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步兵武力

高在田的空降營第一波只降落了二個步兵連,四百餘人的兵力,進攻沙俄的城鎮自然是不成問題,但是要想全面控制整個附近戰場,還是有些吃力的。

黃煒等六十多人的加強,自然是北方軍喜不自勝。

只是看着這些曾經的中國團士兵下山集合時,高在田原本高興的勁頭馬上涼了一截,軍裝破損不說,槍械只有大半,子彈更是人均不足二顆,而且一看就知道不是專業軍人出身。

有人願意幫着打仗,當然不能說什麼泄氣的話,高在田第一件事情就是讓自己的弟兄,每人掏出一半的乾糧遞給這些明顯面有飢色的中國團士兵。

沒有什麼廢話,高在田將黃煒手下襬在了最後面,總算集合起來的空降營立即發起了進攻。

因爲子彈口徑不一致,空降營並沒有給黃煒手下補充彈藥,反正待會攻進城鎮後找到子彈肯定是俄國人制式的。

這個無名城鎮是一個鐵路線上的重要關卡,北上連同西伯利亞鐵路幹線,南下就是重鎮斜米巴拉丁斯克,與阿拉木圖鐵路相通。

雖然是一個小城鎮,居民根本不多,但是因爲設置了一個軍站,反而有一個加強連隊至少二百人的武裝在駐守,並且還可以得到南方斜米巴拉丁斯克駐軍的緊急支援。

駐守的俄軍警覺很快,一看到空中飛機的陣勢,直接就拉響了警報,蝟集到堅固的防禦陣地之內。可是俄軍兵力不足,根本不是空降營官兵強大火力的對手,

緊跟在高在田後面衝進城鎮的黃煒等人,簡直是大開眼界,他們從來不知道單兵作戰除了步槍、重機槍之外,還有如此衆多的支援火力。

幾名空降營士兵躲在山溝後面,飛快的用隨身帶的短柄鐵鍬剷平一個小地塊,擺上一門新式的81毫米斯托克斯迫擊炮,對着遠處開火阻擊的俄軍陣地就是一陣狂轟。

俄軍陣地被炸得狼藉不堪,卻又找不到北方軍炮兵陣地,堅持了片刻之後,只好放棄了一線陣地,退入營房堡壘工事。

大量裝備的麥德森輕機槍和維克斯重機槍,不間斷地掃射,差點將俄軍的撤退變成了死亡之旅。不過幾分鐘的時間,黃煒看着地面上一地的子彈殼,只有咋舌不已,比整個中國團下發的子彈都要多了。

一門迫擊炮運動了上來,馬上砸了三顆迫擊炮彈下去,只是將堡壘晃動了一下,並沒有擊穿橫木疊砌的堡壘工事。

很快,另外一個對付堡壘的利器,新式37毫米步兵炮又被推了上來。

據守的俄軍也慌了,瘋狂地向北方軍傾瀉着子彈,打得步兵炮前方地面上塵土飛揚,距離太遠了,根本不足以對步兵炮構成威脅。即使是偶爾幾顆流彈動能足夠,也會被步兵炮上的鋼鐵擋板給擋下來。

幾發步兵炮下去,並不是十分堅固的堡壘就被擊穿了,無數的炮彈碎片將狹小的堡壘內部炸成了一個屍山血海。

很快的,只剩下二十人不到的殘軍直接就投降了,城鎮落入了北方軍手中。

從空降營降落後,將散亂的士兵集結起來花了半個小時,而真正發起進攻到殘餘俄軍投降,卻只用了不到十分鐘。

這場突襲戰中,北方軍新換裝的兩款武器發揮了最重要的作用。

英國人的斯托克斯81毫米迫擊炮就是其中之一,由炮身、座鈑、瞄準具三大部分組成,取消了腳架,全重47千克,迫擊炮彈重3千克,射程達到1900米。這是76毫米斯托克斯戰壕迫擊炮的改進版本,無論是威力,還是射程,亦或是便捷性,都遠遠超過舊款迫擊炮。

北方軍拿到這一款新式武器後,馬上就將最精銳的空降營優先換裝了。

另一款新式支援武器,則是前進到歐洲戰場的先遣小組直接派出參謀軍官參加了一次坦克突擊戰鬥之後,緊急向國內提交報告建議的。

歐洲戰場已經開始大規模應用坦克、裝甲卡車等裝甲力量,進行突擊和反突擊了。而傳統的步兵力量被迫提升了直攜火力的標準,步兵炮也得到了大範圍的應用。

這和當初陳安的判斷如同一轍,只是陳安是考慮步兵火力不足以抵消人數劣勢,而歐洲各國士兵是面對越來越多的裝甲火力被迫加強而已。

原本北方軍列裝的斯科達37毫米速射炮因爲初速過低,基本上不具備反裝甲能力,馬上就被淪爲淘汰裝備了。

法國人敞開了自己的軍火庫,允許北方軍先遣小組考察所有列裝的武器裝備。先遣小組的陸軍代表董振堂,第一眼就瞄中了世界上第一種可旋轉炮塔的坦克雷諾FT-17輕型坦克。

機動、火力、防護,在雷諾FT-17輕型坦克上得到了完美體現。

與當時歐洲列強更注重於發展號稱是陸地巡洋艦的重型超重型坦克不同,北方軍更對那些輕型坦克感興趣,原因無他。北方軍作戰的地域,不是山地居多無路可走,就是廣袤無邊的人口稀少地區,機動是作戰的第一要素,而那些內部操作人員多達十餘人的重型超重型坦克簡直就是蝸牛了。

只是英法兩國原來推薦的那些以側射火力爲主的輕型坦克,始終未能入北方軍的眼,直到董振堂在歐洲戰場直接看到最新列裝的雷諾FT-17輕型坦克。

雷諾FT-17型坦克有機槍版和火炮版兩種型號,火炮版的坦克正是列裝了哈奇開斯37毫米步兵炮的改進型號。

隨即,北方軍就認識了這款性能良好的37毫米步兵炮。

雖然哈奇開斯37毫米步兵炮全重達到160.5千克,遠超過斯科達37毫米速射炮近一倍份量,但是使用的0.56千克炮彈初速提高到兩倍以上,已經足夠摧毀輕裝甲目標了。哈奇開斯37毫米步兵炮最大射程達到2400米,也超過了斯科達37毫米速射炮。

能夠拆卸分開的37毫米步兵炮,立馬成了加強步兵支援火力的重要一環。

野戰有迫擊炮,攻堅有步兵炮,防守有手雷,加上鋼盔和機槍,北方軍已經儘可能將自己的士兵武裝到了極致。

戰爭就是軍事技術發展的強大推進劑,尤其是碰到北方軍這種從來不將換裝當做額外開支的軍閥勢力,軍事技術作用就會得到幾乎是翻倍的發揮。

第40章 年夜飯第6章 炮轟陳家莊第88章 馬廷勷出逃第172章 天生被包圍第11章 招聘技師第37章 北方銀行卷第126章 軍事潛力第158章 昌都沒了第84章 沒錢打不了仗第37章 北伐救馮第104章 豺狼虎豹第158章 昌都沒了第17章 劫收山寨第195章 阿拉木第190章 反攻第149章 噩夢降臨第192章 擲彈兵的作用第178章 無奈的世界第133章 刺殺大案第78章 最後的起義第102章 圍而不打第165章 戰爭紅利第89章 兩封親筆信第11章 招聘技師第167章 不經意的改變第186章 前奏第132章 石油戰爭第173章 空中航線第140章 秦失其鹿第194章 蘑菇雲團第110章 機動防護火力第85章 岷縣慘敗第63章 鐵路國有第10章 意外的爆炸第9章 遼陽城裡搞破壞第134章 清場行動第50章 英國商人第74章 居延漢簡第170章 兇悍敵機第157章 阿三大米第73章 何以至此第12章 帝國榮光第173章 空中航線第206章 下水第27章 北方工業第132章 石油戰爭第119章 機動突擊第161章 硝煙散盡第56章 隴海鐵路第10章 意外的爆炸第149章 噩夢降臨第169章 迷路戰機第86章 汽車和飛機第82章 幕後交易第12章 燈下定計第193章 刺蝟第31章 開始生產第201章 消耗第179章 中國團東進第209章 東北第120章 升級的技術第122章 德惠敗北第117章 空中定位第145章 國學大師第123章 省軍叛變第190章 看不懂的局勢第30章 北字營第69章 新光復軍第55章 西北軍之殤第173章 空中航線第123章 捷克坦克第110章 松嶺山脈第202章 數據第65章 民軍向北第2章 老爺子受困第186章 恐怖契卡第160章 意外反擊第184章 鋼鐵浮橋第5章 俄國人要報復第71章 階州軍管第19章 攪渾水再說第165章 戰爭紅利第203章 意外第1章 打獵也受傷第209章 東北第79章 炮火覆蓋第178章 中東路俄國人第63章 滿街難民第190章 反攻第131章 蘭州軍略第86章 汽車和飛機第4章 火力好威猛第144章 海岸炮火第46章 反蘇浪潮第105章 重炮陣地第84章 沒錢打不了仗第48章 獨立成軍第17章 劫收山寨第65章 民軍向北第59章 升允去職
第40章 年夜飯第6章 炮轟陳家莊第88章 馬廷勷出逃第172章 天生被包圍第11章 招聘技師第37章 北方銀行卷第126章 軍事潛力第158章 昌都沒了第84章 沒錢打不了仗第37章 北伐救馮第104章 豺狼虎豹第158章 昌都沒了第17章 劫收山寨第195章 阿拉木第190章 反攻第149章 噩夢降臨第192章 擲彈兵的作用第178章 無奈的世界第133章 刺殺大案第78章 最後的起義第102章 圍而不打第165章 戰爭紅利第89章 兩封親筆信第11章 招聘技師第167章 不經意的改變第186章 前奏第132章 石油戰爭第173章 空中航線第140章 秦失其鹿第194章 蘑菇雲團第110章 機動防護火力第85章 岷縣慘敗第63章 鐵路國有第10章 意外的爆炸第9章 遼陽城裡搞破壞第134章 清場行動第50章 英國商人第74章 居延漢簡第170章 兇悍敵機第157章 阿三大米第73章 何以至此第12章 帝國榮光第173章 空中航線第206章 下水第27章 北方工業第132章 石油戰爭第119章 機動突擊第161章 硝煙散盡第56章 隴海鐵路第10章 意外的爆炸第149章 噩夢降臨第169章 迷路戰機第86章 汽車和飛機第82章 幕後交易第12章 燈下定計第193章 刺蝟第31章 開始生產第201章 消耗第179章 中國團東進第209章 東北第120章 升級的技術第122章 德惠敗北第117章 空中定位第145章 國學大師第123章 省軍叛變第190章 看不懂的局勢第30章 北字營第69章 新光復軍第55章 西北軍之殤第173章 空中航線第123章 捷克坦克第110章 松嶺山脈第202章 數據第65章 民軍向北第2章 老爺子受困第186章 恐怖契卡第160章 意外反擊第184章 鋼鐵浮橋第5章 俄國人要報復第71章 階州軍管第19章 攪渾水再說第165章 戰爭紅利第203章 意外第1章 打獵也受傷第209章 東北第79章 炮火覆蓋第178章 中東路俄國人第63章 滿街難民第190章 反攻第131章 蘭州軍略第86章 汽車和飛機第4章 火力好威猛第144章 海岸炮火第46章 反蘇浪潮第105章 重炮陣地第84章 沒錢打不了仗第48章 獨立成軍第17章 劫收山寨第65章 民軍向北第59章 升允去職