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當庭激辯(一)

康熙四十八年一月十二日,老爺子急詔抵京,準了太子之所奏,以齊世武爲主審,大理寺少卿奎傑、左副都御史陳軒望爲副主審,對帝陵一案進行徹查,太子接詔之後,行動極快,壓根兒就不曾與諸大學士以及衆管部阿哥協商,直截了當地便下了諭令,着齊世武等人即刻審明帝陵一案之真相。

康熙四十八年一月十六日,也即老爺子詔書抵京的第四日,齊世武便已聯名奎傑、陳軒望一併上了本章,言明案情已徹底釐清,此案之起因乃是東陵守備營瞿無鋒因私怨,欲構陷上司,特設圈套,以重利引誘秦鳳梧等諸般人等,在帝陵地宮中做手腳,以致釀成此驚天之巨案,其心叵測,其行當誅九族,其餘涉案諸人也在抄滅三族之列,至於春暉等督造官吏麼,也沒能落得個好,盡皆以瀆職之罪名發落,或貶或罰,不一而足。

齊世武等人的本章一上,朝堂上下皆爲之譁然一片,彈章如雲般地飛進了東宮,而太子卻全都留中不發,不予置理,竟是打算將帝陵一案從快結了案,其諭令一下,登時便惹來了一場軒然大波——三爺、八爺等一衆管部阿哥以及兩百餘朝臣聯袂到宮前請見,要求對此案詳加複查,其勢浩大,太子已是無法作勢不理,無奈之下,只得召在京之從一品大臣齊聚毓慶宮以商議行止。

“臣等叩見太子殿下!”

一衆官員們雖大多是來興師問罪的,可該有的禮數卻是沒人敢含糊了去,這纔剛行進了大殿,立馬就見太子正滿臉陰霾之色地高坐上首大位,諸般人等自不敢怠慢了去,紛紛疾步搶到了殿中,齊齊大禮參拜不迭。

“免了。”

此番大議並非出自太子的本意,完全就是被羣臣們所迫,心下里自是不爽得很,哪怕一衆朝臣們行禮皆恭,可太子卻始終冷着臉,故意延遲了好一陣子之後,方纔陰測測地叫了起。

“臣等謝太子殿下隆恩。”

太子這等小肚雞腸的表現一出,大多數朝臣們的心中難免都是腹誹不已,可這當口上,卻也沒誰敢失了禮數的,也就只能是照着朝規謝了恩,而後各自起了身,按品階高低分兩旁而立,恭候着太子之訓示。

“說罷,爾等到底要鬧個甚,嗯?”

太子從來都不是個寬仁之人,也向無寬容之心,此番儘管被逼着召集羣臣議事,可自忖監國大權在握,又有着老爺子在背後的強力支持,並不將勢大的羣臣之抗議放在心中,一上來便是強勢無比的喝問,顯然是打算來個先聲奪人了的。

“太子哥哥此言差矣,所謂不平則鳴,東陵一案真相早明,卻叫一幫庸官審成了眼下這般模樣,箇中必有蹊蹺,若不追究一衆主審之罪責,豈可服天下人之心,臣弟第一個不服!”

太子倒是擺出了威嚴的姿態,可惜這會兒可不是他剛監國之時分了,早已起了心要掀翻其之“”的一衆阿哥們又豈會吃他那一套,這不,太子冷哼之聲方落,十爺已是率先站了出來,殊無半分敬意地便當庭頂撞了一句道。

“十弟這話說得好,三司會審乃國之重典,豈能讓城狐社鼠之輩猖獗如是,齊世武身爲刑部尚書,竟公然行不法之事,妄圖掩耳盜鈴,真當天下人都是瞎子不成?臣弟以爲箇中必有貪贓玩法之勾當,不徹查到底,何以明律法之森嚴!”

九爺與十爺一下焦不離孟,十爺既是已出頭當了急先鋒,九爺自是不甘落後,同樣從旁閃出,慷慨激昂地高聲呼應了一把。

“太子殿下,臣以爲九爺、十爺所言甚是,此案若不徹查到底,何以張揚公義,義之不行,何以安天下,爲社稷萬全故,臣提議全面複覈此案,以明正典!”

九爺話音剛落,左都御史納蘭揆敘也跟着站將出來,義正辭嚴地表了態。

“臣附議!”

“臣亦附議!”

……

隨着納蘭揆敘這麼一出面,黨附八爺的禮部尚書赫申等一衆朝堂大員們也都紛紛出面聲援,議事方纔開了個頭,輿論已是呈一邊倒之架勢,太子原本就陰得難看的臉色頓時便黑得有若鍋底一般,將將便已到了大發作的邊緣。

“齊世武!”

太子怒歸怒,但卻絕不願在此際爆發出來,沒旁的,他雖是監國太子,可畢竟不是皇帝,這當口上如是暴跳如雷地大發作上一場,壓根兒就於事無補,別說一衆阿哥們不會吃他那一套,便是朝臣們也未見得便會任由其恣意行事,真若是跟羣臣們當庭爭執將起來,他的臉面怕是丟定了的,正因爲此,太子也只能是含怒點了齊世武的名。

“老臣在!”

齊世武渾然就沒料到一場三司會審會惹來如此大的風波,先前見諸般臣工如此羣情激奮,他的心自不免有些發虛,可真要說怕麼,卻也未必,一者是自忖有着太子的強力支持,二來麼,也是自以爲安排巧妙,並不虞羣臣們“雞蛋裡挑骨頭”,此際聽得太子點了名,自是無懼地站了出來,昂然應了諾。

“諸般臣工對爾主審之東陵案頗有疑義,爾且說說看,內裡可有甚不對處麼,嗯?”

太子自己不好出面跟衆朝臣們爭執不休,也就只能是將此重任交給了齊世武這個心腹手下,指望着其能舌戰羣儒,就此扳回局面。

“回太子殿下的話,老臣自受命巡視東陵起,便即全程經歷了諸般事宜,斷無不明之處,老臣依法審案,諸般證據皆確鑿無疑,案件審理並無絲毫差錯之可能!”

太子話音剛落,齊世武已是極有底氣地亢聲應答了一句,言語裡滿是自信之意味。

“嗯,齊尚書這話,本宮信得過。”

一聽齊世武這般說法,太子自是滿意得很,也不管下頭十爺等人臉色有多難看,自顧自地便嘉許了齊世武一句道。

“謝太子殿下信重,老臣不過依律行事也,實當不得此等褒獎。”

太子言語間便有着蓋棺定論之意味,齊世武自是樂得配合上一把,君臣倆當衆便演起了雙簧,當真視諸般臣工於無物。

“齊世武,爾安敢妖言惑衆,明明徇私枉法,還敢一派公正坦然之架勢,莫非真欺天下蒼生無眼麼?”

眼瞅着齊世武與太子在那兒一唱一和地演個不亦樂乎,十爺可就看不下去了,面色一板,毫不客氣地便怒叱了其一句道。

“敦郡王何出此言?下官不明,倒要討教一二,且不知下官錯在何處?又何曾枉過法?”

齊世武對八爺或許頗有忌憚,可對向來粗鄙少文的十爺卻是並不放在眼中,加之自忖諸事早已安排停當,不單不服軟,反倒是昂然地發出了一連串的反問。

“你……”

十爺素來性子糙,被齊世武這麼一挑釁,當即便怒了,雙眼一瞪,兇光閃爍地便要破口大罵將起來。

“齊大人如此自信,想來是不怕複覈的罷,那好啊,就查上一回又能如何哉?”

這一見老十要發飆,九爺可就有些吃不住勁了,沒旁的,真要是老十與齊世武這麼一吵將起來,太子可就有了借題發揮的機會,只消假作憤怒狀地走了人,此番議事豈不就得付諸流水,後頭再想起波瀾,怕是還得再花費不少的心血與功夫,正因爲此,九爺自然不能坐視不理,不待十爺罵人的話說將出來,他已是陰測測地從旁打岔了一句道。

“九阿哥此言差矣,下官主審此案乃是受陛下之皇命而爲之,無聖意,任何人都不得強行干涉,若不然,便是欺君之大罪,此乃朝綱,九阿哥不會不懂罷?若真有疑義,且請指出,下官自會有所解釋。”

齊世武既是受太子重託,要上演一場舌戰羣儒的大戲,自是不可能輕易便被九爺拿住了話頭,但見其虛晃了一槍,便已是輕輕巧巧地化解了九爺的提議。

“好,甚好,能有齊大人這話便好,至於說疑義麼,本王自是有的,然,本王到底不是親歷者,縱使指出,想來你齊大人也是不服的,可晴貝勒卻是東陵查案之正使,由其來說,齊大人想來就不會有異議了罷,嗯?”

九爺精明得很,這一見朝議已是多時,而三爺那頭還兀自按兵不動,自是不肯再任由三爺一方逍遙了去,這便打了個哈哈,毫無客氣可言地將弘晴擡了出來。

“……”

一聽九爺如此說法,齊世武心中立馬狂打了個突,竟不敢就此接招,而是將視線投到了默立於隊列之中的弘晴身上,他這一舉動一出,滿殿人等的目光自也就全都跟着轉向了弘晴,無言中,一股龐大的壓力已是如山般地向弘晴壓了過去。

嘿,這就要開始了,那就來罷!

若是換了個人,被如此多的權貴們死盯着,不防之下,就算不大驚失色,也一準頗感頭皮發麻的,可弘晴倒要,渾然不爲所動,僅僅只是靜靜地站在那兒,宛若無事人一般,當然了,心裡頭還是不免有些微微的緊張與期盼……

第947章 《中俄伊犁條約》(五)第626章 欲取先與(三)第858章 槍打出頭鳥(四)第981章 各敲各的鑼(二)第612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四)第276章 勒緊絞索第186章 京師風雲亂(二)第644章 最後的機會(一)第1054章 沸反盈天(四)第1009章 一摁到底(一)第748章 來者未必都是客(二)第898章 聽個響便好(二)第1067章 一語點醒(一)第684章 夜宴驚魂(五)第770章 不好吃的年夜飯(一)第165章 我其實很好說話的第613章 御前爭婚(一)第463章 激戰大阪灣(一)第536章 雙塔寺遇險(一)第486章 烽火連天(二)第242章 不見兔子不撒鷹(四)第462章 大阪灣門戶之戰(二)第194章 磨刀霍霍(一)第104章 新官上任第二把火第174章 巨石建功第483章 德川吉宗的應變第956章 步步領先(二)第956章 步步領先(二)第266章 嚴查令(一)第261章 不給面子第199章 不安的夜第741章 峰迴路轉(四)第622章 指東打西(三)第531章 誰比誰更狠(四)第80章 謀算與反謀算(二)第505章 仁與利(三)第17章 借嘴一用(二)第708章 虛虛實實(四)第1064章 葡萄牙人的小心思(一)第596章 值與不值(三)第1076章 陪朕走一程第549章 巍巍太行(五)第45章 有對手纔是好事第741章 峰迴路轉(四)第790章 收官之佈局(三)第210章 再訪皇華驛(二)第496章 嵐山伏擊戰(四)第569章 喧囂的朝局(二)第92章 以退謀進(二)第1098章 革新科舉(三)第942章 誠德帝的小心思(二)第752章 老十三破局第132章 收服戴梓(二)第319章 八旗聯席會議(二)第838章 朝議起風波(二)第80章 謀算與反謀算(二)第959章 何去何從(二)第1053章 沸反盈天(三)第491章 最後的瘋狂(三)第279章 不齊的人心(三)第902章 烽火處處(四)第1057章 沸反盈天(七)第855章 槍打出頭鳥(一)第841章 各出妙手(二)第60章 有人要頭疼了(一)第451章 炸開鍋了(三)第71章 河槽衙門的怠慢第766章 幫理不幫親(一)第832章 窮極思變(一)第539章 揮灑自如(一)第136章 天安門前的請願第850章 又一個扯後腿的第703章 煽風點火(二)第667章 不好管的閒事(四)第955章 步步領先(一)第566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三)第236章 四爺碰壁(一)第1121章 沸騰的大洋(一)第208章 繞不過去的坎(三)第228章 各懷心機(一)第516章 啓動推廣計劃(一)第1159章 一網打盡(二)第574章 刑部 風雲起(三)第535章 承諾如金(四)第240章 不見兔子不撒鷹(二)第672章 倒黴催的趙鳳詔(三)第38章 強爲人師第133章 四爺獻策第1072章 作繭自縛(二)第116章 都在算計着(二)第795章 風雲跌宕(三)第382章 層層剝皮(三)第29章 國公府奇遇(二)第961章 何去何從(四)第898章 聽個響便好(二)第366章 老十四的小算盤第853章 傲慢與偏見(一)第790章 收官之佈局(三)第332章 雙孫競獵(二)第444章 雙雄相爭(二)
第947章 《中俄伊犁條約》(五)第626章 欲取先與(三)第858章 槍打出頭鳥(四)第981章 各敲各的鑼(二)第612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四)第276章 勒緊絞索第186章 京師風雲亂(二)第644章 最後的機會(一)第1054章 沸反盈天(四)第1009章 一摁到底(一)第748章 來者未必都是客(二)第898章 聽個響便好(二)第1067章 一語點醒(一)第684章 夜宴驚魂(五)第770章 不好吃的年夜飯(一)第165章 我其實很好說話的第613章 御前爭婚(一)第463章 激戰大阪灣(一)第536章 雙塔寺遇險(一)第486章 烽火連天(二)第242章 不見兔子不撒鷹(四)第462章 大阪灣門戶之戰(二)第194章 磨刀霍霍(一)第104章 新官上任第二把火第174章 巨石建功第483章 德川吉宗的應變第956章 步步領先(二)第956章 步步領先(二)第266章 嚴查令(一)第261章 不給面子第199章 不安的夜第741章 峰迴路轉(四)第622章 指東打西(三)第531章 誰比誰更狠(四)第80章 謀算與反謀算(二)第505章 仁與利(三)第17章 借嘴一用(二)第708章 虛虛實實(四)第1064章 葡萄牙人的小心思(一)第596章 值與不值(三)第1076章 陪朕走一程第549章 巍巍太行(五)第45章 有對手纔是好事第741章 峰迴路轉(四)第790章 收官之佈局(三)第210章 再訪皇華驛(二)第496章 嵐山伏擊戰(四)第569章 喧囂的朝局(二)第92章 以退謀進(二)第1098章 革新科舉(三)第942章 誠德帝的小心思(二)第752章 老十三破局第132章 收服戴梓(二)第319章 八旗聯席會議(二)第838章 朝議起風波(二)第80章 謀算與反謀算(二)第959章 何去何從(二)第1053章 沸反盈天(三)第491章 最後的瘋狂(三)第279章 不齊的人心(三)第902章 烽火處處(四)第1057章 沸反盈天(七)第855章 槍打出頭鳥(一)第841章 各出妙手(二)第60章 有人要頭疼了(一)第451章 炸開鍋了(三)第71章 河槽衙門的怠慢第766章 幫理不幫親(一)第832章 窮極思變(一)第539章 揮灑自如(一)第136章 天安門前的請願第850章 又一個扯後腿的第703章 煽風點火(二)第667章 不好管的閒事(四)第955章 步步領先(一)第566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三)第236章 四爺碰壁(一)第1121章 沸騰的大洋(一)第208章 繞不過去的坎(三)第228章 各懷心機(一)第516章 啓動推廣計劃(一)第1159章 一網打盡(二)第574章 刑部 風雲起(三)第535章 承諾如金(四)第240章 不見兔子不撒鷹(二)第672章 倒黴催的趙鳳詔(三)第38章 強爲人師第133章 四爺獻策第1072章 作繭自縛(二)第116章 都在算計着(二)第795章 風雲跌宕(三)第382章 層層剝皮(三)第29章 國公府奇遇(二)第961章 何去何從(四)第898章 聽個響便好(二)第366章 老十四的小算盤第853章 傲慢與偏見(一)第790章 收官之佈局(三)第332章 雙孫競獵(二)第444章 雙雄相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