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碗 歲月場驚現李清照

金環巷不說是天下盡知也算是小有名氣特別城走動的達官顯貴以及富商大賈。究其原因嘛不外乎此地有兩寶粉頭和雪羅。所謂的粉頭也就是妓女金環巷大大小小的妓院有二十三所之多。尤其是這飄香閣出了一位李師師徽宗皇帝的相好當今攝政王的堂姐死後還被追封爲瀛國夫人。可算是歷代妓女之中的佼佼者了。

這第二寶嘛就是雪羅茶位列天下四大名茶之茶葉呈捲筒狀第一泡茶葉伸展碧綠如玉。但這第一泡不能喝等到了第二泡那茶葉完全展開如海棠一般茶水也變成墨玉此時飲用口齒留香。

光憑這兩寶還不至於讓金環巷名動天下。關鍵是在政和年間這金環巷出了一位大人物也是金環第三寶王小寶。本朝相父攝政王丞相靖王千歲王鈺當初就是到這裡來投奔他的堂姐李師師憑藉李師師與徽宗皇帝的裙帶關係扶搖直上先後出任太常少卿幽雲都總管兵部尚書右僕射以至今日的攝政王。

金環巷沾了王鈺的光如今已是天下聞名南來北往的客商如果滯留京城必到金環巷一遊尋訪當年攝政王的足跡到茶館聽聽書品品茶完了再到妓院裡頭尋花問柳不亦樂乎。

可李師師逝世以後準確的說是她被王鈺接到當初的寶國公府奉養之後這金環巷雖然美女如雲卻再也沒能出一個像她那般豔名遠播的花魁來。直到最近同樣在飄香閣又出了一位奇女子。

據說此女年方二十有三。貌美如花。若只是貌美則不足爲奇。奇的是這名女子不但精通韻律吹拉彈唱無所不通而且工詩詞能曲賦于丹青書畫金石刻都頗有造詣。且對時政見解獨到。當真是位巾幗紅顏不讓鬚眉。

她一到飄香閣立時成爲紅牌京城的達官顯貴上層名流趨之若。揮金如土只爲一親芳澤。可偏偏這位新花魁眼界極高。尋常人等哪怕你捧着金山銀山她也不爲所動。要見她有一個規矩得對上她一副對子光對出來還不行。必須得合她的意纔有可能讓你見面。

據說。這幅對子本來不是什麼絕對京城才俊之士頗多能對上這副對子的人不少卻沒有一個合她地意。至今也沒有人能一親芳澤。偏偏這飄香閣又是當年瀛國夫人的舊居攝政王親自關照過誰敢在這裡撒野?

而她這副對聯是怎麼樣呢?其實也不長“日本東出。普照中華大地”就十個字。可就是這麼十個字難壞了京城的才子們。今天飄香閣又擺出擂臺廣邀京城名士齊聚一堂破花魁這副對子。

不到傍晚時分那飄香閣門前是車水馬龍官轎私轎停滿了一地老到長鬚及胸少到弱冠而行。各種身份各種階層的人紛紛趕到。也的是抱定決心。非要一睹芳顏有的純粹是爲了瞧熱鬧。不過這人一多天下就小了。

“咦?範大人?您也來……”

“哎呀常侍郎?您也……”

“心照不宣心照不宣哈哈!”

有不少的朝廷各衙門的大臣竟然在人羣裡面現了自己的同僚有的還是同衙作官地同事。平時一個個自視清高滿口的仁義道德沒想到跟這兒碰上了。

一頂官轎在門前落下轎中走出一人約四十來歲大腹便便穿一領團花錦袍蹬一雙厚底官靴腰素翠玉帶頭頂青紗帽。此人保養極爲得法一張白白胖胖的臉上沒有一絲皺紋活像一個白麪饅頭。

“哎喲喂這不是週週大人麼?”有戶部海事院的堂官兒認出了此人。這個人可了不得啊大宋海商的領袖人物擁有大小商船過百艘時常出海至南洋等地家資鉅萬。光有錢還不稀奇這個人還是王上的至交平定南方叛亂之時此人於國家有大功被王上破例授了一個正八品官銜。八品很小?不錯是小可商人被授予官銜這是歷朝歷代都沒有的先例。也是此人深得攝政王信任所以才破格對待。

“劉大人多日不見別來無恙否?”周興笑容滿面春風得意。

“託您地福一切安好怎麼您也來……”這位海事院的堂官掌管出海憑證的籤與周

老相識了。

周興見他過問正要回答卻是略一遲疑隨即招手劉大人會意附耳上去只見周興小聲說道:“劉大人你我是多年好友因此不得不冒天大的干係相告。今天這熱鬧你別湊了。”

“嗯?這是爲何?”劉大人早聞飄香閣出了一位奇女子難得今日有空想到此地來樂和樂和卻不料周興說了這麼一句。周興聞言笑而不語手搖摺扇大步踏入飄香閣裡。這位劉大人站在原地沉思半晌忽然醒悟。壞啦周興是王上跟前的紅人他這麼說難道攝政王也想……

“打道回府!”劉大人驚得一身冷汗今天若是被王上撞見那可大事不妙。慌忙鑽進轎子裡面一溜煙兒的跑得沒影了全然不顧早前進閣地同僚們。

華燈初上飄香閣裡一片熱鬧熟識的尋芳客們互相打着招呼談論一些市井傳聞等待着花魁地出現。周興似乎刻意低調在樓上的角落裡落座包下了旁邊六桌不讓旁人染指。這會兒他輕輕搖着摺扇一雙透着精明的眼睛不時的打量着這飄香閣的裡面的人。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他竟然現了六七位朝廷命官最大的甚至是尚書級別。

“過來。”周興把摺扇一收叫過身後的僕從。

“你仔細記着那幾位過去打個招呼就說周某相求。”周興小聲說道僕從領命而去。只見他到了下面一一與那些大人們咬着耳朵後者多半會向樓上張望見到周興之後遙拜過來。而後立時退出飄香閣。

不一陣大門外走進兩人。前一個身材挺拔目光如炬相貌堂堂不怒自威。穿一身青色長袍戴一頂抓角紗帽。嘴上兩道短鬚英姿勃。而他身後那人年紀稍小卻是白面無鬚眉清目秀倒有幾分陰柔。周興一見此人慌忙起身於樓上遙拱雙手。王鈺擡頭一看微微頷隨即領了王歡直上樓去。

“王上小人已經打點妥當。”周興小聲說道。

王鈺嗯了一聲權作回答隨即與周興並肩坐下。你道王鈺日理萬機家中嬌妻媚妾還有這個閒情雅緻來尋花問柳?非也王鈺此來多半是因爲花魁那副對子。

日本東出普照中華大地。意思就是太陽本來從東方出來照耀着整個中國。可王鈺不這麼理解日本兩個字他比這個時代任何人都敏感。日本東出普照中華大地。是不是在影射日本國從東面來橫掃我中華之邦?

敢出這副對聯是什麼用意?莫非這位花魁娘子是從日本國而來?這倒不是沒有可能自從大宋海上貿易蓬勃展這麼些年從海外到中土的外族人逐年增加。如今地汴京街頭上時不時能瞧見相貌異於漢人的外族人。

有鑑於此王鈺往下國事先派周興來“踩點兒”而後自己喬裝改扮只領了王歡微服出巡。

“王公公。”周興執禮甚恭這位內侍省的都知可是王上的族侄。

“周大人。”王歡也謙遜的回着禮周興可不是普通商人。

兩人閒話方畢忽聽下面一陣騷動有人大聲叫道:“花魁娘子出來了!”這一叫不打緊外面那簇擁在一團的尋芳客們一齊向前涌去如人潮一般。

王鈺扭頭一看那繡球臺上走出三名身段曼妙的女子當中那個輕搖蓮步款款而來手持羅扇半遮半掩只現冰山一角。卻是眉目傳情嫵媚不可方物。

“果然有些姿色。”周興讚道。難怪連王上也動了凡心這女子從今以後只怕是富貴榮華青雲直上了。

王鈺瞧得有幾分意思伸手端起茶杯輕抿一口繼而問道:“查清楚了?叫什麼名字。”

“回王上的話李清照。”周興回答道。

“噗!”一口水箭直射出去王鈺大驚。李清照!宋朝著名女詞人李清照!那個寫“生作當人傑死亦爲鬼雄”的李清照?不會吧?李清照可是著名詞人女中豪傑怎麼會出現在這歲月場上?記得自己小學的時候在課本上學過她地詞老師說她是南宋著名女詞人出身好像挺不錯的。怎麼會淪落到當妓女?

第一百零一碗 士兵譁變第三百零二碗 初露鋒芒 小試牛刀第一六十五碗第三十碗 大宋國隊教頭第十碗 王氏歪理邪說第兩百零七碗 林沖回師救援第一百六十三碗 血戰居庸關第二十一碗 難道是人品好第一百九十四碗 趙出雲身懷六甲第一百碗 保衛幽雲第一百零四碗 國之將亡 必出妖孽第一百八十六碗 犒賞三軍第四十七碗 素顏十八華誕第兩百六十四碗 改朝換代 近在眼前第一碗 蟬聯倒數第一第兩百二十碗 百年國恥 一朝得雪 韓毅威武 攻破上京第六十九碗 兩情若是長久時第十二碗 遭受牢獄之災第三十九碗 被逼立軍令狀第二十八碗 一腳踢進皇宮第五十四碗 各朝都有貪官第一百六十四碗 小樑王橫掃越南第四十三碗 宋遼國戰開始第三百一十八碗 王戰的另外一面第兩百零一碗 醜細陽定奇計第一百六十二碗 射鵰英雄第二十一碗 難道是人品好第兩百一十六碗 完顏宗僖被俘第五十碗 聖旨傳到監獄第兩百零二碗 劍拔弩張第四十碗 王小寶的兵器第八十三碗 小王安石?第兩百三十九碗 誘敵深入 董平起疑第兩百零四碗 向平川關進軍!第一百八十二碗 將星閃耀第130碗 尋找岳飛第兩百五十五碗 林淵槍挑金兀朮第一百五十八碗 杭州城破第十八碗 刁蠻的小娘皮第兩百一十四碗 大捷!兀朮全軍覆沒!第三十三碗 朱夫子的見教第十四碗 大宋一號國腳第兩百九十三碗 林沖封王第兩百四十一碗 宋代馬謖第一百零八碗 黑雲壓城城欲摧第六十四碗 患難相扶持第八十碗 資政殿王鈺耍手段第一百八十八碗 蒙古第兩百五十三碗 絕處逢生第114碗 皇帝賜婚第一百六十八碗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三十五碗 童素顏的身份第一百八十碗 人不輕狂妄少年第三十五碗 童素顏的身份第兩百三十碗 從今以後 普天之下只有一人可稱皇帝第兩百六十一碗 蒙古兩路攻宋第一百零三碗 遼國滅亡第一百四十五碗 欲殺王鈺 必先除耶律南仙第兩百一十碗手機戰第一百九十四碗 趙出雲身懷六甲第七十一碗 傳授官場之道第一百八十碗 人不輕狂妄少年第一百零七碗 造反?回京?第六十九碗 兩情若是長久時第兩百二十一碗 岳飛追擊金帝第兩百零二碗 劍拔弩張第兩百一十八碗 國殤—古來征戰幾人還第一百碗 保衛幽雲第兩百六十五碗 北方激戰正酣 南方軍隊抗災第一百六十一碗 萬民可汗第二十六碗 又見出雲郡主第一百七十四碗 中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對外用兵第兩百三十五碗 鐵腕鎮壓第五十七碗 三分天下有其一第兩百七十五碗 輿論大戰 利劍出鞘第兩百四十碗 金國存亡 在此一舉第兩百四十七碗 以退爲進 集權一身第一百六十七碗 蒙古人的野心第兩百七十一碗 王鈺佈局 激辯遷都第兩百零二碗 劍拔弩張第四十五碗 大宋英雄王鈺第兩百二十一碗 岳飛追擊金帝第一百五十六碗 薛禪金刀第兩百一十八碗 國殤—古來征戰幾人還第三百零五碗 皇帝駕崩 傳位漢王第兩百二十七碗 汴京城皇陵崩塌第118碗 王鈺開始亮劍了第三百一十九碗 大燕不能再出一個武則天第一百九十七碗 大事不妙第兩百零二碗 劍拔弩張第一百八十八碗 蒙古第兩百九十八碗 太子人選 當立何人第121碗 攤牌第兩百三十六碗 新春賀歲之北伐開始!第三十四碗 夜遇刀疤殺手第一百五十七碗 巾幗不讓鬚眉——梁紅玉第六十五碗 絕色佳人 我見猶憐第兩百一十三碗 灤河大捷第三百一十七碗 天策上將 總統全國軍隊
第一百零一碗 士兵譁變第三百零二碗 初露鋒芒 小試牛刀第一六十五碗第三十碗 大宋國隊教頭第十碗 王氏歪理邪說第兩百零七碗 林沖回師救援第一百六十三碗 血戰居庸關第二十一碗 難道是人品好第一百九十四碗 趙出雲身懷六甲第一百碗 保衛幽雲第一百零四碗 國之將亡 必出妖孽第一百八十六碗 犒賞三軍第四十七碗 素顏十八華誕第兩百六十四碗 改朝換代 近在眼前第一碗 蟬聯倒數第一第兩百二十碗 百年國恥 一朝得雪 韓毅威武 攻破上京第六十九碗 兩情若是長久時第十二碗 遭受牢獄之災第三十九碗 被逼立軍令狀第二十八碗 一腳踢進皇宮第五十四碗 各朝都有貪官第一百六十四碗 小樑王橫掃越南第四十三碗 宋遼國戰開始第三百一十八碗 王戰的另外一面第兩百零一碗 醜細陽定奇計第一百六十二碗 射鵰英雄第二十一碗 難道是人品好第兩百一十六碗 完顏宗僖被俘第五十碗 聖旨傳到監獄第兩百零二碗 劍拔弩張第四十碗 王小寶的兵器第八十三碗 小王安石?第兩百三十九碗 誘敵深入 董平起疑第兩百零四碗 向平川關進軍!第一百八十二碗 將星閃耀第130碗 尋找岳飛第兩百五十五碗 林淵槍挑金兀朮第一百五十八碗 杭州城破第十八碗 刁蠻的小娘皮第兩百一十四碗 大捷!兀朮全軍覆沒!第三十三碗 朱夫子的見教第十四碗 大宋一號國腳第兩百九十三碗 林沖封王第兩百四十一碗 宋代馬謖第一百零八碗 黑雲壓城城欲摧第六十四碗 患難相扶持第八十碗 資政殿王鈺耍手段第一百八十八碗 蒙古第兩百五十三碗 絕處逢生第114碗 皇帝賜婚第一百六十八碗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三十五碗 童素顏的身份第一百八十碗 人不輕狂妄少年第三十五碗 童素顏的身份第兩百三十碗 從今以後 普天之下只有一人可稱皇帝第兩百六十一碗 蒙古兩路攻宋第一百零三碗 遼國滅亡第一百四十五碗 欲殺王鈺 必先除耶律南仙第兩百一十碗手機戰第一百九十四碗 趙出雲身懷六甲第七十一碗 傳授官場之道第一百八十碗 人不輕狂妄少年第一百零七碗 造反?回京?第六十九碗 兩情若是長久時第兩百二十一碗 岳飛追擊金帝第兩百零二碗 劍拔弩張第兩百一十八碗 國殤—古來征戰幾人還第一百碗 保衛幽雲第兩百六十五碗 北方激戰正酣 南方軍隊抗災第一百六十一碗 萬民可汗第二十六碗 又見出雲郡主第一百七十四碗 中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對外用兵第兩百三十五碗 鐵腕鎮壓第五十七碗 三分天下有其一第兩百七十五碗 輿論大戰 利劍出鞘第兩百四十碗 金國存亡 在此一舉第兩百四十七碗 以退爲進 集權一身第一百六十七碗 蒙古人的野心第兩百七十一碗 王鈺佈局 激辯遷都第兩百零二碗 劍拔弩張第四十五碗 大宋英雄王鈺第兩百二十一碗 岳飛追擊金帝第一百五十六碗 薛禪金刀第兩百一十八碗 國殤—古來征戰幾人還第三百零五碗 皇帝駕崩 傳位漢王第兩百二十七碗 汴京城皇陵崩塌第118碗 王鈺開始亮劍了第三百一十九碗 大燕不能再出一個武則天第一百九十七碗 大事不妙第兩百零二碗 劍拔弩張第一百八十八碗 蒙古第兩百九十八碗 太子人選 當立何人第121碗 攤牌第兩百三十六碗 新春賀歲之北伐開始!第三十四碗 夜遇刀疤殺手第一百五十七碗 巾幗不讓鬚眉——梁紅玉第六十五碗 絕色佳人 我見猶憐第兩百一十三碗 灤河大捷第三百一十七碗 天策上將 總統全國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