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誰比誰更狠(一)

越是緊張的局勢,時間便過得越快,這不,幾乎就是一眨眼的功夫而已,十日之期限已是過去了一半,而中央銀行那頭卻是半點動靜全無,反倒是一條聳人聽聞的小道消息卻是不脛而走了——滿京師都在傳言此番金融風暴之所以會發生,與弘晴在暗中作祟不無關係,更有甚者,山西道監察御史盧柳鳴悍然上本彈劾弘晴恣意妄爲,唆使諸多商號同時提款,以致引起此番擠兌浪潮,乃因私怨而誤國事,實罪不容恕!

盧柳鳴,監察院新進監察御史,康熙四十二年進士出身,在地方上歷練了十年,當過一任知縣以及一任知府,今春方纔調入監察院任事,爲人有些孤僻,與同僚們交往都不多,誰也不清楚他的政治傾向究竟如何,這麼突然一本上參,還有着石破天驚之效果,當然了,盧柳鳴乃是監察御史,主管的又是山西一道,聞風上參乃是他的權力,甭管旁人怎麼看,都不能說盧柳鳴此舉不合法。

不管盧柳鳴上此本章的目的何在,無論其是想一鳴驚人也好,還是受人指使而爲也罷,造成的影響顯然是巨大的,這不,隨着其本章內容傳揚了開去,跟風上本者衆,內裡大多是八爺一系的官員,所言自然不似盧柳鳴那般直接,大體上都是遮遮掩掩的暗示而已,可有一條卻是相同的,那便是請求老爺子下詔徹查此事,以安萬民。

“爾給朕一個解釋,‘日升錢莊’之擠兌風波緣何而起,嗯?”

區區一個盧柳鳴,老爺子可以不放在心上,可隨着阿靈阿等一衆八爺心腹們也都跟着上了本,老爺子卻是不能不加理睬了,一道口諭便將尚在度婚假的弘晴召到了養心殿中,不等弘晴禮畢,劈頭蓋臉地便呵斥了一句道。

“回皇瑪法的話,孫兒嘗聽阿瑪提起過此事,據說是因‘日升錢莊’準備金不足,以致無法應對驟然之需,從而導致擠兌之風潮大起,至於具體情形如何,孫兒並不詳知。”

老爺子這話問得極寒,大殿裡的衆人全都不禁爲之心驚不已,可弘晴倒好,卻是渾然不以爲意,從容不迫地便解說了一番。

“真是如此麼,嗯?”

這一聽弘晴推脫得如此乾淨,老爺子眼神裡的寒光自不免更盛了幾分,不過麼,倒也沒就此發作出來,而是聲線陰冷地追問道。

“回皇瑪法的話,孫兒所言句句是實。”

這一見老爺子似乎有着雷霆大發之跡象,三爺的臉色瞬間便已是煞白一片,攏在袖子裡的雙手也已是情不自禁地哆嗦了起來,然則弘晴卻依舊沉穩得很,應對間絲毫不見半點的慌張之色。

“是麼?盧柳鳴!”

老爺子臉色陰沉地盯着弘晴看了好一陣子之後,這才陰冷地吭了一聲,不過麼,還是不曾有所發作,僅僅只是寒着聲地點了盧柳鳴的名。

“微臣在!”

聽得老爺子點了名,盧柳鳴的心中立馬便滾過了一陣激動,沒旁的,就他一個小小的監察御史,本來是沒資格參與到這等高規格的養心殿議事中來的,別說參與了,就算旁聽的資格都欠奉,而今,他不單來了,還將在其中發揮關鍵性的作用,這就已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接下來只要能當場駁倒弘晴,輝煌的前程自當唾手可得,一念及此,盧柳鳴全身的血液都就此沸騰了起來,好在心中還有着一絲的清醒,未曾忘了禮數,但見其幾個大步便從隊尾處竄了出來,疾步搶到了御前,一頭跪倒在地,語帶顫音地應了一聲。

“爾不是要彈劾仁郡王麼,朕將人宣來了,爾有甚要說的,且就說好了。”

老爺子瞥了盧柳鳴一眼,卻並未叫起,僅僅只是寒聲吩咐了一句道。

“是,微臣遵旨!”

老爺子沒叫起,本身就代表着一種態度,那便是對盧柳鳴妄自彈劾弘晴的作法不甚滿意,這一點,在場的衆人都能看得通透,唯有盧柳鳴是個例外,沒旁的,只因他不過就是一新晉御史罷了,除了大朝之外,難有近天顏的機會,自是無法體悟到聖心之所在,所謂無知者無畏便是如此。

“臣,山西道監察御史盧柳鳴有本上參,臣欲彈劾仁郡王爲一己之私怨,公然挑唆諸多商號行擠兌事宜,導致‘日升錢莊’慘遭擠兌,因之引發舉國之災,據查,在擠兌浪潮發生前一日,仁郡王所擁有之‘麒麟商號’太原分號就曾巧立名目從‘日升錢莊’調走二十萬兩現銀,次日,又挑唆程記商號’掌櫃程純貢、‘寧成商號’掌櫃萬德山等一干商號聯手而動,從‘日升錢莊’調走現銀二十九萬八千餘兩,以致‘日升錢莊’現銀不足,無法應對正常之匯兌,從而引發此番席捲全國之風波,諸般跡象皆可明證此事與仁郡王有着不可推卸之干係,所造成之損失無以計數,其罪不小,當徹查!”

盧柳鳴此番之所以跳出來彈劾弘晴,雖是有人在背後主使之故,可也不乏他自己想要憑此一鳴驚人之想法,或許後者的成分還要更高一些,正因爲此,盧柳鳴壓根兒就沒注意到老爺子眼神裡那幾乎難以看得清的厭惡之光芒,自以爲是地認定自個兒表演的機會來了,謝了恩之後,便已是長篇大論地彈劾了弘晴一番。

“晴兒,爾可有甚要說的麼,嗯?”

老爺子固然對盧柳鳴無甚好感,但卻絕不會因個人好惡而耽誤了正事,畢竟此番擠兌風潮來勢太過迅猛與蹊蹺,影響也着實是太惡劣了些,不將內裡的蹊蹺搞清,老爺子又豈能安心得下,道理麼,很簡單,倘若這等擠兌風潮隨時都有可能被人掀動,那大清的社稷又豈能安穩得住,正因爲此,老爺子此番纔會狠厲地訓斥了李光地與弘曆,強令中央銀行必須在十日內平息此番風波,也是出自同樣的考慮,老爺子纔會默許了盧柳鳴對弘晴的彈劾,倒不是真相信弘晴會居心險惡到那般地步,可老爺子卻是相信事情必然與弘晴有關,老爺子想知道的便是弘晴在此事裡究竟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疑人偷斧者,不外如是也。”

盧柳鳴唧唧歪歪地扯了一大通,可弘晴倒好,僅僅只是給出了句簡單至極的評語,語氣雖平淡,內裡卻滿是不屑之意味。

“嗯?”

一聽弘晴這般答法,老爺子的眉頭立馬便是一揚,語氣不善地冷哼了一聲,顯見對弘晴這麼個答案不甚滿意。

“陛下,老臣以爲仁郡王此乃虛言狡辯也,似此禍亂我社稷之惡行,實不可忍,當徹查,以儆效尤!”

老爺子這麼聲冷哼一出,李光地立馬便跳了出來,毫不客氣地便是一頂大帽子狠扣在了弘晴的頭上,大有不將弘晴就此整倒誓不罷休之意味。

嘿,這老梆子還真就跳出來了,來得好,爺今兒個不將你拉下馬來,這事兒就不算完!

李光地這等扣帽子的行徑當着惡毒得很,殿中諸般人等自不免爲之譁然一片,可弘晴卻是並不爲所動,不單不慌,心下里反倒是歡迎得很,沒旁的,弘晴費盡心力安排瞭如此一場大戲,固然是爲了整肅大清之金融秩序,可同樣不乏將李光地與弘曆一併整將下去之用心,換而言之,就算李光地不出頭,弘晴也會設法逼你跳將出來,而今其既是自己要找死,弘晴又豈有不成全其之理,不過麼,弘晴卻並不急於自辯,而是神情坦然地跪着不動,渾然就將李光地的指責當成了犬吠。

“皇阿瑪明鑑,兒臣以爲此事蹊蹺頗多,若不徹查清楚,後患無窮也。”

不等老爺子有所表示,九爺已是從旁站了出來,一派憂國憂民狀地進諫了一句道。

“皇阿瑪,兒臣以爲九哥所慮甚是,爲私怨而妄動無明,乃至誤國者,其行險惡,其心叵測,當誅!”

九爺還只是含糊地暗示弘晴在此金融風暴中有不軌之行爲,而十爺則更進了一步,儘管不曾明說此事就是弘晴所爲,可話裡明擺着便是這麼個意思。

“皇阿瑪明鑑,兒臣以爲安溪老相國此言大有不妥,事情未明之下,擅自加罪於人,實非君子所應爲也!”

這一見弘晴受圍攻,三爺可就穩不住了,但見其牙關一咬,已是大步從旁行了出來,朝着老爺子便是深深一躬,高聲爲弘晴辯解了一句道。

“皇阿瑪,兒臣以爲三哥所言甚是,此事須得慎重清查方可,豈能亂入人以罪!”

“皇阿瑪,仁郡王一向辦事勤勉牢靠,又豈是妄爲之人,此必是有小人構陷,當窮究!”

“皇阿瑪,兒臣以爲李光地如此狂言,實非人臣所應爲也,其心詭異,須得嚴究!”……三爺這麼一站將出來,一向與三爺相善的五爺等人自都不會坐視,自也都跟着出了列,亂紛紛地聲援着,箇中又屬老十六叫得最兇,鬧着要反究李光地的誣陷之大罪,就這麼着,兩撥阿哥彼此對峙之下,大殿裡的氣氛陡然間便緊張了起來……

第19章 波瀾漸起(二)第310章 老爺子的慎重(二)第755章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三)第771章 不好吃的年夜飯(二)第68章 事先部 署第637章 老十四的小算盤(二)第342章 接連廢黜(四)第244章 城下之盟(二)第438章 必爭之議(五)第803章 橫掃京師(五)第111章 從細微處着手(三)第689章 算與反算(一)第251章 迷霧的背後第1103章 股票交易所(二)第554章 餘震連連(三)第708章 虛虛實實(四)第170章 苦戰第16章 借嘴一用(一)第1100章 革新科舉(五)第909章 巧取石堡城(一)第536章 雙塔寺遇險(一)第369章 迷霧重重(二)第941章 誠德帝的小心思(一)第685章 各施密謀(一)第972章 強硬姿態(二)第1章 我來了第448章 燙手的山芋(四)第930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一)第660章 黃雀與獵人(五)第186章 京師風雲亂(二)第608章 等你,直到天荒地老第34章 擺正位置(一)第45章 有對手纔是好事第313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三)第774章 堅決請辭第193章 舊事重提第133章 四爺獻策第900章 烽火處處(二)第290章 弘晴的堅持第943章 《中俄伊犁條約》(一)第733章 天要黑了(二)第442章 南苑演武(二)第1093章 不老實就敲打(一)第482章 血染的大洋(二)第180章 分贓協定(一)第1101章 還得加把火第276章 勒緊絞索第569章 喧囂的朝局(二)第1091章 “尖刀”之分拆(一)第1067章 一語點醒(一)第823章 英雄末路(一)第294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三)第5章 柳暗花明第1028章 風起雲涌(二)第462章 大阪灣門戶之戰(二)第644章 最後的機會(一)第1071章 作繭自縛(一)第633章 該來的終歸會來(五)第124章 先禮後兵(二)第1151章 強取布拉茨克(五)第488章 烽火連天(四)第802章 橫掃京師(四)第475章 橫掃四野第685章 各施密謀(一)第204章 底牌揭開(一)第1033章 潮起潮落(二)第585章 反守爲攻(四)第515章 利益均沾(四)第91章 以退謀進(一)第718章 親情與公義(一)第83章 順水推舟第353章 晴天霹靂(一)第523章 雙姝齊至第319章 八旗聯席會議(二)第840章 各出妙手(一)第101章 打完板子給顆棗第1050章 意想不到的麻煩第434章 必爭之議(一)第788章 收官之佈局(一)第359章 都在感慨(四)第161章 先殺一隻雞(三)第245章 城下之盟(三)第184章 潰口合攏第1109章 整風運動(一)第548章 巍巍太行(四)第1157章 自作孽不可活(四)第781章 氣怒攻心第497章 得勝歸第845章 父子奏對第169章 罵戰戲聖女第957章 步步領先(三)第1091章 “尖刀”之分拆(一)第518章 啓動推廣計劃(三)第659章 黃雀與獵人(四)第2章 老爺子有請第772章 不好吃的年夜飯(三)第285章 收網(二)第369章 迷霧重重(二)第395章 老爺子的板子(五)第1024章 最後通牒(二)
第19章 波瀾漸起(二)第310章 老爺子的慎重(二)第755章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三)第771章 不好吃的年夜飯(二)第68章 事先部 署第637章 老十四的小算盤(二)第342章 接連廢黜(四)第244章 城下之盟(二)第438章 必爭之議(五)第803章 橫掃京師(五)第111章 從細微處着手(三)第689章 算與反算(一)第251章 迷霧的背後第1103章 股票交易所(二)第554章 餘震連連(三)第708章 虛虛實實(四)第170章 苦戰第16章 借嘴一用(一)第1100章 革新科舉(五)第909章 巧取石堡城(一)第536章 雙塔寺遇險(一)第369章 迷霧重重(二)第941章 誠德帝的小心思(一)第685章 各施密謀(一)第972章 強硬姿態(二)第1章 我來了第448章 燙手的山芋(四)第930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一)第660章 黃雀與獵人(五)第186章 京師風雲亂(二)第608章 等你,直到天荒地老第34章 擺正位置(一)第45章 有對手纔是好事第313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三)第774章 堅決請辭第193章 舊事重提第133章 四爺獻策第900章 烽火處處(二)第290章 弘晴的堅持第943章 《中俄伊犁條約》(一)第733章 天要黑了(二)第442章 南苑演武(二)第1093章 不老實就敲打(一)第482章 血染的大洋(二)第180章 分贓協定(一)第1101章 還得加把火第276章 勒緊絞索第569章 喧囂的朝局(二)第1091章 “尖刀”之分拆(一)第1067章 一語點醒(一)第823章 英雄末路(一)第294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三)第5章 柳暗花明第1028章 風起雲涌(二)第462章 大阪灣門戶之戰(二)第644章 最後的機會(一)第1071章 作繭自縛(一)第633章 該來的終歸會來(五)第124章 先禮後兵(二)第1151章 強取布拉茨克(五)第488章 烽火連天(四)第802章 橫掃京師(四)第475章 橫掃四野第685章 各施密謀(一)第204章 底牌揭開(一)第1033章 潮起潮落(二)第585章 反守爲攻(四)第515章 利益均沾(四)第91章 以退謀進(一)第718章 親情與公義(一)第83章 順水推舟第353章 晴天霹靂(一)第523章 雙姝齊至第319章 八旗聯席會議(二)第840章 各出妙手(一)第101章 打完板子給顆棗第1050章 意想不到的麻煩第434章 必爭之議(一)第788章 收官之佈局(一)第359章 都在感慨(四)第161章 先殺一隻雞(三)第245章 城下之盟(三)第184章 潰口合攏第1109章 整風運動(一)第548章 巍巍太行(四)第1157章 自作孽不可活(四)第781章 氣怒攻心第497章 得勝歸第845章 父子奏對第169章 罵戰戲聖女第957章 步步領先(三)第1091章 “尖刀”之分拆(一)第518章 啓動推廣計劃(三)第659章 黃雀與獵人(四)第2章 老爺子有請第772章 不好吃的年夜飯(三)第285章 收網(二)第369章 迷霧重重(二)第395章 老爺子的板子(五)第1024章 最後通牒(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