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小超市

教育好孩子不單單是爲自己,也是爲了整個民族,整個國家。現在的的孩子太缺乏創造性了,未來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國家的強大,越來越依賴人的創造能力,人工智能,機器人等高科技的發展,解放了人的身體,不再需要繁重和重複的體力勞動,而是更加看重人的思維,人的創造性,我們國家的經濟在轉型,所以我們的教育方式也要轉型。希望所有家長都能夠認識到並理解教育方式轉變的重要性,爲自己也爲了整個中華民族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尊老愛幼是傳統美德,但我們這個社會把更多的精力和資源都投給了下一代,反而忽視了對老一代的孝敬。當然,這也與人體素質大幅提高有關,在舊社會,人的平均壽命在五六十歲,人一過五十,就進入了老年階段,所以纔有年輕人上有老下有小壓力山大的說法。而現在人口素質大幅提高,人過了七十才感覺進入老年階段,很多五十歲的人根本看不到老相,特別是一些生活條件好,又懂得保養的人羣,他們完全就跟年輕人沒什麼區別。

很多姥姥或者奶奶帶孫子出去玩,都經常被誤認爲是帶的兒子女兒,他們的身體和精力根本不需要子女照顧,同時還可以連子女和孫子一起照顧,他們通常說子女的一句話就是,他們會看孩子嗎,他們自己還是個孩子,這就是從小被寵到大的結果,當他們的孩子,又有了孩子的時候,仍然脫不開他們的照顧,難道他們不累嗎?

王俊才雖然也很年輕,但是因爲他是父母的老生子,從小沒有得到父母的溺愛,基本上是自然而然長大的。父母年齡越來越大,已經快七十了,身體雖然還不錯,但是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兩位老人身邊沒有個人照顧,所以不太讓人放心。王俊才弟兄四個,目前都不在父母身前,而且父母習慣了鄉鎮學校的生活環境,不願意到市裡面來居住。弟兄四個商議看誰到父母身邊照顧最合適,目前來看,三哥的單位離着父母最近,他最符合條件。

當然王俊才這裡也可以,他有車,來回接送也很方便,但是他如果回到父母身邊,岳父母這裡就沒人照顧了,曉婷的父母也是父母,也需要孩子的照顧。除非等王俊才大舅哥回國,不過那還不知道是猴年馬月的事呢,劉曉華現在沒了經濟負擔,讀書上了癮,讀了碩士讀博士,這馬上博士畢業還準備讀博士後。對於大舅哥,王俊才完全支持,他認爲未來的競爭離不開高端人才,他希望大舅哥掌握更多的專業知識,能夠在金融行業取得優異的成績。

所以綜合考慮,還是請三哥一家回老家照顧父母。而且他們回去還有個因素,因爲他所處的單位是一家老國有企業,現在企業也走入了困境,時不常地拖欠工資,三嫂的單位效益更差,估計用不了多久就會破產。面對這樣一個局面,王俊才決定在董家鎮學校的對面,投資一家小型的超市,讓三哥和三嫂來經營,一方面增加些收入,一方面離着家近照顧父母方便。

說起照顧父母,不是說伺候他們吃喝拉撒,他們還很健康,到不了那種程度,現在完全可以自給自足。但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人活在這個世上哪有不生病的,生個病就得上醫院,打針吃藥放一邊,關鍵是人會難受,這時候就離不開人了,除了身邊有人陪着以外,關鍵是當老人剛發病時及時送到醫院,這纔是目前最合適的孝順。

這時候鄉鎮的房租還低得很,王俊才和三哥一起找了一圈,才從離着二中大門最近的幾處門頭房當中,找了一間最大的,不過也就五十平方。沿牆放了一圈貨架,中間又放了三排貨架,房子裡就沒有地方了。上貨就不用三哥操心了,王俊才自己有家大超市,撿着賣的好的適合農村和學生的商品,雜七雜八塞的貨架滿滿的。

選了個吉日,噼噼啪啪放了一串鞭炮就算開業了。由於當時董家鎮上所有的商店都是櫃檯式的,顧客買什麼東西需要店主幫忙拿過來,而三哥的超市是鎮上首家開放式的小超市,還有一點,不但商品新鮮豐富,關鍵價格也比別人便宜不少。甫一開業,就吸引了海量的學生和農村顧客,基本上每到學生放學時,超市裡就人滿爲患,可以說商品呼呼下,數錢數到手抽筋。

房子不大,三哥和三嫂兩人平時完全看的過來,但是架不住學生太多了,很多時候學生都需要在外面排隊。小小的五十平的商店裡,擠得到處都是人,這裡面免不了就有手不乾淨的,偷拿偷藏的也不少。三嫂是個女人,她不像三哥那樣想得開,覺察出有人偷東西,心裡就恨得不得了。沒辦法,她又找了一個小姑娘當收銀員,她跟三哥一人一個角,雙眼緊盯着裡面的人羣。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讓她倆抓住幾個。一個是一個小夥子,偷拿了幾塊巧克力,藏到衣兜裡,被三哥抓了現行。還有一個是小姑娘,偷偷地往衣服裡藏洗髮水,被三嫂直接抓住了。這樣的人還有幾個,都是學校裡的學生,三嫂對他們的處理也非常的靠譜,並沒有直接把他們扭送到學校,那樣這些孩子就完了,沒必要爲了一點東西就毀了孩子的一生。而且如果做的太絕,恐怕會遭到他們的報復。

但是不處理他們也不行,最主要想通過他們,向那些時不常來找便宜的學生傳遞一個信息,那就是我這裡不是好欺負的,在我這裡你討不了好去。對於這幾個學生,三嫂採取的辦法是記下他們的名字,和班級,並根據他們偷盜的商品金額處以十倍罰款,當然了這十倍罰款並不是要現金,超市也沒有這個權利,三嫂讓這些犯錯的學生寫下保證書,並打下十倍金額的欠條,如果再犯就會把這個保證書和欠條一併送到學校裡面,如果不再犯,等他們畢業時可以來超市把保證書和欠條要回去。

三嫂也不怕他們撒謊,都給他們照了相,並告訴他們自己就在學校裡面住,和老師們都認識,隨時可以拿着照片去找老師驗證。從那以後,確實取到了殺一儆百的效果,超市丟東西的現象基本杜絕了。都說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就算都是考到重點中學裡的學生,也有很多有不良嗜好的,聽說裡面抽菸喝酒談戀愛的也有不少,宿舍班級裡時不常傳出誰誰丟了錢丟了東西的新聞。

有這個小生意的資助,三哥三嫂的生活水平好了不少,這小店不少賺,生意好時每月可以收入三四千快,九九年的職工工資平均在七八百塊,就算三哥三嫂兩口子都正常發工資,每個月兩個人也就收個一千五六,現在等於是翻了一倍還要多。而且貨源他們根本就不用愁,一個電話就給配送到店裡,兩口子就是理理貨打掃打掃衛生,收收錢就完了,這錢賺的輕鬆自在。

所以兩口子也對四弟心存感激,踏踏實實的守着這個小店,照顧父母。其實他們一點都不虧,現在父母身體都很好,不但幫他們準備飯,還幫他們接送孩子,日子過得比以前還輕鬆。兄弟們之間相處,就得這樣互相幫助,條件好的要多幫着條件差一點的,這也算是盡孝的一種方式,這也是爲父母解憂嗎,要不然他們二老擔心這個,擔心那個的,日子過得也不安生。

王俊才自己經營大超市有這個便利條件,他還從中發現了一個商機,那就是無論超市規模多大,也取代不了挨近社區的便利店。他從幫三哥開的這家超市身上,看到了巨大的商機。市區內各種社區,市郊的鄉鎮,學校工廠門口,景區的內部和入口處,這些都是開便利店的好位置。這些便利店不需要太大的面積和投資,既可以直營,也可以採取加盟的方式,這兩種方式各有利弊。

直營的好處就是能夠保持品牌的純潔度和影響,自己通過對促銷員的管理,維護品牌的健康。但是缺點就是由於小而分散,不利於管理,很難保證員工保持積極性,管理成本過高。加盟的方式好處是不用操心管理,雖然損失了一部分利潤,但是不用操心管理,超市的盈虧也與自己關係不大。但壞處是由於對加盟商缺乏有效的約束,很難做到令行禁止,如果他們賣假貨或者態度不好,就會對連鎖品牌造成傷害,從而最終影響到整個集團的形象。

所以對於這種小型連鎖店生意,需要進行好好的研究,或者能夠找到對這一行業非常熟悉,而且有豐富管理經驗的職業經理人才能夠展開。

第一百四十四章 書法會所第二百七十六章 城市化和老齡化第八章俄羅斯女倒爺第一百零六章 參觀市場第二百五十九章 鄉鎮公交第一百二十三章 功法管用第一百七十章 待產第二百二十章 安保第二百六十七章 金蟬脫殼第二百二十五章 用心服務第二百六十八章 連鎖便利店第六十六章 彙報第五十一章 受到表彰第五十五章 震倒一片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頭疼功法第十章 準備接待第四十一章 生日宴第一百九十章 超市第二百零四章 李默平第一百零一章 回老家第九十六章 藏拙第三十章 再次救人第一百八十九章 長談第一百二十章 省長私訪第一百四十三章 王世昌第一百零四章 不公平競爭第一百八十章 請客第八十六章 種子基地第二百二十九章 時機第一百三十五章 送禮第二百七十六章 城市化和老齡化第一百六十二章 爲小學籌款第一百七十八章 勸老爸出山第一百九十五章 小學驗收第二百七十章 解放路第九十四章 競聘副廠長第一百六十五章 村辦工廠第十一章 俄國商人來了第三十五章 找工作第一百三十章 改制動員會第五章 救人第三十六章 意外之喜第五十五章 震倒一片第八十七章 成立儀式第六十四章 兼併第五章 救人第二百五十四章 李明軍出山第三十六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一十九章 地方保護第二百四十三章 無子又怎樣第一百章 逛街第一百八十五章 陌生電話第十八章 電老虎惹不起第二百零四章 李默平第七十七章 婚房第一百八十七章 出差第二百一十八章 請示第二百七十四章 內部體驗第四十八章 推薦盧成功第一百三十五章 送禮第七十三章 公私合營第一百八十四章 讓出總經理第二百六十五章 小超市第三十七章 發財了第二百四十九章 談判第六十章 俱樂部上課第二百二十五章 用心服務第八十六章 種子基地第一百二十章 省長私訪第一百六十六章 授業第五十七章 熱電分廠成立暨科升處第二十二章 約會第一百二十章 省長私訪第四十八章 推薦盧成功第一百零五章 義烏之行第二十四章 進入籌備組第二十二章 約會第一百五十四章 收服牛小華第一百九十一章 老屋驗收第二百六十六章 靠山吃山第一百四十六章 企業管理第一章 報到第六十一章 奪冠第一百四十九章 基金第九十六章 藏拙第一百六十六章 授業第四十六章 劉立生調走第七十一章 新公司成立第一百六十七章 蘇家新屋頭公司第四十一章 生日宴第一百二十一章 秘書第二百六十七章 金蟬脫殼第六十六章 彙報第六章 盧成功在酒精分廠第二百章 董濤第二百七十六章 城市化和老齡化第一百七十九章 名譽校長第四十六章 劉立生調走第九十二章 婚禮
第一百四十四章 書法會所第二百七十六章 城市化和老齡化第八章俄羅斯女倒爺第一百零六章 參觀市場第二百五十九章 鄉鎮公交第一百二十三章 功法管用第一百七十章 待產第二百二十章 安保第二百六十七章 金蟬脫殼第二百二十五章 用心服務第二百六十八章 連鎖便利店第六十六章 彙報第五十一章 受到表彰第五十五章 震倒一片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頭疼功法第十章 準備接待第四十一章 生日宴第一百九十章 超市第二百零四章 李默平第一百零一章 回老家第九十六章 藏拙第三十章 再次救人第一百八十九章 長談第一百二十章 省長私訪第一百四十三章 王世昌第一百零四章 不公平競爭第一百八十章 請客第八十六章 種子基地第二百二十九章 時機第一百三十五章 送禮第二百七十六章 城市化和老齡化第一百六十二章 爲小學籌款第一百七十八章 勸老爸出山第一百九十五章 小學驗收第二百七十章 解放路第九十四章 競聘副廠長第一百六十五章 村辦工廠第十一章 俄國商人來了第三十五章 找工作第一百三十章 改制動員會第五章 救人第三十六章 意外之喜第五十五章 震倒一片第八十七章 成立儀式第六十四章 兼併第五章 救人第二百五十四章 李明軍出山第三十六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一十九章 地方保護第二百四十三章 無子又怎樣第一百章 逛街第一百八十五章 陌生電話第十八章 電老虎惹不起第二百零四章 李默平第七十七章 婚房第一百八十七章 出差第二百一十八章 請示第二百七十四章 內部體驗第四十八章 推薦盧成功第一百三十五章 送禮第七十三章 公私合營第一百八十四章 讓出總經理第二百六十五章 小超市第三十七章 發財了第二百四十九章 談判第六十章 俱樂部上課第二百二十五章 用心服務第八十六章 種子基地第一百二十章 省長私訪第一百六十六章 授業第五十七章 熱電分廠成立暨科升處第二十二章 約會第一百二十章 省長私訪第四十八章 推薦盧成功第一百零五章 義烏之行第二十四章 進入籌備組第二十二章 約會第一百五十四章 收服牛小華第一百九十一章 老屋驗收第二百六十六章 靠山吃山第一百四十六章 企業管理第一章 報到第六十一章 奪冠第一百四十九章 基金第九十六章 藏拙第一百六十六章 授業第四十六章 劉立生調走第七十一章 新公司成立第一百六十七章 蘇家新屋頭公司第四十一章 生日宴第一百二十一章 秘書第二百六十七章 金蟬脫殼第六十六章 彙報第六章 盧成功在酒精分廠第二百章 董濤第二百七十六章 城市化和老齡化第一百七十九章 名譽校長第四十六章 劉立生調走第九十二章 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