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再訪皇華驛(二)

老滑頭!

望着曹寅臉上那惟妙惟肖的痛苦神色,弘晴忍不住便腹誹了一把,心下里卻是暗自警醒了起來,概因曹寅可不是尋常地方大員,也不似巴錫那等忠直之輩,要想欺之以方,可能性顯然大不到哪去,萬一弄巧成拙,反倒不美。

“不敢言指點,本貝勒只是好奇曹大人的抉擇而已,呵,這麼說罷,不知曹大人是想一勞永逸地解決虧空之事,還是打算圖一時之安穩以致禍及子孫呢?”

跟曹寅這等油滑的老官僚兜圈子實在是太費事了些,儘管弘晴不差那麼點虛與委蛇的口才,但卻並無此必要,畢竟雙方如今可以算是一條線上捆着的兩隻螞蚱——倘若不能將江寧織造的虧欠一事解決徹底的話,三爺一方固然會有不小的麻煩,可曹寅也別想討到好去,畢竟老爺子與曹寅的私人關係再好,也斷不可能因曹寅一人而影響到整個清欠大計,從這個意義來說,雙方可謂是合則兩利,分則兩敗,弘晴自是無必要多繞甚彎子,直截了當地便點出了問題的核心所在。

“下官愚鈍,還請小王爺明言。”

曹寅雖不敢小覷弘晴,可先前大體上也是虛與應付的成分居多,也就只是想聽聽三爺那頭究竟有甚安排而已,其實本心裡並沒真打算與弘晴深談下去,然則這一聽弘晴如此說法,心絃不由地便是一震,再不敢有甚輕忽之心,恭謙地欠了下身,神情慎重地應答了一句道。

“曹大人客氣了,以您之聖眷,此番縱使在虧欠一事上別無表現,皇瑪法也斷不會有所爲難,頂多也就是稍加訓斥,容後再議罷了,說起來,於曹大人本身該是無甚關礙的,然,禍根不除,後患又豈能平哉,須知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生老病死乃世間常情也,曹大人該不會想着自己逍遙一生,卻落得個子孫頹敗罷?”

對待曹寅這等老官僚,不將其內心裡的防線轟破,後頭啥事兒都別想其能真心配合,這一點,弘晴自是有數得很,自是不會給其留下絲毫僥倖的念想之可能,毫不客氣地便指出了曹家若是不配合行事的話,將來的下場必定悲催無疑。

“這,這……”

曹家本就是一大家族,如今開枝散葉之下,更是人丁衆多,身爲族中主事者,曹寅身上的擔子極重,自然不能只顧自己而不顧身後的龐大之家族,原本還指望這能靠康熙老爺子的聖眷渡過此劫,可一聽弘晴如此分析,心底裡的最後一絲僥倖也就此幻滅了去,臉色瞬間一白,滿頭滿臉的汗水已是止不住地狂淌了下來——曹寅飽讀詩書,自不會不懂一朝君子一朝臣的道理,正因爲懂,所以他是真的怕了,要知道無論是他所佔據的江寧織造還是曹家如今現有的產業,都肥得很,一旦沒了老爺子的照應,各方勢力勢必會有若餓狼般撲將過來,生生將曹家撕成碎片,除非他曹家還能再另找到一靠山,否則的話,這等悲慘的下場是斷難逃得過去的。

“好茶,頂級的雨前龍井,脣齒留香,回味無窮,不錯,當真不錯!”

該說的都已說透,弘晴也不想再多浪費脣舌,任憑曹寅在那兒臉色變幻個不停,弘晴卻是一點都不加理會,自顧自地端起了茶碗,微閉着雙眼,細細地品着不說,還有閒心點評一二,就宛若他此來就專一是爲了來品茗的一般。

“噗通!”

這一頭弘晴一派無所謂狀地品着茶,那一頭曹寅可就坐不住了,冷汗狂流地跪倒在了地上。

“哎呀,曹大人,您這是作甚,快快請起,您這是要折煞本貝勒不成?”

曹寅這麼一跪,弘晴心中雖是暗爽不已,可臉上卻是作出了副大驚失色狀地跳了起來,一邊訝異地驚呼着,一邊急忙忙地伸手去扶曹寅的手臂。

“還請小王爺爲下官做主,若有差遣,自不敢辭!”

曹寅爲官多年,自是個能伸能縮的主兒,儘管並不曾有就此投效三爺的打算,可卻無礙於其將姿態放到最低,裝起可憐來,還真就像那麼回事兒。

“曹大人言重了,言重了,且請起來敘話罷,但消本貝勒能幫襯的,斷不敢推諉便是了。”

弘晴本就無將曹家拉攏過來的意思,自是不在意曹寅這番表演是真還是假,他所求的只是曹寅能在清欠一事上配合行事也就足夠了,至於曹家的勢力麼,弘晴還真就不怎麼放在眼中。

“謝小王爺隆恩,我曹家若是能脫此大難,皆小王爺之所賜也,此等大恩斷不敢忘。”

曹寅能得老爺子如此寵信,自然不是尋常之輩,順杆子往上爬的能耐當真了得得很,這一聽弘晴如此說法,立馬打蛇隨棍上,毫不客氣地便將曹家的事兒一股腦地套在了弘晴的身上,話說得感激涕零至極,愣是沒給弘晴留下推辭的藉口。

“曹大人不必如此,但凡本貝勒能做的,自當做了去,且請坐下說話好了。”

儘管早知道曹寅不好對付,可真被其這般滾刀肉似地套了上來,弘晴心裡頭還是不禁微有些不爽,當然了,不爽歸不爽,該辦的事兒卻還是得辦,也就只能是苦笑着搖了搖頭,好說歹說地先將曹寅安撫在了座位上。

“請小王爺吩咐,下官無有不從者。”

曹寅顯然很擅長趁熱打鐵,人方纔坐下,便已是一欠身,緊趕着便追問起了具體章程來。

“那好,本貝勒也就不矯情了,唔,在此之前,本貝勒還有一問題要問,不知曹家今、明兩年能拿得出多少的銀子來還虧空?”

弘晴雖並不因曹寅的悲情牌而動,可也沒打算再多賣啥關子,很是爽快地便應承了援手之事,但並未直接說出解決之道,而是先行問了個極爲敏感的問題。

“這……”

一聽弘晴如此問法,曹寅不禁便有些遲疑了,在搞不清弘晴的真實用意前,他實是不想先給出甚承諾來,怕的便是落入弘晴的算計之中。

“曹家虧欠近六十萬兩之巨,若是一無表示,就算皇瑪法不介意,卻也架不住言官們的彈劾,此一條,還請曹大人謹記,唔,這麼說罷,若是曹家能在今、明兩年有所表示,後頭的虧欠麼,本貝勒倒是可設法周全一二的。”

對於曹寅的心思,弘晴自是心中有數,但並未在意,輕笑了一聲,無甚隱瞞地便給出了個承諾。

“小王爺明鑑,非是下官推諉,實是家業有限,此一兩年內,大體上能整出個五萬餘兩的銀子,再要多,家計恐難爲繼也,還請小王爺成全。”

曹寅雖是不敢小覷弘晴,可說到信任麼,顯然也不是很深,哪怕弘晴說得天花亂墜,他也不願將話說實了,這便帶着明顯試探意味地應答了一句道。

兩年五萬兩?嘿,打發叫花子啊,這老東西還真是油滑得緊!

一聽曹寅這般說法,弘晴心中的不滿可就不免涌了起來,不爲別的,只因弘晴早讓人調查過曹家的產業了的——儘管曹家確實還不起那近六十萬兩的銀子,可擠一擠,拿出個十幾萬兩還是沒多大問題的,真要抄了曹家的底,三十幾萬兩也是有的,足可見曹寅所言的兩年五萬兩銀子純屬糊弄人的說法罷了。

“曹大人既是沒有誠意,那就算本貝勒此來多事了,告辭!”

弘晴實在是不耐跟曹寅討價還價個沒完,這便起了身,作勢要走人了事。

“小王爺且慢,下官願拿出十萬兩銀子來,還請小王爺給下官留條活路,下官感激不盡!”

這一見弘晴要走,曹寅可就急了,他雖不甚懼怕三爺父子的秉公辦理,可卻不能不爲身後事考慮,自不敢真讓弘晴就這麼走了,忙不迭地站了起來,一個大步攔在了弘晴的身前,神情惶急地哀求了一句道。

“十萬兩麼?唔,那倒也勉強夠了,那就這麼簽了也罷。”

十萬兩已經不是個小數目了,縱使曹家豪富,要在兩年裡拿出這麼許多,也得傷筋動骨上一番,差不多已可算是曹寅的底限了,弘晴自是不好催逼過甚,畢竟下頭的戲碼還得曹寅來配合着往下演了去,真將曹寅惹急了也不是啥好事來着。

“啊,這,這,呵呵,小王爺,請恕下官冒昧,那後續之手尾又當如何個應對法,還請小王爺明示。”

曹寅擠出這十萬兩銀子已是到了心理的極限,當真肉疼得緊,在沒搞清弘晴後頭如何謀算之前,又怎肯就這麼被弘晴牽着鼻子走,這便豁出臉皮不要地追問了起來。

“曹大人莫急,此事辦來並不算難,只是卻須得曹大人略受些委屈,不知曹大人可肯爲否?”

曹寅急,弘晴卻是不急,慢條斯理地開始提條件了。

“這……,還請小王爺明言,下官也好有個商榷處。”

曹寅雖是心急着要擺脫虧空的壓力,可要他付出太過巨大的代價麼,卻也不是其之所願,此際一見弘晴在那兒賣關子,心中當真不滿得很,但卻不敢表露出來,也就只能是低聲下氣地與弘晴打着商量。

“此事不難,當……,曹大人可願爲否?”

弘晴微微一笑,也沒再多費話,貼到曹寅的耳邊,細細地叮嚀了起來,直聽得曹寅目瞪口呆不已。

“那好,既蒙小王爺不棄,下官從命便是了!”

曹寅臉色變幻了良久,心中反覆地權衡着利弊,可到了末了,還是卻不過鉅額虧空的壓力,一咬牙,硬着頭皮答應了弘晴的提議。

“好,曹大人爽快,那就請將此合約簽了,本貝勒也好調度一二,曹大人,請!”

一聽曹寅答應了下來,弘晴可就樂了,也沒多耽擱,一抖手,從寬大的衣袖裡取出了份早就擬好的合約,遞到了曹寅的面前。

“好,那就這麼定了,一切便拜託小王爺多多幫襯!”

事到臨頭,曹寅雖有着猶豫之心,可到了底兒還是咬牙將合約簽押了一番,雙手捧着,遞交到了弘晴的面前。

第871章 絕對權威(二)第1008章 一摁到底(二)第1132章 天鵝的輓歌(三)第500章 預料之中的阻擊(二)第897章 聽個響便好(一)第771章 不好吃的年夜飯(二)第746章 溫達的囑託(二)第389章 軒然大波(三)第161章 先殺一隻雞(三)第510章 理不辨不明(二)第1072章 作繭自縛(二)第21章 不歡而散(上)第124章 先禮後兵(二)第855章 槍打出頭鳥(一)第827章 隱憂重重(一)第534章 承諾如金(三)第389章 軒然大波(三)第241章 不見兔子不撒鷹(三)第79章 謀算與反謀算(一)第408章 竹籃子打水一場空(五)第767章 幫理不幫親(二)第597章 值與不值(四)第693章 秋風掃落葉(一)第626章 欲取先與(三)第1078章 君臨天下(二)第184章 潰口合攏第1071章 作繭自縛(一)第394章 老爺子的板子(四)第947章 《中俄伊犁條約》(五)第484章 大戰之序章第332章 雙孫競獵(二)第976章 強勢反彈(三)第647章 彈章 如潮(二)第583章 反守爲攻(二)第459章 東征閱兵式第385章 當庭激辯(一)第888章 屈尊降貴(五)第851章 相忍爲國(一)第383章 各磨各的刀(一)第70章 初次過招(二)第732章 天要黑了(一)第1135章 關門行動(三)第358章 都在感慨(三)第630章 該來的終歸會來(二)第194章 磨刀霍霍(一)第345章 聖心有懼(一)第447章 燙手的山芋(三)第432章 爭與不爭(一)第133章 四爺獻策第718章 親情與公義(一)第453章 本分第671章 倒黴催的趙鳳詔(二)第1035章 先發制人(一)第835章 窮極思變(四)第897章 聽個響便好(一)第935章 酣戰格登山(四)第42章 還真就來了第1057章 沸反盈天(七)第865章 年夜飯之亂象(二)第69章 初次過招(一)第325章 彼此算計(二)第304章 第一次碰撞(一)第1009章 一摁到底(一)第849章 不速之客第275章 線索(二)第835章 窮極思變(四)第1042章 死頂到底(二)第1085章 意料之中的阻力(一)第16章 借嘴一用(一)第690章 算與反算(二)第778章 好事壞事(四)第342章 接連廢黜(四)第847章 混沌格局(二)第171章 再勝一場第658章 黃雀與獵人(三)第829章 隱憂重重(三)第416章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一)第280章 不齊的人心(四)第671章 倒黴催的趙鳳詔(二)第683章 夜宴驚魂(四)第833章 窮極思變(二)第1003章 息事寧人(四)第953章 步步緊逼(二)第701章 謀定而動(二)第1001章 息事寧人(二)第914章 以強硬對強硬(三)第917章 戰前部署(二)第358章 都在感慨(三)第129章 閉門羹(二)第141章 廣州來人第108章 搶班奪權第866章 年夜飯之亂象(三)第639章 兩條路第263章 第二百六十三故人(二)第936章 酣戰格登山(五)第59章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第1111章 整風運動(三)第75章 揚眉劍出鞘(二)第436章 必爭之議(三)第211章 波瀾再起(一)
第871章 絕對權威(二)第1008章 一摁到底(二)第1132章 天鵝的輓歌(三)第500章 預料之中的阻擊(二)第897章 聽個響便好(一)第771章 不好吃的年夜飯(二)第746章 溫達的囑託(二)第389章 軒然大波(三)第161章 先殺一隻雞(三)第510章 理不辨不明(二)第1072章 作繭自縛(二)第21章 不歡而散(上)第124章 先禮後兵(二)第855章 槍打出頭鳥(一)第827章 隱憂重重(一)第534章 承諾如金(三)第389章 軒然大波(三)第241章 不見兔子不撒鷹(三)第79章 謀算與反謀算(一)第408章 竹籃子打水一場空(五)第767章 幫理不幫親(二)第597章 值與不值(四)第693章 秋風掃落葉(一)第626章 欲取先與(三)第1078章 君臨天下(二)第184章 潰口合攏第1071章 作繭自縛(一)第394章 老爺子的板子(四)第947章 《中俄伊犁條約》(五)第484章 大戰之序章第332章 雙孫競獵(二)第976章 強勢反彈(三)第647章 彈章 如潮(二)第583章 反守爲攻(二)第459章 東征閱兵式第385章 當庭激辯(一)第888章 屈尊降貴(五)第851章 相忍爲國(一)第383章 各磨各的刀(一)第70章 初次過招(二)第732章 天要黑了(一)第1135章 關門行動(三)第358章 都在感慨(三)第630章 該來的終歸會來(二)第194章 磨刀霍霍(一)第345章 聖心有懼(一)第447章 燙手的山芋(三)第432章 爭與不爭(一)第133章 四爺獻策第718章 親情與公義(一)第453章 本分第671章 倒黴催的趙鳳詔(二)第1035章 先發制人(一)第835章 窮極思變(四)第897章 聽個響便好(一)第935章 酣戰格登山(四)第42章 還真就來了第1057章 沸反盈天(七)第865章 年夜飯之亂象(二)第69章 初次過招(一)第325章 彼此算計(二)第304章 第一次碰撞(一)第1009章 一摁到底(一)第849章 不速之客第275章 線索(二)第835章 窮極思變(四)第1042章 死頂到底(二)第1085章 意料之中的阻力(一)第16章 借嘴一用(一)第690章 算與反算(二)第778章 好事壞事(四)第342章 接連廢黜(四)第847章 混沌格局(二)第171章 再勝一場第658章 黃雀與獵人(三)第829章 隱憂重重(三)第416章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一)第280章 不齊的人心(四)第671章 倒黴催的趙鳳詔(二)第683章 夜宴驚魂(四)第833章 窮極思變(二)第1003章 息事寧人(四)第953章 步步緊逼(二)第701章 謀定而動(二)第1001章 息事寧人(二)第914章 以強硬對強硬(三)第917章 戰前部署(二)第358章 都在感慨(三)第129章 閉門羹(二)第141章 廣州來人第108章 搶班奪權第866章 年夜飯之亂象(三)第639章 兩條路第263章 第二百六十三故人(二)第936章 酣戰格登山(五)第59章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第1111章 整風運動(三)第75章 揚眉劍出鞘(二)第436章 必爭之議(三)第211章 波瀾再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