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碗 傳授官場之道

“李公公。”韓毅走上臺階,衝守候在此的李都知一揖。

李公公微微欠身還禮道:“韓大人,聖上正在作畫,暫時不要進去打攪。”韓毅點了點頭,與他一起站在門外。不一會兒,裡面一個司茶小太監快步走出,向李公公報道:“聖上口諭,若是韓大人到了,就到殿裡說話。”

韓毅一聽,收拾好官容儀表,走進了御書房。龍案前,趙佶正揮毫作畫。這位風流天子,治國雖然不濟,可丹青書法,詩詞音律都造詣頗深,堪稱一代大家。韓毅拜倒在地,口稱萬歲。

“韓毅來了,來來來,過來看看朕的新作。”趙佶擡頭一見韓毅,召了召手。韓毅平身上前,只見聖上剛作好一幅畫。畫上峰巒如聚,波濤如怒,氣勢恢弘異常。看到此處,韓毅讚道:“聖上妙筆生花,直追唐時吳道子等輩。”

“呵呵,安敢與畫聖齊名?”趙佶放下畫筆,旁邊小太監遞上一塊錦帕。他一邊擦着手,一邊問道:“這次出使,聽說是九死一生,你跟王鈺兩人都險些命喪亂軍之手,有這事嗎?”

“回聖上,確有此事。”韓毅回答道,遂將當日遼國鎮南王兵變一事講與趙佶。後者聽罷,微微頷首,隨口說道:“卿等爲國家出生入死,朕心裡有數。來人,賜座。”

“謝聖上。”韓毅坐下。

“王鈺此次出使遼國,都幹了些什麼,你給朕說說。”趙佶在龍榻上坐下,端起旁邊的玉盞,又問道。韓毅聞言,便將在遼國所發生的一切詳詳細細講了出來,趙佶似乎很有耐性,一言不發的聽他講述。

一直說到完成使命,迴歸大宋。趙佶聽完,看了韓毅一眼,問道:“沒了?”

韓毅一時有些猶豫,王鈺出使攜帶女眷以及和遼國重臣之女有“不尋常”關係兩件事情,他並沒有上報趙佶。本來這兩件事情可大可小,說與不說關係不大,只是……

“回聖上,情況就是如此。此次出使,王大人雖然言談舉止有失威儀,但盡忠職守。在與遼人的談判中,據理力爭,寸步不讓。我大宋能得回幽雲十六州,一則仰仗聖上神威,二則多虧王大人從中周旋。”思前想後,韓毅還是將那兩件事情吞回了肚中,隻字不提。

趙佶聽完,似乎很高興,抿了一口茶,沉思一陣,突然蓋上茶杯,大聲說道:“不錯!朕的眼光沒錯。王鈺這個人,表面上看是不學無術,嬉皮笑臉。但遇事總會有別人想不到的辦法,是個能臣。哎,對了,你現在身居何職?”

“聖上日前降恩,擢升臣爲廣勇軍承宣使。”韓毅說道。

趙佶若有所思,嘴裡自言自語道:“廣勇軍,廣勇軍,應該是屬殿前司統率。哎,正是王鈺他們衙門吧?”

“回聖上,是的,王大人現供職於殿帥府,任殿前副都指揮使。”韓毅心知天子醉心於韻律書畫,風花雪月,自己下的旨記不清楚,也不是什麼怪事了。

“嗯,朕有意安排他到高俅手下任副職,一來給他們調解調解,二來嘛,也是鍛鍊鍛鍊他。這樣吧,朕擬一道詔書,把廣勇軍從侍衛馬軍衙門調給殿帥府衙門,就交給王鈺統率。以後你在王鈺手底下辦差,多替朕觀察觀察他,明白嗎?”

韓毅當然明白皇帝是什麼意思,當即起身道:“臣遵旨。”

自王鈺回朝後,少不得與同僚們交際應酬,一連幾日都是花天酒地。好不容易這天空閒,按規矩,他應該到殿帥府衙門上任,與前任辦理交接手續。剛穿上官服準備出門,管家王忠進來報說,樞密府有人送來帖子,請順平侯過府一敘。

既是童貫邀請,哪有不去的道理,王鈺當即備轎出門,直奔童府而去。

到了童府,門人引入花廳,拜了媼相童貫,分主賓坐下。童貫少得要祝賀王鈺立下大功,加官進爵。王鈺當官這麼久,官場上那套客氣話還是學了不少,你來我往應承了幾句,便直入正題。

“前日御街不見恩相,下官心裡一直記掛,本想今日到府上來拜望,正巧恩相邀請,不知……”王鈺問道。

“哦,近來政務繁忙,西北党項人蠢蠢欲動,山東那邊梁山泊賊寇又侵擾官民,老夫是焦頭爛額啊。”童貫嘆道。

梁山泊?宋江等人起事了?王鈺聞言,當即回憶了一下,宋江等人起事後,朝廷好像先是派人去招安,結果招安不成,便派兵圍剿,先是童貫,後是高俅,都大敗而回。這可是個機會啊……

“小寶?小寶?怎麼了?”童貫見王鈺坐在那魂遊天外,連叫幾聲也不見迴應。

“哦,恩相見諒,下官剛纔在想,遼國那邊剛按平,西北山東又出事了,國家實在是多災多難,唉……”王鈺自知失態,便拿話來遮掩。

童貫聞言一笑,擺擺手道:“你爲官不久,不曉得這裡的水有多深。這麼大一個國家,哪能不出點事?西北那邊,無非是想要些銀子,梁山賊寇也不過就是些山野刁民,派支軍馬去剿滅也就是了。罷了,今天不談國事,只敘私誼。順平侯,你可知今天請你過來,所爲何事?”

王鈺搖了搖頭,推說不知。

童貫從椅上站了起來,坐到王鈺身邊,滿臉笑容:“你還記不記得你剛進京時,我們在飄香閣見面的事情?”

王鈺這纔想起那日自己撞見皇帝與童貫,當即笑道:“怎麼不記得?當時我只不過是一介小民,恩相禮遇有加,王鈺都記在心裡呢。”

“這就好,實話跟你說吧,打第一次見到你,我就知道你非池中之物。如今果然被我料中,僅僅一年多,你就做到了殿前副都指揮使,更被聖上封爲順平侯。你要知道,我樞密院雖然掌全務,說是統管軍權,但也只是有發兵之權。而你們殿帥府衙門,加上侍衛馬軍衙門,侍衛步軍衙門,合稱三衙,負責軍隊的日常統管與訓練,有統兵之權。統兵發兵兩權分立,互不隸屬,都只向皇上負責。順平侯可知這其中的關係?”

王鈺聽他一說,纔算了見識,沒想到宋朝的軍制這樣奇怪。統兵權與發兵權還分開來,當即問道:“請恩相明示。”

童貫頗有深意的望了王鈺一眼,衝他招了招手。王鈺會意,伸過頭去。

“我朝歷來有文官帶兵的慣例,聖上將你調到殿帥府,就是希望你熟悉軍旅之事。而且,我猜想,聖上此舉,還有一層意思。他日高俅或是升遷,或是告老,那這殿帥府太尉,可就是你王鈺了。本來,按常理,聖上就算想提拔你,也絕對不會這麼快。只是誰也不會想到,幽雲十六州會在你手裡重歸大宋。這可是千古奇功,所以聖上纔有理由讓你一步登天。”

王鈺聞言一驚!童貫是皇帝的寵臣,肯定善於揣摩皇帝的意思,他既然這樣說了,想必不會差。可高俅也是趙佶的寵臣,而且據說在當今天子還在當王爺的時候就認識了,憑着踢得一腳好球,混到今天的地位。比較一下,自己跟他的發跡道路,何其相似啊。

“小寶,聖上如今對你恩寵日盛,你要好好把握機會。不過,有一句話,我得提醒你,只是不知道順平侯願不願意聽。”童貫說到此處,又賣出了關子。

“大人有話直講。”王鈺急忙說道。

童貫滿意的點了點頭,又接着說道:“我當你是自己人,所以有些話不得不告訴你。向來高處不勝寒,官兒做得越大,危險也越多。你升得這麼快,朝中難免會有人不滿。你年少氣盛,我就怕你意氣用事,得罪了不該得罪的人。比方說蔡太師,當日你在朝堂之上戲弄於他,這實在不是明智之舉。後來,我還親自替你向他致了歉。

他的根底,可比你深厚得多,就連我也要對他禮讓三分。記住,做事要三思而後行,若是些小官小吏,你就是要打要殺,也隨你。可對那些重臣,你應該以後輩自居,專心替聖上辦差,只要聖上高興。別說是一個順平侯,哪怕是縣公,郡公,國公,皇上也會捨得給,畢竟,你的身份不同。”

童貫一席話,聽得王鈺如撥烏雲而見青天,都說官場黑暗,一不小心就得摔跟頭。自己雖說立了些功,可畢竟只是孤家寡人一個。在朝中沒有什麼朋友,說得白一些,也就是沒有黨羽。

一念至此,王鈺突然想到,眼前不就有一個現成的麼?自打當了官兒,自己跟這位掌管軍權的樞密使關係一直不錯,何不跟他拉拉關係?

王鈺心裡剛這麼一想,就聽到童貫問道:“小寶啊,今年貴庚啊?”

“哦,二十……二十二週歲了。”王鈺又撒謊,他其實今年只有十九歲。只是當時李師師問他時,他多說了三歲。

“可曾婚配?”童貫問到這句時,王鈺似乎看出了一些端倪。他今天專門找自己過來,難道是爲了……

“嘿嘿,家貧貌醜,農村戶口,誰肯嫁給我呀。”這是王鈺以前曾經說的一句話,這時聽童貫一問,便隨口說了出來。

童貫聞言大笑道:“哈哈,這話別人說也就罷了,你王鈺如今堂堂衆三品大員,又是聖上的近臣,誰敢小瞧你?這汴京城裡,指不定多少人家想跟你攀親呢。說到貧嘛,老夫倒是替你操了一回心。我聽我府上管家說,你現在還住在一個小院裡,這可跟你的身份不合。這麼着吧,你我不是外人,你這次立了大功,我也沒什麼好送你。我在東門夜市那頭有一處宅子,空閒多時了,你若是不嫌棄,就搬過去住。”

“這怎麼行?我怎麼有要您的房子,大人好意,我心領就是了。”王鈺假模假樣的推辭道。童貫見時機已到,終於說出了今天請王鈺來的目的。

“小寶,老夫有意將小女素顏許配於你,你看如何?”

幸福來得太突然!人生大起大落實在太快!王鈺半晌沒在回過神來,我跟素顏剛談戀愛不久,這怎麼就要結婚了?

第兩百四十七碗 以退爲進 集權一身第九十二碗 進攻!進攻!進攻!第兩百零三碗 五千漢軍迴歸大宋第兩百九十五碗 疾風知勁草 板蕩識忠臣第兩百零一碗 醜細陽定奇計第三十二碗 王鈺前途未卜第136碗 醒掌天下權第兩百四十七碗 以退爲進 集權一身第124碗 陳橋兵變再度上演?第兩百零二碗 劍拔弩張第三百二十一碗 鬥智鬥勇 薑還是老的辣第兩百一十九碗 上京大逃亡第二十三碗 王老爺高中了第一百零二章 清除異己第三桶 第三百二十碗 變數的關鍵人物第兩百四十七碗 以退爲進 集權一身第四十二碗 遼人激起民憤第兩百二十七碗 宋蒙兩軍衝突第一百四十五碗 欲殺王鈺 必先除耶律南仙第二十三碗 王老爺高中了第兩百一十三碗 灤河大捷第兩百四十三碗 神機軍師朱武第兩百四十八碗 西夏叛亂第一百九十五碗 趙頡繼任攝政王第三十五碗 童素顏的身份第兩百五十五碗 林淵槍挑金兀朮第一百九十二碗 趙頡發現驚天秘密第六十五碗 絕色佳人 我見猶憐第123碗(下)巾幗不讓鬚眉!耶律南仙威武!第兩百二十八碗 捷報飛傳第一百五十三碗 丞相,你作朕的父皇好不好?第十三碗 小寶痛下殺手第一百五十四碗 警告蔡太后第兩百零三碗 五千漢軍迴歸大宋第一百九十二碗 趙頡發現驚天秘密第十一碗 開封府抓人啦第七十碗 所謂“皇恩浩蕩”第九十八碗 伴君如伴虎第三百碗 王鈺向這個時代所有人告別第九十八碗 伴君如伴虎第兩百八十三碗 蒙古人給大燕帝國的禮第兩百零七碗 林沖回師救援第一百七十九碗 南仙出雲大打出手第七十一碗 傳授官場之道第一百七十四碗 中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對外用兵第一百八十五碗 有驚無險第兩百四十七碗 以退爲進 集權一身第五十三碗 效仿舌戰羣儒第七十六碗 你勾我姐我搭你妹第114碗 皇帝賜婚第兩百五十三碗 絕處逢生第兩百八十二碗 先打越南?第四十六碗 連升三級官職第二十八碗 一腳踢進皇宮第五十六碗 大宋第一功臣第兩百七十六碗 王鈺表態 善待趙家第一百六十八碗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一百八十碗 人不輕狂妄少年第一百八十二碗 將星閃耀第兩百五十一碗 狂風呼嘯 黃沙漫天 宋金兩軍 決戰大漠第十八碗 刁蠻的小娘皮第兩百九十七碗 恭王初登場 一手絕藝驚四座第兩百四十五碗 明爭暗鬥 金軍提出“胡六條”第三百一十二碗 皇帝大婚受囑託 林府赴宴生情愫第一百零五碗 他們那些王八蛋一定會後悔的!第四十五碗 大宋英雄王鈺第九碗 淫蕩的高衙內第十八碗 刁蠻的小娘皮第兩百一十九碗 上京大逃亡第兩百一十碗手機戰第兩百五十五碗 林淵槍挑金兀朮第七碗 驚現天賦異秉第123碗(下)巾幗不讓鬚眉!耶律南仙威武!第一百五十三碗 丞相,你作朕的父皇好不好?第兩百八十八碗 韓毅洞悉蒙古戰略意第兩百一十九碗 上京大逃亡第121碗 攤牌第兩百四十三碗 神機軍師朱武第六十二碗 流氓提砍刀 誰擋誰就翹第二百八十五碗 吳用病逝 王鈺哀悼 鐵騎出徵 直撲草原第140碗 大開殺戒第三百零四碗 王鈺病危 羣魔亂舞第兩百一十八碗 國殤—古來征戰幾人還第八碗 金環三寶之一第五十四碗 各朝都有貪官第六十四碗 患難相扶持第兩百四十七碗 以退爲進 集權一身第一百四十七碗 王鈺親衛第五十五碗 驚聞遼國遷都第三百一十碗 政事堂慷慨陳詞 攻吐蕃誓保國土第十一碗 開封府抓人啦第一百八十五碗 有驚無險第二十六碗 又見出雲郡主第兩百九十五碗 疾風知勁草 板蕩識忠臣第七十七碗 招安梁山泊第七十六碗 你勾我姐我搭你妹第三百一十九碗 大燕不能再出一個武則天第一百六十七碗 蒙古人的野心第四十二碗 遼人激起民憤第六十四碗 患難相扶持
第兩百四十七碗 以退爲進 集權一身第九十二碗 進攻!進攻!進攻!第兩百零三碗 五千漢軍迴歸大宋第兩百九十五碗 疾風知勁草 板蕩識忠臣第兩百零一碗 醜細陽定奇計第三十二碗 王鈺前途未卜第136碗 醒掌天下權第兩百四十七碗 以退爲進 集權一身第124碗 陳橋兵變再度上演?第兩百零二碗 劍拔弩張第三百二十一碗 鬥智鬥勇 薑還是老的辣第兩百一十九碗 上京大逃亡第二十三碗 王老爺高中了第一百零二章 清除異己第三桶 第三百二十碗 變數的關鍵人物第兩百四十七碗 以退爲進 集權一身第四十二碗 遼人激起民憤第兩百二十七碗 宋蒙兩軍衝突第一百四十五碗 欲殺王鈺 必先除耶律南仙第二十三碗 王老爺高中了第兩百一十三碗 灤河大捷第兩百四十三碗 神機軍師朱武第兩百四十八碗 西夏叛亂第一百九十五碗 趙頡繼任攝政王第三十五碗 童素顏的身份第兩百五十五碗 林淵槍挑金兀朮第一百九十二碗 趙頡發現驚天秘密第六十五碗 絕色佳人 我見猶憐第123碗(下)巾幗不讓鬚眉!耶律南仙威武!第兩百二十八碗 捷報飛傳第一百五十三碗 丞相,你作朕的父皇好不好?第十三碗 小寶痛下殺手第一百五十四碗 警告蔡太后第兩百零三碗 五千漢軍迴歸大宋第一百九十二碗 趙頡發現驚天秘密第十一碗 開封府抓人啦第七十碗 所謂“皇恩浩蕩”第九十八碗 伴君如伴虎第三百碗 王鈺向這個時代所有人告別第九十八碗 伴君如伴虎第兩百八十三碗 蒙古人給大燕帝國的禮第兩百零七碗 林沖回師救援第一百七十九碗 南仙出雲大打出手第七十一碗 傳授官場之道第一百七十四碗 中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對外用兵第一百八十五碗 有驚無險第兩百四十七碗 以退爲進 集權一身第五十三碗 效仿舌戰羣儒第七十六碗 你勾我姐我搭你妹第114碗 皇帝賜婚第兩百五十三碗 絕處逢生第兩百八十二碗 先打越南?第四十六碗 連升三級官職第二十八碗 一腳踢進皇宮第五十六碗 大宋第一功臣第兩百七十六碗 王鈺表態 善待趙家第一百六十八碗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一百八十碗 人不輕狂妄少年第一百八十二碗 將星閃耀第兩百五十一碗 狂風呼嘯 黃沙漫天 宋金兩軍 決戰大漠第十八碗 刁蠻的小娘皮第兩百九十七碗 恭王初登場 一手絕藝驚四座第兩百四十五碗 明爭暗鬥 金軍提出“胡六條”第三百一十二碗 皇帝大婚受囑託 林府赴宴生情愫第一百零五碗 他們那些王八蛋一定會後悔的!第四十五碗 大宋英雄王鈺第九碗 淫蕩的高衙內第十八碗 刁蠻的小娘皮第兩百一十九碗 上京大逃亡第兩百一十碗手機戰第兩百五十五碗 林淵槍挑金兀朮第七碗 驚現天賦異秉第123碗(下)巾幗不讓鬚眉!耶律南仙威武!第一百五十三碗 丞相,你作朕的父皇好不好?第兩百八十八碗 韓毅洞悉蒙古戰略意第兩百一十九碗 上京大逃亡第121碗 攤牌第兩百四十三碗 神機軍師朱武第六十二碗 流氓提砍刀 誰擋誰就翹第二百八十五碗 吳用病逝 王鈺哀悼 鐵騎出徵 直撲草原第140碗 大開殺戒第三百零四碗 王鈺病危 羣魔亂舞第兩百一十八碗 國殤—古來征戰幾人還第八碗 金環三寶之一第五十四碗 各朝都有貪官第六十四碗 患難相扶持第兩百四十七碗 以退爲進 集權一身第一百四十七碗 王鈺親衛第五十五碗 驚聞遼國遷都第三百一十碗 政事堂慷慨陳詞 攻吐蕃誓保國土第十一碗 開封府抓人啦第一百八十五碗 有驚無險第二十六碗 又見出雲郡主第兩百九十五碗 疾風知勁草 板蕩識忠臣第七十七碗 招安梁山泊第七十六碗 你勾我姐我搭你妹第三百一十九碗 大燕不能再出一個武則天第一百六十七碗 蒙古人的野心第四十二碗 遼人激起民憤第六十四碗 患難相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