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碗 王氏歪理邪說

他們前腳一走,又一個大胖和尚,領着一幫子人急衝衝奔了進來。人還沒到,聲音先吼了起來:“那鳥人在哪兒,灑家來幫你廝打!”

王鈺一看,那和尚光着上身,露出一身橫肉,膀子上一片刺青,胸口一撮黑毛。長得凶神惡煞,手提一柄水磨禪杖,我靠,這不是花和尚魯智深嗎?梁山一百單八將,名頭最響的兩個今天讓自己碰上了。

“師兄,那人是林某上司的兒子,我讓他走了。”林沖手搖摺扇,輕聲說道。看來老婆被調戲終究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林教頭這會兒心情肯定是鬱悶極了。

魯智深一聽這話,不由得眉頭一皺:“那又如何?要撞在灑家手裡,一頓好打!”

王鈺突然想起一件事情,拱手笑道:“這位是魯提轄吧?那鄭屠也被你三拳打斷了氣,若是剛纔那孫子,只怕一拳也受不起。”

魯智深聞言一驚,自己打死鄭屠,遁入空門,避禍到這汴京城裡,原本只有極少數人知道。這小官人怎麼好像知道自己的根底一般?

“師兄,我來引薦,這位是……”林沖正要介紹,突然想起,自己連名字都還沒有問過恩人,實在是失禮。

王鈺倒也不在乎,大聲說道:“在下姓王,名鈺,字小寶。林教頭和魯提轄的威名,早就如雷灌耳了。今日得見,實乃三生之幸。”穿越到宋朝這麼久,別的沒學會,這半文不白的話倒也能講個不離十。

“原來是王公子,失敬。師兄,適才賊內被那廝糾纏,多承王公子仗義相助。”林沖在一旁說道。這話未免有些擡高王鈺了,他出頭倒不是因爲高衙內調戲林娘子,完全是看不慣高衙內那廝在這一片撒野。

“難得你小小年紀就如此仗義,走走走,咱們找個地方吃酒去。”魯達果然是性情中人,一把拉住王鈺的手就走。

王鈺卻是不動:“光是吃酒怎麼行?我王鈺生平最佩服的就是你們這樣的江湖好漢。如果二位不嫌棄,我願與你們斬雞頭,燒黃紙,結拜爲兄弟!”

林魯兩人一愣,沒想到這小子年紀不大,竟有如此豪情。當真是英雄出少年。又眼見他爲人仗義,當下滿口答應,認下他這個兄弟。

“二子,走啊,愣着幹什麼?”王鈺這時纔想起剛纔爲自己拔刀相助的鄭僮。卻見他似乎滿懷憂慮,神色黯然。

“不了,你和兩位官人去吃酒吧,我娘染病在牀,我得回去。”鄭僮低聲說道。王鈺也不勉強他,把那二錢銀子塞在他手裡,便跟着林沖魯達吃酒結拜去了。

一連好幾天,王鈺都還沉醉在與兩位水滸傳說中的好漢結爲兄弟而高興。在書院上學時,也不忘在同窗們面前大肆吹噓一番。倒是鄭僮似乎沒有什麼興致,整日愁眉苦臉,暗自嘆氣。

這日,尚儒書院裡,王鈺正坐在課室最後一排,翹着二郎腿嗑着瓜子。三尺臺上,老夫子正搖頭晃腦講解着《詩經》。王鈺他老爹是搞史學的,他也自詡家學淵源,自然不屑於聽這腐儒饒舌。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那朱夫子也年逾花甲了,讀起這首詩來,卻是搖頭晃腦,滿臉嚮往。

王鈺不覺有些好笑,扭頭對旁邊一位同窗笑道:“這老夫子一把年紀,早已經永垂不朽了,也還這般風流,嘿嘿,人老心不老。”

從在他旁邊那同窗,跟他差不多年紀,生得脣紅齒白,俊俏不凡。平日裡言行舉止,也十分謹慎,從來不肯跟別人多說一句話。起先,王鈺還以爲他是自命清高,不過時間一長他發現,這小子估計屬於性格內向型,害怕與人交往。

所以,他常常逗這位同學,喜歡看他一被逗就面紅耳赤的模樣。

果不其然,一聽王鈺這話,那小子的臉直紅到耳根子,低下頭去,囁嚅道:“王兄,你不該這樣說先生,天地君親師,豈能褻瀆。再說,夫子健在,何來永垂不朽一說?”

王鈺大呼意外,這可是自己到書院以來,他跟自己說得最長的一句話。一時來了興致,瓜子也不吃了,從桌上放下腿來,興致勃勃的說道:“小童,你看啊。這人老了,體力自然是大不如前了,小弟弟自然就永遠垂下頭去了,這還不是永垂不朽嗎?”

那姓童的少年一聽這話,羞得真想找個地洞鑽下去。他緊緊低着頭,雙手不住抓扯着衣裳,窘迫至極。王鈺就愛看他一個大老爺們羞紅了臉的模樣,這也是古代纔有的趣事啊。這些傢伙們,天天說的非禮勿言,非禮勿視,禁錮着自己的。而我王小寶,從公元兩千零七年而來,有義務,有責任,解放他們的思想。

“王鈺!”正覺得有趣時,講臺上突然一聲鞭響,夫子人品爆發了。所有同窗的目光唰的一下從前面射了過來。自從王小寶進了尚儒書院,這死水一般的課堂就有趣起來,隔三差五的夫子就會找他的麻煩,而一旦王小寶跟夫子逗嘴,那樂子就大了。

“夫子,學生在。”王鈺心知夫子又怒了,趕緊規規矩矩站了起來。

朱夫子一甩衣襬,從前臺風風火火衝到後面,死死盯着王鈺。自己執教書院十餘載,還是頭一次碰到這麼沒皮沒臉的學生。不知禮義廉恥,不識五經六義,簡直就是尚未開化的蠻人!

“課堂之上,聖人面前,不專心聽講,還騷擾同窗,你,你……”朱夫子鬚髮倒立,怒不可遏。手指着王鈺的鼻子,不住顫抖。王鈺真提心他一口氣提不上來,嘎,抽過去了。

“夫子勿怪,學生本來想專心聽講,只是您老人家講的那首詩忒直白了,有辱斯文。學生實在聽不下去,是以……”王鈺正準備搬出一套歪理邪說,不料夫子這回是真怒了,不等他說完,已經重重一掌拍在課案上。

第九碗 淫蕩的高衙內第132碗 大軍南下第九十六碗 王鈺“殉職” 舉國哀悼第五十二碗 上皇帝萬言書第136碗 醒掌天下權第一百一十一碗 變法圖強第一百零四碗 國之將亡 必出妖孽第三百零六碗 王戰登基 鐵木真現身第一百四十四碗 排兵佈陣 瞞天過海第140碗 大開殺戒第118碗 王鈺開始亮劍了第三百一十碗 政事堂慷慨陳詞 攻吐蕃誓保國土第兩百四十五碗 明爭暗鬥 金軍提出“胡六條”第一百八十七碗 蒙古向大宋稱第129碗 柴進堂泄露天機第六十三碗 巾幗不讓鬚眉第兩百九十二碗 兩面夾擊 敵酋被俘第兩百三十二碗 王鈺的苦心第一百八十七碗 蒙古向大宋稱第131碗 趙構分裂大宋第131碗 趙構分裂大宋第七十一碗 傳授官場之道第一百零二章 清除異己第一百五十七碗 巾幗不讓鬚眉——梁紅玉第二十八碗 一腳踢進皇宮第一百七十五碗 歲月場驚現李清照第兩百五十八碗 兩位王者的對決第三百零八碗 蒙古朝聖表忠心 大燕威王初涉政第二十七碗 鼓動如簧之舌第兩百三十七碗 王鈺長子出世第兩百八十碗 黃袍加身第121碗 攤牌第六十碗 脣槍舌劍爲國爭第兩百零五碗 保護攝政王第四碗 最剽悍的轉機第一百五十四碗 警告蔡太后第132碗 大軍南下第二十碗 取消資格危機第三十四碗 夜遇刀疤殺手第七十六碗 你勾我姐我搭你妹第兩百五十七碗 十面埋伏 趙頡鋌而走險第一百九十一碗 趙廣死後,誰人繼任攝政王?第131碗 趙構分裂大宋第122碗 政治獻金第八十四碗 史上最年輕兵部尚書第三百二十二碗 從陸上強權到海上霸主第一百七十七碗 蒙古騎兵第三十二碗 王鈺前途未卜第一百九十六碗 王鈺要離京?第兩百五十二碗 完顏亮星夜逃亡第六十九碗 兩情若是長久時第兩百九十四碗 軍隊人事變動 大燕“軍校”創立第兩百四十九碗 西北大漠 遼軍忽現第三百零四碗 王鈺病危 羣魔亂舞第五十三碗 效仿舌戰羣儒第二百八十五碗 吳用病逝 王鈺哀悼 鐵騎出徵 直撲草原第八十二碗 飄香閣裡肉飄香第五十五碗 驚聞遼國遷都第125碗 柴進堂打進汴京第兩百五十碗 艱苦卓絕的追擊戰第三百二十二碗 從陸上強權到海上霸主第兩百六十二碗 王鈺嚴令 往死裡打第一百四十八碗 千鈞一髮第兩百七十一碗 王鈺佈局 激辯遷都第兩百七十六碗 王鈺表態 善待趙家第兩百四十九碗 西北大漠 遼軍忽現第兩百二十三碗 寧願戰死第四十三碗 宋遼國戰開始第一百九十四碗 趙出雲身懷六甲第一百七十碗 吐露心聲第130碗 尋找岳飛第兩百二十六碗 王鈺回京第三百零六碗 王戰登基 鐵木真現身第兩百七十章 開始倒趙第135碗 賜封武州郡王第兩百三十八碗 直搗黃龍第兩百二十八碗 捷報飛傳第兩百四十碗 金國存亡 在此一舉第一百六十四碗 小樑王橫掃越南第六十七碗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一百七十七碗 蒙古騎兵第五十三碗 效仿舌戰羣儒第二十一碗 難道是人品好第兩百九十四碗 軍隊人事變動 大燕“軍校”創立第兩百八十二碗 先打越南?第一百六十三碗 血戰居庸關第七十六碗 你勾我姐我搭你妹第三百一十三碗 舉薦王軾出戰第兩百三十三-四碗 幽雲動亂第一百零三碗 遼國滅亡第123碗(下)巾幗不讓鬚眉!耶律南仙威武!第兩百四十五碗 明爭暗鬥 金軍提出“胡六條”第十六碗 詭異的小童童第一碗 蟬聯倒數第一第五十五碗 驚聞遼國遷都第一百零五碗 他們那些王八蛋一定會後悔的!第116碗 “大宋水師”起航第兩百八十三碗 蒙古人給大燕帝國的禮第兩百零五碗 保護攝政王第兩百九十一碗 殺敵報國
第九碗 淫蕩的高衙內第132碗 大軍南下第九十六碗 王鈺“殉職” 舉國哀悼第五十二碗 上皇帝萬言書第136碗 醒掌天下權第一百一十一碗 變法圖強第一百零四碗 國之將亡 必出妖孽第三百零六碗 王戰登基 鐵木真現身第一百四十四碗 排兵佈陣 瞞天過海第140碗 大開殺戒第118碗 王鈺開始亮劍了第三百一十碗 政事堂慷慨陳詞 攻吐蕃誓保國土第兩百四十五碗 明爭暗鬥 金軍提出“胡六條”第一百八十七碗 蒙古向大宋稱第129碗 柴進堂泄露天機第六十三碗 巾幗不讓鬚眉第兩百九十二碗 兩面夾擊 敵酋被俘第兩百三十二碗 王鈺的苦心第一百八十七碗 蒙古向大宋稱第131碗 趙構分裂大宋第131碗 趙構分裂大宋第七十一碗 傳授官場之道第一百零二章 清除異己第一百五十七碗 巾幗不讓鬚眉——梁紅玉第二十八碗 一腳踢進皇宮第一百七十五碗 歲月場驚現李清照第兩百五十八碗 兩位王者的對決第三百零八碗 蒙古朝聖表忠心 大燕威王初涉政第二十七碗 鼓動如簧之舌第兩百三十七碗 王鈺長子出世第兩百八十碗 黃袍加身第121碗 攤牌第六十碗 脣槍舌劍爲國爭第兩百零五碗 保護攝政王第四碗 最剽悍的轉機第一百五十四碗 警告蔡太后第132碗 大軍南下第二十碗 取消資格危機第三十四碗 夜遇刀疤殺手第七十六碗 你勾我姐我搭你妹第兩百五十七碗 十面埋伏 趙頡鋌而走險第一百九十一碗 趙廣死後,誰人繼任攝政王?第131碗 趙構分裂大宋第122碗 政治獻金第八十四碗 史上最年輕兵部尚書第三百二十二碗 從陸上強權到海上霸主第一百七十七碗 蒙古騎兵第三十二碗 王鈺前途未卜第一百九十六碗 王鈺要離京?第兩百五十二碗 完顏亮星夜逃亡第六十九碗 兩情若是長久時第兩百九十四碗 軍隊人事變動 大燕“軍校”創立第兩百四十九碗 西北大漠 遼軍忽現第三百零四碗 王鈺病危 羣魔亂舞第五十三碗 效仿舌戰羣儒第二百八十五碗 吳用病逝 王鈺哀悼 鐵騎出徵 直撲草原第八十二碗 飄香閣裡肉飄香第五十五碗 驚聞遼國遷都第125碗 柴進堂打進汴京第兩百五十碗 艱苦卓絕的追擊戰第三百二十二碗 從陸上強權到海上霸主第兩百六十二碗 王鈺嚴令 往死裡打第一百四十八碗 千鈞一髮第兩百七十一碗 王鈺佈局 激辯遷都第兩百七十六碗 王鈺表態 善待趙家第兩百四十九碗 西北大漠 遼軍忽現第兩百二十三碗 寧願戰死第四十三碗 宋遼國戰開始第一百九十四碗 趙出雲身懷六甲第一百七十碗 吐露心聲第130碗 尋找岳飛第兩百二十六碗 王鈺回京第三百零六碗 王戰登基 鐵木真現身第兩百七十章 開始倒趙第135碗 賜封武州郡王第兩百三十八碗 直搗黃龍第兩百二十八碗 捷報飛傳第兩百四十碗 金國存亡 在此一舉第一百六十四碗 小樑王橫掃越南第六十七碗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一百七十七碗 蒙古騎兵第五十三碗 效仿舌戰羣儒第二十一碗 難道是人品好第兩百九十四碗 軍隊人事變動 大燕“軍校”創立第兩百八十二碗 先打越南?第一百六十三碗 血戰居庸關第七十六碗 你勾我姐我搭你妹第三百一十三碗 舉薦王軾出戰第兩百三十三-四碗 幽雲動亂第一百零三碗 遼國滅亡第123碗(下)巾幗不讓鬚眉!耶律南仙威武!第兩百四十五碗 明爭暗鬥 金軍提出“胡六條”第十六碗 詭異的小童童第一碗 蟬聯倒數第一第五十五碗 驚聞遼國遷都第一百零五碗 他們那些王八蛋一定會後悔的!第116碗 “大宋水師”起航第兩百八十三碗 蒙古人給大燕帝國的禮第兩百零五碗 保護攝政王第兩百九十一碗 殺敵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