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碗 八賢王的後裔

“我就日了!”王鈺一時性起,搶過出雲郡主手中馬鞭,揚起就要打。

“你敢!”出雲郡主竟然不閃不避,反而向前踏出一步,小嘴一撅,胸口一挺,等着王鈺打她。

“這可是個郡主啊,比那高衙內級別都還高,若是打了她,只怕自己小命不保。”王鈺雖然發怒,可還沒有喪失理智,要知道能稱得上郡主的人,她老爹肯定是位王爺啊。而且剛纔看趙大官人神態,似乎對這位出雲郡主也頗爲忌憚,自己還是不要節外生枝的好,得趕緊找個臺階下。

剽悍的人總是時時都能遇到轉機的,正當王鈺苦於沒有臺階下的時候,陰陽人起來了。一把扯住王鈺衣服,開始撒起潑來:“小豬狗!來來來,你打!你照我臉上打!不打你不是好漢!”

王鈺竟真的打了!重重一鞭抽在那陰陽人臉上,一條紫紅色的鞭痕立刻顯現。所有人在那一瞬間都呆了。

“從來沒聽到過這種要求,得,現在滿足你了。”王鈺把鞭子一扔,笑道。

一怔之後,那陰陽人呼天搶地的叫喚起來:“哎喲!郡主,這小豬狗竟然……”出雲郡主半天沒有回過神來,她在這汴梁城裡,向來是橫着走路的。沒想到竟然有這等不怕死的人,敢當着她的面,打她的手下。

“出雲郡主,您最好讓這位公公小聲些,若是事情傳將出來,師師風塵女子,自不怕別人閒言碎語,可您貴爲八賢王之後,只怕……”李師師不愧是風塵奇女子,一句話說得出雲郡主無可奈何。

“好,來日方長,我遲早會讓這藏污納垢之所關門大吉!”出雲郡主狠狠一跺腳,盯了王鈺一眼,扭頭就走。那陰陽人捂着臉,萬分惡毒的瞪着王鈺,也跟了上去。

王鈺估計他們走得遠了,方纔鬆了口氣,一屁股坐在凳子上,沒好氣的嘀咕道:“早知道這小娘皮這麼刁蠻,就不該替趙大官人背這黑鍋。”

李師師神色自若,輕拍王鈺肩膀笑道:“別人想替他背黑鍋都沒有機會,小寶,這可是你的福分啊。”

王鈺聽這話中有話,急忙坐正身子,詢問道:“師師姐,這位出雲郡主又是什麼來頭?”

李師師欲言又止,看着王鈺,試探着說道:“小寶,姐姐若是告訴你實情,你萬萬不可泄露出去。否則,你我都難逃一死。”她神情極爲莊重,由不得王鈺不信。

“姐姐放心,利害關係,我還是曉得的。”王鈺滿心期待,一口答應道。

李師師又沉吟半晌,方纔輕啓朱脣,娓娓道來:“這位出雲郡主,乃八賢王趙德昭之後。當年太祖皇帝駕崩,太宗皇帝繼位,皇太子趙德昭被封爲八賢王,“賜金簡一柄,如不法之屬得專誅戮”,也就是民間傳說的“上警昏君,下打讒臣”。雖然得了江山,可太宗皇帝並不放心,時時提防八賢王。八賢王心知聖上容不得他,後因故自刎身死。太宗皇帝感念骨肉之情,下詔讓八賢王爵位,世襲罔替。傳至這一代八賢王,卻是人丁單薄,膝下只有一女,便是這位郡主,趙出雲。”

王鈺心裡暗驚,沒想到那出雲郡主竟有這等來頭。以前只聽說宋朝有位王爺,可以“上殿不參,下殿不辭,上警昏君,下打讒臣”,原來就是出雲郡主他老爹。

“小寶,你應該猜到趙大官人的身份了吧?”李師師問道。王鈺默然的點了點頭,心說你還當我笨蛋呢,早就猜到那趙大嫖客就是皇帝啦。

這日,是開封府所有生員參加太學升貢考試的日子。王鈺頭一天送別林沖發配滄州牢城,一路送出十餘里,方纔告別。走得勞頓,所以貪睡了一陣,直到李師師來叫他。

用過早飯,收拾停當,王鈺備好文房四寶,提起書盒就要出發。剛一踏進大廳,他驚奇的發現,平常應該還陪着嫖客睡覺的姐姐們竟然起來了好幾個。

“寶哥兒,好好考,給你堂姐,也給咱們爭口氣啊。”撫琴展顏一笑,又露出兩個讓王鈺神魂顛倒的酒窩來。

“誰說不是呢,咱們這飄香閣要是出個太學生,那可真是光耀門楣了。”逐月似乎也很開心,說話時“格格”嬌笑不止。衆位姐姐們紛紛鼓勵王鈺,倒讓他有些感動了。

“姐姐們瞧好吧!我一定考進太學,將來作大官!等我有了錢,把你們全贖出來!到時候讓楊媽媽自己接客去,哈哈!”王鈺這句話剛出口,就瞥見楊媽媽拉長個老臉走出來了。嚇得他提起書盒,貓着腰竄出了飄香閣。

人逢喜事精神爽,王鈺走在大街上,看誰都順眼。就連飄香閣隔壁那家酒樓的大刨牙老闆娘看起來也跟天仙似的。太學啊太學,我來啦!

正直着,聽見背後有人叫他,扭頭一看,原來是書院一班同窗,當先一人,正是鄭僮。不過奇怪的是,他們臉上都是緊張兮兮的神情,如臨大敵一般。

“小寶,咱們們護着你到貢院去。”鄭僮說這話的時候,賊眉鼠眼的四下張望。那羣同窗一過來,就把王鈺護在中心,衆星捧月似的向前走去。

“怎麼回事?”王鈺心裡猜到了幾分。

鄭僮神色凝重,不無擔憂的說道:“我一大早就在外面守着,親眼看到平常跟高衙內混在一起那幾個潑皮在金環巷附近轉悠。他們可能也知道你今天要去參加升貢考試,可能對你下手。不過也不要緊,只要到了貢院就好辦了,那裡有禁軍把守,就算是高衙內也不敢亂來。”

一行人小心翼翼的向位於開封府衙門附近的貢院走去,沿途見到不少學子也在向那邊趕。只是王鈺的陣勢稍嫌寒酸了一些,別人都是坐着四人大轎,前呼後擁。其實也難怪,能夠參加太學升貢考試的人,家裡非富即貴,許多都是朝庭大員的子孫。

第兩百六十二碗 王鈺嚴令 往死裡打第兩百四十八碗 西夏叛亂第一百零六碗 大宋江山 風雨飄搖第二百八十五碗 吳用病逝 王鈺哀悼 鐵騎出徵 直撲草原第兩百三十八碗 直搗黃龍第三百一十六碗 千軍萬馬避白袍第四十碗 王小寶的兵器第兩百六十三碗 耶律大石病重 急召耶律南仙第112碗 京城商賈聯名請願第兩百三十碗 從今以後 普天之下只有一人可稱皇帝第九十碗 我要種馬!第七十六碗 你勾我姐我搭你妹第一百四十一碗 我本將心向明月第二十三碗 王老爺高中了第兩百二十六碗 王鈺回京第一百碗 保衛幽雲第三十三碗 朱夫子的見教第一百六十三碗 血戰居庸關第一百零三碗 遼國滅亡第六十五碗 絕色佳人 我見猶憐第三十四碗 夜遇刀疤殺手第一百四十四碗 排兵佈陣 瞞天過海第一百七十一碗 金國“王鈺”完顏亮第兩百二十二碗 前有阻敵第一百四十八碗 千鈞一髮第六碗 真個郎情妾意第兩百二十一碗 岳飛追擊金帝第三十九碗 被逼立軍令狀第一百四十七碗 王鈺親衛第135碗 賜封武州郡王第兩百三十六碗 新春賀歲之北伐開始!第一百九十六碗 王鈺要離京?第125碗 柴進堂打進汴京第三百零一碗 王軾臨危受命第兩百六十二碗 王鈺嚴令 往死裡打第兩百八十八碗 韓毅洞悉蒙古戰略意第一百五十九碗 全國一心 支援前線第二百八十五碗 吳用病逝 王鈺哀悼 鐵騎出徵 直撲草原第114碗 皇帝賜婚第兩百七十一碗 王鈺佈局 激辯遷都第三百零八碗 蒙古朝聖表忠心 大燕威王初涉政第五十五碗 驚聞遼國遷都第兩百三十碗 從今以後 普天之下只有一人可稱皇帝第三百一十一碗 阻裁軍力挽狂瀾 比武藝邂逅嬌娘第兩百四十八碗 西夏叛亂第九十四碗 將軍難免陣前亡第七十碗 所謂“皇恩浩蕩”第兩百三十九碗 誘敵深入 董平起疑第兩百七十五碗 輿論大戰 利劍出鞘第一百四十八碗 千鈞一髮第兩百三十八碗 直搗黃龍第一百七十碗 吐露心聲第一百七十三碗 陰險的女真人第五十五碗 驚聞遼國遷都第一百八十碗 人不輕狂妄少年第五十九碗 宋遼從此易位第兩百七十三碗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第兩百七十章 開始倒趙第三碗 李師師的澡盆第一百一十碗 趙佶退位第兩百八十二碗 先打越南?第兩百二十二碗 前有阻敵第139碗 天字第一號大貪官第128碗 八賢王領軍來歸第一百七十一碗 金國“王鈺”完顏亮第十碗 王氏歪理邪說第兩百四十七碗 以退爲進 集權一身第八十二碗 飄香閣裡肉飄香第兩百八十九碗 林沖親作誘餌 引蛇出洞第兩百零一碗 醜細陽定奇計第一百九十六碗 王鈺要離京?第兩百七十七碗 政治風暴 席捲朝廷第兩百二十二碗 前有阻敵第一百六十四碗 小樑王橫掃越南第兩百七十四碗 項莊舞劍 意在沛公第七十一碗 傳授官場之道第一百八十四碗 飛鳥未盡,良弓已藏?第兩百九十二碗 兩面夾擊 敵酋被俘第123碗(上) 趙佶駕崩 王鈺涉險第一百碗 保衛幽雲第一百七十九碗 南仙出雲大打出手第兩百四十一碗 宋代馬謖第135碗 賜封武州郡王第兩百九十三碗 林沖封王第八十七碗 王鈺潛龍入海第四十三碗 宋遼國戰開始第二碗 穿越原來不易第八碗 金環三寶之一第一百八十八碗 蒙古第三桶 第三百二十碗 變數的關鍵人物第一百四十六碗 驚天大逆轉第三十四碗 夜遇刀疤殺手第一百七十七碗 蒙古騎兵第112碗 京城商賈聯名請願第兩百四十四碗 劍拔弩張 千均一發第一百五十四碗 警告蔡太后第兩百零三碗 五千漢軍迴歸大宋第一百四十五碗 欲殺王鈺 必先除耶律南仙第一六十五碗第一百七十三碗 陰險的女真人
第兩百六十二碗 王鈺嚴令 往死裡打第兩百四十八碗 西夏叛亂第一百零六碗 大宋江山 風雨飄搖第二百八十五碗 吳用病逝 王鈺哀悼 鐵騎出徵 直撲草原第兩百三十八碗 直搗黃龍第三百一十六碗 千軍萬馬避白袍第四十碗 王小寶的兵器第兩百六十三碗 耶律大石病重 急召耶律南仙第112碗 京城商賈聯名請願第兩百三十碗 從今以後 普天之下只有一人可稱皇帝第九十碗 我要種馬!第七十六碗 你勾我姐我搭你妹第一百四十一碗 我本將心向明月第二十三碗 王老爺高中了第兩百二十六碗 王鈺回京第一百碗 保衛幽雲第三十三碗 朱夫子的見教第一百六十三碗 血戰居庸關第一百零三碗 遼國滅亡第六十五碗 絕色佳人 我見猶憐第三十四碗 夜遇刀疤殺手第一百四十四碗 排兵佈陣 瞞天過海第一百七十一碗 金國“王鈺”完顏亮第兩百二十二碗 前有阻敵第一百四十八碗 千鈞一髮第六碗 真個郎情妾意第兩百二十一碗 岳飛追擊金帝第三十九碗 被逼立軍令狀第一百四十七碗 王鈺親衛第135碗 賜封武州郡王第兩百三十六碗 新春賀歲之北伐開始!第一百九十六碗 王鈺要離京?第125碗 柴進堂打進汴京第三百零一碗 王軾臨危受命第兩百六十二碗 王鈺嚴令 往死裡打第兩百八十八碗 韓毅洞悉蒙古戰略意第一百五十九碗 全國一心 支援前線第二百八十五碗 吳用病逝 王鈺哀悼 鐵騎出徵 直撲草原第114碗 皇帝賜婚第兩百七十一碗 王鈺佈局 激辯遷都第三百零八碗 蒙古朝聖表忠心 大燕威王初涉政第五十五碗 驚聞遼國遷都第兩百三十碗 從今以後 普天之下只有一人可稱皇帝第三百一十一碗 阻裁軍力挽狂瀾 比武藝邂逅嬌娘第兩百四十八碗 西夏叛亂第九十四碗 將軍難免陣前亡第七十碗 所謂“皇恩浩蕩”第兩百三十九碗 誘敵深入 董平起疑第兩百七十五碗 輿論大戰 利劍出鞘第一百四十八碗 千鈞一髮第兩百三十八碗 直搗黃龍第一百七十碗 吐露心聲第一百七十三碗 陰險的女真人第五十五碗 驚聞遼國遷都第一百八十碗 人不輕狂妄少年第五十九碗 宋遼從此易位第兩百七十三碗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第兩百七十章 開始倒趙第三碗 李師師的澡盆第一百一十碗 趙佶退位第兩百八十二碗 先打越南?第兩百二十二碗 前有阻敵第139碗 天字第一號大貪官第128碗 八賢王領軍來歸第一百七十一碗 金國“王鈺”完顏亮第十碗 王氏歪理邪說第兩百四十七碗 以退爲進 集權一身第八十二碗 飄香閣裡肉飄香第兩百八十九碗 林沖親作誘餌 引蛇出洞第兩百零一碗 醜細陽定奇計第一百九十六碗 王鈺要離京?第兩百七十七碗 政治風暴 席捲朝廷第兩百二十二碗 前有阻敵第一百六十四碗 小樑王橫掃越南第兩百七十四碗 項莊舞劍 意在沛公第七十一碗 傳授官場之道第一百八十四碗 飛鳥未盡,良弓已藏?第兩百九十二碗 兩面夾擊 敵酋被俘第123碗(上) 趙佶駕崩 王鈺涉險第一百碗 保衛幽雲第一百七十九碗 南仙出雲大打出手第兩百四十一碗 宋代馬謖第135碗 賜封武州郡王第兩百九十三碗 林沖封王第八十七碗 王鈺潛龍入海第四十三碗 宋遼國戰開始第二碗 穿越原來不易第八碗 金環三寶之一第一百八十八碗 蒙古第三桶 第三百二十碗 變數的關鍵人物第一百四十六碗 驚天大逆轉第三十四碗 夜遇刀疤殺手第一百七十七碗 蒙古騎兵第112碗 京城商賈聯名請願第兩百四十四碗 劍拔弩張 千均一發第一百五十四碗 警告蔡太后第兩百零三碗 五千漢軍迴歸大宋第一百四十五碗 欲殺王鈺 必先除耶律南仙第一六十五碗第一百七十三碗 陰險的女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