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一十二碗 兀朮識破

靖四年四月軍事重鎮幽雲衛戍區在未經請示的情況指揮使韓毅爲主帥統領精銳騎兵四萬開始了一次始無前例的遠征。此次出征規模空前五萬騎兵對大宋來說並不是什麼大數目但這支部隊帶着十六萬匹以上戰馬以及難以計數的軍用物資要在草原大漠中縱橫數千裡直搗金國都城。

這支遠征軍出居庸關繞過了長城直接進入了草原開始向第一個目標大定府開進。裝備是精良的士氣是高昂的但這些都不足以平息隨行將領們心中的憂慮。如果攻打平川關的金兵及時回防此次行動將會無功而返。

但是主帥韓毅以他對王鈺的瞭解深信王上會有辦法拖住平川關的敵人。部隊出征以後快馬加鞭火趕往大定府。大定是不是一座空城直接決定這次遠征的成敗。

韓毅走後幽州將領度日如年遠征的成敗固然讓他們魂牽夢縈但更重要的是這次行動沒有按制度上報請示如果王上一旦追究下來恐怕幽雲衛上層都逃脫不了干係。衆所周知王鈺治國以寬仁治軍以嚴厲。當年的雲內州慘安生王鈺雷霆大怒對北方兵馬的反應遲鈍大爲不滿降下諭令處分大批高級將領。

單單一個州被塔塔兒騎兵襲擊就讓他如此震怒要是知道這事恐怕不砍幾顆腦袋是過不了關的。但是遠征的前景實在太誘人了直搗金國政治中心啊凡是帶兵的人誰不想建立這樣的蓋世奇功?這是功在當代名傳後世的壯舉!

韓毅前腳一走。後腳鹹都就來人了。當蕭充聽到岳飛帶着王上的諭令來到幽州地時候他的第一個反應就是王上知道這件事情了?所以派岳飛前來加以阻止?如果真是這樣那幽州方面的將領們可就太冤了要受軍法處置不說遠征還沒有收到任何效果。

“卑職岳飛拜見蕭大人。”看見蕭充從內堂轉出坐於堂上的岳飛一掀戰袍幾個大步跨上去納頭便拜。

蕭充表現出了少有的和藹。快步上前扶起岳飛親切的說道:“鵬舉不必多禮王上可安好?”

岳飛起身回答道:“王上已經脫險現在鹹都主持種霸將軍的祭奠儀式隨後就會趕來幽州坐鎮。”坐鎮?這兩個字可大有文章按常理來說王上在前線遇險。他脫險之後第一件事情應該是回到京城遠離戰場爲何還會到幽州來坐鎮?

“什麼?種霸他……”對於種霸的殉國蕭充也大感吃驚因爲種霸是他前任的獨子王上的愛將。南府十三太保地代表人物。

岳飛神色一暗黯然點頭道:“種將軍爲國捐軀。王上深爲痛心已經上表追贈種將軍爲上雄郡公加上將軍頭銜家屬由朝廷終生供養。”

蕭充聽後也頻頻點頭道:“應該的應該的。唉可惜啊一員大有作爲的猛將。”話至此處頓了頓。換上笑臉又問道“鵬舉啊聽說你此來還帶了王上的諭令?”此時他已經注意到了岳飛腰間繫着兩把刀其中一把好像是北方草原上使用的彎刀。

岳飛也不多說從懷裡取出王鈺的兩道諭令雙手呈給蕭充。後者一見也是雙手接過略一遲疑。還是打開了給自己地那封信取出信件看了起來。

起初。蕭充滿面憂慮但剛看幾眼臉上便有喜色再到後來時又轉成了一片陰沉。岳飛進入官場不久對於這些察顏觀色之道不甚瞭解。再加上此時他的心裡急欲知道王上是如何安排他的。

“大人王上交待要幽州方面照此行事。細則他不過問請蕭充與韓大人權宜行事隨機應變。”岳飛這句話可給蕭充吃下了一顆定心丸有王上這句話這件事情就有轉的餘地了。

眼珠子一轉蕭充搭着岳飛的肩膀笑道:“來來來鵬舉路途勞頓先坐下喝口茶再說。”

岳飛依坐落坐蕭充回到上輕咳幾聲似乎有些什麼事情讓他爲難擡頭看岳飛時見這年青的將軍正端着茶杯大口喝着。岳飛是他地部下可同時他又是王上悉心栽培的青年將領之一。前幾年西征党項地時候就是這個嶽鵬舉帶着幾百人打到離西夏都城附近直接促使夏王李乾順舉國投降大宋他可是王上的心腹啊。

“鵬舉啊有個事兒本官想跟你商量一下還請你萬勿推辭啊。”良外蕭充終於開了口。岳飛聽着不對味兒這話怎麼說的?您是幽雲最高長官我是您的部下怎麼用這種商量的口吻?

“蕭大人有事儘管吩咐岳飛萬死不辭!”岳飛霍然起身。

蕭充伸手示意岳飛坐下:“好好好鵬舉不是外人本官就直說了。”嘴上這樣說可心裡還是有些猶豫又盯了岳飛一眼方纔說道“是這樣的在王上這道諭令來之前韓大人已經帶着四萬鐵騎出

什麼!王上軍令未到幽州方面竟然提前舉事?這這可是違反制度的!往小了說這是不遵號令擅自行動。往大了說完全可以扣一個圖謀不軌擁兵自重的帽子那可是要掉腦袋的!

岳飛從軍日久自然知道宋軍地軍法四萬部隊啊!這是個小數目麼?此時他已經猜到了蕭充的意思他是要自己行個方便不要把這件事情如實上報。

見岳飛不表態蕭充語重心長的說道:“鵬舉事關國家興亡再者機會難得王上當時又生死未卜我們不得已這才擅自作主絕無異心。再說了這也是圍魏救趙之計只是打得遠了一些。你是我們幽雲的將領。在這種時候可要擔起責任來啊。”

他的言外之意岳飛聽出來了。那就是你還要在幽雲混要注意搞好團結不要作“內奸”。這件事情倒也可大可小從剛纔蕭大人的話裡可以得知王上的軍令與幽州方面的行動恰巧吻合而且時間差不了多少隻要自己不說。幽州衆官自然更不會泄露這件事情就算遮掩過去了誰也不會懷疑。

但這樣一來可就是對朝廷不義對王上不忠不忠不義的事情能幹麼?

蕭充久經官場。又因爲他身份特殊早就練成了一雙火眼金睛岳飛心裡想什麼他一看便知。見他遲遲不表態蕭充起身上前拱手拜道:“若鵬舉執意要如實上報。就請現在將蕭充綁了送交到王上手中。領賞去吧。”

岳飛從椅上彈起慌忙扶住:“蕭公何必如此!岳飛從命就是!但這事實在……”

聽他同意蕭充喜出望外拉着他雙手懇切地說道:“鵬舉是言而有信地大丈夫必不負我!幽雲數十官員的性命就在你手裡了!”

岳飛嘆了口氣側頭拜道:“罷了大人也是爲國家民族計並無私心。岳飛豈會作那小人?請問大人王上在諭令中可有對卑職地安排?”

“哦有有有!王上諭令你帶着這封信與那柄金刀馬上去追韓大人部隊然後與他同行。鵬舉啊事不宜遲本官就不留你了。等你們凱旋歸來蕭某再在幽州設下慶功宴!”

平川關

原來的屍山箭已經改觀金兵射進來的箭被宋軍收集起來。如法炮製的還回去。陣亡將士的屍體都集中起來。讓他們不至於擋住道路不管是宋軍的還是金軍的。平川關地關樓已經不見了代之以殘破不堪已經被燒成黑炭的木製屋架。

關牆上難以計數的宋軍亂中有序在將領們的指揮下頑強的抵抗關外金兵的進攻。箭雨漫天火炮轟鳴喊殺聲直入雲霄。與一天之前不同的是金兵不再是頂着宋軍地還擊進攻。

平川關的地勢本來是狹窄金軍進攻部隊的傷亡慘重這些屍體全都堆積在平川關牆下面越壘越高到了最後竟成爲金軍的墊腳石他們完全可以踩着同伴的屍體象上坡那樣進攻。這也算是一個攻關的新戰術吧。

兀朮騎在馬上一天一夜此時地他雙眼佈滿了血絲臉上呈現出一種灰白的顏色死死盯着不遠處地平川關。難道平川關真的是金軍的夢魘?我以九萬大軍全力進攻一天一夜居然打不下來?

此時的兀朮漸漸失去了耐心王鈺估計已經逃離了前線王細陽所部定是全軍覆沒而平川關又久攻不下再打下去似乎真的沒什麼意義了。

“王爺罷兵吧再不回防大定恐怕會被宋軍鑽了空子。”副將冒着觸怒主帥的危險再次勸道。已經一天一夜了將士們傷亡極大雖然沒有精確的統計數字但保守估計怕是有兩萬以上。以如此多的兵力放在這麼狹小的戰場本來就是極爲不利地。如果是爲了王鈺當然值得可現在王鈺恐怕早就跑了。

閉上眼睛兀朮牙關緊咬咯咯作響任何人都不難從他的神情中看出他心裡的懊惱與憤怒至今他也不明白此次作戰到底輸在哪一個步驟。是宋軍的頑強麼?還是平川關的險要?又或是上天庇佑王鈺?

“罷了天不佑我人力不可強求傳本王將令撤兵吧。”說出這句話是需要極大的勇氣。因爲這就意味着平川關之戰以金軍失敗而告終。他兀朮調集九萬大軍全力進攻平川關這麼一個彈丸之地再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之後居然無功而返。從軍事上說這是一次不小的失敗勢必影響士氣。從政治上來講他們叔侄剛剛奪權成功這件事情會對他們形成嚴重的負面影響。

“王爺看平川關上!”有將領大聲喝道。

所有人的目光在同一時間射向了注視着無數次地關隘!唯一不同的是此時地關隘上立着一面大旗!一面長寬都以丈論的戰旗!上面大書着四個字大宋國寶!

這四個字熟知中原形勢的兀朮不會不知道。

宋地徽宗趙還在的時候曾經賜給王鈺一面戰旗四個字。意思是說王鈺是大宋的國家珍寶。這個時候這面戰旗出面在平川關上意味着什麼?

“王爺這定是宋軍奸計!”副將一眼識破以王鈺之尊他根本不可能還留在平川關。退一步說即使他爲了振奮士氣留了下來也絕無可能登上關牆這太危險。一支流矢就有可能要了他的命。

宋軍這麼做。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拖住我軍以便於他們其他的戰略行動。放眼現在有什麼比攻擊大定府更容易的呢?

無數次的說過兀朮是一代名將絕對不是宋朝某些文官口中“化外蠻夷茹毛飲血”野人。他的經驗都是從實戰中得來的。此時看到王鈺地戰旗在平川關上飄揚他已經預感到宋軍一定有別的行動。

可他不甘心啊死了這麼人流了這麼多血就此收兵。上上下下都沒法交待。抱着最一絲希望他催動戰馬。向前推進。

“王爺危險!”副將大聲喊着見他不理慌忙命令衛隊跟上去以盾牌左右護衛。往前推進了約百步的距離兀朮展目望去那面戰旗之下在全副武裝的士兵保護圈裡果然有一個穿着常服的人。

看到這個人。兀朮再不猶豫的下令全軍撤退。這可就怪了爲什麼他看到了王鈺還要下令撤退呢?

其實他看到戰旗的時候就已經猜到了宋軍地用意再去看“王鈺”不過是想確定一下。試想王鈺也算是一代梟雄他會笨到爲了振奮士氣而置自己的安危於不顧嗎?還堂而皇之的豎起這杆大旗大大咧咧的站在旗下這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是什麼?

“全軍撤退!回防大定!”

“全軍撤退!不遵號令者斬!”

“王爺有令。全軍撤退!”

此起彼伏的傳令聲響遍山野。前線的士兵聽到命令迅撤離戰場。就像退潮一樣剎那間走了一個乾乾淨淨。

兀朮勒着繮繩回頭看了一眼平川關心中不知是何種滋味。恐怕這一走大金帝國地雄師再也沒有南下的可能了。

關上經歷一整天惡戰地宋軍將士們終於迎來了難得的勝利。他們高舉着武器歡呼着跳躍着金輪炮出最後一響慶祝這場來之不易的勝利。而弓弩手們繼續擡高角度射出最後一箭算是給敵人送行。

“什麼?金兵撤退了?”節堂內在此指揮的大將軍林沖拍案而起。王鈺交給他的任務是死死拖住金兵不讓他們撤退。可沒想到假扮的王上剛剛上關金兵就撤退了。看來兀朮沒有完全失去冷靜的判斷力啊。

兀朮何人?金國碩果僅存的開國將領之一他一個胡沙虎一個都是當初追隨完顏阿骨打征戰天下的高級將領。這個辦法騙別人可以想騙他門兒都沒有。

林沖知道王鈺之所以下令要拖住兀朮一定是有其他安排。最大地可能就是斷兀朮的後路。可現在他居然撤退了那王上的安排豈不是要落空?

“傳我命令將上一次撤防下來的部隊全部派去乘勝追擊!”林沖斷然下令。

旁邊的吳培德突然起身:“大將軍!這現在平川關全是步兵這不是自找……”

林沖神情陰沉雙手撐在案上:“本官知道執行軍令!”他有他自己考慮這次金兵攻打平川關動用了大量的步兵騎兵只佔很小的比例。在攻城戰中騎兵是派不上用場的但一撤退騎兵就可以斷後掩護步兵撤離戰場。

只要拖住騎兵步兵跑得再快度也有限。當然追擊的一方需要付出慘重的代價畢竟用步兵去向騎兵衝鋒無異於自尋死路。林沖此舉是希望爲那支打向大定地友軍爭取時間用士兵的生命去爭取時間……

果然不出林沖所料攻打平川關地步兵一後撤在兩翼壓陣的騎兵部隊馬上開了上來斷住後路向後撤退。

當宋軍步兵追出來之後很明顯金軍騎兵感到詫異步兵向騎兵衝鋒?這是哪國的打法?不是自己找死麼?

“列陣!”金國騎兵不是吹出來的戰術素養極高即便是在後撤隊形也不散亂。將領一聲令下騎士們迅集結列成陣式長槍倒下直對着宋軍。可他們並不急於衝鋒好像在等着宋軍。

關牆上林沖看到這副場景頹然的搖了搖頭。所謂將軍就是下命令讓士兵去死的人。眼下明知是個死也必須打必須死死咬住敵的騎兵部隊。

即便如此恐怕也爭取不到多少時間你就是把騎兵拖在這裡不放金軍步兵部隊要不了一天就可以回到大定。攻打大定的友軍恐怕要無功而返了。

第一百七十七碗 蒙古騎兵第兩百三十二碗 王鈺的苦心第九十五碗 南府軍威武第一百九十八碗 禁宮秘謀第一百四十二碗 整軍備戰 討伐西夏 報太原之仇第兩百九十五碗 疾風知勁草 板蕩識忠臣第兩百一十一碗 大宋鐵騎第兩百七十一碗 王鈺佈局 激辯遷都第一百七十碗 吐露心聲第117碗 金兵南下第一百四十一碗 我本將心向明月第一百八十三碗 師從趙匡胤第兩百九十三碗 林沖封王第兩百七十六碗 王鈺表態 善待趙家第一六十五碗第一百五十三碗 丞相,你作朕的父皇好不好?第一百八十九碗 好一個厲害的漢奸第三百二十二碗 從陸上強權到海上霸主第兩百七十章 開始倒趙第兩百七十七碗 政治風暴 席捲朝廷第一百零五碗 他們那些王八蛋一定會後悔的!第一百六十六碗 苦等十二年 盼回“負心郎”第二十碗 取消資格危機第兩百五十四碗 女真人最後的一戰第七十八碗 一笑傾城第五十二碗 上皇帝萬言書第一百四十七碗 王鈺親衛第三十七碗 吃五十殺威棒第一百零四碗 國之將亡 必出妖孽第一百四十六碗 驚天大逆轉第六十四碗 患難相扶持第六碗 真個郎情妾意第二百八十五碗 吳用病逝 王鈺哀悼 鐵騎出徵 直撲草原第兩百九十一碗 殺敵報國第一百五十碗 稱臣 納貢 裁軍 遣太子爲質第二碗 穿越原來不易第兩百四十二碗 名不虛傳南府軍第八十三碗 小王安石?第兩百三十三-四碗 幽雲動亂第一百六十三碗 血戰居庸關第四十六碗 連升三級官職第一百九十七碗 大事不妙第117碗 金兵南下第139碗 天字第一號大貪官第兩百六十碗 大宋第一位省級行政長官第一百七十四碗 中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對外用兵第三百一十碗 政事堂慷慨陳詞 攻吐蕃誓保國土第一百九十八碗 禁宮秘謀第四十碗 王小寶的兵器第一百七十三碗 陰險的女真人第五十碗 聖旨傳到監獄第兩百四十五碗 明爭暗鬥 金軍提出“胡六條”第兩百四十碗 金國存亡 在此一舉第五十四碗 各朝都有貪官第一百五十碗 稱臣 納貢 裁軍 遣太子爲質第四十九碗 又惹牢獄之災第兩百六十九碗 大宋西遼國王第兩百八十一碗 王鈺稱帝第七碗 驚現天賦異秉第一百五十九碗 全國一心 支援前線第兩百八十七碗 迂迴前進 斷燕軍糧道第一百五十五碗 傳說中的蒙古第三十三碗 朱夫子的見教第122碗 政治獻金第九十一碗 兵臨城下第一百九十六碗 王鈺要離京?第兩百四十八碗 西夏叛亂第一百九十碗 王鈺的秘密第八十三碗 小王安石?第兩百九十五碗 疾風知勁草 板蕩識忠臣第兩百八十碗 黃袍加身第兩百七十三碗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第一百七十八碗 飄香閣趙出雲捉姦第九十二碗 進攻!進攻!進攻!第兩百五十一碗 狂風呼嘯 黃沙漫天 宋金兩軍 決戰大漠第兩百零九碗 百步穿楊 射殺王鈺第一百五十七碗 巾幗不讓鬚眉——梁紅玉第五十六碗 大宋第一功臣第一百七十五碗 歲月場驚現李清照第一百八十碗 人不輕狂妄少年第兩百八十八碗 韓毅洞悉蒙古戰略意第一百四十八碗 千鈞一髮第兩百五十二碗 完顏亮星夜逃亡第一百六十六碗 苦等十二年 盼回“負心郎”第兩百五十八碗 兩位王者的對決第一百六十碗 踏平南方 直逼越南第一百零八碗 黑雲壓城城欲摧第兩百八十八碗 韓毅洞悉蒙古戰略意第三十一碗 奉詔組建國隊第三十四碗 夜遇刀疤殺手第兩百一十八碗 國殤—古來征戰幾人還第124碗 陳橋兵變再度上演?第兩百一十九碗 上京大逃亡第一百四十六碗 驚天大逆轉第一百零八碗 黑雲壓城城欲摧第一百零五碗 他們那些王八蛋一定會後悔的!第兩百九十九碗 力保漢王 旗開得勝第兩百三十碗 從今以後 普天之下只有一人可稱皇帝第五十二碗 上皇帝萬言書第一百零三碗 遼國滅亡
第一百七十七碗 蒙古騎兵第兩百三十二碗 王鈺的苦心第九十五碗 南府軍威武第一百九十八碗 禁宮秘謀第一百四十二碗 整軍備戰 討伐西夏 報太原之仇第兩百九十五碗 疾風知勁草 板蕩識忠臣第兩百一十一碗 大宋鐵騎第兩百七十一碗 王鈺佈局 激辯遷都第一百七十碗 吐露心聲第117碗 金兵南下第一百四十一碗 我本將心向明月第一百八十三碗 師從趙匡胤第兩百九十三碗 林沖封王第兩百七十六碗 王鈺表態 善待趙家第一六十五碗第一百五十三碗 丞相,你作朕的父皇好不好?第一百八十九碗 好一個厲害的漢奸第三百二十二碗 從陸上強權到海上霸主第兩百七十章 開始倒趙第兩百七十七碗 政治風暴 席捲朝廷第一百零五碗 他們那些王八蛋一定會後悔的!第一百六十六碗 苦等十二年 盼回“負心郎”第二十碗 取消資格危機第兩百五十四碗 女真人最後的一戰第七十八碗 一笑傾城第五十二碗 上皇帝萬言書第一百四十七碗 王鈺親衛第三十七碗 吃五十殺威棒第一百零四碗 國之將亡 必出妖孽第一百四十六碗 驚天大逆轉第六十四碗 患難相扶持第六碗 真個郎情妾意第二百八十五碗 吳用病逝 王鈺哀悼 鐵騎出徵 直撲草原第兩百九十一碗 殺敵報國第一百五十碗 稱臣 納貢 裁軍 遣太子爲質第二碗 穿越原來不易第兩百四十二碗 名不虛傳南府軍第八十三碗 小王安石?第兩百三十三-四碗 幽雲動亂第一百六十三碗 血戰居庸關第四十六碗 連升三級官職第一百九十七碗 大事不妙第117碗 金兵南下第139碗 天字第一號大貪官第兩百六十碗 大宋第一位省級行政長官第一百七十四碗 中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對外用兵第三百一十碗 政事堂慷慨陳詞 攻吐蕃誓保國土第一百九十八碗 禁宮秘謀第四十碗 王小寶的兵器第一百七十三碗 陰險的女真人第五十碗 聖旨傳到監獄第兩百四十五碗 明爭暗鬥 金軍提出“胡六條”第兩百四十碗 金國存亡 在此一舉第五十四碗 各朝都有貪官第一百五十碗 稱臣 納貢 裁軍 遣太子爲質第四十九碗 又惹牢獄之災第兩百六十九碗 大宋西遼國王第兩百八十一碗 王鈺稱帝第七碗 驚現天賦異秉第一百五十九碗 全國一心 支援前線第兩百八十七碗 迂迴前進 斷燕軍糧道第一百五十五碗 傳說中的蒙古第三十三碗 朱夫子的見教第122碗 政治獻金第九十一碗 兵臨城下第一百九十六碗 王鈺要離京?第兩百四十八碗 西夏叛亂第一百九十碗 王鈺的秘密第八十三碗 小王安石?第兩百九十五碗 疾風知勁草 板蕩識忠臣第兩百八十碗 黃袍加身第兩百七十三碗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第一百七十八碗 飄香閣趙出雲捉姦第九十二碗 進攻!進攻!進攻!第兩百五十一碗 狂風呼嘯 黃沙漫天 宋金兩軍 決戰大漠第兩百零九碗 百步穿楊 射殺王鈺第一百五十七碗 巾幗不讓鬚眉——梁紅玉第五十六碗 大宋第一功臣第一百七十五碗 歲月場驚現李清照第一百八十碗 人不輕狂妄少年第兩百八十八碗 韓毅洞悉蒙古戰略意第一百四十八碗 千鈞一髮第兩百五十二碗 完顏亮星夜逃亡第一百六十六碗 苦等十二年 盼回“負心郎”第兩百五十八碗 兩位王者的對決第一百六十碗 踏平南方 直逼越南第一百零八碗 黑雲壓城城欲摧第兩百八十八碗 韓毅洞悉蒙古戰略意第三十一碗 奉詔組建國隊第三十四碗 夜遇刀疤殺手第兩百一十八碗 國殤—古來征戰幾人還第124碗 陳橋兵變再度上演?第兩百一十九碗 上京大逃亡第一百四十六碗 驚天大逆轉第一百零八碗 黑雲壓城城欲摧第一百零五碗 他們那些王八蛋一定會後悔的!第兩百九十九碗 力保漢王 旗開得勝第兩百三十碗 從今以後 普天之下只有一人可稱皇帝第五十二碗 上皇帝萬言書第一百零三碗 遼國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