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碗 效仿舌戰羣儒

歷時四月,以王鈺爲首的大宋使團終於到達遼國都城,西京(今北京),也就是幽州。此時,遼國處於耶律延禧的統治之下。大宋使團到達西京後,按禮儀,本該由遼國朝廷派出官員迎接,也不知遼人是故意怠慢,還是其他原因,僅僅來了一個知府招呼王鈺他們在驛館住下。這種無禮的舉動,讓副使韓毅大爲惱火,王鈺卻是不太在意,準備與遼人談判。

一連住了十餘天,不見遼帝接見,直到了第十五日,才從遼宮中傳出消息,命大宋使節進宮。王鈺帶着韓毅與紅秀在遼國官員的陪同下,入遼宮面見耶律延禧。

遼人制度,全盤學習漢人,無論官制,政體都與宋朝無異。就連皇宮的建築,也是中原風格。進了宮門,由宦官領路,一路前行,到一座大殿前停下。仰頭一望,延慶殿。

王鈺本以爲遼國皇帝就在這殿中,可進去一看,殿中數十人席地而坐,都是身着朝服,眼高於頂之輩。

“宋使稍候,皇帝此時無暇召見,在座的都是南人官吏,宋使可與諸位大臣一敘鄉情。”領路的宦官在旁說道。南人?那就是說,在這裡坐着的,原來都是漢人,卻跑來遼國作官?狗漢奸!

殿中,左右兩列漢族官員席地而坐,只有殿門處有一副座頭,看來是留給王鈺的。

“王大人,看這樣子,是效仿漢時諸葛孔明舌戰羣儒。”身後的紅秀低聲提醒道。王鈺沒有作聲,徑直提起自己座頭上的墊子,向殿上走去。遼官盡皆失色,這位宋使要幹什麼?

王鈺剛坐定,就聽一人說道:“中原向來號稱禮儀之邦,不知宋使爲何這般無禮?”

“我是大國使臣,你們故意將座頭設在末座,這是對我國家的不敬,既是你們無禮在先,怎麼又來怪我?用句俗話,你們這叫又要當婊子,又要立牌坊。哦,我倒忘了,諸位大人本來就已經背井離鄉,以前在大宋學的那套儒家的‘禮義廉恥’,恐怕早就忘了。”王鈺此話一出,滿座皆驚。更有不少人面有愧色,宋使此言,是暗指我等不知廉恥,賣國求榮。

此時,衆官中走出一人,氣宇軒昂,儒雅不凡,只是沒有鬍鬚,皮膚白皙。他倒是挺懂禮貌,上前一揖,拜道:“宋使巧舌如簧,必是智謀之士,沒請教尊姓大名,現居何職?哪一科的進士?”

人敬我一尺,我敬一丈,王鈺還了禮,朗聲答道:“本官姓王名鈺,現任太常少卿,蒙皇恩,未升舍而授官,沒請教這位大人……”

那人尚未答話,已有人叫道:“這位許大人以前是在宋帝皇宮之中當差,熟知宮廷之事,才學兼備,素爲我大皇帝倚重。”原來是個太監。

那位許大人微微一笑,和顏悅色的說道:“大人既被破格提升,想必滿腹經綸。宋人素好詩詞歌賦,對聯文章。我有一上聯,還請宋使不吝賜教。”

王鈺暗呼不好,對聯這個東西,自己只有在過年的時間纔看過,他現在拿來考我,如果是什麼“天增歲月娘夭壽,春滿乾坤爹滿門”自己恐怕還勉強對得上,因爲自己生活的那個時代,到處都是這幾句。如果難一點,恐怕今天自己丟臉不要緊,還得給國家丟人現眼啊。

“宋使聽好,我這上聯是,小少卿,穿冬衣,執夏扇,一部春秋可讀否?”那許大人說出此聯,洋洋得意,因北方寒冷,王鈺穿的是官員冬季朝服,但手裡還是持着一把摺扇,這本是大宋文官平常的裝束。

說實話,王鈺根本沒有聽懂他這對聯是什麼意思,更不用對下聯了。

“大人,他這副對聯裡,有春夏秋冬四季,而且是諷刺你不學無術,沒讀過春秋。依紅秀看,你只能用東西南北來對,才工整大氣。”沒有想到,紅秀竟然也是個才女。見王鈺面有難色,在背後小聲提點。

王鈺雖然經過她提醒,可仍舊想不出來,現在他倒有些後悔當初不爲什麼不多讀點書了。唉,要是有那研究史學的老爹在,肯定能對得上來。

“大人,南北兩樣,紅秀能對上,他是南方人,卻跑到北方來,你可以用這個對,只是東西二字,紅秀實在沒有辦法。”紅秀又提醒了一句。

東西?這兩個字給了王鈺啓發,盯着那位許大人看了好半天,又在某個重要部位掃了幾眼,突然笑道:“老太監,生南國,來北地,那個東西還在嗎?”

背後“撲哧”一聲,紅秀臉蛋通紅,忍不住笑了起來。就連韓毅也忍俊不禁,都說王大人是個不學無術之輩,可這副對聯,就算是飽學之士也未必對得出來,必須要是出生市井,放得下斯文的人才有辦法。

殿中一陣竊笑,那位許大人老臉掛不住,喃喃的念着什麼,低頭回到了座位。

“好厲害的一張嘴!本官來會會你!”又一人站了起來,看他裝束,似乎是個武官。大步走到殿前,當着王鈺的面,放出了狂言:“我大遼建國百餘年,兵鋒所指,望風披靡。與你大宋交戰,更是每戰必勝。你們至今每年都要送我朝歲幣,誰勝誰敗,一眼就看得出來,你這黃口小娃兒,卻在這裡作口舌之爭,算什麼本事?”

“哦?誰勝誰敗一眼就看得出來?那我倒要問問了,本官自入遼以來,眼見遼國民風,官制,文化,都與大宋無異。就連你們的皇宮,也是學習我們漢人的風格。你既然牛皮吹得震山響,那怎麼不自己創建一套制度,自己創造一種文化出來?學我們幹什麼?”

那武官臉上一陣紅,一陣白,氣得說不出話來。突然狠狠哼了一聲,竟然不顧同僚,拂袖而去。衆官面面相覷,好厲害的少年!我等在此,本想出他的醜,沒想到竟被他搶白一頓,丟了面子。如果皇帝知道這事兒,誰也討不到好。

當下,又有幾人想來爲難王鈺,卻忽聽一人高聲笑道:“宋使遠來是客,我等如此爲難,不是待客之道啊,倒叫客人笑話了。”

那人三十左右,風度翩翩,顯得傲然不羣。衆官見他這麼一說,倒是沒人敢來出頭,想必此人官爵不低。

此時,剛纔那位太監又匆匆走了進來:“大皇帝口諭,讓宋使回驛館歇息,明日朕自派相關人等與之談判。”

“使節來朝,竟不召見,實在是欺人太甚!”韓毅不滿的喝道!王鈺舉手製止了他,回覆了那宦官,便起身告辭。經過剛纔那人身邊時,王鈺特意看了他一眼,那人面露微笑,拱手一揖。

第二十碗 取消資格危機第126碗(上) 趙桓偷出皇宮第兩百二十二碗 前有阻敵第兩百四十四碗 劍拔弩張 千均一發第兩百四十九碗 西北大漠 遼軍忽現第一百零五碗 他們那些王八蛋一定會後悔的!第九十二碗 進攻!進攻!進攻!第兩百六十八碗 耶律南仙彈壓叛亂第三百碗 王鈺向這個時代所有人告別第135碗 賜封武州郡王第兩百五十七碗 十面埋伏 趙頡鋌而走險第十九碗 八賢王的後裔第兩百四十四碗 劍拔弩張 千均一發第三百二十二碗 從陸上強權到海上霸主第一百零九碗 一聲驚雷震天地本書內容簡介第三百碗 王鈺向這個時代所有人告別第一百九十九碗 暗潮下的危機第123碗(上) 趙佶駕崩 王鈺涉險第十七碗 驚聞林沖有難第兩百五十碗 艱苦卓絕的追擊戰第十八碗 刁蠻的小娘皮第一百零三碗 遼國滅亡第兩百六十碗 大宋第一位省級行政長官第九十六碗 王鈺“殉職” 舉國哀悼第九碗 淫蕩的高衙內第一百零六碗 大宋江山 風雨飄搖第140碗 大開殺戒第兩百三十八碗 直搗黃龍第兩百五十一碗 狂風呼嘯 黃沙漫天 宋金兩軍 決戰大漠第一百七十二碗 我的野蠻老婆第116碗 “大宋水師”起航第六十二碗 流氓提砍刀 誰擋誰就翹第七十七碗 招安梁山泊第四十三碗 宋遼國戰開始第兩百九十碗 草原大戰 赤龍之吼第兩百八十七碗 迂迴前進 斷燕軍糧道第四十四碗 最野蠻的比賽第三百一十二碗 皇帝大婚受囑託 林府赴宴生情愫第一百七十碗 吐露心聲第117碗 金兵南下第三百零三碗 恭王神射 震憾西京第139碗 天字第一號大貪官第兩百二十六碗 王鈺回京第三百一十一碗 阻裁軍力挽狂瀾 比武藝邂逅嬌娘第兩百一十碗手機戰第一碗 蟬聯倒數第一第兩百零二碗 劍拔弩張第三百零九碗 王軾權知吏部事 朱武醉酒授機宜第一百六十九碗 趙出雲殺進靖王府第四十三碗 宋遼國戰開始第兩百零一碗 醜細陽定奇計第兩百三十六碗 新春賀歲之北伐開始!第兩百七十七碗 政治風暴 席捲朝廷第一百八十六碗 犒賞三軍第兩百一十四碗 大捷!兀朮全軍覆沒!第兩百二十二碗 前有阻敵第兩百五十六碗 捷報飛傳 舉國歡騰第五十碗 聖旨傳到監獄第117碗 金兵南下第七十四碗 李逵元夜鬧京城第兩百七十二碗 趙頡紅眼 棄卒保帥第三百碗 王鈺向這個時代所有人告別第兩百六十四碗 改朝換代 近在眼前第二十五碗 有佳人名素顏第二百八十四碗 提前到來的蒙古大決戰第兩百零九碗 百步穿楊 射殺王鈺第十七碗 驚聞林沖有難第一碗 蟬聯倒數第一第兩百一十二碗 兀朮識破第一百七十二碗 我的野蠻老婆第八十三碗 小王安石?第113碗 朋黨之爭第115碗 洞房花燭夜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兩百五十三碗 絕處逢生第一百八十一碗 古今罕見第一百九十四碗 趙出雲身懷六甲第兩百七十五碗 輿論大戰 利劍出鞘第一百七十三碗 陰險的女真人第五十二碗 上皇帝萬言書第兩百九十三碗 林沖封王第112碗 京城商賈聯名請願第兩百六十七碗 讓蒙古人見識什麼叫南府軍第一百零二章 清除異己第十八碗 刁蠻的小娘皮第一百九十三碗 趙廣拼死上金殿第兩百九十碗 草原大戰 赤龍之吼第一百零一碗 士兵譁變第九十八碗 伴君如伴虎第九十一碗 兵臨城下第九十六碗 王鈺“殉職” 舉國哀悼第二十二碗 忽聞喜從天降第三百一十六碗 千軍萬馬避白袍第一百九十一碗 趙廣死後,誰人繼任攝政王?第二十二碗 忽聞喜從天降第八十四碗 史上最年輕兵部尚書第一百零二章 清除異己第兩百七十八碗 軟禁趙頡第兩百零九碗 百步穿楊 射殺王鈺第八十三碗 小王安石?
第二十碗 取消資格危機第126碗(上) 趙桓偷出皇宮第兩百二十二碗 前有阻敵第兩百四十四碗 劍拔弩張 千均一發第兩百四十九碗 西北大漠 遼軍忽現第一百零五碗 他們那些王八蛋一定會後悔的!第九十二碗 進攻!進攻!進攻!第兩百六十八碗 耶律南仙彈壓叛亂第三百碗 王鈺向這個時代所有人告別第135碗 賜封武州郡王第兩百五十七碗 十面埋伏 趙頡鋌而走險第十九碗 八賢王的後裔第兩百四十四碗 劍拔弩張 千均一發第三百二十二碗 從陸上強權到海上霸主第一百零九碗 一聲驚雷震天地本書內容簡介第三百碗 王鈺向這個時代所有人告別第一百九十九碗 暗潮下的危機第123碗(上) 趙佶駕崩 王鈺涉險第十七碗 驚聞林沖有難第兩百五十碗 艱苦卓絕的追擊戰第十八碗 刁蠻的小娘皮第一百零三碗 遼國滅亡第兩百六十碗 大宋第一位省級行政長官第九十六碗 王鈺“殉職” 舉國哀悼第九碗 淫蕩的高衙內第一百零六碗 大宋江山 風雨飄搖第140碗 大開殺戒第兩百三十八碗 直搗黃龍第兩百五十一碗 狂風呼嘯 黃沙漫天 宋金兩軍 決戰大漠第一百七十二碗 我的野蠻老婆第116碗 “大宋水師”起航第六十二碗 流氓提砍刀 誰擋誰就翹第七十七碗 招安梁山泊第四十三碗 宋遼國戰開始第兩百九十碗 草原大戰 赤龍之吼第兩百八十七碗 迂迴前進 斷燕軍糧道第四十四碗 最野蠻的比賽第三百一十二碗 皇帝大婚受囑託 林府赴宴生情愫第一百七十碗 吐露心聲第117碗 金兵南下第三百零三碗 恭王神射 震憾西京第139碗 天字第一號大貪官第兩百二十六碗 王鈺回京第三百一十一碗 阻裁軍力挽狂瀾 比武藝邂逅嬌娘第兩百一十碗手機戰第一碗 蟬聯倒數第一第兩百零二碗 劍拔弩張第三百零九碗 王軾權知吏部事 朱武醉酒授機宜第一百六十九碗 趙出雲殺進靖王府第四十三碗 宋遼國戰開始第兩百零一碗 醜細陽定奇計第兩百三十六碗 新春賀歲之北伐開始!第兩百七十七碗 政治風暴 席捲朝廷第一百八十六碗 犒賞三軍第兩百一十四碗 大捷!兀朮全軍覆沒!第兩百二十二碗 前有阻敵第兩百五十六碗 捷報飛傳 舉國歡騰第五十碗 聖旨傳到監獄第117碗 金兵南下第七十四碗 李逵元夜鬧京城第兩百七十二碗 趙頡紅眼 棄卒保帥第三百碗 王鈺向這個時代所有人告別第兩百六十四碗 改朝換代 近在眼前第二十五碗 有佳人名素顏第二百八十四碗 提前到來的蒙古大決戰第兩百零九碗 百步穿楊 射殺王鈺第十七碗 驚聞林沖有難第一碗 蟬聯倒數第一第兩百一十二碗 兀朮識破第一百七十二碗 我的野蠻老婆第八十三碗 小王安石?第113碗 朋黨之爭第115碗 洞房花燭夜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兩百五十三碗 絕處逢生第一百八十一碗 古今罕見第一百九十四碗 趙出雲身懷六甲第兩百七十五碗 輿論大戰 利劍出鞘第一百七十三碗 陰險的女真人第五十二碗 上皇帝萬言書第兩百九十三碗 林沖封王第112碗 京城商賈聯名請願第兩百六十七碗 讓蒙古人見識什麼叫南府軍第一百零二章 清除異己第十八碗 刁蠻的小娘皮第一百九十三碗 趙廣拼死上金殿第兩百九十碗 草原大戰 赤龍之吼第一百零一碗 士兵譁變第九十八碗 伴君如伴虎第九十一碗 兵臨城下第九十六碗 王鈺“殉職” 舉國哀悼第二十二碗 忽聞喜從天降第三百一十六碗 千軍萬馬避白袍第一百九十一碗 趙廣死後,誰人繼任攝政王?第二十二碗 忽聞喜從天降第八十四碗 史上最年輕兵部尚書第一百零二章 清除異己第兩百七十八碗 軟禁趙頡第兩百零九碗 百步穿楊 射殺王鈺第八十三碗 小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