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鐵血君王

距廣元郡千里之外,東胡大本營龍城,彷彿一顆璀璨明珠,鑲嵌在東方茫茫草原上。

龍城,東胡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雖不如中原十大諸侯強國國都氣勢宏偉,但比起燕京城,戎族黑虎城,廣元郡首府幽州城,卻有過之而無不及。

龍城作爲東胡首都,與中原以土築城,外包青磚石條地構建不同,龍城城防多爲青石條壘成,與東胡人相似一樣,粗狂又厚重。

幾百年間,青石條風吹雨淋,上面沉積着一層厚厚青苔,顯得越發肅穆,莊嚴,有歷史沉澱。

這座東方草原上,最大城市,居住人口超過五十萬,即使東胡人政治與經濟中心,也是東胡王安提拉,控制東胡勢力的軍事中心。

龍城內,駐有東胡王族精銳軍隊二十萬人,在龍城四面四個戰略要地,四名親信率領五萬雄兵,駐守在上庸和下庸,南凹和北凹,從四面共同拱衛着龍城。形成鐵桶般防禦,幾乎連只蚊子,沒有經過同意,也休想飛進去。

早期,東胡分爲幾十個不相統屬的部落,東胡在東方草原諸部中,地位並不突出。

百年前,東胡出現了一位強人鐵木裡,鐵木裡成爲東胡部落聯盟首領,快速收攏東胡各部落,東胡發展迅速成爲東方草原上強大部落。

不甘落寞的鐵木裡,用雷霆之勢,鐵血手段,征服和吞併十幾個東胡部族,組成部落聯盟,成立東胡王室。

鐵木裡成爲部落聯盟長,並被草原上唯一霸主,匈奴授予部落首領稱號。鐵木裡利用匈奴的支持,加緊進行統一東胡各部。

十五年後,鐵木裡死,其子孫爲爭奪東胡首領,部落陷入混戰之中,王族對下面部落控制力大大減弱。

隨着百年混戰持續,東胡在東部草原上,始終是個不大不小的二流勢力,地位與戎族相差無幾,甚至某些時候,尚不如戎族。

連東胡王室,在對內各部事務中,指揮權逐漸喪失,多扮演着一個調停的角色。

隨着時間變遷,近五十年來,東胡王族卻一連誕生了兩個超級強人,靈魂般人物。

上一代部落首領納達爾與這一代的首領安提拉,在這兩位汗王勵精圖治之下,東胡王族蒸蒸而上,對東胡各部的控制力愈來愈強。

納達爾繼位東胡首領,東胡勢力已大幅衰落。匈奴在草原上卻依然如日中天,東胡受匈奴敲詐勒索。

納達爾剛即位時,匈奴恃強向東胡索要寶馬、美女,草場,水源,納達爾採用麻痹敵人的做法,對匈奴要求一一滿足。

趁匈奴輕敵之際,納達爾迅速出擊,先後統一東胡各部,成爲東方草原各部落首領,整個東胡實力在草原上,實力僅次於匈奴。

接着,又向匈奴發動進攻,大破匈奴,從此匈奴部落退出東方草原,與東胡東西並立,維持着草原雙雄局面。

納達爾讓東胡王族恢復昔日榮耀,把東胡變的有爭奪草原霸主地位,與匈奴並列草原上雙雄開始強大。

他死後,兒子安提拉繼承部落首領,安提拉在位時,連續不斷對外擴張,與晉國的近十年戰爭,將原本晉國控制下的胡林郡,下邳郡,及渾河郡一口吞了下去,讓東胡有了大片沃野之地,不少奴隸替東胡經營着這片良田,不必再爲糧食發愁了。

安提拉繼位三十年,晉國不光丟失胡林三郡千里地域,更在東胡連續強勢打壓下,軍力一落千丈,丟掉了與東胡一爭高下,收復失地的雄心。

三十年戰火,依然在不斷延續,讓晉國實力大減,在與中原國家的競爭之中漸落在了下風,只能苦苦維持,而無法向外擴張.國勢曰益艱難.

這三十年,卻是安提拉最爲輝煌,最爲得意的三十年,三十年之戰爭中,東胡王族東征西討,在對外戰爭之中,他不斷地吞併因戰事而受損的草原各部落,到戰事結束後,草原上其它大部駭然發現,安提拉掌控下的東胡儼然成了一個不可撼動的龐然大物。

可安提拉不滿足現狀,舉兵南下攻晉,奪得晉國北方三郡,萬里沃野,解決了東胡生存問題。

現今,東胡上下舉族兵力達五十萬精銳之士,全部動員可召集超過百萬人,王族掌控之中的精銳之軍。便達到三十多萬。四周大小部落,國家,唯有匈奴與東胡一戰。

不久前,三家合兵,連攻匈奴,匈奴東西兩面大敗,退守草原極西之地,草原上各部落再沒有挑戰東胡的資格,唯有匍伏在安提拉的腳下,任憑驅使。

匈奴一戰,東胡領地不斷向西擴張,幾乎與匈奴接壤,數萬裡草原上,竟僅剩下匈奴與東胡,及幾個在兩個龐然大物夾縫中生存的部落,如戎族。

匈奴退守極西之地,放眼四周,安提拉找不到可堪一戰的對手。

不過,王者永遠不會停下征伐的腳步,何況,安提拉素有雄心壯志,雖以年邁,卻野心勃勃,不滿足眼下收穫。

與晉國十年戰爭,取得不菲戰果後,東胡沒有繼續南下。只因安提拉心中清楚,北方草原有匈奴存在,倘若自己腳步繼續向前挺進,匈奴必然暗中出手,趁機攻擊東胡。

另外,倘若東胡人一腳踏進中原,饒是晉軍抵擋不住東胡鐵騎與彎刀,但脣望齒寒,中原其他國家,未必不會衆志成城,一致對付東胡。

一旦中原諸侯國家聯合起來,驚擾了橫盤在西部的趙國,東胡決然非對手。畢竟,趙國像雄獅一樣臥在北方,雖偶爾眯着打盹,可有誰敢把步子伸進它的領地中,這個臥着的雄獅,會立刻伸出爪牙。

倘若東胡真的挺進中原,趙國出手,說不定東胡吃進嘴裡的東西又不得不吐出來。如果自己遭受重創,那麼在於東胡的威望會無限降低。

百年來東胡的強勢崛起,引得西方匈奴虎視眈眈,早在東線駐紮重兵,尋找戰機擊敗東胡,如此,會讓匈奴人抓住機會。

今天,經過四國混戰,匈奴主力被趙國消滅,東部地區部落,又被東胡人掃清。

草原上無人威脅東胡。趙國這頭雄獅,在草原上露出兇狠爪牙,卻在南方被傷,估計會修養一段時間,安提拉決心趁機南下。

龍城的正中心,人工築成了一個方圓數裡的平臺,從城中要上到這個平臺之上,需要拾階而上,登上數百個臺階才能抵達,而東胡王族的王庭便修建在其上,這是一座仿照着

中原王朝的宮殿樣式修建而成的宮殿羣,但因爲其高高凌駕於城中其它所有建築,威勢卻更是驚人.

安提拉已年過五十了,這半年以來,龍城中,不少的東胡貴族,領兵將領無不佩服這位鐵碗鐵血的東胡王。

年紀大了的東胡王,不僅沒有喪失年輕時的熱血,猙嶸。相反,在沉寂十年後,又雄心勃勃。在戎族牽線下,與趙國兩線夾擊匈奴取得大捷。

草原上沒有任何部落威脅東胡,不安於現狀的東胡王,已經開始着手籌備,準備南下奪得晉國北方地區。

眼下不少東胡男人,磨刀霍霍,只待東胡王一聲令下,跨馬揮刀,殺入中原。

山一樣的財富,水一樣的女子,無不讓東胡兒郎興奮,盼着戰爭早些到來。

眼下與東胡胡林郡接壤的廣元郡,在草原大戰時,被燕軍攻破,晉北地區全部易手。

忽然換了對手,東胡王乃至東胡貴族,不僅沒有覺的意外,相反覺的可大有所爲。

晉國乃諸侯國十強,雖說實力在東胡騷擾中每況愈下,處於十強末流。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晉國終究是個龐然大物。

燕國則不同,小,實在太小了,龐然大物面前,像螞蟻似地,怎能撼動草原上這個巨人。

在東胡這個便是新得五郡,面積翻了五倍,可實則面積也不過胡林郡,下邳郡及渾河三郡大小。

一旦刀兵相見,弱小的燕國,怎麼阻止東胡騎兵南下,東胡人一個巴掌就把它拍死?

須知,廣元郡和胡林郡雖土地貧乏,一到災年百姓食不果腹,下邳郡和渾河郡卻因靠海,兩郡皆爲沃土良田,東胡攻下兩郡,解決了糧食問題,才實力暴增。

眼下東胡王沉寂十年,十年內積攢了大量錢糧,鋒芒大盛,正是開疆擴土,南下逐鹿中原的好機會。

又新敗匈奴,東胡在草原大盛,鐵血君王安提拉在各部落心中地位越發穩固,南下可謂天時地利人和。

趁着士氣高漲,燕國弱小時,東胡貴族出兵的請求,源源不斷從各地涌來,彙集在案臺上堆積如山。

面對部落貴族,高漲士氣,不可填充的野心,安提拉對各地傳來請戰書,偶爾瞄上兩眼,淡淡一笑,便置之一邊。

他在等,等待一個機會,一個東胡人充滿仇恨的機會,一戰殺入中原,馬上定天下。

不出手則已,一出手一戰定江山!

第514章 自尋死路第413章 樑宮爭奪戰下第33章 初戰中第788章 狹路相逢第778章 柳玄遠心思第389章 首戰取勝上第25章 刀鋒戰士第36章 艱難抉擇第1139章 禦敵於國門之外,不失寸土(第一更)第497章 招降死囚部隊第554章 或許有詐(四千字)第1399章 戰武威城第1035章 越君,吳君的野望第309章 皇子誕生第503章 苟利天下生死以第562章 山窮水盡(第三更)第942章 墨城戰鬥打響第170章 教你做人第344章 殺雞儆猴下第658章 術業有專攻第813章 歡喜雀躍第931章 欲北伐,帝震怒第1256章 棄城而逃(第二更)第1122章 王妃的野心第1056章 騎兵衝鋒,犬狼發威第148章 局勢變化上第115章 鐵血君王第1326章 燕軍好戰第1205章 朕期待雙喜臨門第828章 佳人溺水(上)四千字大章第260章 諸將謀劃第1302章 燕軍面臨問題第683章 利益交換第960章 烽煙四起,燕國混亂第840章 燕帝身份暴露第821章 攜美同遊第496章 家國情懷第998章 勝敗乃兵家常事第1143章 烈火焚山第85章 不能拒絕的誘惑第935章 大軍南下第276章 踏入鬼門關上第1282章 林楓陰謀第1099章 雷霆反擊第1133章 永王妃的選擇(3400字)第1106章 班師回朝第346章 煩惱徒增上第642章 誰敢造次,殺無赦第293章 應對之策第304章 創業容易守業難第331章 世家大族第258章 戰事初開下第25章 刀鋒戰士第1040章 故人相救,倩影芳蹤.第1251章 女帝,以死相逼第422章 計劃實施第300章 功成破關三第852章 諸子百家(下)第799章 公主,不簡單第922章 兵家圍城第611章 主僕矛盾(第四更)第84章 門閥來訪第95章 風起雲涌第559章 復仇之火第1080章 逃出開封城第1345章 三姓家奴第533章 借力打力第888章 陳兵江北第59章 問計於民中第1369章 秘密謀劃第133章 黃袍加身第824章 死亡沙海第1113章 完美之將第150章 宋國籌劃第6章 攻陷牙賬第1301章 兄弟相殘第797章 禍從口出第1251章 女帝,以死相逼第1276章 賑災放糧第793章 第851全軍投降第563章 信心滿滿第821章 攜美同遊第905章 一盤散沙第703章 流火飛石(第一更)第1087章 軍報,噩耗第174章 第174冥頑不靈第1033章 搖擺不定,全軍撤離第904章 力敵雙將第1366章 懷柔招降第455章 野心勃勃第1222章 兵家危機陰謀詭計第910章 林梟立威,奪取北門第1341章 突然出現燕軍第181章 故弄玄虛第778章 柳玄遠心思第1012章 抓捕柳灼崖第565章 兩軍追逐第63章 年關前夕上第199章 滅其一國第1346章 攻琉璃城
第514章 自尋死路第413章 樑宮爭奪戰下第33章 初戰中第788章 狹路相逢第778章 柳玄遠心思第389章 首戰取勝上第25章 刀鋒戰士第36章 艱難抉擇第1139章 禦敵於國門之外,不失寸土(第一更)第497章 招降死囚部隊第554章 或許有詐(四千字)第1399章 戰武威城第1035章 越君,吳君的野望第309章 皇子誕生第503章 苟利天下生死以第562章 山窮水盡(第三更)第942章 墨城戰鬥打響第170章 教你做人第344章 殺雞儆猴下第658章 術業有專攻第813章 歡喜雀躍第931章 欲北伐,帝震怒第1256章 棄城而逃(第二更)第1122章 王妃的野心第1056章 騎兵衝鋒,犬狼發威第148章 局勢變化上第115章 鐵血君王第1326章 燕軍好戰第1205章 朕期待雙喜臨門第828章 佳人溺水(上)四千字大章第260章 諸將謀劃第1302章 燕軍面臨問題第683章 利益交換第960章 烽煙四起,燕國混亂第840章 燕帝身份暴露第821章 攜美同遊第496章 家國情懷第998章 勝敗乃兵家常事第1143章 烈火焚山第85章 不能拒絕的誘惑第935章 大軍南下第276章 踏入鬼門關上第1282章 林楓陰謀第1099章 雷霆反擊第1133章 永王妃的選擇(3400字)第1106章 班師回朝第346章 煩惱徒增上第642章 誰敢造次,殺無赦第293章 應對之策第304章 創業容易守業難第331章 世家大族第258章 戰事初開下第25章 刀鋒戰士第1040章 故人相救,倩影芳蹤.第1251章 女帝,以死相逼第422章 計劃實施第300章 功成破關三第852章 諸子百家(下)第799章 公主,不簡單第922章 兵家圍城第611章 主僕矛盾(第四更)第84章 門閥來訪第95章 風起雲涌第559章 復仇之火第1080章 逃出開封城第1345章 三姓家奴第533章 借力打力第888章 陳兵江北第59章 問計於民中第1369章 秘密謀劃第133章 黃袍加身第824章 死亡沙海第1113章 完美之將第150章 宋國籌劃第6章 攻陷牙賬第1301章 兄弟相殘第797章 禍從口出第1251章 女帝,以死相逼第1276章 賑災放糧第793章 第851全軍投降第563章 信心滿滿第821章 攜美同遊第905章 一盤散沙第703章 流火飛石(第一更)第1087章 軍報,噩耗第174章 第174冥頑不靈第1033章 搖擺不定,全軍撤離第904章 力敵雙將第1366章 懷柔招降第455章 野心勃勃第1222章 兵家危機陰謀詭計第910章 林梟立威,奪取北門第1341章 突然出現燕軍第181章 故弄玄虛第778章 柳玄遠心思第1012章 抓捕柳灼崖第565章 兩軍追逐第63章 年關前夕上第199章 滅其一國第1346章 攻琉璃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