風趨之若鶩,紛紛前往大興城,投靠趙帆。

這樣一來,原本在民間呼聲很高的趙柯,一下子成了衆矢之的,驅逐李氏,囚禁名將,牽連諸將,一件件事情被擺上檯面,更因趙帆在大興城登基,讓原本實力雄厚在北方獨霸的趙國,一分爲二,

趙柯與趙帆,雙方聲望,實力,此消彼長,趙柯治理趙國短短不足半月,讓趙國實力喪失不少,連支持趙柯的李牧,對趙柯在處理南大營諸將的問題上,也頗有微辭,乾脆帶兵返回北大營,不理朝中之事。

趙柯頗有才能,否則,趙恆王不會處心積慮設下圈套,囚禁了不少名臣宿將,然而,趙柯到底行事太過激烈,因爲皇子期間,長期受世家排斥,在處理世家問題上,不免過於偏激,釀成了今日之禍。

當初趙恆王因大皇子之事囚禁了不少名臣宿將,倘若趙柯繼位,對這些人採取拉攏姿態,在對世家問題上徐徐圖之,興許不光不會成爲衆矢之的,還會受到世家支持,可以大刀闊斧進行變法。

女帝林疏影在接到趙柯手詔時,第一時間驅逐了來使,相反主動與趙帆建立南趙國交好,互通有無。

其二,趙國攻宋,除了南方迂迴穿過鄭國,攻入宋國腹地,東面和北面兩處用兵,均需穿過燕國,依照林疏影對林楓瞭解,別說虎賁軍踏入燕國土地,就是在燕國邊境陳兵,林楓也不答應,所以,壓根不把趙柯威脅放在眼裡,要打,先打敗燕國再說。

第646章 封賞大典第1314章 棄城而逃第835章 與虎謀皮第387章 燕軍來襲第1084章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第1388章 林楓的憂慮第1134章 燕帝的深謀遠慮第866章 江心危機第720章 牌局,振夫綱(上)第934章 莫待花落空折枝第620章 投降之心第874章 宋使來訪,撲朔迷離第236章 打破常規上第810章 段氏家主第488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701章 真假難辨,第682章 柳灼崖的煎熬第767章 羣臣反駁,朝堂紛爭第245章 三王密謀上第763章 一言不合,四分五裂第343章 殺雞儆猴中第248章 老謀深算第178章 窮途末路第366章 王綸玥之殤下第39章 以心換心第363章 剷除殘餘下第1077章 如此,唯有迎戰了第261章 將相不和第331章 世家大族第1203章 柳浦琊要遷都第1120章 荷城,一座蜀軍墳墓第587章 吵鬧不休(第三更)第1066章 連連被創,不易苦戰第1209章 京師衛戍,首戰獲勝第453章 再起雄風第334章 離別送行下第1065章 燕軍北上,宋起受辱第618章 計劃落空第395章 突發狀況第86章 做出選擇第754章 強勢碾壓第348章 徒增煩惱下第595章 中計了(第五更)第1098章 只能進.不能退第1303章 解決方法第1369章 秘密謀劃第149章 局勢變化下第99章 各有心思第588章 窩裡橫(第一更)第769章 備戰燕東,楚使來訪第906章 藏兵谷藏兵,兵家出手!第735章 各有心思第118章 經略北方第1154章 攜美同遊第992章 燕宋首戰(元旦快樂)第491章 修羅戰場第1080章 逃出開封城第210章 司徒反擊下第780章 帝王之夢第363章 剷除殘餘下第94章 遊說勸說第452章 再使毒計第1342章 奇恥大辱第1094章 蒼巖山之叢林戰第1069章 化被動爲主動第1010章 助紂爲虐,爲虎作倀第976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第111章 再見故人第1228章 兵主願支持本王稱帝第596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一更)第868章 安全渡江第1064章 屍體圍城第321章 窮途末路第87章 議政第401章 逃之夭夭第56章 歸降第118章 經略北方第1400章 林楓點將第638章 派系之爭下第939章 一盤大棋第593章 嘗試攻擊(第三更)第198章 無往不利第761章 劍走偏鋒,以齊克正第1386章 趙鴻儒封王第768章 君無戲言,出爾反爾第733章 戰前部署。第766章 兩難抉擇,一錘定音第1310章 一明一暗第1014章 冬去春來,春暖花開第861章 你怎麼不去死第349章 文鬥武鬥第852章 諸子百家(下)第1388章 林楓的憂慮第1190章 逢凶化吉,僥倖險勝第912章 計劃落空第202章 滅國之策下第937章 兵臨城下第570章 伏兵殺出第1151章 大爺,小女子賣藝不賣身第188章 性命攸關
第646章 封賞大典第1314章 棄城而逃第835章 與虎謀皮第387章 燕軍來襲第1084章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第1388章 林楓的憂慮第1134章 燕帝的深謀遠慮第866章 江心危機第720章 牌局,振夫綱(上)第934章 莫待花落空折枝第620章 投降之心第874章 宋使來訪,撲朔迷離第236章 打破常規上第810章 段氏家主第488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701章 真假難辨,第682章 柳灼崖的煎熬第767章 羣臣反駁,朝堂紛爭第245章 三王密謀上第763章 一言不合,四分五裂第343章 殺雞儆猴中第248章 老謀深算第178章 窮途末路第366章 王綸玥之殤下第39章 以心換心第363章 剷除殘餘下第1077章 如此,唯有迎戰了第261章 將相不和第331章 世家大族第1203章 柳浦琊要遷都第1120章 荷城,一座蜀軍墳墓第587章 吵鬧不休(第三更)第1066章 連連被創,不易苦戰第1209章 京師衛戍,首戰獲勝第453章 再起雄風第334章 離別送行下第1065章 燕軍北上,宋起受辱第618章 計劃落空第395章 突發狀況第86章 做出選擇第754章 強勢碾壓第348章 徒增煩惱下第595章 中計了(第五更)第1098章 只能進.不能退第1303章 解決方法第1369章 秘密謀劃第149章 局勢變化下第99章 各有心思第588章 窩裡橫(第一更)第769章 備戰燕東,楚使來訪第906章 藏兵谷藏兵,兵家出手!第735章 各有心思第118章 經略北方第1154章 攜美同遊第992章 燕宋首戰(元旦快樂)第491章 修羅戰場第1080章 逃出開封城第210章 司徒反擊下第780章 帝王之夢第363章 剷除殘餘下第94章 遊說勸說第452章 再使毒計第1342章 奇恥大辱第1094章 蒼巖山之叢林戰第1069章 化被動爲主動第1010章 助紂爲虐,爲虎作倀第976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第111章 再見故人第1228章 兵主願支持本王稱帝第596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一更)第868章 安全渡江第1064章 屍體圍城第321章 窮途末路第87章 議政第401章 逃之夭夭第56章 歸降第118章 經略北方第1400章 林楓點將第638章 派系之爭下第939章 一盤大棋第593章 嘗試攻擊(第三更)第198章 無往不利第761章 劍走偏鋒,以齊克正第1386章 趙鴻儒封王第768章 君無戲言,出爾反爾第733章 戰前部署。第766章 兩難抉擇,一錘定音第1310章 一明一暗第1014章 冬去春來,春暖花開第861章 你怎麼不去死第349章 文鬥武鬥第852章 諸子百家(下)第1388章 林楓的憂慮第1190章 逢凶化吉,僥倖險勝第912章 計劃落空第202章 滅國之策下第937章 兵臨城下第570章 伏兵殺出第1151章 大爺,小女子賣藝不賣身第188章 性命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