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要鬧就鬧個大的(三)

";嗯,莫非箇中別有隱情不成?";

弘晴側頭一望的動作着實是太過顯眼了些,三爺自是不可能看不到,一見及此,好奇心大起之下,可就顧不得亂髮脾氣了,緊趕着狐疑地問了一句道.

";王爺若是真與託合齊糾纏不清,那結果不過是讓人看笑話罷了.";

陳老夫子乃是座師身份,自是無須起身迎接三爺的到來,這會兒一見三爺滿臉的驚疑之色,眉頭立馬便揚了起來,不甚客氣地教訓了三爺一句道.

";唔,且都坐下再議好了.";

被老夫子這麼一說,饒是三爺臉皮厚,也不禁爲之微紅不已,卻又沒得奈何,只能是沉吟地點了點頭,若有所思狀地吩咐了一句,而後,也沒再多言,緩步行到了正中的文案後頭,一撩衣袍的下襬,端坐了下來.

";小王爺可是以爲此事的背後是太子與八爺在作祟?若如此,其之用心怕是不小,須輕忽不得啊.";

李敏銓的智算雖不算太高,可肚子裡畢竟還是有些料的,加之又有了老夫子先前的暗示,自是隱隱看出了些蹊蹺,只是對太子與八爺究竟在謀算些甚,卻是並不曾看破.

";父王明鑑,孩兒以爲李先生說得甚是,此番穆寧與幾名鹽商之子前來京師,所爲者有二:一是前番父王帶去河南的鹽引已售出,須得到戶部勾銷;其二便是爲治河將得之良田備案,以取得預售之權限,此二者所涉之款項皆是鉅額,難免遭小人窺視,有此橫禍實不足爲奇也.";

有了陳,李二人的打岔,弘晴自也就可順勢將自個兒對此事的猜度細細地道了出來,言語雖平淡,可眼神裡卻是隱有怒意在流轉着.

";哼,一羣下作胚子,安敢如此狂悖,本王定不與之干休,爾等且都說說看,此事當何如之?";

三爺到底是個精明人,自是一點就透,哪怕弘晴話裡其實並未將太子與八爺兩相勾結的結論道破,可三爺卻已是心下了然,當即便怒從心起,只是心中卻又不免顧忌重重,發作了幾句之後,卻也沒敢直言要動手,很明顯地有所保留,顯然信心並不是太足——太子與八爺聯手勢大倒是其次,更令三爺心虛的卻是老爺子之忌,畢竟這些年來,三爺的風頭實在是太勁了些,確實已到了破壞朝局平衡之地步,此等時分若還不知養光韜晦的話,極可能遭致老爺子的嚴重打壓,而這,顯然不是三爺樂見之局面,謹慎再謹慎也就屬必然之選擇了的.

";父王,此事幹系重大,恐非退縮可以成事者,無論是鹽引還是良田預售一事出了岔子,對我方皆有大不利,父王之威望受損事小,一旦治河與漕運改海運之事受影響,朝廷恐陷入動盪之中,後果恐不堪設想矣,故,依孩兒之見,此事唯有往大里鬧了去,方能遏制住那幫蟊賊之野心!";

只一聽三爺之言,弘晴便已猜知了三爺的矛盾心理,自不敢讓三爺真起了退縮之心,趕忙一欠身,言語慷慨地進言了一番.

";唔,接着說";

三爺心中雖還是顧慮重重,可一想到弘晴這一向以來所謀無有不中者,心下自不免有些意動,但並未急着表態,而是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接着往下追問道.

";父王明鑑,賊子如此小題大做,其根本用心已明,若是我方明着去要人,必碰壁無疑,只消一句‘案情未明’便足以搪塞,真要是鬧上了朝廷,也是我方理虧,再者,而今裕親王病危在即,皇瑪法對裕親王一系必存體恤之心,縱使保綬再無行,皇瑪法也一準維護爲主,正面交鋒,我方難有勝算,此即太子與八叔敢如此設計之根本也,故,真要解得此厄,須得劍走偏鋒,打亂敵之陣腳,而後方可徐徐圖之.";

茲事體大,非得三爺親自出馬不可,若不然,便有弄巧成拙之嫌,故此,這一見三爺顧慮未消,弘晴不得不耐着性子往下分析了一番.

";嗯,說具體點.";

三爺之所以有所顧忌,也正是擔心事情鬧大之後無法取勝,此際聽得弘晴分析得如此頭頭是道,心中的顧忌雖還有,可到底是減輕了不少,默默地尋思了一番之後,這纔不動聲色地追問了一句道.

";俗話有云:打蛇須得打七寸,若是不能將八爺打疼了,事必難爲,有鑑於此,孩兒打算從刑部着手,將水徹底攪渾了,以壞太子與八爺合縱連橫之勢,關鍵便在後日的秋決一事上,據孩兒所知之內線消息,秋決之十二名人犯中,有三名死囚乃是冒名頂替者,此在刑部有一俗稱,叫宰白鵝,亦即找些家貧之囚犯,誘以重利,着其替死,各方則從中牟利,大頭皆落八爺等人手中,似此惡事,一旦揭穿,其等必亂,是時,我方進退當有據也,何愁大事不成哉?";

弘晴心中早有謀算,此際說來,自是條理清晰得很,慷慨之言語間,自信之情溢於言表.

";哦?竟有此事,這羣蟊賊當真好膽!你說,此事當何如之?";

三爺還真是沒聽聞過宰白鵝的事情,此際聽弘晴這般說法,愕然之餘,也不禁爲之震怒不已,已是起了在此事上博一把之心.

";好叫父王得知,孩兒有一策或許能行,後日之時當……,此孩兒之淺見也,還請父王明斷!";

這一見三爺已是起了意,弘晴的精神立馬便是一振,緊趕着將所謀算之策略詳詳細細地道了出來,只是隱去了";尖刀幫";之事,含糊地推說李敏行那頭將聯絡江湖義士共襄盛舉云云.

";嗯,夫子,子誠以爲晴兒此策如何?";

三爺並未急着表態,而是在心裡頭細細地一合計,認定弘晴此策當是可行,只是茲事體大,三爺不禁還是有些擔憂,這便將問題拋給了陳,李二人.

";若是依此

策行了去,倒是可行,只是後續審案之人選卻須得斟酌一二,竊以爲王爺不可親爲,若是舉薦四爺爲之,似乎更妥.";

李敏銓這些年跟着弘晴算是歷練出來了,心機明顯地比早年要陰狠了許多,略一沉吟之後,謹慎地提出了驅虎吞狼之謀劃.

";李先生所言甚是,事發之後父王可極力推薦四叔爲此,我等從旁推波助瀾上一番,當可令四叔與八叔狠鬥上一場,無論誰勝誰負,我方皆可從中得利矣.";

這一聽李敏銓補充得有理,弘晴叫好之餘,心裡頭也不禁高看了李敏銓一線.

";夫子以爲如何?";

三爺本就已是心動了,這一聽李敏銓此策既能保證己方的利益不受損,又能挑動諸方爭鬥,哪有不樂意之理,只是見陳老夫子眉頭微皺的樣子,似乎另有思忖,倒是沒敢就這麼下了決心,而是慎重其事地朝陳老夫子拱了拱手,言語誠懇地求教道.

";可行,然,爲穩妥起見,小王爺還須得側身其中,方可保得那三方不私下媾和.";

陳老夫子沒急着開口,而是沉思了良久之後,方纔給出了修正之意見.

";好,那就這麼定了,晴兒只管做了去,阿瑪無有不支持者!";

陳,李二兩謀士既是都已表了態,三爺的心可就算是徹底安了下來,也沒再多猶豫,拍案而起,言語慨然地下了決斷.

";父王英明!";

三爺決心既下,弘晴懸着的心也算是就此落了地,趕忙恭敬地稱頌了一句道.

";嗯,好,事既定,爾且去忙好了.";

議雖定,可要做的安排卻是不老少,這一點,三爺心中有數得很,自不敢輕忽了去,也就沒再多留弘晴,一揮手,爽利無比地給了弘晴自由發揮的餘地.

";是,孩兒告退.";

三爺既是如此說了,弘晴也就不再多囉唣,恭謹地行了個禮,自行退出了書房,這才發現天早已是黑透了的,剛想着回";翠山居";先用了膳,而後再去小串子衚衕走上一遭,只是還沒等其邁步,就見劉三兒鬼鬼祟祟地從院門處探出了頭來,待得見着弘晴已是從內院書房行出,連蹦帶跳地便竄到了弘晴身旁.

";何事?";

這一見劉三兒那神叨叨的樣子,弘晴心中不禁一陣好笑,可也沒多想,也就只是語調平淡地隨口問了一句道.

";回小王爺的話,何衝那頭傳來了個話,說是已查到了一頭白鵝的來歷,據其所言,頂替了‘孫記木材行’掌櫃孫奇士之子孫淼的白鵝名叫張五哥,西城人,家貧,只有一寡母,因故與人鬥毆,傷了人,被關進刑部大牢已有兩年,此番收了兩百兩銀子,以爲安置老母之用,自願替死.";

一聽弘晴見問,劉三兒自不敢稍有怠慢,趕忙湊到了弘晴耳邊,低聲地將何衝那頭傳來的消息細細地稟報了出來.

";張五哥?嗯……";

一聽到張五哥這個名字,弘晴的心不由地便是一動,似乎想到了甚怪異之事,臉色瞬間便精彩了起來.

第840章 各出妙手(一)第954章 步步緊逼(三)第814章 本王有恙(一)第1157章 自作孽不可活(四)第616章 御前爭婚(四)第685章 各施密謀(一)第961章 何去何從(四)第455章 始料不及的變化(二)第339章 接連廢黜(一)第119章 太子的反擊(三)第597章 值與不值(四)第24章 解決之道(一)第768章 君子坦蕩蕩(一)第471章 示敵以強(二)第465章 激戰大阪灣(三)第331章 雙孫競獵(一)第944章 《中俄伊犁條約》二第882章 坐收漁利(一)第706章 虛虛實實(二)第1012章 一摁到底(四)第269章 夜黑殺人夜(一)第907章 雷霆一擊(二)第907章 雷霆一擊(二)第399章 堅決請辭第175章 砍瓜切菜第955章 步步領先(一)第925章 致命的一擊(一)第697章 借花獻佛(二)第982章 各敲各的鑼(三)第939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二)第1008章 勞動力危機(三)第812章 相交貴知心(一)第767章 幫理不幫親(二)第407章 竹籃子打水一場空(四)第851章 相忍爲國(一)第716章 適可而止(二)第114章 借題發揮(二)第770章 不好吃的年夜飯(一)第1061章 一動不如一靜第333章 雙孫競獵(三)第1139章 智取馬六甲(三)第616章 御前爭婚(四)第902章 烽火處處(四)第82章 屋漏偏遭連夜雨(二)第1091章 “尖刀”之分拆(一)第642章 福禍難料(二)第310章 老爺子的慎重(二)第733章 天要黑了(二)第147章 上陣父子兵(一)第34章 擺正位置(一)第145章 都是黃河惹的禍(二)第705章 虛虛實實(一)第52章 雄辯滔滔(一)第528章 誰比誰更狠(一)第896章 決不妥協第1083章 虎門銷煙(二)第1125章 沸騰的大洋(五)第1150章 強取布拉茨克(四)第80章 謀算與反謀算(二)第264章 第二百六十四密議(一)第547章 巍巍太行(三)第154章 聯合抵制第302章 分封的隱喻(一)第197章 夜訪皇華驛(一)第1022章 忍無可忍(二)第36章 跑調的小插曲第102章 是騾子是馬得溜了才知第137章 四爺的演技第483章 德川吉宗的應變第777章 好事壞事(三)第346章 聖心有懼(二)第538章 危機時分第946章 《中俄伊犁條約》(四)第1030章 風起雲涌(四)第384章 各磨各的刀(二)第1036章 先發制人(二)第915章 活祭第871章 絕對權威(二)第843章 各出妙手(四)第855章 槍打出頭鳥(一)第729章 陳老夫子的提點第576章 撲朔迷離(二)第589章 和爲貴(四)第866章 年夜飯之亂象(三)第245章 城下之盟(三)第815章 本王有恙(二)第113章 借題發揮(一)第596章 值與不值(三)第421章 崛起的關鍵(一)第869章 蟄伏與崛起(二)第370章 案中有案(一)第385章 當庭激辯(一)第630章 該來的終歸會來(二)第645章 最後的機會(二)第820章 斬將奪軍(一)第567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四)第142章 海運之大計劃(一)第618章 老十三的憤怒(二)第189章 京師風雲亂(四)第206章 繞不過去的坎(一)
第840章 各出妙手(一)第954章 步步緊逼(三)第814章 本王有恙(一)第1157章 自作孽不可活(四)第616章 御前爭婚(四)第685章 各施密謀(一)第961章 何去何從(四)第455章 始料不及的變化(二)第339章 接連廢黜(一)第119章 太子的反擊(三)第597章 值與不值(四)第24章 解決之道(一)第768章 君子坦蕩蕩(一)第471章 示敵以強(二)第465章 激戰大阪灣(三)第331章 雙孫競獵(一)第944章 《中俄伊犁條約》二第882章 坐收漁利(一)第706章 虛虛實實(二)第1012章 一摁到底(四)第269章 夜黑殺人夜(一)第907章 雷霆一擊(二)第907章 雷霆一擊(二)第399章 堅決請辭第175章 砍瓜切菜第955章 步步領先(一)第925章 致命的一擊(一)第697章 借花獻佛(二)第982章 各敲各的鑼(三)第939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二)第1008章 勞動力危機(三)第812章 相交貴知心(一)第767章 幫理不幫親(二)第407章 竹籃子打水一場空(四)第851章 相忍爲國(一)第716章 適可而止(二)第114章 借題發揮(二)第770章 不好吃的年夜飯(一)第1061章 一動不如一靜第333章 雙孫競獵(三)第1139章 智取馬六甲(三)第616章 御前爭婚(四)第902章 烽火處處(四)第82章 屋漏偏遭連夜雨(二)第1091章 “尖刀”之分拆(一)第642章 福禍難料(二)第310章 老爺子的慎重(二)第733章 天要黑了(二)第147章 上陣父子兵(一)第34章 擺正位置(一)第145章 都是黃河惹的禍(二)第705章 虛虛實實(一)第52章 雄辯滔滔(一)第528章 誰比誰更狠(一)第896章 決不妥協第1083章 虎門銷煙(二)第1125章 沸騰的大洋(五)第1150章 強取布拉茨克(四)第80章 謀算與反謀算(二)第264章 第二百六十四密議(一)第547章 巍巍太行(三)第154章 聯合抵制第302章 分封的隱喻(一)第197章 夜訪皇華驛(一)第1022章 忍無可忍(二)第36章 跑調的小插曲第102章 是騾子是馬得溜了才知第137章 四爺的演技第483章 德川吉宗的應變第777章 好事壞事(三)第346章 聖心有懼(二)第538章 危機時分第946章 《中俄伊犁條約》(四)第1030章 風起雲涌(四)第384章 各磨各的刀(二)第1036章 先發制人(二)第915章 活祭第871章 絕對權威(二)第843章 各出妙手(四)第855章 槍打出頭鳥(一)第729章 陳老夫子的提點第576章 撲朔迷離(二)第589章 和爲貴(四)第866章 年夜飯之亂象(三)第245章 城下之盟(三)第815章 本王有恙(二)第113章 借題發揮(一)第596章 值與不值(三)第421章 崛起的關鍵(一)第869章 蟄伏與崛起(二)第370章 案中有案(一)第385章 當庭激辯(一)第630章 該來的終歸會來(二)第645章 最後的機會(二)第820章 斬將奪軍(一)第567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四)第142章 海運之大計劃(一)第618章 老十三的憤怒(二)第189章 京師風雲亂(四)第206章 繞不過去的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