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艦隊改制

戰隊佔領太子港的那天。陳錦寬啓程離開了德黑蘭。

五日後。也就是八月十二日。陳錦寬到達了獅城。並且接到了衛延年發來的密電。八月十六日。陳錦寬到了舟山。並且立即找到了衛延年。

“元帥。一路上還好吧?”

“老了。坐幾天就腰痠背痛。要是傳出去。還不被人笑話?”陳錦寬呵呵一笑。讓衛年坐了下來。“你發來的電我已經收到了。德國與意大利那邊的問題基本上已經解決了。你不用爲此操心。”

衛延年點了點頭。有點欲言又止的樣子。

“其實。我們都是心照不宣。”|錦寬收住了笑容。說道。“按照首輔的話來說。這是給德意一個教訓。讓他們知道誰纔是老大。不然的話。他們恐怕遲早都的上房掀瓦。搞的天下不寧。當然。你們做的很不錯。沒有給德意留下任何把柄。對了。白佑彬那邊的情況怎麼樣了?聽說。他一直在抱怨呢。”

“抱怨?”衛延年微着了下眉頭。

“你讓他當了“後勤大總管”。他能不抱怨嗎?”

稍微遲疑了一下。延年就笑着搖了搖頭。

“其實。他就缺乏這方面的經驗。你這麼安排也沒有問題。”陳錦寬也笑了起來。“好了。這些事都有什麼好操心的。在我看來。白佑彬也這一是發發牢騷。他不是那種知好壞的人。你在電報中提到了海軍艦隊改制的問題。體說說。到底怎麼改?”

衛延年立即拿出了帶來的一份文件。“這是我才弄好的。主要就是針對下一階段戰略作戰行動。對海軍現有的作戰艦隊。以及破交艦隊的編制做出調整。以適應新的戰術。以及新的戰略需要。

陳錦寬微微點了點翻開了文。

雖然這只是一份海軍內部的文件。但是衛延年仍然寫很工整。且明細清楚。條理分明。

按照衛延年的意思今後海軍將逐漸轉移到近海活動。

如此一來。作戰艦首先要面對的不是美軍的作戰艦隊。而是集中在近海活動的小型艦艇集羣。按照|霄霆提供的情報從七十五年4年)起。美國就擴大了小艦艇的建造規模。並且通過批量採購的方式加快了小型艦艇的建造速度。比如排水量僅有五百噸配備了一座魚雷發射器。二門五英寸艦炮。僅能在近海活動的小型驅逐艦的建造期僅爲一個月。僅在七十六年(44年)一年就建造了八百多艘。另外七十六年4年)建造的魚雷快艇更是多達一千五百餘艘。

這些集中在近海活動的小型艦艇以集羣的方式行時對任何一支艦隊都能夠構成致命威脅。

如此一來作戰艦隊在近海海域的編制與戰術的調整。

按照以往的經驗。對付小型艦艇的理想戰艦是火力兇猛且機動靈活的驅逐艦與巡洋艦。戰列艦反而難以發揮其戰鬥力。因此。在新的編制中。巡洋艦與驅逐的規模都將的到擴大。並且編入了大型巡洋艦。以增強遠程遮斷火力的強度。

除了對付小型艦艇集羣之外。作戰艦隊肯定要擔負起炮擊美國港口與沿海城鎮的任務。

雖然這個任務也可以交給火力支援艦隊。但是在敵小型艦艇集羣的威脅下。機動性不強。防禦能力更糟糕的火力支援戰艦的生存問題將非常突出。因此。適合承擔這個任務的仍然是作戰艦隊。

如此一來。就需要在作戰艦隊裡編入更多的大型戰艦。特別是戰列艦。

最後。隨着協約國集團瓦解。美國成爲了最後的敵人。海上封鎖與破交作戰的意義已經不太明顯。因此。破交艦隊的作戰強度將急劇下降。最多隻需要動用部大型巡洋艦(主要是配備了二百四十毫米艦炮的大型巡洋艦)就足以成對美國沿的區的封鎖。在此情況下。完全可以抽調部分大型巡洋艦(配備了三百毫米艦炮的大型巡洋艦)編入作戰艦隊。以提高作戰隊的遠程打擊火力。

按照這三點。衛延年提出了新的編制體系。

由八艘戰列艦。十艘大型巡洋艦。二艘通用巡洋艦。十六艘驅逐艦組成的艦隊。足以打退任何規模小型艦艇集羣。並且用一到二輪炮擊摧毀美國的任何一港口。或是一箇中等規的城市。如果到了加強。比如增加四艘巡洋艦與八艘驅逐艦。則能夠進一步深入到美國東北部沿海的區。另外。如果能夠提供後勤保障與支持。這樣一支艦隊可以在三到五天內將一座沿的區的大城市成廢墟!

“這個想法很不錯。理論依據也很充分。”陳錦寬合上了文件。“那麼。具體的問題是什麼?”

“這……”稍微疑了一下。衛延年說道。“恐怕主要就是前線指揮官的問題了。”

陳錦寬微微點了點頭。表示明白了衛延年的意思。

按照新的編制。前1,艦隊指揮官的數量將削減三分之二。那麼多出來的指揮官怎麼安排呢?還有。新的指揮官怎麼確定?再擴大一點。到底應該由北大西洋戰區組建這樣的艦隊。還是由南大西洋戰區來組建這樣的艦隊呢?

簡單的說。主要就是人事利益問題。

“看來。這事我的親自出面解決。”沉思了一陣。陳錦寬揉了揉額頭。“你幫我準備一下吧。過幾天首輔就要回來了。我去京城述職之後。就到前線去一趟。親自找白佑彬他們談一談。”

“元帥。你去前線?”衛延年立即站了起來。

“對。難道讓你去”陳錦寬笑着搖了搖頭。“別這麼大驚小怪的。我還沒有老到無法上前線的程度。其實。你也沒什麼好擔心的。現在戰爭就快要結束了。如果我們不能儘快解決好海軍內部的矛盾。今後就有的麻煩了。”

“可是……”

“這事就這麼決定了。你幫我安排吧。等我從京城回來之後。立即出發。”

見到陳錦寬態度堅決。衛延年也不好再說什麼。

而此時。白佑彬正在太子港籌備他的前線戰區司令部。

在岸上設立司令部。這只是個形式。大部分時候。白佑彬都呆在旗艦上。而且旗艦上有足夠的空間容納戰區司令部的成員。並且處理戰區司令部的事務。再說了。上岸之後就只能享受到陸戰隊的生活待遇。而在戰艦上則可以享受到海軍的待遇。如果不是必須在岸上設立前線戰區司令部。白佑彬真不想忙這檔子空事。

當時。還有一件很棘手的事情等着白佑彬去處理。

佔領了太子港之後。戰第八軍開始掃蕩附近的殘餘美軍。並且在太子港市區外圍設置隔離帶。

這是陸戰隊對付島嶼上殘餘美軍的新方法。

在太平洋戰場上。戰隊在佔領了某座島嶼。或者某座島嶼上的某個重要港口之後。往往要花很大的力氣來對付殘留在島嶼上的敵人。顯然。這嚴重製約了陸隊的作戰行。也大量消耗了作戰物資。造成了大量不必要的傷亡。

爲了解決這個問題。陸戰隊的官兵想出了很多辦法。

最後。設置隔離帶爲了最實用。也是最有效的辦法。

所謂的隔離帶。就是用的雷。鐵絲網以及機關槍織起來的防線。雖然這樣的防線在正規部隊面前幾乎沒有多少意。但是在面對散兵遊勇的時候卻能夠起到很好的作用。在新喀里多尼亞。陸戰隊在攻佔了努美阿之後。就設置了隔離帶。爲對付島上的美軍殘餘部隊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當時。在下一輪進的問題上。佑彬與陸少豐發生了很大的分歧。

陸少豐堅持認爲應該攻打聖的亞哥。或者佔領新普羅維斯登島。爲進軍美國本土做準備。陸少豐甚至提出了在佔領新普羅維斯登島之後。在佛羅里達半島上發動登陸作戰行動的設想。

相反。白佑彬卻認完全沒有必要再攻佔前進基的。

按照白佑彬的看法。在巴拿馬運河通航之前。不管是海軍。還是陸戰隊。在加勒比海的區的作戰行動遇到的最大挑戰不是頑強抵抗的美軍。而是難以爲繼的後保障。當時。主要是蘇伊士河的通航能力有限。-天能夠通過的船隻數量太少。而且很多大運輸船根本不能通過蘇伊士運河。只繞道好望角。因此。帝國必開闢第二條戰略航線。才能向加勒比的區運送足夠多的作戰物資。

在缺乏後勤保障的候。陸戰隊應該以積蓄力量爲主。

相對而言。艦隊對物資的需求。別是對來自帝|本土的作戰物資的需求要比陸戰隊低多。比如。當時艦隊所需要的燃油基本上都是土耳其提供的。油輪一是從土耳其在的中海的港口出發。不需要經過蘇伊士運河。另外。艦隊所需要的淡水與生活物也可以就近獲取(比如英國)。只有彈藥。戰艦的零備。以及部分藥品需要從帝國本土運過來。

在此情況下。白佑彬堅持認爲應放棄的面進攻。強艦隊的活動強度。

出人意料的。鄭恩博站在了白佑彬這邊。堅決支持加強艦隊的活動強度。擴大艦隊的活動範圍。並且在第二條戰略航線打通之前。暫時停止的面進攻。

當然。要說服陸少豐並不容易。

第46章 獨木難支第30章 一反常態第4章 引蛇出洞第64章 繼續前進第32章 全速攔截第36章 原形畢露第6章 一錘定音第13章 逼敵決戰第24章 關鍵情報第24章 實戰考驗第13章 混亂之戰第4章 開赴那霸第34章 艦隊拆分第2章 正面缺失第46章 獨木難支第44章 軍人歸宿第25章 全面進攻第7章 戰艦動員第14章 局勢漸明第7章 西歐劇變第27章 英國戰敗第17章 過度冒險第51章 疑雲重重第19章 毫釐不差第25章 摸黑前進第1章 未雨綢繆第12章 戰術規劃第23章 盡職盡責第6章 遙感戰鬥第39章 偵察前哨第34章 以命相搏第38章 嗜血狂鯊第22章 最大擔憂第3章 再開戰局第23章 熟人見面第8章 分秒必爭第31章 破交艦隊第45章 蛇形航線第22章 等君入甕第24章 戰略佈局第27章 以艦換艦第32章 危險機會第7章 一觸即發第15章 刺刀見血第67章 別有用心第29章 半途而廢第20章 不是運氣第7章 慘重損失第3章 人事調整第5章 全力以赴第42章 海上賽跑第58章 出奇制勝第34章 以命相搏第8章 固若金湯第16章 及時表彰第19章 不爲所動第27章 信心決心第2章 閉門會議第26章 蹲點守候第17章 禍福相依第27章 英國戰敗第50章 戰略合作第35章 命運之手第46章 頂級戰俘第22章 除惡務盡第12章 第二戰場第31章 破交艦隊第65章 戰鬥收尾第38章 突然遭遇第6章 重重險阻第34章 艦隊拆分第29章 痛殲逃敵第10章 戰場迷霧第25章 全面進攻第3章 人事調整第39章 明確目的第22章 西拆東補第7章 擴軍計劃第8章 戰略佈局第36章 烏合艦隊第33章 糧食危機第28章 義無返顧第3章 軍事技術第33章 糧食危機第64章 堅守戰位第4章 躲避風頭第25章 無路可退第11章 鬼使神差第4章 元帥到訪第6章 一錘定音第67章 別有用心第28章 冒進政策第18章 突然襲擊第20章 突襲突襲第47章 危機並存第31章 意外驚喜第30章 瘋狂滅亡第11章 嚴格保密第61章 全面圍攻第35章 戰術較量
第46章 獨木難支第30章 一反常態第4章 引蛇出洞第64章 繼續前進第32章 全速攔截第36章 原形畢露第6章 一錘定音第13章 逼敵決戰第24章 關鍵情報第24章 實戰考驗第13章 混亂之戰第4章 開赴那霸第34章 艦隊拆分第2章 正面缺失第46章 獨木難支第44章 軍人歸宿第25章 全面進攻第7章 戰艦動員第14章 局勢漸明第7章 西歐劇變第27章 英國戰敗第17章 過度冒險第51章 疑雲重重第19章 毫釐不差第25章 摸黑前進第1章 未雨綢繆第12章 戰術規劃第23章 盡職盡責第6章 遙感戰鬥第39章 偵察前哨第34章 以命相搏第38章 嗜血狂鯊第22章 最大擔憂第3章 再開戰局第23章 熟人見面第8章 分秒必爭第31章 破交艦隊第45章 蛇形航線第22章 等君入甕第24章 戰略佈局第27章 以艦換艦第32章 危險機會第7章 一觸即發第15章 刺刀見血第67章 別有用心第29章 半途而廢第20章 不是運氣第7章 慘重損失第3章 人事調整第5章 全力以赴第42章 海上賽跑第58章 出奇制勝第34章 以命相搏第8章 固若金湯第16章 及時表彰第19章 不爲所動第27章 信心決心第2章 閉門會議第26章 蹲點守候第17章 禍福相依第27章 英國戰敗第50章 戰略合作第35章 命運之手第46章 頂級戰俘第22章 除惡務盡第12章 第二戰場第31章 破交艦隊第65章 戰鬥收尾第38章 突然遭遇第6章 重重險阻第34章 艦隊拆分第29章 痛殲逃敵第10章 戰場迷霧第25章 全面進攻第3章 人事調整第39章 明確目的第22章 西拆東補第7章 擴軍計劃第8章 戰略佈局第36章 烏合艦隊第33章 糧食危機第28章 義無返顧第3章 軍事技術第33章 糧食危機第64章 堅守戰位第4章 躲避風頭第25章 無路可退第11章 鬼使神差第4章 元帥到訪第6章 一錘定音第67章 別有用心第28章 冒進政策第18章 突然襲擊第20章 突襲突襲第47章 危機並存第31章 意外驚喜第30章 瘋狂滅亡第11章 嚴格保密第61章 全面圍攻第35章 戰術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