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省長私訪

說起地方保護,這在九十年代是非常普遍的事情,其根本原因就在於,大家都處於經濟的起步階段,本地生產總值和稅收是決定領導政績的根本因素,本來就稀缺優質的企業,再不給它們以保護性的發展空間,它們什麼時候才能發展壯大呢,經濟發展不起來,最終又會影響到政績,所以在這一背景下,地方保護就盛行起來。

其實洛北省的地方保護也非常嚴重,大家都彼此心照不宣,誰也不會公開的發佈反對地方保護的文章。這次發佈上述文章的媒體是一家本省範圍內發行的商報,它之所以刊登這篇文章有着沽名釣譽之嫌。原因是這家商報的總經理剛剛上任,想着新官上任三把火,出一下風頭,正好趕上了本省企業投訴臨省的市場,這樣不損傷本地利益的話題自然成了此老總的第一道板斧,呼呼地砍向了王俊才。

文章登出後,又沒成想得到了更高層人士的關注,這位教授曾經留學歐美,深受自由經濟思想薰陶,一直鼓吹其自由市場經濟的理論,恰好洛北商報的這篇文章給了他宣揚的機會,他利用自己在某些媒體的關係,深入地批判了地方保護給經濟帶來的危害,大肆鼓吹自由市場競爭的優勢,在全國掀起了一股不大不小的風潮。

這些事不在王俊才的關注範圍之內,一個外省的商報也影響不了自己小小化工市場的運行,他一個企業還沒有那麼大的能力保護整個省的地方經濟,換句話說,洛北商報扣的這個大帽子他也擔當不起,這個鍋他不會背。

但是他不關注,不等於沒有人關注。江東省的高層,主管工業的副省長張志東瞭解到媒體關於江東地方保護的批評後,對江州興隆化工市場產生了興趣,他倒沒有因爲興隆化工給江東省惹了麻煩而生氣,因爲各地方被罵地方保護也不是一天兩天了,蝨子多了不怕癢了。他是對一個小小的化工市場,能夠出臺優先本省企業的政策感興趣,這個制定出此政策的人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呢,他決定派人瞭解一下。

很快關於興隆化工以及另外兩家興隆公司,包括王俊才的詳細報告就擺到了張副省長的案頭。張副省長仔細看過後,對王俊才這個人更加的感興趣了,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能夠帶領幾家瀕臨破產企業重新走上正軌,可真是不簡單啊。於是他決定實地看一下,他工作非常忙碌,日程排的滿滿的,好在江州是省會,他交代秘書推掉了其中一個不重要的會議,帶着秘書微服私訪,來到了興隆化工市場的工地。

此時的興隆化工市場正在熱火朝天的建設當中,已經建設到了一層半的高度,再有三個月就能完全竣工了。王俊才正在工地忙碌的當口,下面的人來彙報,接待處來了一位客商,指名道姓要王俊才親自接待。王俊才安排完手頭的工作後,快步來到了接待處。一進接待處,就看到一個五十多歲的中年人正在沙發上坐着喝水,他長得氣宇軒昂,梳着大背頭,穿着青色的夾克上衣,深色的褲子,一看就是一個上位的領導。在他身邊站着一個三十幾歲的年輕人,只見他戴着黑邊眼鏡,長得斯斯文文,手裡還提着一個大大的公文包,看這樣子不是秘書就是助理。

有助理在旁邊站着,更加印證了王俊才的判斷,這位坐着的中年人一定是一位久居高位的工廠大領導。他趕緊上前打招呼說道:“不好意思,我是興隆化工市場的總經理王俊才,不知道兩位找我有何賜教?”中年人開口說道:“你就是總經理啊,真得很年輕。”王俊纔有點詫異,難道這人瞭解過自己,他笑着說道:“沒錯,我就是總經理。請問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嗎?”中年人開口說道:“是這樣,我是洛北省的一家化工企業,我們想來租一個商鋪做生意,不知道有沒有合適的商鋪?”王俊才一聽是外地的企業,客氣地說道:“這位領導,是這樣的,我們興隆化工市場特別制定了一項優先本地企業的政策,對於外省客商,我們規定只能在報名截止日後剩餘的鋪位裡面挑選。所以非常抱歉,現在只能請您留下聯繫方式,到時我們再跟您聯繫。”

王俊才說完後,中年人還沒有表態,站着的年輕人搶着說話了,他說道:“你們這個政策可是明顯地有歧視外省人的嫌疑,你就不怕我們去管理部門告你嗎?”王俊才笑了笑道:“我們這不是歧視外省人,我們是爲了更好地帶動本地化工企業的發展,凡是總有個輕重緩急,作爲一個江州本地企業,如果不能以提高本地企業的發展爲己任,只考慮了經濟效益而忽視了社會效益,那麼我們就對不起養育我們成長的江東省父老。我們只是一個小小的江州企業,照顧不到全國那麼大範圍的市場,我們只是想對本地的經濟發展付出一點綿薄之力罷了。”

這時坐着的中年人說話了:“你口口聲聲說本地企業優先,那爲什麼先行簽下了一百戶上海客商,而且把好的位置都給了他們,難道外地客商還有親疏之分嗎,你這不是前後矛盾嗎?”王俊才心想這兩人瞭解得還挺細緻的,他繼續笑着答道:“這位領導,看來您是瞭解詳細了纔來的,之所以優先簽下一百位上海客商是有原因的。市場籌建之初,根本沒有人關注,我們也跟本省很多企業聯繫過,他們大多對化工市場不置可否,我們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我們沒辦法才跑到上海中山化工市場去招商的。再說了,我們的上海之行也不是那麼順利的,我們連續跑了好幾趟,費了老大的勁,才把他們請到江州來考察的。在這裡我要特別感謝省裡前些天搞的那個工業成就展,多虧了那個展會,才促使上海客商做了投資的決定。”

坐着的中年人心裡得意的笑了,你小子算是誇對人了,這個展會就是我搞起來的,沒想到還讓你佔了個便宜。當然中年人想什麼,王俊纔是不知道的,他接着說道:“正是有了這一百位上海客商的簽約,才使得我們有底氣執行本地企業優先的優惠政策,要不然,我們也不敢隨便制定對我們不利的政策。”中年人聽完問道:“那江東本省的企業來簽約的多嗎?”王俊纔有點疑惑,你一個外省人怎麼關心起了江東省的情況,奧對了,人家這是瞭解還有沒有剩餘的鋪位,想到這王俊才說道:“實話跟您講,本省企業來諮詢考察的多,但是簽約的少,目前只簽了四五十戶,不過我相信隨着報名截止日的臨近,本地客商會越來越多的。”

中年人瞭解到這,基本想知道的都差不多了,他很爲本省化工企業不那麼敏感的市場嗅覺而生氣,人家洛北省的化工企業馬上就打上門來了,這裡還在無動於衷呢,要不是興隆化工市場提前設立了一道防火牆,恐怕本省化工市場都被外地人佔據了。想到這,他站起來向王俊才伸出手說道:“好吧,感謝你的接待,我們抽時間再來吧。”王俊才也站起來握住中年人的手說道:“不用客氣,這是我們應該做的,還請您留下聯繫地址,到時如果還有空餘商鋪的話,我們會通知您的。”中年人猶豫了一下,扭頭看了一眼提包的年輕人,年輕人趕緊開口說道:“這個就先不留了吧,我們會再來的。”說完,就陪着中年人向外走去。

王俊才目送兩位出了大門,總感覺兩人有點奇怪,可是自己想不出到底出在哪兒,不禁搖了搖頭,回自己辦公室休息去了。出門後的那兩個人,在步行過了一條街後,來到了一個小巷子裡,才上了省府的專車。坐在後座的張志東揉了一下額頭,對坐在副駕上的秘書說道:“小劉啊,你對這個王俊纔是怎麼看的?”劉秘書答道:“我覺得這個年輕人,不但有開拓能力,而且還有不錯的大局觀,是個好乾部。”張副省長聽了不住點頭,繼續說道:“那你對我們省的化工企業是怎麼看的呢?”劉秘書答道:“我覺得咱們省的某些企業,思維太僵化,沒有主動走出去尋找市場的意識,就連擺在家門口的機會都不敏感,這怎麼能夠面對嚴酷的市場競爭呢,所以我覺得應該適當地敲打一下這些企業了,應該讓他們儘快樹立市場競爭意識,擺脫等靠要的傳統思維,俯下身子,抓緊投入到市場競爭當中去。”

張志東聽了不住嗯嗯,他這個秘書水平還是很高的,看來該給他提供一個更大的舞臺了。

第一百五十五章 化工市場開業第二百七十一章 人民醫院第六十一章 奪冠第七十章 起死回生第一百二十九章 公職第一百六十三章 操場第六章 盧成功在酒精分廠第二百二十七章 招商引資第一百二十九章 公職第一百三十二章 清產覈資第二百四十六章 箱包廠第八十九章 安全責任第一百五十九章 救助第一百七十八章 勸老爸出山第一百零二章 求籤第六十五章 西關市場第八十六章 種子基地第一百零五章 義烏之行第一百五十一章 聘請總經理第十一章 俄國商人來了第一百七十三章 初乳第三十五章 找工作第三十六章 意外之喜第三十六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三十二章 清產覈資第三十章 再次救人第二百五十四章 李明軍出山第五十九章 買房第一百六十九章 參觀第一百一十三章 全國市場第一百七十六章 限量第六十三章 查崗第二百一十一章 審計監察部第一章 報到第二百二十章 安保第二百三十五章 集資第二百零三章 曲店村第一百八十四章 讓出總經理第五十八章 王福來下海第二百四十九章 談判第二十七章 風雲突變第二百四十一章 探望第一百七十九章 名譽校長第八十二章 方便辣醬第一百零五章 義烏之行第二百三十七章 安檢機第九十章 分廠副廠長第二百二十七章 招商引資第二百二十六章 再投資第一百零一章 回老家第一百零二章 求籤第二十二章 約會第一百五十四章 收服牛小華第十六章 各歸各位第二百六十二章 順風車第一百六十六章 授業第七十四章 招租第一百六十七章 蘇家新屋頭公司第二百四十一章 探望第二百五十章 談判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係第一百一十六章 拜把子第十九章 單身生活第二百四十一章 探望第五章 救人第一百零三章 市場抽獎第三十二章 給了一百萬第二百二十五章 用心服務第一百九十三章 疑案第七十二章 促銷第十二章 轉折第一百六十二章 爲小學籌款第二百四十七章 棚戶區抓賊第二百五十七章 經驗教訓第五章 救人第二百零四章 李默平第一百七十三章 初乳第二百三十章 權力與腐敗第一百零一章 回老家第二百零四章 李默平第一百零七章 義烏商團第七十六章 聯合共建第一百四十五章 書法結緣第二百七十三章 養老公寓第三十六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七十三章 初乳第一百五十六章 趙蘇之爭第十一章 俄國商人來了第二百六十五章 小超市第十二章 轉折第一百六十七章 蘇家新屋頭公司第一百五十九章 救助第六十五章 西關市場第二百七十九章 重組第二百零一章 面試第八十九章 安全責任第一百三十一章 職工動員會第九十一章 婚俗第一百三十八章 面試通過第二百七十四章 內部體驗
第一百五十五章 化工市場開業第二百七十一章 人民醫院第六十一章 奪冠第七十章 起死回生第一百二十九章 公職第一百六十三章 操場第六章 盧成功在酒精分廠第二百二十七章 招商引資第一百二十九章 公職第一百三十二章 清產覈資第二百四十六章 箱包廠第八十九章 安全責任第一百五十九章 救助第一百七十八章 勸老爸出山第一百零二章 求籤第六十五章 西關市場第八十六章 種子基地第一百零五章 義烏之行第一百五十一章 聘請總經理第十一章 俄國商人來了第一百七十三章 初乳第三十五章 找工作第三十六章 意外之喜第三十六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三十二章 清產覈資第三十章 再次救人第二百五十四章 李明軍出山第五十九章 買房第一百六十九章 參觀第一百一十三章 全國市場第一百七十六章 限量第六十三章 查崗第二百一十一章 審計監察部第一章 報到第二百二十章 安保第二百三十五章 集資第二百零三章 曲店村第一百八十四章 讓出總經理第五十八章 王福來下海第二百四十九章 談判第二十七章 風雲突變第二百四十一章 探望第一百七十九章 名譽校長第八十二章 方便辣醬第一百零五章 義烏之行第二百三十七章 安檢機第九十章 分廠副廠長第二百二十七章 招商引資第二百二十六章 再投資第一百零一章 回老家第一百零二章 求籤第二十二章 約會第一百五十四章 收服牛小華第十六章 各歸各位第二百六十二章 順風車第一百六十六章 授業第七十四章 招租第一百六十七章 蘇家新屋頭公司第二百四十一章 探望第二百五十章 談判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係第一百一十六章 拜把子第十九章 單身生活第二百四十一章 探望第五章 救人第一百零三章 市場抽獎第三十二章 給了一百萬第二百二十五章 用心服務第一百九十三章 疑案第七十二章 促銷第十二章 轉折第一百六十二章 爲小學籌款第二百四十七章 棚戶區抓賊第二百五十七章 經驗教訓第五章 救人第二百零四章 李默平第一百七十三章 初乳第二百三十章 權力與腐敗第一百零一章 回老家第二百零四章 李默平第一百零七章 義烏商團第七十六章 聯合共建第一百四十五章 書法結緣第二百七十三章 養老公寓第三十六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七十三章 初乳第一百五十六章 趙蘇之爭第十一章 俄國商人來了第二百六十五章 小超市第十二章 轉折第一百六十七章 蘇家新屋頭公司第一百五十九章 救助第六十五章 西關市場第二百七十九章 重組第二百零一章 面試第八十九章 安全責任第一百三十一章 職工動員會第九十一章 婚俗第一百三十八章 面試通過第二百七十四章 內部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