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 年夜飯之亂象(一)

今冬的雪來得特別的早,方纔不過十一月中旬,西、北各處已是大雪紛飛,冰封萬里,實在不是個適宜征戰的時節,正因爲此,羅布藏丹津突然發動奇襲之下,老牙關守軍措不及防,被羅布藏丹津部下悍將穆託索夜襲得手,破關而入,關上守軍雖拼死血戰,奈何寡不敵衆,守將柯寧戰死當場,除百餘潰兵僥倖逃回河州之外,兩千五百餘精銳全軍盡歿,不久後,羅布藏丹津親率主力十三萬大軍兵發河州,河州知府陳捷率全城軍民奮起抵抗,拼死抵禦羅布藏丹津所部一輪輪的強攻,戰事打得慘烈無比。

河州危機的消息一傳回,剛奉旨率部趕到蘭州的陝西總督延信急得直跳腳,沒旁的,他從陝西臨時調集的兵力不過一萬二千人馬而已,再算上陸續趕到蘭州會合的甘肅各部兵馬,也不到三萬之數,內裡除了西安旗營的五千精銳之外,餘下的都是些戰鬥力不甚強的各府守備營,輜重糧秣更是奇缺,加之大雪封路,就算再想增援河州,也是有心而無力,只能是一邊派出信使往京中報警,一邊全力催促甘、陝各府加緊時間籌備糧秣輜重,做好了一旦河州失守,則全力死守蘭州之打算。

誠德元年十一月十九日,就在延信拼命聚集兵力之際,四川提督李敏行親率川軍兩萬急趕到了蘭州,到了此時,聚集在蘭州一線的清軍已達五萬之多,然,在是否要增援河州一事上,延信與李敏行二將卻是起了紛爭——延信想求穩,認定眼下這等冰天雪地的情形下,利堅守,不利攻城,河州雖危,卻未必便會淪陷,己方大軍輜重糧秣奇缺,不宜輕動,大可一邊整編,一邊等待開春雪化,而後大舉出徵,必可一戰而敗敵,而李敏行則認爲河州不能有失,若不然,甘肅各府皆危,一旦甘肅糜爛,賊軍氣焰必定更是猖獗,於戰不利,堅持要率部前出河州。

兩種戰略構想都有其合理處,很難說是誰對誰錯,偏偏二將又都是固執之輩,誰也說服不了誰,哪怕延信是名義上的西北戰事主持者,論官階也比李敏行要高出一線,只是顧忌到李敏行乃是弘晴的嫡系心腹,卻也不敢以權強壓,雙方爭執了一日之後,最終勉強達成了個折中方案——李敏行率本部兵馬前去增援河州,而延信則留在蘭州,繼續鞏固城防,至於李部的輜重糧秣則由沿途各府提供,一旦河州失守,李部不可戀戰,務必撤回蘭州協防。

川軍自古以來就是天下最吃苦耐勞的部隊之一,縱使大雪封路,卻也攔擋川軍的進軍腳步,一路急趕之下,儘管因天寒地凍而掉隊的凍傷者多達數千人,可李敏行卻全然置之不理,依舊率部向河州急行軍前進,終於誠德元年十二月十一日進抵河州,是時,歷經近月的苦戰,河州城已是危在旦夕,李敏行顧不得己方大軍千里奔襲之疲憊,率部即刻發動了攻擊,血戰竟日,以付出了折損近五千人的代價,擊潰了同樣是疲兵的羅布藏丹津大軍,陣斬萬餘敵,俘獲數千,穩住了河州防線,眼見攻克河州已然無望,羅布藏丹津不得不率部冒雪撤回了青海,至此,甘肅之危已除。

是戰,李部連掉隊帶陣亡的將士多達近萬,就連李敏行本人也身受數創,與羅布藏丹津所部的戰損比其實大體相當,就戰果本身而論,只能說是慘勝,然,從戰略意義來說,卻是個不折不扣的巨大勝利,不止是保住了甘肅大部不受戰火之侵襲,更爲新軍整訓爭取了寶貴的時間,捷報傳至京師,誠德帝爲之大悅,下詔大賞有功將士,並晉封李敏行爲三等侯,蔭一子。

時光荏苒,一轉眼間,已是到了年關,相較於去歲老爺子駕崩前後的緊張,今歲的年關顯然要輕鬆了許多,加之有了河州大捷的消息打底,京師裡的喜慶氣氛當真是濃烈得很,誠德帝雖是深居九重,卻也顯然是被這等樂觀的喜慶氣氛所感染,早早地便下了明詔,說是要在乾清宮行家宴,以示普天同慶之意。

誠德帝要同慶,諸天家子弟們自是都不敢怠慢了去,酉時不到便已是聚集在了宮門外,從四爺到最小的二十三爺胤袐一個不缺,而阿哥們中,除了還在阿哥所裡混着的幾名小阿哥之外,也全都來齊了,相較之下,也就屬弘晴與老十三到得遲,沒旁的,他倆如今可都是一直呆在豐臺大營裡的,雖說一接了旨意便往皇城趕,奈何雪大路難行,叔侄倆縱使都是策馬狂奔,可趕到時,都已是酉時正牌了的。

“陛下口諭,宣,諸位爺及衆阿哥們一體都到乾清宮候駕,欽此!”

請見牌子都是一早就遞進去了的,只是始終沒見內裡有甚反應,一衆人等也沒轍,只能是冒雪在宮門前的廣場上候着,天寒地凍得慌,縱使有着華蓋遮擋,卻難耐寒風刺骨,一衆人等除了剛開始時還有熱情寒暄上一陣子,到了後來,卻是全都麻木了,一個個盡皆在寒風裡哆嗦不已,終於,就在衆人都快熬不住之際,李德全總算是領着兩名小太監匆匆趕了來,一板一眼地宣了誠德帝的口諭。

“臣弟等(兒臣等)領旨謝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如此簡單的一道口諭需要費如此多的時間麼?顯然不致於,毫無疑問,誠德帝之所以遲遲不下旨,就是存心要讓一衆人等都好生感受一下帝王的威嚴,對此,在場的大半人等心中都是有數得很,只是明白歸明白,面對着帝王的權威,就算心中再有氣,那也沒處撒了去,也就只能是老老實實地跪在了雪地裡,照着朝規三呼萬歲不已,謝恩之聲倒是響亮,只是各人心中到底在想些甚,那就只有上天才知曉了的。

“諸位爺都請罷。”

李德全可是個精細人,自是知曉一衆人等在風雪天裡都已是等得滿腹怨氣與怒火了的,這當口上,誰若是敢稍有撩拔,那一準要承受衆人之怒火宣泄,別說他區區一介太監了,就算是那些個軍機大臣們也一準得被整得個死去活來,自不肯在此際多囉唣,也不等衆人起身,丟下句交代,便一溜煙地跑得沒了影子。

“奶奶個熊的,這老閹狗跑得倒是快,孃的,晦氣!”

還別說,李德全就是機敏,這不,他纔敢溜走,十爺已是蹦躂着罵出了聲來,毫無疑問,若是李德全沒走,那可就真要成了十爺宣泄怒火的替罪羊了。

“算了,十弟,跟一走狗計較個甚,走罷,進宮裡暖和去。”

被誠德帝無端端地晾在風雪裡如此之久,九爺同樣是滿腹的牢騷,本也想着拿李德全來作法上一番的,可惜人李德全溜得比泥鰍還快,心中的怒氣自也就沒處發了去,這會兒口中雖是在勸止着十爺,可言語間的怨氣卻是濃得驚人。

呵,老爹的格局還是偏小啊,哪怕穿上了龍袍,還是缺少大氣魄!

九爺、十爺都能看得出誠德帝的故意,似弘晴這等睿智之人,又怎可能會猜不透誠德帝的心思之所在,所不同的是弘晴並未着惱,而是頗多的感慨與不屑,此無他,在弘晴看來,靠整蠱他人來顯示自身的權威,實在是等而下之的手法,毫無半點的可取之處,也就誠德帝那等格局偏小之輩纔會去幹。

“晴哥兒,想啥呢,走罷。”

風雪很大,宮門外的廣場又是個通風之所在,一衆人等自是片刻都不想多呆,胡亂抱怨了幾句之後,便已是一窩蜂地往宮門裡擁了去,倒是十五爺、十六爺沒急着動,齊齊湊到了弘晴的身旁,但見十六爺伸手拍了弘晴一把,大大咧咧地便嚷嚷了一嗓子。

“嗯,進宮罷。”

弘晴笑了笑,絲毫沒介意十六爺的驚擾,一抖大袖子,擡腳便向宮門裡行了去,老十五兄弟倆見狀,也沒再多囉唣,亦步亦趨地便跟在了弘晴的身後,就有若保駕護航的哼哈二將一般。

二十年了,整整二十年過去了,再一次行走在宮中的大道上,弘晴的面色雖平靜一如往常,可心底裡卻是感觸良多,二十年前,他第一次進宮面見老爺子時,走的也是這一條路,而今,彈指間二十年就這麼過去了,期間所發生的無數大事有若過電影一般地在眼前閃動不已,心情激盪不已間,弘晴的雙眼不禁便有些溼潤了起來,一股子莫名的情緒在心間彌散着,說不清是喜、是愁還是憂。

百感交集之下,弘晴的腳步自不免便因此稍緩了些,也稍稍沉重了些,對此,大大咧咧的老十六是一無所覺,可心細如髮的老十五卻是瞧出了些端倪,眼神裡立馬閃過了一絲疑惑,嘴角嚅動了幾下,似有欲言狀,可到了底兒卻還是不曾開口,僅僅只是若有所思地打量着弘晴的背影……

第1099章 革新科舉(四)第293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二)第112章 一舉成擒第638章 反制手段第62章 有人要頭疼了(三)第1150章 強取布拉茨克(四)第322章 從善如流第203章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四)第17章 借嘴一用(二)第843章 各出妙手(四)第318章 八旗聯席會議(一)第830章 先易後難第324章 彼此算計(一)第383章 各磨各的刀(一)第452章 都是酒醉惹的禍第637章 老十四的小算盤(二)第708章 虛虛實實(四)第671章 倒黴催的趙鳳詔(二)第390章 軒然大波(四)第737章 天其實沒黑(三)第551章 落空的圈套(二)第986章 主動的妥協(一)第702章 煽風點火(一)第625章 欲取先與(二)第1074章 絕不寬恕(一)第453章 本分第157章 綢繆帷幄(三)第73章 真相之猜測第332章 雙孫競獵(二)第306章 老爺子的點評第51章 麻煩來了(四)第100章 新官上任第一把火第981章 各敲各的鑼(二)第350章 隔空鬥法(二)第714章 沒魚,蝦也好(二)第1058章 撫平八旗(一)第172章 內奸疑雲(一)第21章 不歡而散(上)第789章 收官之佈局(二)第842章 各出妙手(三)第644章 最後的機會(一)第490章 最後的瘋狂(二)第621章 指東打西(二)第31章 潮平浪不止(一)第805章 橫掃京師(七)第69章 初次過招(一)第1110章 整風運動(二)第398章 一語道破(三)第237章 四爺碰壁(二)第423章 究竟誰坑誰(一)第528章 誰比誰更狠(一)第88章 一舉成擒(二)第450章 炸開鍋了(二)第721章 借力打力(一)第993章 舉重若輕(二)第346章 聖心有懼(二)第195章 磨刀霍霍(二)第367章 公然硬扛第957章 步步領先(三)第709章 大小通吃(一)第354章 晴天霹靂(二)第538章 危機時分第928章 俄羅斯人的好心第206章 繞不過去的坎(一)第402章 宿命難逃(三)第719章 親情與公義(二)第1046章 開誠佈公(一)第205章 底牌揭開(二)第966章 各得其所(五)第885章 屈尊降貴(二)第851章 相忍爲國(一)第1150章 強取布拉茨克(四)第705章 虛虛實實(一)第239章 不見兔子不撒鷹(一)第224章 大鬧刑場(一)第1067章 死間(二)第1089章 選秀風波(二)第834章 窮極思變(三)第68章 事先部 署第818章 思想工作(二)第919章 五道溝會戰(一)第950章 不入流的試探(二)第908章 雷霆一擊(三)第307章 宿命之敵第58章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第314章 句讀之爭(一)第329章 蓄勢待發(一)第140章 力推與力挺(三)第1040章 各退一步(二)第816章 本王有恙(三)第827章 隱憂重重(一)第835章 窮極思變(四)第1053章 沸反盈天(三)第945章 《中俄伊犁條約》(三)第117章 太子的反擊(一)第596章 值與不值(三)第169章 罵戰戲聖女第1章 我來了第711章 大小通吃(三)第331章 雙孫競獵(一)
第1099章 革新科舉(四)第293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二)第112章 一舉成擒第638章 反制手段第62章 有人要頭疼了(三)第1150章 強取布拉茨克(四)第322章 從善如流第203章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四)第17章 借嘴一用(二)第843章 各出妙手(四)第318章 八旗聯席會議(一)第830章 先易後難第324章 彼此算計(一)第383章 各磨各的刀(一)第452章 都是酒醉惹的禍第637章 老十四的小算盤(二)第708章 虛虛實實(四)第671章 倒黴催的趙鳳詔(二)第390章 軒然大波(四)第737章 天其實沒黑(三)第551章 落空的圈套(二)第986章 主動的妥協(一)第702章 煽風點火(一)第625章 欲取先與(二)第1074章 絕不寬恕(一)第453章 本分第157章 綢繆帷幄(三)第73章 真相之猜測第332章 雙孫競獵(二)第306章 老爺子的點評第51章 麻煩來了(四)第100章 新官上任第一把火第981章 各敲各的鑼(二)第350章 隔空鬥法(二)第714章 沒魚,蝦也好(二)第1058章 撫平八旗(一)第172章 內奸疑雲(一)第21章 不歡而散(上)第789章 收官之佈局(二)第842章 各出妙手(三)第644章 最後的機會(一)第490章 最後的瘋狂(二)第621章 指東打西(二)第31章 潮平浪不止(一)第805章 橫掃京師(七)第69章 初次過招(一)第1110章 整風運動(二)第398章 一語道破(三)第237章 四爺碰壁(二)第423章 究竟誰坑誰(一)第528章 誰比誰更狠(一)第88章 一舉成擒(二)第450章 炸開鍋了(二)第721章 借力打力(一)第993章 舉重若輕(二)第346章 聖心有懼(二)第195章 磨刀霍霍(二)第367章 公然硬扛第957章 步步領先(三)第709章 大小通吃(一)第354章 晴天霹靂(二)第538章 危機時分第928章 俄羅斯人的好心第206章 繞不過去的坎(一)第402章 宿命難逃(三)第719章 親情與公義(二)第1046章 開誠佈公(一)第205章 底牌揭開(二)第966章 各得其所(五)第885章 屈尊降貴(二)第851章 相忍爲國(一)第1150章 強取布拉茨克(四)第705章 虛虛實實(一)第239章 不見兔子不撒鷹(一)第224章 大鬧刑場(一)第1067章 死間(二)第1089章 選秀風波(二)第834章 窮極思變(三)第68章 事先部 署第818章 思想工作(二)第919章 五道溝會戰(一)第950章 不入流的試探(二)第908章 雷霆一擊(三)第307章 宿命之敵第58章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第314章 句讀之爭(一)第329章 蓄勢待發(一)第140章 力推與力挺(三)第1040章 各退一步(二)第816章 本王有恙(三)第827章 隱憂重重(一)第835章 窮極思變(四)第1053章 沸反盈天(三)第945章 《中俄伊犁條約》(三)第117章 太子的反擊(一)第596章 值與不值(三)第169章 罵戰戲聖女第1章 我來了第711章 大小通吃(三)第331章 雙孫競獵(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